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上课记
上课记


上课记

作  者:王小妮 著

出 版 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2月

定  价:29.80

I S B N :9787511319319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仅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她深深地理解学生们的焦虑:“面对现实,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是最无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们不焦急,不知道养活自己和改变父母的生活,反而有问题。”她反对学生们使用僵化的“好词好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读诗歌、表演小品,唤醒最亲切鲜活也最原初的感觉。她尤其关注那些出身底层和农村的学生,提醒他们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宝库,不必急于洗去自己身上的“土气”。王小妮的文字,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想起“理想主义”这个几乎被遗忘、又被误读无数的词汇。

TOP作者简介

    王小妮,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到农村插队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过多部诗集、随笔集和小说。近年作品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诗集)、《世界何以辽阔》(诗文集)、《安放》(随笔)、《一直向北》(随笔)、《倾听与诉说》(随笔)等。

TOP目录

2009  抵抗陈规戒律
1.  迎新
2.  墙
3.  举手
4.  点名和作弊
5.  割裂的人
6.  军训
7.  方言和诗意
8.  一篇演讲稿
9.  我的动力
10.  补记

2010  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
1.  “90”后长大成人
2.  一场演讲比赛
3.  诗歌课
4.  认识两个诗人
5.  一本书的传递——北岛《城门开》
6.  新闻和历史
7.  学生名单和一盘散沙
8.  发问
9.  给大四上课
10.  迷茫
11.  学习的权利
12.  做客
13.  李亚驹
14.  晏恒瑶
15.  邓伯超
16.  梁毅麟
17.  田舒夏
18.  卢小平
19.  何超
20.  余青娥
21.  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
22.  关于梦想
23.  考试和作弊
24.   你会说出真相吗
25.   背景
26.  唯有生命真实可贵

附录 1:学生作业
“回家”四篇
“军训”两篇
卖粮
大地沉沉—— 一个大学生的“人物”作业
我想,我正在飞

附录 2:学生邮件
王文慧的信
俞晓龙诗歌《自由》
邓伯超《我们没有北——文字篇》  

TOP书摘

  下面的眼睛
  9月23日,第一次课。我看着教室下面这些眼睛。去年我面对的是三十四人,今年是四十二人,都是大一新生(后来又转来两个学生,一男一女)。他们的眼睛是成年人中间最清澈的。如果让我选择给大学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上课,我一点不犹豫,当然是大一新生。他们还相对单纯,可教。
  曾经有个刚上高三的学生告诉我一次班会上的“搞笑”对话:
  老师问:在你十岁以前,知道什么?
  学生起立答:什么都不知道。
  老师又问:现在呢?
  学生答:什么都知道了!
  教室里忽然一阵敲桌子跺脚跟,学生们哄堂大笑。
  现在,这些就要接受所谓高等教育的孩子,眼睛里重新透出十岁似的,什么都不知道的光芒。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才对得起这满堂含着水分的注视。

  自我意识
  12月20号,用三分钟时间介绍了陕西镇坪“华南虎”*照片的进展和广州许霆恶意提款案**被判无期的一审结果。显然,对一只老虎的真假他们基本没兴趣,得知银行提款机能出错多吐了十几万人民币,他们的情绪明显高涨多了。
  正常人使用提款机的概率当然大过遭遇老虎。至于追问真相,很多学生没想过,有人认为这是意义不大的过度较真。事实上,退几步说,一个学习戏剧影视的学生,追问真相是最起码的职业素质,不然,可能永远设置不出好的“悬念”和精彩的故事。
  可惜,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那些,还只是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其他的都缥缈离题。这也能解释在他们的作业中,几乎没有人使用过第三人称,总是出现第一人称:我。而这个我,显然不是虚构,必然是作者自己。对于长期被锁定的集体公共意识,也许他们现在的反应是生物的自然选择。但是,我提醒他们,关注真相,是更高的自我显现。

