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

作  者:[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著 袁杰 译

译  者:袁杰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丛 书:湛庐文化·财富汇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定  价:49.90

I S B N :978721305251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管理    

标  签:社会科学  社会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删除》讲述了遗忘的美德,为读者展现了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
  《删除》洞见了“被遗忘的权利”,回溯了人类追寻记忆的过程。如今,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正在瓦解我们天生的遗忘能力——过去正像刺青一样被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就是把有意义的留下来,把无意义的去掉。只有理解了在大数据中,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判断这种需要,才能举一反三地明白到底为什么要去掉那些不需要的。
  《删除》开启了一场关于“遗忘”的热烈讨论,让我们始终记得遗忘的美德。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信息人类该如何取舍,怎样才能构建一个积极而安全的未来。

TOP作者简介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也是最受人尊敬的权威发言人之一。现任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研究所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信息监管科研项目负责人,新加坡国立大学信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一百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在《科学》《自然》等著名学术期刊上。
  备受众多世界知名企业、机构和国家政府高层信赖的信息权威与智囊。他的咨询客户包括微软、惠普和IBM等全球顶级企业;他是欧盟互联网官方政策背后真正的制定者与参与者,也是世界经济论坛、马歇尔计划基金会等重要机构的咨询顾问;还先后担任新加坡商务部高层、文莱国防部高层、科威特商务部高层、迪拜及中东政府高层的咨询顾问。
  《删除》一书,获得美国政治科学协会颁发的“唐·K·普赖斯奖”,以及媒介环境学会颁发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奖”,而他的新作《大数据时代》则是开大数据系统研究的先河之作。

TOP目录

第一部分 大数据时代为什么要进行信息的取舍

01当遗忘变成例外,而记忆成了常态:大数据时代的隐忧

喝醉的海盗

一个没有遗忘的时代

抹不掉的致幻剂阴影

Google记得你的一切

大数据的信息力量

人类住进了数字圆形监狱

让我们学会遗忘

02遗忘,人类的天性:人类记忆的作用与演进

人类的本能记忆

语言记忆

外部记忆:绘画与文本

共享记忆

介质记忆:摄影、磁带与胶片

第二部分 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信息的取舍

03世界已经被设置成记忆模式:数字化记忆发展的4大驱动力

小黑盒子与麦克斯存储扩展器

驱动力1:数字化

驱动力2:廉价的存储器

驱动力3:易于提取

驱动力4:全球性覆盖

04一个没有安全与时间的未来:数字化记忆的两大威胁

信息富民VS信息贫民:信息控制权的威胁

永恒的过去VS被忽视的现在:时间的威胁

05来一场“互联网遗忘”运动:应对数字化记忆与信息安全的6大对策

对策1:数字化节制

对策2:保护信息隐私权

对策3:建设数字隐私权基础设施

对策4:调整人类的现有认知

对策5:打造良性的信息生态

对策6:完全语境化

06给信息一个存储期限:应对数字化记忆与信息安全的关键对策

cookie的警告

信息的存储期限

设定关于信息寿命的元信息

9个月,不断缩短的存储期限

设定存储期限的技术措施

不是用技术删除,而是让遗忘复活

谁来掌控存储期限

我们需要“能衰退”的存储系统

07让遗忘回归常态: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的未来

后记

TOP书摘

序言

  大数据取舍之道

  几乎没人能够想象,没有了互联网的世界将会怎样。互联网赋予了公民权利,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创新爆发。数以亿计的人使用互联网购物,便捷轻松地与人沟通,分享观点。

  然而,互联网的全球化意味着,完整的数字化记忆以及“记住成为常态”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不仅存在于伦敦和旧金山,在北京和上海也同样令人关注。跨越了地理上的界线,完整的数字化记忆正在挑战着我们所有人。因此,本书所传达的信息对于亚洲的互联网用户同样也很重要。

