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伤残的树
伤残的树


伤残的树

作  者:(英)韩素音 著

译  者:董乐山、孟军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定  价:49.80

I S B N :978720808565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文艺体育  >  文学家    

标  签:文学家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韩素音自传的第一部。作者父亲周映彤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母亲玛格丽特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他们的相遇本应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惊艳碰撞,但在20世纪初期,这种交融却充满了苦涩与迷茫:玛格丽特对东方古国的浪漫幻想被乞丐、蝗虫、饥馑所取代,而心目中的“东方王子”,也成了无力保护妻子免受乡邻好奇目光及族间繁缛习俗纠缠的乡绅……韩素音和她的兄妹一出生就面临着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他们在家讲中文,出外学英语;吃欧式早餐,中式午餐,混合式晚餐;上午穿着中式服装、带着毛笔和铜墨盒上中国学校,下午又去法国修道院学校……文学家韩素音为记忆奉献了许多鲜活的细节和独有的观点,使得历史有了情感,有了温度。
    全书通过作者父母对异国恋情的回述,比利时援华铁路协会代理人赫斯的自述,辛亥革命亲历者李劼人的讲述,作者三叔、四川美丰银行经理周见三的旁述,以及作者童年记忆的影像回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动荡的中国历史留下了一道道生动的侧影……

TOP作者简介

  韩素音(1917—  ),本名周光瑚,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先后在燕京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就读。一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沟通与理解。作品有自传《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再生凤凰》,小说《瑰宝》《青山青》《等到早晨来临》,传记《周恩来传》《早晨的洪流: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等。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1956年,据此改编的电影Love is a Many-Splendoured Thing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

TOP目录

序(2009年)一(韩素音)
原序一(1981年)
原序二(1991年)  

上卷 前尘依稀(1885—1913)
 第一章
  妈妈要走了
  往事踪影难寻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第二章
  家乡的地理特点
  张献忠与四川
  客家人
  我的祖辈
  广兴行
 第三章
  曾祖父周道鸿
  祖父周启樾
  祖母洪夫人
 第四章
  父亲周映彤三次写自传
  父亲的片断回忆
 第五章
  周映彤的回忆: 对洋教的敌意
  周映彤的回忆: 童年
  周映彤的回忆: 梦幻般消逝的岁月
 第六章
  三叔的智慧
  与三叔畅谈历史风云
 第七章
  周映彤的回忆: 少年书生
  周映彤的回忆: 青羊宫花市
  周映彤的回忆: 戊戌风潮与达春之死
  我也来到了青羊宫
 第八章
  义和团风潮
  废科举,走新路
 第九章
  期盼铁路
  比利时国王的野心
  比利时打赢了铁路争夺战
 第十章
  四川人的铁路梦
  近代中国的留学生
 第十一章
  父亲初次离川
  峡江壮歌
 第十二章
  父亲眼中的上海
  与波那米先生的冲突
 第十三章
  父亲去国
  西贡华侨
  新加坡华侨
  初识欧洲
 第十四章
  相识与相恋: 父亲的回忆
  相识与相恋: 母亲的回忆
  丹尼斯家族
  异国恋人终成眷属
 第十五章
  哥哥子春出世
  三叔的回忆: 洋人的经济侵略
  三叔的回忆: 巨变将至
 第十六章
  李劼人的回忆: 保路运动
  李劼人的回忆: 躁动不安的成都
  李劼人的回忆: 盂兰节大屠杀
 第十七章
  孙中山的襟怀
  袁世凯与中国的乱局

