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
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


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

作  者:[法] 白鲁诺 著

译  者:邓捷

出 版 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丛 书:共域世界史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定  价:95.00

I S B N :978754582204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在启蒙时代,巴黎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之都。科技荟萃于此:升空热气球、坎凯油灯、天体力学、氧化学说、公制体系……智者无所不在:著作等身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严谨认真的学者教授、热情钻研的发明家、觥筹交错的科学发烧友……达官贵人、市井百姓都对科学性质的实验、表演、教学与讨论表现出疯狂的兴趣。
本书围绕18世纪充满活力的巴黎科学界展开,国际著名科学史家白鲁诺在其中探讨了巴黎的科技发展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聚焦布丰、孔多塞、拉瓦锡、狄德罗等科学巨匠,也关注无数共同塑造智慧巴黎的发明家、冒险者、工艺师、资助人等。
全书以法兰西科学院为线索,涵盖科学机构建制、学科发展、发明创造、科学表演、公共卫生改造等主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描绘了大革命前夕的巴黎,展现了现代科学理念如何融入普罗大众、城市发展、时代变革之中。

TOP作者简介

白鲁诺(Bruno Belhoste),国际著名科学史家,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教授、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曾任法国国家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法国科学院拉瓦锡委员会委员,以及多种国际著名学术杂志或丛书编委。其研究主要集中于18—19世纪法国的科学发展,在数学史、工程学史、科学机构史等方面著述甚丰,包括《柯西:一位19世纪正统派的数学家》《近代科学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等。
邓捷,巴黎第四大学艺术史硕士、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院硕士。现任教于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院,从事相关翻译工作,并定期举行法国历史、绘画方面的讲座。

TOP目录

前言
院士们 第一章
● 卢浮宫,各种学院的所在地 ● 学院的权威和影响力 ● 学院圈子 ● 荣誉院士 ● 普通院士 ● 学科部门 ● 学院会议 ● 操纵与花招 ● 反科学院风潮
科学之都 第二章
● 文人共和国里的科学 ● 巴黎的文史学问界 ● 天文台和天文学 ● 王家植物园里的博物学家 ● 院士们的业务 ● 钱币铸造府 ● 矿业学校和路桥学校 ● 各王家制造工场与机器馆
巴黎城里的知识氛围 第三章
● 巴黎科学界的地理分布 ● 启蒙的巴黎 ● 拉丁区 ● 医学教育 ● 五行八作的巴黎城 ● 化学工艺与巴黎的五行八作 ● 城市里的机械 ● 巴黎周边的知识界 ● 大千世界只在巴黎
《百科全书》的前前后后 第四章
● 图刻版风波 ● 巴黎出版界的大手笔 ●《 百科全书》的主编们 ●《 百科全书》的制作班底●围绕《百科全书》的争斗 ● 胜利
城市与宫廷?第五章
● 共济会九姐妹分会 ● 社交场合 ● 与大人物的交情 ● 清客型科学家 ● 有没有所谓的交际圈科学?● 科学爱好者和收藏家们 ● 科学的新主人:公众 ● 从大殿下博物馆到“学园” ●《 巴黎日报》
生动的表演和美妙的享受 第六章
● 酒窖咖啡馆里的预售活动 ● 花园和大道商圈 ● 商家的宫殿 ● 气球升空表演 ● 全民的科学● 物理表演家 ● 江湖术士还是物理学家?
发明 第七章
● 坎凯油灯 ● 坎凯和阿尔冈 ● 阿尔冈的失败 ● 属于所有人的油灯 ● 巴黎的五行八作与五花八门的发明 ● 瓦特与佩里叶的纷争 ● 漂白剂 ● 戈布兰区的洗染商
公共卫生 第八章
● 城市改造与科学家 ● 主宫医院 ● 无辜者墓园 ● 垃圾与污水 ● 水务公司 ● 污水处理 ● 呼吸与气体化学 ● 拉瓦锡的鸟 ● 卡代、彼拉特尔和茅厕
严肃科学 第九章
● 关于水和浮空器的大型实验 ● 兵工厂里的化学研究 ● 拉普拉斯的天体力学 ● 算学帝国 ● 物理学家的征伐 ● 对动物磁流说的挞伐 ● 沦为笑柄的燃素 ● 科学院院士与巴黎的仪器制造商 ● 赢得舆论,教育公众 革命!第十章
● 革命中的科学家们 ● 民间社团的飞速发展 ● 巴黎工艺师们的作为 ● 公共教育草案● 公制系统的创立 358 ● 巴黎与米 ● 博物学家和国立自然博物馆的创建 ● 拉瓦锡,最后一次
尾声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TOP书摘

前言

智慧巴黎这种说法首次见于 1841 年巴尔扎克所著的讽刺小说《动物求取荣耀之驴子指南》中。这部小说的构思灵感来源于 当年两位著名博物学家(若弗鲁瓦?圣伊莱尔和居维叶)的学 术争论。在书中巴尔扎克讲述了一头化身黄条黑底斑马且行如长颈鹿的驴子和他那位开创了本能论的导师的言行故事。巴尔扎克 笔下的智慧巴黎描绘的是 19 世纪由知识界的院士、教授以及科 普人士们所代表的巴黎。而本书着力讲述的则是启蒙时期的巴黎 在各方面的科学成就。它与巴尔扎克作品的不同点在于,内容不 仅限于理论学者的言行,还包括发明家、工艺师、书商、收藏家 甚至江湖医生以及他们各自受众群的情况。正如人们所熟知的奢侈品、文学艺术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各色思潮一样,这些人士的著述和发现也同样是巴黎这座城市的特产。以此观之,本书讲述的历史也可被视为巴黎的发展史。