  有人认为,完整的数字化记忆在非民主社会更加危险,因为非民主社会中公民无法直接限制政府利用从网上收集到的海量私人信息。但是,这种观点却遗漏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大量数字化的私人信息不仅可能在今天被滥用,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仍然可能被滥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是否生活在民主社会,与数字化记忆是否被滥用并无必然关系。如果私人信息被抓取后,以数字形式在未来被储存了很久很久,那么,即便生活在民主社会,它仍然像一颗定时炸弹——因为,未来任何非民主政府都可以利用这极具价值的信息权力宝藏。

  假设真正的危险并非来自于政府机构滥用信息权力,而是来自于巨大的商业机构——这些商业机构借助自己位于全球信息流中战略瓶颈的优势地位,获得我们相当多的私人信息流,那么又将会怎样呢?就像对政府那样,我们只能希望,像Google 和facebook 这样的巨型网络公司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对于收集并保存的几十亿项私人信息所负有的责任。

  我们不知道未来将会怎样:会拥有哪种形式的政府,什么样的商业平台以及他们会以何种目的去挖掘自己积累的私人信息宝藏?他们会不会滥用我们的私人信息?正因如此,我们要开始思考减少我们的数字足迹:不是通过戒掉互联网,而是通过塑造互联网及其服务,以使得数字信息能够真正在一段时间之后被渐渐遗忘。如此看来,数字化记忆给所有互联网用户带来了一连串的挑战,不管他们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这也许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信息。我不是新勒德分子, 不鼓吹与全球互联网断开连接。我的建议恰恰相反,那就是:充分运用互联网使其发挥全部潜能;并且,通过给互联网设置遗忘的功能,以确保互联网被那些大权在握之人当作工具滥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让互联网一直充当创新、沟通和赋予权利的工具。

  我在书中描述过的许多情况每天仍然在发生:被互联网抓取到的信息量在突飞猛进地增加。在2000 年,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信息是以模拟形式记录的,而今天,世界上90%以上的信息是数字形式的——因此能够毫不费力地进行存储、加工、操作和发送。

  不仅在电脑上浏览互联网时如此,智能手机里的多种传感器也是如此。它们能够抓取日期、时间、地理位置,甚至是从汽车的加速度、行驶方向到大气压强等一切信息。

  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使得置于床垫下面的智能手机能够获取我们的夜间睡眠模式,而嵌在小手镯里的芯片能够记录我们的运动。

  一家美国运动服装公司现在甚至在出售拥有内置显示器的滑雪眼镜,这款眼镜不仅能够捕捉我们的位置以及我们滑下坡时的速度,而且还能告诉我们要找的朋友在哪里。

  这一切都很重要,运用强大的统计工具,我们能够理解抓取到的大量数据,而且能够提取其中一些潜在的价值。“大数据”运动就像互联网一样,将会在世界和社会的运转方式上带来跨越式的变革。借助大数据,我们会有更好的医疗措施,更少的意外事故,更高效的市场格局,以及对社会更好的理解与认知。但是,“大数据”也会增加抓取更多数据以及将它存储更长时间的压力,对数据的过分痴迷会让人唯恐丢失一些可能获得的潜在价值。

  在这个背景下,完整数字化记忆的隐患需要的不仅仅是重复提醒——它们需要被不断强调!我相信,《删除》将会在未来很多年对我们理解互联网具有深远的价值。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互联网一直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智慧源泉,而非大权在握之人赋权的工具。而且,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不必害怕我们会失去隐私,会失去人性化的生活与行动。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所以我会乐观地号召所有人,要在大数据时代始终记得遗忘的美德。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英国牛津,2012年11月

 

第1章 当遗忘变成例外,而记忆成了常态:大数据时代的隐忧

  对于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记忆才是例外。然而,由于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被打破了。如今,过去正像刺青一样被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在这个记忆已经成为常态的时代,难道每个公开自己信息的人只能永远对信息束手无策吗?我们真的想要一个由于无法遗忘,而永远不懂得宽恕的未来吗?