下卷 故园碎梦(1913—1928)
 第十八章
  周映彤的回忆: 携妻儿返乡
  周映彤的回忆: 玛格丽特与中国大家庭的矛盾
  周映彤的回忆: 找工作
  我童年记忆中的母亲
  妈妈的讲述: 中国印象
  三叔的讲述: 玛格丽特来四川
  脱离大家庭
 第十九章
  周映彤的回忆: 玛格丽特不再回来了
  海澜的故事
  妈妈为什么不喜欢我
 第二十章
  军阀混战的年代
  约瑟夫?赫斯的回忆
 第二十一章
  妈妈的怨尤
  妈妈的童年故事
  铁路边的生活
  耳环虫子巴尔萨泽
  到北京去
 第二十二章
  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妹妹
  人力车夫
  中央公园
 第二十三章
  两个教堂
  我帮助了一个老乞丐
 第二十四章
  接受天主教教育
  华揽洪一家与共产主义
  初识唐保黄
 第二十五章
  叫花子事件
  电影院事件
 第二十六章
  北京的美
  成长的痛苦
  我偷了蒂萨的一元钱
 第二十七章
  汉字之美
  中文教育的中断
 第二十八章
  我的朋友素贞
  另外几个朋友
 第二十九章
  与旗人为邻
  另外几处住宅
 第三十章
  大哥回家
  大哥谈恋爱
  大哥离家
 第三十一章
  北京城的惶惑
  变幻莫测的时局
 第三十二章
  我们盖起了新家
  大姑一家
  约瑟夫?赫斯
 第三十三章
  三叔来访
  罗萨莉的恐惧
  明天就能见到大海了  