  鼓掌
  很久了,我都没弄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鼓掌。
  最初的几次课,凡是我的提议,他们的即兴发言,从宣布上课到宣布下课,他们随时都准备鼓掌,好像很盼望被哄堂而起的响声鼓舞一下。有点莫名其妙。
  我曾经把这理解为这一代年轻人性格开朗,思维灵动,对课业充满兴趣。可是,调查了班上四十五个学生,填报我们这个专业的只有十个左右,其余都是调剂来的,他们原本想学的是法律、经济、外语等热门专业。坐在下面起劲地拍巴掌时,心里也许想的是怎么调换专业。直到期末,我才听说,班上还有没凑齐六千元学费的,听说拖欠学费的学生将没资格参加期末考试,甚至不能购买寒假回家的火车票。可以想象,他们个人的难处苦恼疑惑一点儿也不会少,但是,这一点儿都没妨碍他们仰着脸热烈地鼓掌。上课时间有教室传出掌声会显得异常热烈欢腾,有点儿一呼百应,甚至还透出某种励志的效果,恐怕做老师的不该反感这效果。但是,我总感到可疑。
  第一个得到持久掌声的是陈小力。那天陈小力起来先读了一段新闻,紧接着自我发挥了一大段关于中国要低调,韬光养晦,振兴崛起的即兴演讲,照搬电视上“大专辩论会”的节奏和声调。激奋的演讲持续了三分钟,这三分钟他不是面对讲台,而是站在教室第一排侧转身始终对着教室后面全体同学。他们也最恰当地配合他的“激情表演”,随着他越说越快,越说越激昂,下面已经掌声四起,可以用雷鸣般形容,直到陈小力坐下,掌声还没断。这下,他再次起身,向教室后面各方向挥手致意,引来更热烈的掌声。
  另一次,林乐庆在讲新闻的时候,加了他自己的一段评语:同学们不要忘了,在我们讨厌的国家里除了美国和日本,还有印尼,我最近才知道他们有过排华历史,现在证据就在我的手机里,同学们可以拿去传看一下。说到这儿,他已经把手里的电话递出去。随着林乐庆关于民族自强不屈的一大串结束语,下面又是“雷鸣般”的掌声。林乐庆坐下,掌声持续,他目光很久都炯炯的。下课后,他从同学那儿要过手机递给我说:老师你也了解一下,你光看前几张照片就行,不要看太多,后面有些照片很血腥,怕你受不了。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林乐庆同学不可能完全了解我这代人,我们什么没见过?
  从陈小力和林乐庆开始,我开始对这种发自群体的响声格外敏感,在我过往的记忆里,这声音一直专属于收音机和大会场,激昂强势,不可抗拒的绝对声浪。
  最能引起掌声的话题多数和民族有关。各种媒体上都报道抵制家乐福的时候,学生们讲新闻一提到抵制,掌声总是最热烈。等安静下来,我问,有不同意抵制家乐福的吗?马上有人大声说,当然没有。我说,不同意的可以举手。当天来上课的四十一个人有三个人举手,其中有赵朝举。下了课,我问他为什么不支持抵制。他说:家乐福的售货员是中国人,卖的是中国货,买东西的也是中国人,抵制就是抵制我们中国自己。正说着话,有两个女生凑过来,我问:你们都赞成抵制?她们只顾着笑。我说你们是不是都鼓掌了?仍旧只是笑。我问她们为什么鼓掌。一个牙齿很白的女生说:不知道哦。原来,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也鼓掌。
