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孤独的价值
孤独的价值


孤独的价值

作  者:[日]森博嗣

译  者:刘淼淼

出 版 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定  价:38.00

I S B N :9787540789107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外国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会害怕孤独呢?很多人表示,是因为独处会让人感到寂寞。可见,寂寞在大众眼中是一种不受欢迎的状态。很多时候,这种对孤独的刻板印象是大众传媒人为制造的。人际关系常常被当作商品,社会上对社交与联系的过度推崇,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活得过于疲惫。

本书中探讨的孤独既不是对他人的无视, 也不是对社会的拒绝,而是在积极融入社会的同时,充分享受令自己舒适自由的生活方式。孤独并不可怕,相反,它能给我们充分发展兴趣的空间,甚至可以成为艺术与创造的摇篮。也许每个人都该在生命中享有一些孤独的时刻。


TOP作者简介

森博嗣(MORI Hiroshi),1957年12月7日出生于日本爱知县,日本小说家、推理作家和推理小说研究者。他在名古屋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并担任助理教授,从事研究工作,在任教同时开始创作推理小说。1996年,他凭借《全部成为F》一书荣获第一届“梅菲斯特奖”,并以推理作家身份崭露头角。2005年3月他开始全职写作。


TOP目录

第一章 为何孤独令人寂寞

孤独的定义 / 003

感到孤独的条件 / 004

为何感到孤独 / 007

孤独产生的条件 / 009

失去的是什么 / 010

我们为何看不起孤独 / 014

对他人认可的需要 / 016

通过做“好孩子”来反抗 / 017

制造孤独的是自己 / 019

霸凌的基础是伙伴意识 / 021

让自己获得认可的手段 / 023

“好孩子”也各不相同 / 025

饮酒的孤独 / 027

幻想破灭导致的孤独 / 029 

第二章 为何不可以感到孤独

孤独的复杂原因 / 033

害怕孤独的理由 / 034

孤独的价值 / 036

被灌输的不安 / 038

铅字的虚构 / 040

为快乐做好准备 / 042

用正弦曲线思考 / 044

影响感情的是变化率 / 047

根源是生与死 / 050

为了让自己获得自由 / 051

缺乏思考才会感到孤独 / 053

制造廉价感动,培养消费群体 / 056

对孩子说的不负责任的漂亮话 / 058

对年轻人说的不负责任的漂亮话 / 061

如今感动已沦为商品 / 064

第三章 孤独是人类的必需品

越来越容易实现的独身生活 / 069

我几乎不与人见面的生活 / 070

对个人主义的相斥反应 / 073

凌驾于和平之上的个人主义  / 076

能让少数群体生存的社会 / 077

“饥饿精神” / 079

是恐孤独派,还是爱孤独派 / 080

一切都源于个体的创想 / 081

孤独中的产物 / 084

学校这一集体 / 086

学校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吗 / 088

对快乐家庭氛围的幻想 / 090

人生如荡秋千 / 093

正因在爱中,才感到孤独 / 095

将孤独变为美的方法 / 097

为孤独节食 / 099

第四章 孤独中诞生的美

人类工作的变迁 / 105

侘寂的文化 / 108

发现美的意识 / 110

在成熟与洗练中诞生的美 / 112

从肉体到精神 / 114

聚集与联系的虚无 / 116

孤独与苦恼的价值 / 119

第五章 接纳孤独的方法

试试写诗 / 123

寻找逃生之路 / 125

孤独是奢侈的吗 / 127

试试做研究吧 / 128

做一些徒劳之事 / 130

唯有人类可到达的境界 / 131

孤独帮你获得自由 / 132

被纽带束缚着的现代人 / 134

无意识地寻求孤独 / 136

在心中描绘自由 / 138

后 记

在丰裕的物质条件下 / 141

成人过程的推迟 / 143

人口过多 / 144

优质的孤独 / 145

孤独的试验 / 146

孤独可以使人变温柔 / 147

写在最后 / 149


TOP书摘

第一章 为何孤独令人寂寞

孤独的定义

我听说许多人都害怕孤独,而这种恐惧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尤为常见。我曾很多次遇到极力阐述这种观点的人或书。但在我实际见到并交流过的人中,为孤独所苦的人寥寥无几;即便有,程度也非常轻微。我不知道关于这个问题的整体、平均数据如何,但在我询问过的范围里,在被问到为什么孤独那么可怕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因为孤独时会感到寂寞。

