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薄一波书信集(上下册)
薄一波书信集(上下册)


薄一波书信集(上下册)

作  者:薄一冰著作编写组 编

出 版 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丛 书:薄一波文稿丛编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定  价:89.00

I S B N :978750980010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政治与军事  >  政治人物    

标  签:套装书  人物纪实  综合  散文随笔  纪实  回忆录/口述  纪实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  中国  政治人物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薄一波书信集》收入薄一波一九三九——二○○五年书信四百五十二封(包括以书信形式出现的电报、批示、报告等)。这些是从现已发现的一千多封书信中选出的,绝大多数没有公开发表过。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反映了党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与实践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的历史,是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收入本集的书信除因篇幅原因作了个别删节、对明显笔误作了订正外,均保持原貌。有些书信的背景材料十分丰富,我们在注释中给予了说明。书信中提到的人物,只在首次出现时作注,其后则在职务变动时再加注;除需要特别说明的(如一九四五年致毛泽东信所述一九三六年北方出狱干部名单),作较详细的注释外,一般只注时任职务。
本书资料主要来自中央档案馆,各有关省市、部委档案馆。

TOP目录

致梁化之(一九三九年十月三十日)
致梁化之(一九三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致梁化之(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五日)
致梁化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四日)
致刘岱峰、陈耀三(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六日)
致梁化之、刘岱峰、牛荫冠(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八日)
致梁化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致梁化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致梁化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三日)
致梁化之、刘岱峰、牛荫冠(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致梁化之、刘岱峰(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致梁化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月)
致梁化之(一九四○年一月十八日)
致梁化之(一九四○年二月三日)
致梁化之(一九四致各县长(一九四○年五月十四日)
致林森、蒋介石等(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日
致顾大川并太岳一地委(一九四三年五月二日)
致毛泽东(一九四五年一月一日)
致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日)
致李永悌(一九四六年七月五日)
致贺龙、李井泉、聂荣臻、刘澜涛、秦基伟、李雪峰(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致中央军委(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致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二日)
致裴孟飞、邓仕俊并陈赓、谢富治、王新亭、孙定国(一九四六年九月二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六年十月十日)
致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并中央军委(一九四七年一月三十日)
致张玺、潘复生(一九四七年二月七日)
致张玺、潘复生、王从吾、马国瑞(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一日)
致刘少奇(一九四七年二月十八日)
致王秉璋、张霖之、张玺、刘志远、赵健民(一九四七年四月十日)
致太岳区党委(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致杨立三(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致毛泽东、刘少奇(一九四八年二月十日)
致朱德并中央军委(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二日)
致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七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日)
致周恩来(一九四八年十月一日)
致冀中、北岳军区等(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二日)
致各县长(一九四○年五月十四日)
致林森、蒋介石等(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日
致顾大川并太岳一地委(一九四三年五月二日)
致毛泽东(一九四五年一月一日)
致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日)
致李永悌(一九四六年七月五日)
致贺龙、李井泉、聂荣臻、刘澜涛、秦基伟、李雪峰(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致中央军委(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致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二日)
致裴孟飞、邓仕俊并陈赓、谢富治、王新亭、孙定国(一九四六年九月二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六年十月十日)
致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并中央军委(一九四七年一月三十日)
致张玺、潘复生(一九四七年二月七日)
致张玺、潘复生、王从吾、马国瑞(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一日)
致刘少奇(一九四七年二月十八日)
致王秉璋、张霖之、张玺、刘志远、赵健民(一九四七年四月十日)
致太岳区党委(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致杨立三(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致毛泽东、刘少奇(一九四八年二月十日)
致朱德并中央军委(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二日)
致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七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日)
致周恩来(一九四八年十月一日)
致冀中、北岳军区等(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二日)
致黄敬、黄同、王士光并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致黄敬、黄同、王士光并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年二月十一日)
致阎锡山、杨爱源、赵戴文(一九四○年三月十三日)
致各县长(一九四○年五月十四日)
致林森、蒋介石等(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日
致顾大川并太岳一地委(一九四三年五月二日)
致毛泽东(一九四五年一月一日)
致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日)
致李永悌(一九四六年七月五日)
致贺龙、李井泉、聂荣臻、刘澜涛、秦基伟、李雪峰(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致中央军委(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致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二日)
致裴孟飞、邓仕俊并陈赓、谢富治、王新亭、孙定国(一九四六年九月二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六年十月十日)
致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并中央军委(一九四七年一月三十日)
致张玺、潘复生(一九四七年二月七日)
致张玺、潘复生、王从吾、马国瑞(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一日)
致刘少奇(一九四七年二月十八日)
致王秉璋、张霖之、张玺、刘志远、赵健民(一九四七年四月十日)
致太岳区党委(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致杨立三(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致毛泽东、刘少奇(一九四八年二月十日)
致朱德并中央军委(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二日)
致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七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日)
致周恩来(一九四八年十月一日)
致冀中、北岳军区等(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二日)
致黄敬、黄同、王士光并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致各县长(一九四○年五月十四日)
致林森、蒋介石等(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日)
致顾大川并太岳一地委(一九四三年五月二日)
致毛泽东(一九四五年一月一日)
致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日)
致李永悌(一九四六年七月五日)
致贺龙、李井泉、聂荣臻、刘澜涛、秦基伟、李雪峰(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致中央军委(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致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二日)
致裴孟飞、邓仕俊并陈赓、谢富治、王新亭、孙定国(一九四六年九月二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六年十月十日)
致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并中央军委(一九四七年一月三十日)
致张玺、潘复生(一九四七年二月七日)
致张玺、潘复生、王从吾、马国瑞(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一日)
致刘少奇(一九四七年二月十八日)
致王秉璋、张霖之、张玺、刘志远、赵健民(一九四七年四月十日)
致太岳区党委(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致杨立三(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致毛泽东、刘少奇(一九四八年二月十日)
致朱德并中央军委(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二日)
致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七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日)
致周恩来(一九四八年十月一日)
致冀中、北岳军区等(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二日)
致黄敬、黄同、王士光并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致毛泽东并中共中央(一九五○年八月二日)
致姚依林(一九五○年八月二日)
致朱德、周恩来(一九五○年八月十日)
致潘汉年、许涤新(一九五○年八月十九日)
致周恩来(一九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致曹菊如(一九五○年九月一日)
致李维汉(一九五○年九月四日)
致曹菊如、叶季壮(一九五○年九月七日)
致毛泽东并中共中央(一九五○年九月十日)
致周恩来(一九五○年九月十一日)
致薛暮桥(一九五○年九月十一日)
致曹菊如(一九五○年九月十二日)
致陈云、李富春、宋劭文、薛暮桥(一九五○年九月十三日)
致林铁(一九五○年九月十八日)
致毛泽东并中共中央(一九五○年九月十九日)
致吴波(一九五○年十月十八日)
致毛泽东(一九五○年十月二十日)
致叶季壮、姚依林(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致南汉宸、胡景沄(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致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致宋劭文(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致周恩来(一九五○年十一月二日)
致内蒙合作总社等并刘少奇(一九五○年十一月二日)
致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一九五○年十一月四日)
致毛泽东并中共中央(一九五○年十一月八日)
致杨尚昆(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致毛泽东并中央军委(一九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致陈云(一九五○年十二月四日)
致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一九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三月四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三月四日)
致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四月九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四月九日)
致刘少奇(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致傅作义(一九四九年九月四日)
致周北峰(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四日)
致周北峰(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四日)
致中共中央并中央组织部(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五日)
致刘少奇(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七日)
致谢觉哉(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八日)
致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致朱德(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致刘少奇(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六日)
致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八日)
致中共中央(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致黄敬并林铁(一九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致周恩来(一九五○年一月)
致冀朝鼎(一九五○年二月十六日)
致叶剑英(一九五○年二月二十日)
致刘少奇(一九五○年三月七日)
致周恩来(一九五○年五月三日)
致华东财委并各地财委(一九五○年五月十二日)
致周恩来(一九五○年五月十三日)
致陈毅并华东财委(一九五○年五月十七日)
致周恩来(一九五○年六月十日)
致陈云并周恩来(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致毛泽东(一九五○年七月十二日)
致刘少奇(一九五○年七月二十日)
……