  对于林乐庆我有留心观察,有时候他在座位上听别人讲新闻,涉及民族问题,他在下面自己忽然涨红了脸,直喘粗气。我在前面看得清楚,这个来自黑龙江的大男孩正自己跟自己攒劲呢。我忍不住想笑,我一去看林乐庆,学生们也去看他,紧接着常常又是鼓掌,是鼓励他继续攒劲?有一次下课,他过来对我说,他最受不了的就是中国人被欺负,一听到这种事,他就“来气”。作为东北人的林乐庆,对日本人有很深的成见,但是这并没妨碍他在课余时间自学日语,还很快结交了个日本留学生做朋友,说练习口语方便。林乐庆性格外向,喜欢说话,他说日本人怎么那么傻啊,老师,你都不知道他们的脑瓜也太不好使了。我问他为什么学日语,他说,在咱东北那边,会日语能多条出路,也许去日本打工啥的,你可不知道啊,他们那边工资老高了,老师。
  丁传亮也是得到掌声比较多的一个。前半个学期,他并不显眼,渐渐地,他也愿意给大家介绍各种新闻。他讲新闻,不是枯燥地念完了事,经常随口加一两句评论,绝对简短明快,好像是他的自言自语,内心独白。有一次,他讲到受金融风暴影响,春运没到,已经有农民工提前返回家乡了。说到这,他卷起抄新闻的本子,忽然加了一句:我看叫农民工不好听,应该叫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这个名不好。说完,他就坐下了,教室笑声和掌声同时响起来。我在心里说,丁传亮啊丁传亮,这两个说法有本质区别吗?课间休息,我随便问一个来自城市的女生为什么给丁传亮鼓掌。她回答我:听他说得挺好笑。
  如果“一言堂”是中国大学课堂上的常态,鼓掌,就是学生们除了发言以外,能主动做出的最快活的事情。鼓掌,能带来整齐划一的效果。也许,他们经过十二年的教育格外爱自己的民族,或者他们只是需要借一个集体仪式自我振奋,可能他们在这种集体动作中能得到荣誉感和安全感。还有相当多的时候,鼓掌是机械的,无意识的拍打,仅仅表达对周围气氛的呼应,为了自己和别人一样,而不用经过大脑就顺便拍拍手。渐渐地,我也在他们的掌声中体会到了讥讽嘲弄哄笑拆台和“算了吧”等多重隐喻。最后这类情形在后半学期会更多出现。
  既然他们关注民族问题,我把萨特关于“二战”时期法国人境遇的随笔《占领下的巴黎》拷给他们,也选了一些段落读给他们,下面安静,没有掌声。我也把新近搜集到的海南历史资料中关于日军侵占海南岛的记录介绍给他们:1939年2月10日,日军三千人携伪军三千人趁夜晚渡过琼州海峡登陆海南岛,当时,被称做中国四大古炮台之一的海口秀英炮台上,几门德国造的满是锈迹的老炮,已经闲置了半个世纪,日军过海峡了,满城都找不到会放德国炮的,紧急请出几个退役的清朝老兵,有一种说法是:老兵们用仅有的百余枚老炮弹抵挡了日军,迫使他们改到离海口市更远的地点登陆,时间上大约延后了几十分钟,最终日军还是顺利登岛。据称,在被占领的第四天,海口市市面已经恢复正常,商贩开始营业,报馆开始出报,而占领者日本海军司令部就坐落在前海南大学旧址中。我对他们说,我查到的历史记录显然太少,很可能细节不准确,希望他们将来能去作新的发现和补充,把真相一点点找出来。这节课,同样没有掌声。
  这学期的最后一课,我说,虽然只相处了不到四个月,我还是感觉到,你们长大了有心事了,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想事情了,不再像我们的第一次课上,我看到下面一片孩子,都扬着被军训晒得通红的脸对着我傻笑,我亲眼看着你们正在成为这个国家最年轻的知识分子,得祝贺你们。
  下面,没有热烈的掌声了,这是我本学期的最大安慰。

