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
书店
出版
少儿
大众
专业/学术
教育
集团
出版社
书单
百道好书榜
主题书单
学科书单
动销新书优选
口碑好书优选
书新闻
少儿
大众
专业/学术
教育
综合
书评/作者
书评
作者
天天听好书
专栏
百道学习
招聘
我的百道
全部
全部
文章
书名
著译者
品牌
书单
文章标签:
文学
按发布时间排序
/
按文章热度排序
一家受人尊敬的出版商——灰狼的出版艺术
灰狼出版社是一家非营利性独立出版商,虽以出版文学作品为主,近年来却收获了不断增长的业绩和奖项。菲奥娜·麦克雷分享了自己从平凡的编辑秘书成长为成功出版人的心得。
时间:2014年04月30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乔纳森·李;骆双丽 编译
29个让你沉迷于书的理由
阅读是思索,是祈祷,是与朋友聊天,也是表达自己想法、聆听别人观点的过程,那种感觉如同听音乐、看风景,或在沙滩上漫步。
时间:2014年04月04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晨瑾 编译
巴西维京人:架设连接北欧与拉美图书市场的桥梁
巴西和芬兰,是两个看似全无交集的存在。帕西·洛曼就是执着走在这段文化旅程上的行者,通过文学作品的翻译、交流,搭建起文化的桥梁,为两岸文学交互带来温暖和清凉。
时间:2014年02月24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卡洛·卡雷诺;杨茜雯 编译
热爱自身事业的书探玛利亚•坎贝尔
玛利亚•坎贝尔是一位专注于图书译介的书探,她的兴趣点集中在小说、文化类纪实著作以及科普作品上。对国内的出版界来说这还是一种陌生的职业,就让我们走进玛利亚,了解一下她的具体工作。
时间:2013年12月19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杰夫·里维拉;丛挺 编译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图书俱乐部?
美国大大小小的图书俱乐部纷纷倒闭,这个曾对文化、教育曾有过重要影响的团体似乎就要这样退出历史舞台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作者内森•海勒在深入而全面地解读图书俱乐部文化后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时间: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内森•海勒;郑珍宇 编译
人民日报 :文学变了,还是读者变了?
当稍微留意一下读者的反应时,大家又发觉,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实在很不乐观,即便是一些享有大名的作家,其作品的印数也呈下降趋势。
时间:2013年04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健 申茜
王蒙为何警示“文学可能消亡”
世界成了各类大潮流、大事件、大人物和抽象数据理论构成的庞然大物。迷失、空虚占据了披着虚荣外衣的人们。而我们听到的发自心灵和灵魂的文学的声音,却日渐稀少。
时间:2013年03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3月22日 作者:杜浩
《纽约书评》是高雅文化与激进政治的混合
文学只是《纽约书评》的半壁江山,该刊是高雅文化和激进政治的混合。现任主编、83岁的西尔维斯说,证明总统林登约翰逊对发动越战的理由撒谎的文件一度就被藏在《纽约书评》的办公室。
时间:2013年03月29日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小贝
纽约时报:曼哈顿迷人的书香夜生活
纽约曼哈顿的文学夜生活,是否正在凋零?不!当你精神萎靡,需要一剂醒神良药,以提醒你文学依然不可小觑、不可正视、不可亡、不可数、不可知,这里就是你该来的地方。
时间:2013年02月08日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作者:DWIGHT GARNER
法国又一股文学回归季,浪潮涌向书店柜台
第二股文学的浪潮又开始了。继去年九月回归季以来,2013年的一月初就有525本新书在书店上市。环顾四周,到处都是法国和外国作家的新闻。
时间:2013年01月25日 来源:译言网 作者:louis_路易 译
莫言:好的文学应该让每个读者读出自己
好的文学不应该是清澈透明的,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好的文学应该有其丰富性、复杂性,甚至暧昧性。它应该让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读出自己,它也应该让每一个读者随着时间、随着阅历、随着各方面的变化...
时间:2013年01月25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婀娜 刘岱
201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热点书看文学价值
世间所有的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 从原本边缘化到重新被发现,2012年的中国文学,应了王家卫《一代宗师》里的那句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传统文学长时间处于边缘状态,究其原因,与超快生活节奏进而...
时间:2013年01月21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杨雅莲 涂桂林
2013文学新书淘宝:无论挑战还是诱惑,坚持文学的本位
又是一年溢书香,寻常出版现新意。图书订货会的功能不似往日目标鲜明,但其风向标的意义仍在。打捞2013年各大文艺出版社的好书,仍觉耳目一新,无论是传统文艺出版社,还是稳步走向成熟的民营出版公司,在经营畅...
时间:2013年01月17日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舒晋瑜
2012年纯文学遭遇冰火两重天 或被诺奖刺激复苏
2012年,中国文坛乃至中国文化圈最大的事件当数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像是给中国文学和出版业打了一剂强心针,终于让隐匿于社科、美容、美食和教辅书后面传统作家的作品走到了台前,也让中国纯文学沾了大光....
时间:2012年12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师文静
卫报:类型文学进入五花八门时代
在一个针对性越来越强的图书市场中,细分而成的缝隙市场变得更加具体。 一周前,我在写到62岁的希拉里博伊德所作的《周四在公园》(由Quecus出版)时,编造了一个新词:“奶奶文学”。你可能会说,这个词没啥新意,...
时间:2012年11月23日 来源:译言网 作者:linseed
文学翻译也是一种信仰
在世界文学市场上,美国面临巨大“顺差”——美国文学被译为多种文字,但其他文字被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则相对较少。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任秘书贺拉斯英格达尔(Horace Engdahl)称:“文学...
时间:2012年10月10日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南桥
文学和阅读不会死,但它会改变形式
1、纯文学的式微是一个世界现象 21世纪初,当美国文学理论家米勒到中国来大肆贩卖他那个著名的观点时,他几乎遭到了国内作家和理论家的一致抵抗,搞得自己满脸灰尘一身泥土。米勒那个让搞文学的人死活不肯承认的观....
时间:2012年09月11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卢志博
出版人发明《不等人的书》 翻开两月文字消失
许多人曾有过这样的购书经历:徜徉书店流连忘返,精挑细选一番后满载而归,兴致勃勃地翻了几页便束之高阁,心安理得地想着来日方长,反正书是“最耐心的朋友”,它们总在那里等着。而近日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却发...
时间:2012年09月04日 来源:文汇报 作者:郭欣赟 徐璐明
两月不读文字会自行消失的书
拉美文学新人合集采用高科技新型墨水,《不等人的书》翻开两月,文字消失。 许多人曾有过这样的购书经历:徜徉书店流连忘返,精挑细选一番后满载而归,兴致勃勃地翻了几页便束之高阁,心安理得地想着来日方长,反...
时间:2012年09月03日 来源:文汇报 作者:郭欣赟 徐璐明
中韩作家谈文学天真视角:一个人永远走不出童年
活动现场。接力出版社供图中韩作家合影 一场以“物欲化的世界与天真视角的价值”为主题的中韩作家对谈,1日在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对话双方是中国著名作家曹文轩和韩国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黄善美。...
时间:2012年09月03日 来源:中新网 作者:张中江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标签
台湾
翻译
小说
英国
写作
金石堂
历史
刘禾
六个字母的解法
邱华栋
香港
艺术
中国现当代随笔
阿根廷
纯文学
搜索标签
浏览更多>>
热点标签
江西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