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C卷)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C卷)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C卷)

作  者:袁可嘉、郑克鲁 等编选

出 版 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定  价:35.00

I S B N :9787540208431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集    

标  签:各国文学  作品综合集  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  中国近现代  文学  美国  美洲  法国  英国  欧洲  现当代小说  外国  小说  综合  世界  作品集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选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以流派为经,时代为纬,分编为四卷十一个专辑。A卷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B卷包括意识流、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C卷包括荒诞文学、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D卷包括虽不属于某个特殊的现代派,但有过较大的影响,属于广义现代派的作品。
本书主要选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以流派为经,时代为纬,分编为四卷十一个专辑。A卷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B卷包括意识流、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C卷包括荒诞文学、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D卷包括虽不属于某个特殊的现代派,但有过较大的影响,属于广义现代派的作品。

TOP目录

荒诞文学
[法国]贝克特
等待戈多 施咸荣译
[法国]尤涅斯库
新房客 谭立德 杨志棠译
[法国]阿达莫夫
侵犯 张闻 高苗译
[英国]品特
看管人 许真 译 谢振元 校
[美国]涡比
美国梦赵少伟译
[阿根廷]库塞尼
中锋在黎明前死去 陈军 译
[阿根廷]博尔赫斯
交叉小径的花园 王央乐译
[阿根廷]柯塔萨尔
被占据的住宅 朱景冬译
[墨西哥]阿雷奥拉
扳道夫 陈光孚译
[埃及]舒尔巴吉
十二点的列车 郅溥浩译
[叙利亚]泰米尔
饥饿 郅溥浩译
新小说
[法国]贝克特
逐客自叙 涂丽芳译
[法国]罗布-格里耶
咖啡壶 东溟 译
舞台 东溟 译
海滩 东溟 译
[法国]布托尔
变化 桂裕芳译
跨掉的一代
[美国]金斯堡
嚎叫 郑敏 译
[美国]凯如阿克
在路上 黄雨石 施咸荣译
[日本]石原慎太郎
太阳的季节 孙利人译
黑色幽默
[美国]海勒
出了毛病 董衡巽 庄海骅 译
[美国]冯内古特
顶呱呱的早餐 施咸荣 译
[美国]巴思
迷失在开心馆中 吴劳 译
[美国]品钦
万有引力之虹 李国香 译
[美国]巴塞尔姆
亡父 冯亦代 译
[法国]维昂
回忆 郑克鲁 译