  未来可能遭遇到的悲剧,会对我们现在的行为产生寒蝉效应。借助数字化记忆,圆形全景监狱能够随时随地监视我们。

  事实上,并不是技术迫使我们去记忆。技术只是促进了遗忘的终止——而只有当我们迫切想要记住的时候,遗忘才会被终止。

  喝醉的海盗

  史黛西·施奈德(Stacy Snyder)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截止到2006 年春天,这位25 岁的单身母亲已经完成了她的学业,并且对她未来的事业充满了期待。但是她的梦想破碎了。大学校方召见了她,明确告诉她说,她不能成为一名教师,虽然她已经修满了所有的学分,通过了所有的考试,完成了所有的实习训练——而且在许多方面成绩优异。然而,她被取消了当教师的资格,理由是她的行为与一名教师不相称。

  她的行为?校方指的是一张网上的照片,照片里她头戴一顶海盗帽子,举着塑料杯喝东西。史黛西·施奈德曾将这张照片放在MySpace 她的个人网页里,并且取名为“喝醉的海盗”。这张照片她是给朋友看的,也许只是为了搞怪而已。然而,在史黛西实习的那所大学里,一位过度热心的教师发现了这张照片,并上报给校方,校方认为这张网上的照片是不符合教师这个职业的,因为学生可能会因看到教师喝酒的照片而受到不良影响。于是,史黛西打算将这张照片从她的个人网页上删掉。但是危害已经发生了。她的个人网页已经被搜索引擎编录了,而且她的照片已经被网络爬虫(web crawler )程序存档了。互联网记住了史黛西想要忘记的东西。

  后来,史黛西控告了这所大学,但也没能胜诉。她认为将那张照片放在网上并不能说明一名未来教师的不称职和不专业。毕竟,在那张照片中并没有显示塑料杯里装的东西,而且即便显示了,史黛西,这位拥有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也早已达到了在私人聚会上喝酒的年龄。然而,这个案例与大学是否应该给史黛西教师资格的正确性或愚蠢程度无关,而是与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有关,那就是遗忘的重要性。

  一个没有遗忘的时代

  有史以来,对于我们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记住才是例外。然而,由于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被改变了。今天,在广泛流行的技术的帮助下,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住却成了常态。这种局面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对于我们个人和我们的社会而言这一局面的潜在后果是什么,以及针对这一局面,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这些都是本书关注的问题。

  对于某些人而言,史黛西·施奈德的遭遇可能听起来只是个例外,但其实不然。自此之后发生了许多起非常窘迫的案例,甚至是法律诉讼——从无法让互联网忘记十多年前细微证据的知名大律师,到由于在facebook 上抱怨工作无聊而丢掉工作的英国小姑娘。截至2008 年,在MySpace 上拥有个人网页的人数超过1.1 亿,他们都和史黛西·施奈德一样。而且MySpace 并不是网民唯一青睐的社交网络网站。MySpace 的直接竞争者facebook,截止到2009 年年初,已经有1.75 亿个个人用户的在线网页。尽管facebook 与MySpace 都主要领定美国市场(虽然这种局面正在改变),但是这种现象并非仅发生在美国。Google 公司的社交网站Orkut,已经拥有1 亿多名用户,大部分用户在巴西与印度。世界各地的其他多个网站还拥有至少2 亿名用户。这些数字反映了一个更为普遍的趋势。

  在互联网浪潮的第一个阶段以网络泡沫及其破灭而告终,在这个阶段中,互联网的发展都与访问信息以及通过全球网络与他人互动有关(你可以称其为Web 1.0 时代)。到2001 年,用户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接收信息的网络,而且还是你可以生成信息并与你的同龄人共享信息的网络(通常被称为Web 2.0 时代)。年轻人尤其喜欢Web 2.0 的这些性能。

  到2007 年年底之前,美国的一家趋势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发现,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参与了互联网上一个或者多个范围广泛的内容创建活动”,而且在创建和共享内容上,女孩要多于男孩。每天facebook 平均每秒钟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用户的1 000 万个网络应用请求。约翰帕尔弗雷(John Palfry )与乌斯加瑟教授(Urs Gasser )曾充分论述,公开个人的信息都已经深深地嵌入了全球的青年文化中——无论是登入facebook 的次数、个人日志与评论、照片、好友状态,还是情侣关系(“恋爱中”或者“只是朋友”)、内容偏好与认同(在线照片或者“标签”)、个人的地理位置(通过“地理标签”或者类似Dopplr 的网站可获知),或者仅仅只是微博更新(比如twitter)。