译后记 进入当下的韩素音自传: 一个作家和一个世纪
附记 孤舟一系故园心:我眼中的韩素音女士   

TOP书摘

  第一章 往事踪影难寻  
   “那么,就这一封?”我问道。
  在1958年一个凉爽的初夏,我和哥哥子春一起坐在巴黎蒙帕纳斯车站的咖啡馆里,我把那封旧事重演的信叠了起来。摇篮里哭闹的小孩子是谁呢?也许就是我。这是哪一年?1917年?1918年?还是更早一些?信上的日期是3月17日,但没有写明年份。可以肯定的,大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年。这信是我母亲写给她父母的,他们当时带着我哥哥子春在英国躲避战乱。
  现在子春已经见老了,眼睛很近视,头发剪得短短的,衣着敝旧,他坐在我的对面,刚刚把这封过去的信交给了我。是他把母亲的信全烧了,只剩这一封,别的都烧了。
  “你知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你会要这些信……”
  有满满一箱,整整一箱。子春在咖啡杯上面比画着箱子的大小。“妹妹,要是我早知道你要这些信,我就会保存的。但是那时候你还是个小孩子——我怎么知道你会要呢?”
  “那没有关系。”
  对过去的探索至此告一结束。惟一的收获就是这封信,没有再多的了。为什么把这封信保存了下来?也许这是当做一种象征,提醒你信已烧掉了,就像一撮骨灰、一束头发,从集体火化中捡出来似的。也许这是我们母亲在吃足了苦头以后得到的一种补偿,用歪斜的字体向我们尖叫,像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样骂我们,骂我哥哥,骂我。
  “你该上火车了。我真想你能多待一些时候。”
  我看了他一眼。尽管人事纷扰,哥哥和我一向是很要好的。他说过,我们互相了解。但是我觉得这话不对,因为他肯定不知道我在冲动之下会干出什么事情来。而我也无法理解他选择的生活那样的狭隘。多年以来,我始终对他一事无成感到奇怪。“你快活吗?”
  “是的,我给自己找到些安慰……我快活。我有用。我自问我是有用的。”
  我们走到车站站台上,火车挤在一起,像牛棚里的牛一样,在污秽之中泰然自若。车站上的恶臭向我扑鼻而来。
  子春说:“火车,火车,火车……如今中国火车准时吗?”“是的,准时的。”
  “我听了很高兴,很高兴。记得吗?父亲对他的火车多么关心?父亲晚年一定很快活。他的一生就是铁路,是不是?有时我甚至觉得他看重铁路胜过他的任何一个孩子,肯定胜过我,他的儿子。他从来没有时间顾得上别的,是不是?”
  子春木然地站在车厢窗户外面,向一个个掠过的车厢一一挥手。他的眼镜很快就变成茫然一片了,我又想起了厨子的脑袋。那封信在我的皮包里,那是我母亲满满一箱的信中惟一留下来的一封。
  我在肮脏的座位上坐下来(为什么如今欧洲所有地方的列车都这么脏?远比今日中国的列车脏?),我对子春哥哥感到又生气又怜悯,但无可奈何。把母亲的这些信全烧了,而我却这么需要。这些信涉及她在中国的一辈子,从1913年到天晓得什么时候,至少到她父亲1940年死去的那一年,这些信都是写给他的。母亲向她的父母——后来她母亲死了以后就向她父亲——这样不断写信一共有多久?在我的意识中,对母亲最早的记忆,就是她趴在一张桌上,在纸上嗖嗖写信的情景。那时我就问:“妈妈,妈妈,什么是写信?接信的人怎么知道你要说的话?”我得到的答复总是:“别吵。你长大了就会知道!……”
  哥哥把她的信全都烧了,她家的人没有别人还有信。我全都去找过了,在安特卫普,在布鲁塞尔,在洛万,他们给我的是记忆,他们个人的记忆,但是没有信。蠢货,可怜的蠢孩子。受到伤害的孩子回过来伤害别人……但是他一向是那样的,同一切伤害他的人一刀两断,逃避开去。但是除了面对现实之外,没有逃避的办法。这是我的性格,只有我有这种性格,子春没有。世界上好多人也没有。好多人都想要逃避现实,白白浪费光阴。
  “那么你为什么不叫你母亲把她的一生告诉你呢?她可以自己告诉你。”在布鲁塞尔森林铺着砾石的小径上,我的舅妈露西?丹尼斯推着她瘫痪的丈夫的手推椅,这么对我说。坐在手推椅中的病人打着瞌睡,摆了一摆手。太阳光冷冷的,碧绿的池子里只有一只兀然不动的天鹅。这位病人原来是位将军,名叫亨利?丹尼斯,曾任比利时王国的国防大臣,是我母亲的堂兄。
  “她有三十年不同我说话了。她一见到我就会想起她是不同我说话的。你知道丹尼斯家的人是怎样的。”
  露西舅妈连声啧啧,表示同意。她看上去总是像个胖胖的西班牙女人。“是啊,玛格丽特就是那样。我还记得他们告诉我,她父亲因为她去和一个中国人约会,把她关起来,她却把房门踢了一个洞……门板这样厚,但是她还是从门洞逃了出去。我当时只有七岁,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门上踢个洞的事。”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想写一本关于我父亲和母亲的书,关于中国的书,有一天,这个念头化为行动,接着就像种子一样滋生发芽,有了明显的形态,长成了一棵有许多分支的树。由于我本人也经历了充满变化和革命的年代,我也需要往后看,往家乡看,才能把我们这一代发生的改天换地的时代写出来。我不知从何着手,从何开始。对我来说,中国自然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还有我本人对中国的一些了解,把这一切同我分割开来,那我就没有故事好说的了。我的书的轮廓就这样与中国难解难分地逐渐丰满起来,这虽然很奇怪,但是比一切有关中国的理想的书都更真实。
