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守望者•形视:马格利特
守望者•形视:马格利特


守望者•形视:马格利特

作  者:[法]贝尔纳·诺埃尔 著

译  者:尉光吉

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定  价:56.00

I S B N :9787305272509

所属分类: 艺术  >  美术  >  绘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一把撑开的雨伞顶上放着一个水杯,杯里盛了四分之三的水。这是马格利特1958年的画《黑格尔的假期》,也是此份研究的核心所在。其实,说它是份研究,不如说它是场旅程,因为在这里,它不是要解释一部作品,不是要穷尽作品的意义并将其占为己有,而是要贴近一种在可见地劳作的思想的运动,是要将自己置于一种既是绘画也是思想的目光之下;而这又需要写作,需要那不可见的描述……凭借一种由作品所激发的分析视角,凭借画家留下的文本,贝尔纳?诺埃尔复原了这种与其物质化融为一体的思想的运作。 “这两个熟悉的客体,我们急不可耐地向它们投去识别的目光,它们却一下子就避开了我们。我们越是什么也没看见,我们就越是强烈地感受到它们的躲避——什么也没看见,除了一个水杯和一把雨伞,但它们以这样一种丧失身份的方式被布置起来。” ? “一个图像的意义是什么?”在超现实主义名作中,破解图像之谜。全书配有52幅彩色插图,马格利特的名作和遗珠皆囊括其中,从《黑格尔的假期》到《赫拉克利特之桥》《哲学灯》《辩证颂》《不确定性原则》……高脚杯、苹果、树叶、礼帽,重复又多样的组合,一次次挑战读者的理智和表象的秩序!本书是理解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乃至受其影响的波普艺术、概念艺术的必读之作。和马格利特探索超现实主义梦境、思维的迷宫! “我从我的内心思考,但我也在我的体外思考,在内与外、投射与反射的永恒颠倒中思考,它们的交错产生了这一精神客体:图像。” ? 法国 诗歌大奖获得者贝尔纳?诺埃尔的知名艺术评论大作,译为英语后,在 再版多次。出生于1930年的作家、诗人诺埃尔1992 年获法国 诗歌大奖,2010年获罗伯特?甘索奖,他一生有着异常丰富的写作经历,他的艺术评论作品,将诗性与品鉴美妙融合,独树一帜。“对我来说一切都与语言有关,不可说的存在是因为可说的存在。”他说。他的语言哲学与马格利特的视觉哲学达成了一次巧妙的契合。 ? 一场让头脑 的哲学游戏!跟随诺埃尔的笔去发现现实世界的基础哲学元素。玩弄日常意义,让其发生偏转。让物与形失去名称,归于混沌。 “‘我如何天才般地画一杯水?我于是想到,黑格尔(另一位天才)会对这个物体(水杯)十分有感觉,因为它既想要(阻挡)水,又想要(容纳)水。他会被迷住,我想,或觉得好玩(仿佛在度假),所以我称这幅画为“黑格尔的假期”。’(马格利特)” “解释令意义枯竭,因为与之贴合的,并非意义的运动,而是将其占为己有的姿势。”

TOP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贝尔纳?诺埃尔(Bernard No?l,1930—2021),法国作家、诗人,1992 年获法国 诗歌大奖,2010年获罗伯特?甘索奖,著作有《虚幻的眼睛》(Les yeux chimères,1955)、《肉身的精粹》(Extraits du corps,1958)等。 【译者简介】 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特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西方文艺理论与法国思想。译有《享受你的症状》《无尽的谈话》《爱神之泪》等,编有《对诗歌的反派》《 的言者》。

TOP目录

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年表

TOP书摘

这两个熟悉的客体,我们急不可耐地向它们投去识别的目光,它们却一下子就避开了我们。我们越是什么也没看见,我们就越是强烈地感受到它们的躲避——什么也没看见,除了一个水杯和一把雨伞,但它们以这样一种丧失身份的方式被布置起来。
在雨伞的顶部,《黑格尔的假期》里的这只水杯,是否代表了一场杯中的风暴? 雨伞只有一把,即黑格尔的这把,而1929年至1959年间找到的二十一个水杯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些带杯脚,另一些不带杯脚,且不带杯脚的那些(十四个)享有轻便的好处。无杯脚的杯子全都一样没有杯脚;带杯脚的杯子都有一个呈椭圆形凸起的几乎一样的杯脚。侦探和学者的任务可谓艰巨;不过,他们有时也灵光乍现:我就这样花了 时间面对1929年那只被马格利特命名为“鸟”的高脚杯。
相似性作为必不可少的黏合剂进入这项工作,它把两种相反的状态连接起来,使两者在其差异中保持同样的可读:为了让我从他者身上认出他者,他者必须是我的同类。……我们必须不停地展开解密,直至抵达相似性沉没的极点,在那个点上,他者涌现,并再度成为未知,这是我们在认出它的那一刻图谋驱逐的荒谬,但此时,荒谬回到我们身上,并威胁着我们。
解释令意义枯竭,因为与之贴合的,并非意义的运动,而是将其占为己有的姿势。
黑格尔(另一位天才)会对这个物体十分有感觉,因为它既想要(阻挡)水,又想要(容纳)水。他会被迷住,我想,或觉得好玩(仿佛在度假),所以我称这幅画为“黑格尔的假期”。
当《黑格尔的假期》里的客体变得模棱两可,不再根据其构成的物品来发挥作用,而是调动由其解决的物品之矛盾的能量时,它就成了一个精神客体(objet mental),并且它体现的无非是马格利特的思想。它既是这个思想,又不是这个思想。就它标记了思想的结果而言,它是这个思想;就它固定不动而言,它又不是这个思想。
我从我的内心思考,但我也在我的体外思考,在内与外、投射与反射的永恒颠倒中思考,它们的交错产生了这一精神客体:图像。
照亮精神客体的,只有一种无穷的追问——任何回答都不能将之穷尽。
精神客体乃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迫使我们在艺术之外思考某种 无实用目的可言的东西——没有任何艺术性,只有无穷追问的敲打。
在某一刻,思想转身回望,而被它置于日光下的一切并不令它心安,因为它看见这日光本身被黑夜所洞穿。我们并未占有什么,亦未得到满足。
转身背对我们的人是孤独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面对着同一事物:图像之幻觉的表面,但他们再无可能转身离去。为了清醒地同幻觉打交道,人需要沉默,而沉默引发了孤独。
对于马格利特的作品,在沉默与孤独之间,有这样一种期待:它们属于什么?或不如说,它 们是什么的属性?毕竟,这些东西通常不属于绘画。
或许,它们源于马格利特体会到的孤立每一客体的必要性,如此,每一客体才会 地是其自身,同时又 地背离其自身。
请注意,思考一个客体不能满足于在自身中或多或少被动地将之重现出来。思考一个客体,就是追问客体的本质与特别之处。就是以精神之所能的精度,将客体重新置入问题。就是从中等待一个答案,一个改变客体与其余世界乃至我们自身之关系的答案,一个在启迪我们的同时照亮客体的答案。
世界会是我们面前摊开的一本关于世界之思想的书,但习惯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令我们脱离世界。思者意图唤醒目光,但他不得不因此重写世界之书……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24

版  次:1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31.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