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重读马克思
重读马克思


重读马克思

作  者:何中华 著

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20904826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马克思哲学  哲学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政治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重读马克思”的心得,它只是报道本人在重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这种“重读”是双重意义上的:既是相对于以往的传统解释而言的重新领会,又是本人对马克思哲学的不断深化的体认。关心马克思哲学命运的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某些人尤其是在某些青年人那里,对于马克思哲学不那么有兴趣?这当然有很深刻的历史原因,但最直接的也许是因为:第一,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所采取的态度有独断的一面。所谓独断是指我们没有从前提上先行地“证明”而是满足于“宣布”马克思哲学的合法性,其后果是使马克思哲学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以至于引发人们的逆反心理。第二,我们韵正统解释存在着误读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马克思哲学的名声。这可以解释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在读了马克思的原著之后,反而“爱上了”马克思哲学,而对于那些二、三手的研究著作却感到味同嚼蜡,兴味索然。哲学原本是“爱智慧”的,但读这类拙劣的解释反而让人远离智慧,哲学的魅力被严重地遮蔽了,马克思的名声被极大地败坏了。针对上述现状,作者试图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力所能及地矫正以往存在着的误读成分,二是清算马克思哲学的前提,给出其逻辑奠基的原初基础。当然,本书究竟达到了几分,还有赖读者的判断。

作为此在性的我们,只能立足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来诠释马克思关于哲学的理解。但这种此在性只有经过我们的反省,才能作为自觉的背景或语境进入我们对马克思哲学观所作的诠释之中。所以,对当今时代面临的问题及马克思哲学遇到的挑战加以考察,就成为本书得以展开的一个必要的准备。
 

TOP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转变时期的来临
 一、从“解构”到“建构”
 二、从“封闭”到“开放”
 三、从“抽象”到“具体”
 四、从“现代”到“后现代”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哲学面临的当代挑战
 二、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生命力
 三、应该怎样面对马克思哲学
 四、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问题
 五、马克思哲学学术性与现实性

第三章 关于“重读马克思”
 一、为什么需要“重读马克思”
 二、怎样“重读马克思”才恰当
 三、“重读马克思”应注意什么
 四、在思想上重建整体马克思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与意识形态
 一、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哲学不是新意识形态
 三、个体生存与实践本体论建构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
 一、马克思究竟有无“本体论”
 二、马克思本体论的内容和脉络
 三、马克思本体论的特点或优点

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与超验性
 一、马克思哲学超验性的文本证据
 二、超越传统经济学的经验论窠臼
 三、马克思哲学超验性的历史内涵

第七章 实践的本体论维度
 一、哲学逻辑起点的重建
 二、“抽象的个人”之批判
 三、扬弃人的存在的悖论
 四、由“说”回到“做”

第八章 实践范畴的原初性
 一、实践作为本体范畴何以可能
 二、人的存在的现象学之建构
 三、“改变意识”只能诉诸“改变世界”

第九章 为实践本体论辩护
 一、实践在何种意义上成为“本体”
 二、关于自然界的前提性和优先性
 三、实践本体论视野的特殊意义

第十章 实践本体论新诠释
 一、领会“实践”之作为“本体”的契机
 二、超验性在实践本体论语境中的重建
 三、实践本体论就是人的存在的现象学

第十一章 理解、解释与实践
 一、“理解”与“解释”的区分
 二、理解是如何可能的
 三、理解的存在论意义

第十二章 马恩思想差别之表现
 一、“超验”视野与“经验”视野
 二、“存在决定意识”与“物质决定精神”
 三、大写的“真理”与小写的“真理”
 四、彼岸“自由王国”与此岸“自由王国”
 五、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个体分殊

第十三章 马恩思想差别之解释
 一、“分工说”和“情境说”质疑
 二、究竟是谁拉响了“第一小提琴”
 三、马克思与“自然辩证法”
 四、马克思与恩格斯关系之谜

第十四章 人的存在的历史叙事
 一、“阶级对立”背后的分工基础
 二、审视历史的双重尺度及其根据
 三、存在和本质的分裂与“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十五章 个体与类的矛盾之扬弃
 一、市民社会与人的自由
 二、基于历史矛盾之扬弃的自由
 三、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启示

第十六章 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及不同解释
 二、对人类学本体论悖论的扬弃
 三、“还乡”情结的哲学式表征
 四、浪漫主义的弱点及其克服

第十七章 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
 一、马克思哲学与进步论的区别
 二、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性
 三、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
 四、反思“现代性”:未完成的方案

第十八章 “哲学终结论”的终结
 一、来自恩格斯的“哲学终结论”
 二、恩格斯的思想矛盾意味着什么
 三、马克思与“哲学的终结”

后记

TOP书摘

第一章 转变时期的来临
 
作为历史见证者的我们,在刚刚经历了“世纪换千”之后,反观我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状况,不难发现,它已经并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在某些方面已经相当深入,在另一些方面也已初见端倪。正确体认这种转变及其实质,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恰当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及其内在脉络。
综观国内的马克思哲学研究现状,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人都不能否认正在经历并有待进一步完成的深刻转变。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哲学的自我反思方式、自我把握方式、自我理解方式、自我定位方式等方面。