“孤独是一种寂寞的感觉”似乎称得上一种普遍认知,而诸如“孤独是快乐的”“孤独是有趣的”等思考方向,即便存在,也并不常见。

假如要思考为什么孤独是寂寞的,在那之前,我们还需要给孤独本身大致下个定义。

人们会用孤独来描述什么样的状态呢?这或许也因人而异且差距很大。有的人会说,没有朋友的人会感到孤独;也有的人会说,和同伴在一起时会感到孤独。这两种感觉似乎完全是对立的,但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认为后者更接近孤独的定义。也就是说,人们感受到孤独的时候,一定是因为存在着某个无法忽视的“他者”。

“没有朋友”这种描述也有很多含义。是从最初便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还是过去有朋友后来却失去了,这二者可是大不相同的。而朋友从有到无的这种情形,也分为朋友纷纷离世,仅留自己孤单一人,以及与朋友发生争执,朋友离自己而去等不同情况。

感到孤独的条件

如果一个人在出生后就没有见过其他人,在这种特殊境遇下,朋友不可能存在。如果根本不存在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那么就连“朋友”这个概念都无法认知。只要不接触书等媒介,“朋友”一词的含义都不会存在。让我们想象一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还能感受到孤独吗?

恐怕那个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始终孤身一人的人(不排除有家人的情况),由于从来没有感受过拥有朋友的感觉,应该也不会对没有朋友的状况感到寂寞。如果有了解外界的机会(通过书或电视),那么这个人也许会对那种快乐的氛围感到憧憬。然而,那种憧憬完全是字面意义上的,仅仅意味着他/ 她不加分辨地接受了那些信息,得出了拥有朋友是一件极美好的事的结论。但这也不至于将自己的境遇与之对比,再得出自己的情形是多么悲惨的结论。就好比小时候读过绘本《月球旅行》后,我们不至于因为现在自己没能站在月球上而感到遗憾,只是会觉得能去月球旅行非常美好,拥有希望将来能站在月球上的梦想罢了。换言之,我认为,即使抱有某些希冀,觉得拥有朋友很好,朋友多似乎会很快乐等,也不会因为现在自己没有朋友而感到孤独或寂寞。

把朋友换成家人也是如此。一个人就算从出生起便没有父亲,也不会感到多么深重的孤独。(周围人的“一定很孤独吧”的嘘寒问暖反而更令人感到孤独。)

但是,我感觉母亲稍有不同。因为人类存在着本能,也怀有一种想要从一个类似母亲的人或物那里获得爱的自然欲求。这一点我也在人类以外的动物身上看到过,例如把第一眼见到的个体当作母亲的行为。基本上任何一种动物在年幼时,从外表看都是无害的,且长相看起来也较为可爱(即能使观者对幼崽的外表产生“可爱”的印象)。正如有“母性本能”一词,应该也有寻求母亲的本能(不知是否有术语)。哺乳动物因为需要从母亲那里获得乳汁,这种本能更接近生存本能。如果失去了母亲,那么所感觉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寂寞”或“悲伤”,而是看得见自己生命终点的“恐怖”了。

如上所述,稍作一番思考便可得知,人们感受到孤独或寂寞,并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同伴这种孤立事件,前提条件是在那之前对同伴的温暖和与朋友相交的乐趣等有所认识。更通俗地说,孤独体现的是与此前并不孤独的状态的落差。

因没有朋友而感到寂寞,是在了解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非常快乐后,在得知无法重温那些时光时产生的情绪。也许可以说孤独本身表达的就是那种变化。不过,我们似乎有必要把属于本能的东西排除在外。刚刚出生的婴儿因渴求母乳而哭闹,似乎也算孤独的一种,但和现在讨论的孤独截然不同,还是区分开为好。

为何感到孤独

那么,为什么失去同伴会令人感到孤独呢?