  要把我的父亲或者母亲同历史分割开来,同他们在中国的那段时期的历史分割开来,是不可能的。就像普鲁斯特在写到他自己的时候所说的那样,他不可能把他自己、他的人物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及引起他们反响的那些事件割裂开来。我们是时代的产物,受到历史的影响。我之所以诞生,是因为中国在1900年发生了一场“拳匪”之乱,欧洲人是这么叫的,中国人称为义和团起义,由于这一事件,我的中国父亲没有去考科举,做翰林,却娶了我的比利时母亲。找树要寻根。我得回到根上去。
  当时正在修铁路。“铁路”这个中国名词是从法语chemin de fer直译过来的。铁路对我父亲很重要,也是我的成长环境的一部分,因为我的童年就是在大大小小的火车站度过的。甚至到现在,一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就会勾起我的童年时代的记忆。
  1949年的革命——中国人叫解放——以后,我每年都回中国去,找人,找事实,找记忆。我也到比利时去,找寻过去的踪迹。多年来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访问四川的退休学者,加拿大的传教士,奥斯顿的姨婆和舅婆。
  我生在一个如今已属过去的旧中国。对1949年共产党的革命胜利,我同许多阶级出身相同,受过同样教育的人一样感到害怕。这些人从来不是共产党员,也永远不会成为共产党员,因为他们的年龄已经过了,不再对任何东西有足够的信仰,为它上街去把守街垒,喊着高昂的口号而舍生忘死。但是我所说的可能是那些既不想恢复过去,又无意投身现在的人要说的客观真实的话。我们这个世界需要艺术家以悲天悯人的胸怀来做平心静气的记录,而不要传教士痛心疾首地来对现实宣布不现实的讨伐,特别是不要那些想把时钟拨回到过去的人,他们的想法根本不现实。
  我不能像哥哥那样与世隔绝,生活在黄金时代的神话中,生活在木乃伊化的幻想中,时代的风不论和煦或萧瑟都吹不到。树同人一样,未来是从昨天开始的。
  “我不懂你是怎么一回事?我不懂你是怎么一回事?”我的一个朋友叫道,她像我一样,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欧洲人。她现在离开了中国,不想再看一眼中国,因为中国的现状叫她憎恶。“你怎么能每年回中国去?中国的一切已不是过去那样了!我就办不到!要是在我心爱的北京,发现我童年时代的记忆都已消失,什么都已给破坏了……”
  “可是,并不是什么都给破坏了,而且没有人能躲在童年时代的记忆中过一辈子。你的童年可能是快活的,可是过去中国有许许多多人的童年并不幸福!”
  “但是这些记忆是我的记忆!”她说,“我不想回去看到什么都变了样!”她是以前北京很有名的一个中国医生的女儿,曾在这个可爱迷人的城市住过。她极其怀念她所熟悉的中国,却待在香港,等待一去不复返的日子卷土重来。她把一切都保持原样。在她的家里,她用中国家具和地毯,吃中国饭菜,仿佛这样墨守成规就能把现实拒之门外。“我的记忆是我的,我不想改变我的记忆。我愿重温旧梦。”
  我不责怪她。我们选择了自己的天地,划定了各自思想的界线。
  我不知道有多少像她那样的人。也许她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紧紧地抱住她们熟悉的童年时代的记忆,像一个爱之弥深的幻影紧紧地跟着,遮住了现在。也许她们不能重新开始,只看到断裂的地方,而不能把它连接起来。但是我得做到这一点,同我自己一起生活,做我自己这样的人,继续成长,而别人却停滞了。我不愿成为一棵煞风景的伤残的树。虽然未来不是我带来的,至少我要欢迎它,即使这会把我送命也罢!
  的确,要继续成长,要坚持现实,要尽力去了解,摒弃自己的成见,是件痛苦的事。发现自己的记忆已经遭到时间和革命的销蚀,心底的幻想已经破灭,对付这样的孤寂之感,只能一笑置之。去弄清楚这有多困难、多痛苦、多漫长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因此我就动笔写起了这本书,为的是表达这样一个所有亚洲人都会明白,而且我相信许多欧洲人也会明白的意思:在我用文字所勾勒的那个宏大的时空范围内,从往昔到现在的这种延续,这种命运的兑现,不是由某种高高在上的力量操控的,也不是由神秘排列的星宿掌控的,而是由人们必须鼓足勇气去正视的日常生活的残酷逻辑引导出来的。
  在这本书里,一切记录都是真实的,一切事实都尽可能调查准确。我所以把它们记了下来,因为可能有那么一天,像我这样的人无法再有写作的机会了。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66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83.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