TOP书摘

书摘
荒诞文学
“荒诞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戏剧流派。它
最初产生在巴黎,随后又以巴黎为中心迅速向欧美扩展,终于成为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统治西方剧坛的一股强大的文学潮流。
最早对荒诞派做出理论上的概括的是英国的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
他在一九六一年所写的《荒诞派戏剧》中对这派戏剧做了专门的研究,全面
分析了它们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把它们正式命名为“荒诞派戏剧”,从
此,荒诞派戏剧就在西方的舞台上传播开来。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是:萨缪尔·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
》(1952)、《最后的一局》(1957),欧仁·尤涅斯库及其《椅子》(1950)、
《秃头歌女》(1950),阿尔图尔·阿达莫夫及其《侵犯》(1950)、《乒乓球
》(1955),让·冉奈及其《女仆》(1947)、《阳台》(1959),哈罗尔德·品
特及其《一间屋》(1957)、《生日晚会》(1958)、《看管人》(1960),爱德
华·涡比及其《美国梦》(1960)、《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芙》(1962)等。
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尼采哲学和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战
后的西方世界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危机。特别是两次大战的灾难给一代
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全面的幻灭感,在许多人
的心目中,上帝已经死了,昔日那些坚定的信仰早已彻底瓦解,希望、理想
破灭了,原先那种安全、稳定的感觉消失了,外部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可捉
摸、瞬息万变。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荒诞派作家们敏锐地感觉到现实的
动荡、冷酷和恐怖。他们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发挥了加缪的“荒诞”观
念,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宇宙的存在和人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是“没有意
义、荒诞、无用”这样一个主题。这种存在状态的荒诞感,概而言之,表现
在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我四个方面的关系中。
首先,在荒诞派笔下,外部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它本身就是一个荒诞的
存在。《哑剧》中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一片毫无生气的沙漠;《最后的一
局》中外面是一个“一片灰暗”充满死尸臭味的“零”的世界。人与这样的
世界处于一个冷漠、隔绝的状态,因此,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无论怎样
等待,也等不来那缥缈的希望——戈多。外部世界在人的心目中是变幻莫测
,无法确定的。于是,第一天晚上还是干枯的柳枝上在第二天晚上竟长出几
片新叶(《等待戈多》);钟刚敲了一点半又敲二十九下(《秃头歌女》)。这
样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给人们带来的是恐怖和威胁。在品特的剧作中,《一
间屋》的外面总是一个弥漫着威胁与恐怖,使人惶惶不可终日的世界。人与
世界这种荒诞的关系是荒诞派戏剧主题的一个方面。
其次,人与人的关系也达到十足的荒诞的地步。最典型的例子是《秃头
歌女》中的一对男女,他们谈了好久才弄清他俩同乘一趟车,从间个地方来
,同住一条街、一幢楼、一间房,同睡一张床,还有孩子,原来是夫妻。夫
妻之间尚且如此,其他的关系就更可想而知。这种人与人之间互相隔绝、孤
独、陌生的荒诞状态是荒诞派戏剧主题的叉一个方面。
战后西方的物质生产畸形发展,人们拜倒在金钱和物质的威力和诱惑下
,对于物质的无厌的追求使生活失去了意义,人本身也异化为物的奴隶。这
种现象在《椅子》一剧中获得了充分体现。一对年逾九旬的老夫妇不断往台
上搬椅子,最后满台的椅子成为舞台的中心形象;《新房客》中,人被家具
挤到了一个小小的角警中。这种物压迫人、主宰人、人与物隶属关系的彻底
颠倒,也是荒诞派戏剧主题的一个方面。
最后,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呈现出荒诞状态。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
失去了自己的本质。这种自我本质的异化,使人成为“非人”。正如卡夫卡
的《变形记》中所写的人变成了虫那样,《犀牛》(尤涅斯库)中的人变成了
牛。这种失去“自我”的荒诞现象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主题之一。
荒诞派戏剧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完全不同于传统戏剧和存在主义戏剧。
荒诞派作家采用了一套与传统剧截然不同的荒诞手法,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这类戏一般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更谈不到戏剧结构,戏剧冲突
。例如:《等待戈多》全剧自始至终写的就是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的情景,
他们在难耐的等待中只是做些猥琐的动作,讲些无聊的话而已。
第二,这类戏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戏中人多是干瘪、枯萎的木偶式
的角色。如:《快乐的日子》(贝克特)中一个半截埋入土中的老妇每天所做
的一切完全是受本能与习惯的支配,她简直就是一具活的僵尸。
第三,这类戏常带有梦幻和噩梦的性质,大量使用象征手法。例如:《
小爱丽丝》(涡比)就笼罩了一层神秘的梦幻色彩。女主人公所住的房内那个
所谓的“世界奇迹的房子模型”,层层相套,似乎没有穷尽,令人恍惚不解
,正象征了在一个混乱不堪的世界上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无法分辨这样一
个事实。不少剧中出现的盲、聋、哑的形象都有人与世界、人与人无法沟通
的象征意味。
第四,在荒诞派看来,既然世界和人的存在都毫无意义,那么作为人们
之间交往的工具——语言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类戏没有连贯的语
言,更无所谓机警的对话和发人深思的隽语。它的道白常常是枯燥无味的陈
词滥调,不断重复的唠叨絮语,思维混乱、语无伦次的杂凑,不合语法结构
的句子。
总之,荒诞派戏剧通过离奇、荒诞的形式和手法反映了西方世界“一种
本质上的荒诞控制了人们的生活”这一现实。它在打破传统格式上所作的“
探索”与它颓废没落的思想内容密不可分。
P1-2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65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9.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