与同伴走散,就意味着生存遇到了危机,孤独也许就是为了让人接收到这种感觉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如果这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机制,那么它应该是根植于集体行动这种本能中的。但在现代社会中,落单即会陷入生存危机的情况几乎不复存在。只要不是儿童,一个人即使被周围的人们抛弃,就算生存条件不佳,至少也是能生存下去的。如今的社会已经实现了这一点。但是,生存危机能够催生孤独这一效果也许并未消失。总而言之,即使这是杞人忧天,我们也确确实实在使自己痛苦。一个人在儿童时期被同伴欺凌,就可能产生类似生存危机的感受,即使日后长大成人,那些经历引发的感情仍然残留在心里。

进一步说,如果把孤独定义为在失去原本的朋友时产生的感受,那么我还能想起一个无法适用于这一定义的例子。我写过,如果完全不知道世上有朋友这一概念,我们就无从感知孤独;我还写过,在书中或电视里见到的场景只能成为憧憬。不过,即使是想象中的经历,只要那是自己身边其他同龄人的行为,通过移情作用,真实性就会被放大。说不定就会出现将电视剧的剧情当成真实世界的去相信的孩子。换言之,一份经历的真实性其实是因人而异的,而且会有很大不同。

是不是也存在幻想着自己就是某人朋友的情况呢?对方对这种想法全然不知,自己却一厢情愿地深信两个人是朋友——这种情况在孩子身上并不少见,也并不特殊。在当事人心中,这种假想无限接近现实。这样一来,这种情况也需要考虑。

孤独这种感情,是一种被失去引发的遗憾。如果失去的恰好是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当事人就会陷入孤独。

失去会令人感到孤独这一情绪产生的根源也是生存危机。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会从那么根本的地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而只是将失去了自己的所有物或时间而产生的失落感当成孤独和悲伤产生的主因。因此,失去的东西相对越容易重新取回,受到的打击越小;我们越明白再也不会重新获得某种东西,精神上受到的冲击就越大。

孤独产生的条件

但是话说回来,在失去某个特定的事物时,我们即使会对失去的事物、人、时间等具体对象感到惋惜和悲伤,也并不会立刻产生寂寞和孤独的情绪,而是仅仅会受到一些冲击,产生感情起伏而已。

例如,由于意外事故突然失去了最爱的人,并不会令人立刻感到孤独,仅仅会使人受到冲击,被悲伤侵袭罢了。更多的人在那种冲击渐渐平息后,也就是回到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时,才会因突然回忆起或出于某种契机而感受到寂寞和孤独。

还有一点,寂寞和孤独会从失去的对象身上剥离开,作为抽象化的感情残留下来,即使对方已经远离了自己。例如,几种失落感叠加起来,就会引发一种更大的寂寞和更强烈的孤独感。当你开始感到“所有的一切都从我身边离去”,这种无边无际的失落感会变成更加难以摆脱的寂寞,即成为更为牢固的孤独感。

就算已经没有具体的对象,抽象的情感也会在内心累积,这种状态确实是非常痛苦的。但它已经无法被轻易驱散,甚至可以说成了这个人本质的一部分,长期占据其人格的中心。

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寂寞和孤独感就会成为这个人的一部分,就如同脸上的皱纹,只见加深,不见消除。即使他/她不曾对别人提起,别人也总能从他/她的一言一行之中感知到,猜想他/她过去一定经历了些什么。能感知到这种感受是人类的共性,即使这种感受有程度上的差异,也有具体对象间的差异,但是从抽象上来说,能感受到的人之所以有这种能力,是因为自身也拥有类似的体验。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8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