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
书店
出版
少儿
大众
专业/学术
教育
集团
出版社
书单
百道好书榜
主题书单
学科书单
动销新书优选
口碑好书优选
书新闻
少儿
大众
专业/学术
教育
综合
书评/作者
书评
作者
天天听好书
专栏
百道学习
招聘
我的百道
全部
全部
文章
书名
著译者
品牌
书单
文章标签:
万圣书园
按发布时间排序
/
按文章热度排序
刘苏里:亚马逊书店落地与实体书店兴衰无关
11月3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家实体书店“亚马逊书店”,这一举措是实体书店崛起的征兆,还是赢者通吃的全新布局?
时间:2015年11月07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采访:令嘉;执笔:陈大猷
刘苏里,中国最豪气的独立书店老板
刘苏里身上少不了商人的精明,但更具有知识分子的清高,政治人的使命感,以及天赋的“江湖豪气”。他经营的万圣书园理所当然地为中国的独立书店竖起一根标杆。
时间:2014年07月17日 来源:周末画报 作者:吴梦启
刘苏里:独立书店因什么而活
刘苏里虽然是经营者,但绝对不是单纯开书店的人,他的经营理念、坚持精神,对这个社会都有着很大的贡献。本文中,刘苏里跟大家探讨独立书店因什么而活。
时间:2014年03月19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刘苏里 百道网整理
开一家书店,仍是个不褪色的梦
因为关乎精神生活,所以当一家独立书店告急时,人们会设想出精神空间可能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发出哀鸣也是情理之事。可以说,对于这样一种精神生活的喜欢,是很多人开书店的初衷。
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新京报 作者:于丽丽
刘苏里解码万圣:不向读者妥协 不要自我中心
采购部的员工的训练是最繁复的,我们选采购员一直是非常严格的程序。他必须要在库房里待过,也要在店面训练过,这个周期可能超过两年。实际上进了采购系统当中,五个可能留不下一个,淘汰率很高。
时间:2013年03月01日 来源:大佳网 作者:刘苏里 姚文坛
什么力量让小作坊万圣不倒?
刘苏里说,“万圣已经形成了体系,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了,我就是个看门的。”
时间:2013年01月05日 来源:《创业家》杂志 作者:史翔宇
万圣书园,关于搬家的记录
折返时,在醒客咖啡的大阳台,阳光已经拉得很长。那只叫平安的猫不知藏到了哪里。万圣本有四五只猫,万圣楼顶和咖啡馆的大阳台是它们的天堂,如今搬家一折腾,好几只都瘦了。老板刘苏里曾经抽着烟惋惜说,万圣搬家,...
时间:2012年11月27日 来源:新京报 作者:刘雅婧
万圣书园搬家数十读者帮忙 店主:书店一定坚持
“非常感谢读者朋友们来帮忙,感谢大家对我们万圣书园的喜爱与支持,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为大家提供更多周到的服务。”昨日(14日)下午一时许,万圣书园的工作人员和前来的读者、志愿者们正在为所剩无几的书籍整理...
时间:2012年11月16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贺苏 张润
万圣书园东迁不停业 店家欢迎拍照留纪念
租约其实早已到期整整一年,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将房屋签下后让万圣继续使用,并把房租差额用他个人的钱补齐。这次搬迁新的地址也是老读者、新东方的王强提供的帮助。
时间:2012年09月27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罗皓菱
书店是政府不用投资却还有税收的图书馆
时尚集团旗下的“时尚廊”书店读者寥寥。本报记者 高四维摄被称为北京文化地标的“万圣书园”。本报记者 高四维摄 “如果这一次确定要搬迁的话,就是万圣的第四次迁址了”,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尴尬地笑了笑。 ...
时间:2012年09月10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高四维 叶雨阳
万圣书园将“迁移”300米
“我们确实要搬迁,但不是现在”,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昨日(27日)对记者表示,万圣书园因为12年租约到期,面临搬迁。今年5月,单向街因租金大涨而不得不搬迁的命运,曾引起众人唏嘘。如今,被季羡林誉为“有不可....
时间:2012年08月29日 来源:新京报 作者:江楠
万圣书园:我们去哪里谈论国家大事?
刘苏里似乎有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书籍鉴别力。他一年之内会速览数千本,他知道哪些书是重要的,哪些书是浪费时间。
时间:2013年06月21日 来源:全球商业经典 作者:谢丁
重构书与人关系,独立书店在突围
过去一两年,关于书店倒闭的新闻不间断地出现在媒体上。其实书店的消失不只发生在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几乎成了“常态”,但这并不代表书店可以顺理成章地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昨天,一场名为“中国独立书店的...
时间:2012年01月10日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
书店忆旧: 大学边上的学术书店
北京的书店到底有多少?估计如同繁星般数不清。无论是主流层面的各类实体书店,还是星罗棋布于大街小巷的书廊、书亭、书吧等,它们皆是北京乃至中国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装点着都市风貌,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
时间:2011年10月31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桑海 袁丽红
民营书店升级公共文化空间 应对网络时代冲击
“我们现在生存的价值大概已经是一种符号了。”三味书屋主人刘元生淡淡地讲述着她的心境。即便没有房租压力,创立23年之久、中国最老牌民营书店之一的“三味书屋”,近日也挣扎在“开一天,赔一天”的生存边缘。
时间:2011年08月17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李卓
刘苏里谈书店的未来
书店的未来,这样一个话题,其实应该换个说法,书店的寿命还有几年。
时间:2011年05月29日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刘苏里:开书店是一种表达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以经营人文社科类图书著称。刘苏里生于1960年,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时间:2011年04月17日 来源:东莞时报 作者:
应对实体书店批量消失 今天应该如何做书店?
从简单的售卖图书到悠闲时光的消磨之地,再到提供多种文化服务的文化空间,书店永远都有那么一股浓浓的文化清香。
时间:2011年04月06日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宋平
人文书店为何“在关与不关之间”
“大学”与“书店”二词似乎一直紧密相连。曾几何时,有大学必有书店,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与书店馨香的人文情怀相得益彰,使书店成为了每座大学必不可少的人文标志。
时间:2011年03月30日 来源:文学报 作者:张红妍
相关标签
独立书园
大学书店
东莞时报
第三极书局
大夏书店
长春学人
鲍德斯
鹿鸣书店
金伟竹
金国华
湖北新华
顾振涛
稿费
扶持政策
凤凰新华
搜索标签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