  一、从“解构”到“建构”
马克思说得好:“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①。哲学的自我反思,也就是哲学的自我“批判”。这种所谓的“批判”,决不是庸俗意义上的“大批判”,而是作为哲学理论自我反思方式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批判。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所揭示的基本原则同时也适用于它自身,这恰恰是其逻辑的彻底性之所在。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亦即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马克思哲学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然而,由于极“左”路线的严重干扰,建国以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对待马克思哲学的态度上,陷入了教条主义和经学传统的泥淖,从而极大地妨碍了马克思哲学的内在生机和活力。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化,马克思哲学研究本身也开始了自我反省。人们以“回到马克思”为基本取向,对以哲学教科书体系为代表的马克思哲学的传统阐释进行批判性的反省,试图消解对马克思哲学的种种误读,以恢复其本来面目。
这项工作体现在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例如,人们从元哲学的层面上清理了一些最基本的前提性问题,如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对象、功能、体系建构原则,它与时代、与科学、与文化的关系等等;极大地拓展了实践范畴的本质意义,把它从一个狭隘的认识论范畴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使其获得了哲学立场和视角的规定;由于实践视角的凸显,以往被严重忽视了的主体性原则被重新发现,在关于认识的本质等问题上,力求达到客观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辩证统一;不仅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法的内容,如对辩证法基本规律和范畴进行了阐释和发挥,更重要的是把辩证法同人的存在本身内在地联系起来,以恢复马克思哲学实践辩证法的立场;对“真理”的理解,也突破了狭隘认识论的局限,进入到本体论的语境,把它了解为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和异化的历史扬弃而实现的人的本质的“去蔽”和历史的展现及其完成;自由观的重建,也使人们摆脱了“自由就是认识了的必然”这一认识论规定的限制,把自由置于人的历史发展和历史解放的高度来加以定位,从而使它具有了广义历史观的意义;如此等等。
通过对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深入反省,以“回到马克思”,从而消解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这种解构性的工作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在哲学观念上,我们已基本实现了由旧哲学教科书体系所代表的物质本体论向实践唯物主义的转变,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论,但只有实践唯物主义才能代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特质这样一个观点,已得到多数人的认同。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和原则,建构起马克思哲学的新体系,在总体上尚处于意向阶段,因而鲜有真正成熟的体系诞生。其实,宣称一种哲学立场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困难的是把这种哲学立场真正贯穿于哲学体系的建构、哲学话语方式的选择和哲学内容的展开之中,并构成其内在精神。恰恰是这样一种工作,目前还没有来得及真正着手进行。如何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以往反思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释马克思,建构既符合马克思哲学真谛,又体现时代精神精华的新体系,这才是当务之急。

  二、从“封闭”到“开放”
我们过去对马克思哲学体系的阐释,带有明显的封闭性。据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编写并出版的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就不下好几百种之多,然而无论是在体例上,还是在内容上,抑或在表述方式上,却鲜有独特之处,而是大同小异。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在于:似乎是在颁布“绝对真理”,读者只要无条件地认同就足够了,根本无需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如此一来,它们就不能不带有明显的独断论色彩。这样的教科书除了剩下几个干瘪的教条之外,不可能给予人们更多的东西,更不可能给人以智慧。由于取消了进一步思考的可能性空间,人们就只能“照着讲”,而无法“接着讲”。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哲学缺乏理论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恐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马克思哲学的解释陷入了独断化所致。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把自己封闭起来,从而使自己远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以至于使人们在它面前“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①。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去世之后出现的几乎所有文明成果,要么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早已有之的东西,如系统论思想等等;要么就斥之为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或伪科学,如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批判和对社会学、心理学的批判。问题在于,马克思哲学诞生之后,是否还需要继续不断地同变迁了的时代和其他的哲学及文化成果保持
对话,以便感应时代脉搏,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它们的合理成分,从而丰富和发展自身?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那里原本是不成其问题的,但由于极“左”思潮的禁锢,它倒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马克思哲学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马克思哲学不仅有其思想史来源,而且应当有其“横向来源”。也就是说,当马克思哲学诞生后,它还必须不断地吸收当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旧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之所以走向自我封闭,并不在于它建立了体系本身。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体系乃是一种哲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于哲学的建构来说,体系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有人担心,一种哲学一旦形成体系,就有可能陷入封闭和保守。其实,一种哲学是否封闭和保守,并不取决于它是否有自己的体系,而是取决于它所建立的体系是否具有内在的开放要求和能力。造成旧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封闭性的一个重要的学理上的原因,就在于它未能把马克思所极力推崇的实践作为整个体系赖以建构的基础和前提。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使得哲学体系丧失了亲近时代、回到“此在”、与“他者”展开建设性对话的内在需求。马克思哲学的开放性是内在的开放性,即它不是指体系本身的非完成性,而是指体系具有内在地与现实相沟通的能力。这里所谓的“开放”,既是指它与时代的互动和沟通,又是指它与其他理论的对话和交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马克思哲学“再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重新发现,马克思哲学体系实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显示出来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首先,立足于人的“此在”状态,深入反思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如现代化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全球化与全球性问题等等,既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也反过来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身,从而使其获得了“巨大的历史感”。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壁垒开始被打破。近年来,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沟通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沟通不仅仅局限于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中国化的形式,如“中国气派和中国语言”,而且进一步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相互发明和相互解释。后者才具有更本质的意义。同样,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沟通,也开始成为国内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如对马克思同海德格尔、同德里达等等的比较研究。
  ……

TOP插图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68

版  次:1版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113.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