TOP书摘

致梁化之(一九三九年十月三十日)
化之兄:
自秋林会议以来,山西形势日趋逆转,顽固守旧之徒猖狂恣肆,为所欲为,毁弃总座革命事业,欲陷民族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境。十余年来,弟虽于颠沛流离中讨生活,然所遭遇痛心之事无过于今日,甚是中心忧惧,绕室彷徨徒空,咄咄莫知为计,盖以今日之演变,与弟回晋之初衷大相驰谬也。弟之心行,兄所素知,曩之离乡井,抛父母,别妻子,死生以之者,为挽救民族之危亡,无论处境如何艰险,而献身民族昔日之决心则未尝一日或改。二十五年回晋,蒙兄与总座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感奋之余,以山西为祖宗庐墓所在,今日处于国防最前线,保卫桑邦,义不容辞。且山西表里山河,地形险要,可成为全国抗战之坚固堡垒,复见总座忠贞为国,可见天日,力主抗战,以救危亡。以此之故,遂决定追随总座,共图民族复兴之大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三年以来,兄与弟休戚相关,生死患难与共,在总座领导下苦心经营,艰难缔造,始能使山西逐渐脱离落后状态,成为民族革命前进阵地。总座之威望,亦如日之方中,隆盛无比,全俊彦群相奔赴。此无他,以总座之能坚决领导抗战也,以山西之能在政治上力求进步也,以山西之有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之光辉旗帜也。抗战、团结、进步,此三者为山西今日进于光明之枢纽,无此亦即无山西之今日。不意,正当民族复兴事业遭遇极端困难严重之时,正当敌以全力夺取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之时,正当我成千成万青年志士在前线与敌英勇搏斗之时,我山西一部分自私自利之顽固分子丧心病狂,倒行逆施,颠倒黑白,捏造是非,破坏团结,阻挠进步,对于革命青年则尽情诬蔑、摧残、打击,无所不用其极。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815

版  次:1版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