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傅佩荣《四书》心得
傅佩荣《四书》心得


傅佩荣《四书》心得

作  者:傅佩荣 著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7年05月

定  价:25.00

I S B N :978754262529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傅佩荣  国学名家  国学研究  儒家  子部  经部  国学  名家作品及研究  综合  儒家哲学  先秦哲学  中国哲学  哲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傅佩荣<四书>心得》:《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书年代虽在两千年前,洞识卓见却不受时空限制而烛照千古。台湾著名哲学家傅佩荣教授在《傅佩荣<四书>心得》中以随笔小品的方式阐释了《四书》对现代人的人生启示。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本书试图以短篇小品文的方式分辑说明其中意义。即:学习的乐趣、修养的途径、价值的品味、命运与超越等四辑。书中首先肯定人人皆有求知能力,只须立志向学,通晓为人处事的道理,自然可以在社会安身,并且掌握人生方向,走上自我实现的坦途;然后说明真正的快乐是由内而发的,条件则是努力从事品德的培育;又再强调儒家的入世性格,即入世而不陷溺于世,并引申儒家对真善美这些价值的关怀与体认;最后昭示儒家的最高旨趣与理想。书后还附录三篇短文,或有助于了解孔子的心志。

TOP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其作品曾获台湾最高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傅教授是台湾著名的哲学家、儒学大师,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傅教授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举办近200场人生哲学讲座。从文化中心到寺庙,从学校列行政机关,从社团到基金会,都可见傅教授的身影和足迹。大陆已出版作品包括《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智者的生活哲学》、《智慧与人生》、《赢的人生哲学》、《孔子的生活智慧》、《心灵导师》、《自我的觉醒》、《傅佩荣<论语>心得》、《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庄子>心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解读论语》、《解渎易经》、《解渎庄子》、《解读老子》、《解读孟子》(线装书局)等。

TOP目录


第一辑 学习的乐趣
 立志学习
 学习的乐趣
 专心是学习要领
 学习的环境
 知识与真诚
 温故知新
 真正的好学
 束修不是学费
 教育的方法
 开花结果
 大学之道
 易子而教
第二辑 修养的途径
 文质彬彬
 内在的趋力
 良知良能
 去除茅塞
 登高望远
 以仁存心
 诚意与慎独
 正心的方法
 修身的原则
 明善与诚身
 超越自我中心
 凡事皆勿过度
 无欲则刚
 不忮不求
 君子有三戒
 彻底的实践
 絜矩之道
 人生正途
 知行合一
 为善与有恒
第三辑 交友与处世
 交友之道
 朋友的层次
 知人的方法
 不念旧恶
 以直报怨
 见贤思齐
 人我之间
 伦理是相互的
 己立立人
 名声不必强求
 富贵之道
 富贵如浮云
 自重的心态
 不为与不能
 行动胜于言谈
 为善与守法
 杯水车薪
 不能只靠政刑
 以邻为壑
 五种不孝
 谁是老贼
第四辑 价值的品味
 赤子之心
 恻隐之心
 自觉可贵
 行善的能力
 求则得之
 旦旦而伐
 义利之辨
 道德勇气
 真正的勇敢
 真正的孝顺
 解忧之道
 孔子的忧虑
 终身之忧
 心安与善
 行为不可偏执
 任重道远
 成圣之途
 民贵君轻
 里仁为美
 充实之美
第五辑 命运与超越
 智慧与命运
 求与得
 鱼与熊掌
 生于忧患
 天降大任
 豪杰之士
 浩然之气
 从心所欲
 大丈夫
 率性与修道
 真正的刚强
 生死问题
 生死之道
 慎终追远
 敬而远之
 宗教虔诚
 天人之祭
 如何事天
 人皆可以为尧舜
 君子有三乐
 快乐的类别
 快乐歌唱
 生活情调
 儒家与道家
 无入而不自得
 参赞化育
附录
 孔子之学
 孔子之教
 孔子之道

TOP书摘

知识与真诚
  今天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却也是智慧贫乏的时代。知识与智慧的分野何在?知识来自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都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细加研究,找出普遍的与系统的原理。智慧则涉及我们自己的主体在内,是主体的处世态度,是需要主体灵活运用的生活哲学。
  知识与智慧的区分关键,在于“真诚”。孔子曾经教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明白指出:人的知识有其限度,因此不宜强不知以为知,如此才能虚心受教,继续走在正确的求知之途上。
  进一步来看,孔子的重点在于“真诚”。一个人唯有经常作真切的反省,才能清楚自己的所知与所不知;并且,坦白承认自己的限度,需要极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同时也正是由知而行,进而知行合一的动力。知行合一,是我们由知识提升转化到智慧的不二法门。
  现代人智慧贫乏的原因何在?因为许多知识已经沦为使人眼花缭乱的资讯或新闻,连客观性与正确性都成了问题,更不必谈知行合一的可能性了。久而久之,真知与假知的界限模糊了,人们也无法分辨自己是知还是不知了。于是,落实在行动上时,往往只是一窝蜂与赶时髦,根本不曾考虑到主体的真诚与体验。如此一来,智慧自然显得陌生疏远了。
  为人之道,首在真诚;为学之道,亦复如此。唯有以真诚的态度求知,才能日有进益,才会努力身体力行,也才可接近智慧之门。事实上,当一个人坦承自己无知时,往往正是真知的开始。如果能够保持学习的心志,像孔子到了晚年还能"学不厌",那么主体的智慧与人生的境界自然会日渐开阔与高雅的。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16

开  本:0开

加载页面用时:75.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