  随着这些年轻人逐渐长大,以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拥有类似的特征,史黛西·施奈德的遭遇将会不断被重演,而且不仅对于整整一代人是如此,对于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如此。

  抹不掉的致幻剂阴影

  虽然Web 2.0 刺激了这一局面的发展,但是传统出版业在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也导致了惊人相似的结果。以安德鲁·费尔德玛的遭遇为例,这位六十多岁的加拿大心理咨询师生活在温哥华。2006 年的某一天,一位朋友从西雅图国际机场赶过来,打算穿过美国与加拿大的边境去接这位朋友,就像他之前上百次做过的那样。但是这一次,边境卫兵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询了一下费尔德玛。搜索结果中显示出了一篇费尔德玛在2001 年为一本交叉学科杂志所写的文章,在文中他提到自己20上世纪60 年代曾服用过致幻剂LSD 。因此,费尔德玛被扣留了4 个小时,其间被采了指纹,之后还签署了一份声明,内容是他在大约40 年前曾服用过致幻剂,而且不准再进入美国境内。

  安德鲁·费尔德玛是一位没有犯罪记录、有学问的职业人员,他知道当年服用致幻剂时是违反了法律,但是他坚称自1974 年以来就一直没再服用过。当边境卫兵拦下他时,这件事已经过去快40 年了。对于费尔德玛而言,那是他生命中一段早已远去的时光,一个他认为已被社会遗忘了许久、与现在的他完全不相干的过错。但是,数字技术让社会遗忘的能力已经丧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完善的记忆。

  有人会说,史黛西·施奈德的痛苦主要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她将她的照片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并且加了一个引发歧义的标题。或许,她并没有意识到全世界都能找到她的网页,而且在她删除照片很久之后可能仍然能够通过互联网档案访问她的照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员,她也许应该更谨慎地考虑一下哪些内容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开。不过,安德鲁·费尔德玛的遭遇却与她不同。快七十岁了,他可不是十几岁的互联网发烧友,而且可能从来没预料到,他在那样一本晦涩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居然能在全球化的网络上如此容易地被找到。对他而言,成为数字化记忆的受害者完全是一个可怕的突然袭击。

  但是,即便史黛西与安德鲁能预见这个结果,难道这就意味着每个自己公开信息的人永远都对信息束手无策吗?关于互联网是否会遗忘这种信息以及何时遗忘,难道我们没有发言权吗?我们想要一个由于无法遗忘而永远宽恕的未来吗?

  现在,青春期时一个愚蠢的错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这个不良纪录的阴影会一直笼罩着他们的余生。”家庭教师协会(PTA )的联合主席凯瑟琳·戴维斯(Catherine Davis )评论说。如果我们不得不担心,关于我们的所有信息将会被保留比我们的寿命更长的时间时,我们还会对琐碎的流言蜚语发表我们的观点吗?我们还会轻松地分享个人的经历吗?我们还敢做出各种政治评论吗?或者我们将会进行自我审查吗?完善记忆的寒蝉效应会改变我们的行为。史黛西与费尔德玛表示,今后将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谨慎行事。“当心你发布在网上的信息。”史黛西说。而费尔德玛则更加富见地地感叹,“我要警告所有人,你留在网络上的电子足迹将在某一天对你造成伤害。那是无法被擦除的。”但是不再遗忘的后果,比人们多年建立并维护的声誉遭受一次正面攻击的后果要深远得多,也更让人苦恼。如果我们过去所有的行为,无论是否违法,都一直存在,那么当我们的思考与决策时,怎样才能从自己的过去中解脱出来呢?完善的记忆可能使我们对待他人像对待我们自己那样不宽恕吗?

  尽管如此,史黛西与费尔德玛仍然自愿地公开关于他们遭遇的信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也需要为这种公开的后果承担责任。然而,我们往往在公开自己的信息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我们正在“公开”自己的信息。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4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34.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