  方言和诗意
  这学期有两次课上得好,这个好,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因此也是不能预期和不可复制的。
  他们对陈词滥调早习惯到麻木了,这是新生第一课的第一印象,五年来都如此,“80后”“90后”无例外。
  大一的课第一次讲新闻,照例被两个同学讲成了“新闻联播”,气宇轩昂,学得还真像。我决定拿出一节课来让他们说说家乡,自由发言,唯一要求是要他们使用平时和父母、玩伴间的语言。我强调,这是你最初的母语,是你们根儿上的语言。广州把街头商贩叫“走鬼”,山东把外来工叫“草灰”,重庆把打零工的叫“棒棒”,这些被平凡人日常使用着的语言才是活语言。
  大家商定从最北方哈尔滨的尹泽淞开始,由北至南,直到三亚的卓怀如。南北跨越三千公里。
  尹泽淞说,老师,说方言是要气场的。我说,让我们试试,共同创造这个气场。没想到他们异常踊跃,争先恐后,从每人仅限一句话,渐渐衍变成舍不得结束,开始大段大段的方言表演。
  魏婧说了一段绕口又生动的河南话:日头呵,你清早从东边哧溜哧溜地咕噜上去,你待黑从西边哧溜哧溜地秃噜下来。
  来自内蒙古的杨杨教大家用蒙古语从一数到十。
  来自宁波的周凤婷不知不觉地一会方言一会普通话,她说从小被强迫说普通话,现在反而说不好家乡话了,怎么说都觉着别扭。
  有人一上来就忍不住笑,捂着嘴,怎么使劲都发不出声,好像方言当众说不出口。
  朴香美是朝鲜族,小时候会说朝鲜话,现在全忘了,正准备重新学。
  江西的卢小平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民间故事里,自说自话,一会严肃一会笑,带动作加表演,全不顾别人听不懂,说了很久不愿下去。
  有个女生说了几句,忽然用普通话结尾:我想家。我怕她要哭。
  贵州的四个女生一起上来,每人一句介绍家乡,轮到第三个,越急越发不出声来,急得跺脚,另三个人又都扭头盯着她,下面又笑,她更张不开嘴。成都的王诗亿赶紧跑上来帮忙。
  来自海南的文呈平说的一段话,本地人也不懂,他的家乡话叫付马话,因为他们村子叫付马村,除本村人外,任何人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世界语言学家说他们村子的方言是语言活化石。
  什么叫幅员辽阔,什么叫缤纷各异,他们惊讶不同方言的差异,我惊讶这么丰富的方言被彻底边缘化,它在生活中依然顽强地被使用着,又永远上不了台面,它在民间活着,而多少套话正是在众口一词中僵死。从这一课开始,让我们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用自己的脑子思想。
  12月2日晚上,讲到“诗意”。过去主讲诗意的是我,他们是听者。这次我准备用一节课听听他们说,题目是“你心中的诗意是什么”。其实,我早先入为主,甚至是准备适当时候开始“扭转乾坤”的。过去几年在课上讨论过“诗意”,结论是,这一代人理解的诗意或者是“消失了的”,“古典诗歌中才有的”,或者,诗意就是“肉麻”,“酸溜溜的文艺腔”,“虚假做作”,一提诗意,学生们的态度或攻击或排斥或不屑。我准备在他们说过之后,启示焕发他们对诗意的新认识,先让他们开个头。
  讨论从坐在后排的同学开始(从那次举手之后,多次讨论都从后排开始),自愿发言,可以在座位上坐着说,也可以上讲台,他们多数选择上台。第一个跑上讲台的是石宏刚,他说诗意很难说,太空泛,诗意渗透在生活中各个角落,他来说几件小事,他讲了三个亲眼看见的画面,其中有一对老夫妇互相搀扶过十字路口的一瞬间。
  后来我才意识到石宏刚的头儿开得好,他彻底离开概念和空洞,抓住人内心一闪而过的感受,不下结论只有画面。接下去,被启动了的学生们争着发言,前一个还在讲,将要轮到的已经坐不住,跃跃着,脸发红,身子攒动,发言还没结束,下一个已经离座直接奔向台前了。
  向玲玲以自己在人行天桥上的经历说,这会儿是诗意的,一转身诗意就没了。周凤婷也说了类似感受。
  有人说自己在天桥上看见个迎风吹笛子的,觉得那画面很有诗意,再向前走几步,发现演奏者身后立着小广告牌子写着教人吹笛子,诗意一下子全没了。
  有人说,有树林有小木屋有大草原有一条路,自己在路上骑自行车很诗意。
  有人说,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就是有诗意。
  有人说,有钱才能有诗意。
  诗意是真实的,就是一个人观察到了别人观察不到的。
  诗意是值得回味的。
  诗意是人心或自然中的美。
  诗意就是心里暖一下,亮一下。
  我们在这个教室里讨论诗意本身就是诗意。
  魏荣辉说,生活本身的大部分是无聊的,完全没诗意,人活着不一定是为了诗意。
  卢小平说,什么都可以带有诗意,我穿一双拖鞋站在这儿是诗意,老师穿着白衬衫坐在那儿也是诗意。
  尹泽淞说,大伙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我来说说什么没有诗意,上数学课没诗意,整天打篮球就没诗意,除了我不喜欢的事,其他的都有诗意。
  像一场将近三小时的接力赛,我坐在下面,只是个听客,他们把我覆盖了,是这些十八岁的孩子创造了这温暖的课,我只是个提议者和倾听者,是他们的踊跃把两节课拖到了第三节,不延时就会有人没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不全同意他们所说,虽然诗意被泛化,虽然我依旧以为诗意是稀有的,但是我更看重眼前这些小动物身上鼓动起来的纯情和能量。我和他们像一群围猎者,假设诗意是林中晃动无形的麋鹿,不断有人拍马突进,缩小包围圈,最后那活灵灵的叫诗意的动物已经在我们的大网中了。我们共同完成了寻找诗意的过程。
  一堂好课像一部作品,有不可操纵性,它在进行中自我定位,自动选择脉络走向,参与者互相启发互相映照,在诗意这种人自身很原初的感知面前,谁也不是老师。
  诗意讨论在同学们自发的鼓掌声中结束,这是大一学生在我今年课上的第一次鼓掌。我认为类似讨论在大二以后的学生中很难发生,他们正在脆弱多变的年纪,一年时间足以面目全非。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04

开  本:32开

相关图书推荐

加载页面用时:94.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