荟萃与交流孕育绚丽多彩的知识。正是在巴黎的几处面向世界的知识策源地之中,各种科学实现了互通有无,而有识之士与 新颖的观念亦从八方汇聚于此。就是在这里,交流的成果又通过 印刷技术与教育手段得以发扬光大。的确,与其他大都会相比, 巴黎更充分地扮演了 18 世纪科学之都的角色,而不啻为一座智慧密集型的城市。本书将遍访当年巴黎的大小遗迹,去探寻那段 激情燃烧的岁月,去讲述众多曾以自己的研究或发明为塑造启蒙时代文明做出贡献的巴黎人。

本书从主导智慧巴黎历史的王家科学院开篇,正是该院确定了当年巴黎科技生活的基调。须知,虽然科学院本身设在卢浮宫 的原王家套房中,但其院士们工作和生活在巴黎的各个角落: 他们或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里搞研究,或在院校和公众课堂中做讲 授,还可能邂逅于沙龙与咖啡馆,并光顾于商店及工坊。当时的 君主专制政府为他们提供了诸如巴黎天文台(Observatoire)、王家植物园(Jardin du Roi) 、造币局(Monnaie)及兵工厂(Arsenal) 这样的大型科研机构。而整座巴黎城就是他们各显神通的大舞 台,从墓地及排污系统的消毒技术,到热气球升空,再到建筑物 的精密设计及施工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这些成就也是通过与法国 外省以及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才得以实现的。

虽然这些学者自成一个小圈子,但他们与巴黎文坛方方面面 的翘楚们保持着长期的交往,这里不仅有博学者、教授和文人, 也包括记者以及书商。此外,他们身边还不乏来自上流社会以及 金融商界的众多粉丝与科学发烧友,而学者们也借此拥有了通向 国家最高层的人脉,并常可获得王侯的赞助。可另一方面,一大 帮草台班子出身的民科分子也不断地来劳烦这些学者,向其宣扬 他们那些鱼龙混杂的重大发现或发明创造。

总之,巴黎王家科学院的院士及其竞争对手们都可以通过舞台表演、出版书籍或讲堂授课的途径接触到广泛的公众乃至一般 老百姓。他们正是通过这些方式参与启蒙运动成就的创造和推广 的。特别是学者们还踊跃加入了《百科全书》的编写队伍,这座 新时代学术的不朽丰碑正是在巴黎构思和成就的。自 18 世纪 70 年代起,在首都巴黎,各种公众课程、会所以及形形色色的“博物馆”和智库层出不穷,而新闻记者和书商亦应声跟进,即时发 布它们的活动成就,其中有关科学成果的报道尤受青睐。而那个年代的公众舆论对动物磁流学说、高空气球、气体化学理论以及公共卫生等专题都十分热衷。

然而此刻正值法国旧的君主政体大厦将倾之际,民众暴动的风潮已呈抬头之势,官方知识界与巴黎民众的关系随之渐趋恶化。巴黎王家科学院也因其自身的权威不断受到攻击而日益烦 恼。也正是在此时期,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在兵工厂创立了一种崭新的科学体系,它完全不同于当时在巴黎大红大紫的那种专门取悦于达官贵人和公众的消遣型科学,而是具有非常严谨的治学方法。拉瓦锡的支持者为捍卫严谨科学体系,与那些泛滥成灾的异 想天开思维以及那些包天包地的玄学和江湖骗术的行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们虽然成功地击败了动物磁流论,却招致了另 一群人的嫉恨,这群人因自己的所谓研究被科学院否定而心怀不满。

本书以大革命的爆发及其对巴黎智者们所造成的种种震撼作为收尾。尽管成功建立公制度量体系可以算作巴黎王家科学院的 一项伟大成就,但是随着革命对各种话语垄断机制的取缔和对特 权的废除,随着赞助人机制的瓦解,官方学院体制存在的合理性遭到了质疑。到头来,拉瓦锡的最后抗争也无法阻止科学院于 1793 年 8 月被关闭的命运。

如今,巴黎曾作为智慧之都的那段蓬勃绚烂的历史却仿佛完全被人遗忘。走在卢浮宫博物馆里,你也许会问:在第 33 号大厅,也即亨利二世大厅里曾发生过什么事情呢?今天造访此厅的 参观者如果不担心扭到脖子的话,可以抬头欣赏美丽的天花板, 那里有乔治?布拉克绘制的画作《鸟》。可是又有谁 知道这间大厅在 1699 年到 1793 年之间曾召开过巴黎王家科学院 的历次会议呢?当你路过巴士底广场旁的布尔东大道25 号时,只会看到一座 20 世纪 70 年代的普通建筑, 而大楼表面的一块纪念牌却令人惊奇地揭示这里竟是拉瓦锡神奇 实验室的旧址,而如今这一切早已随斗转星移而荡然无存了。又有谁会知晓这里曾经的历史呢?

徜徉在巴黎,有心人还会发现一些启蒙思想家的塑像孤寂地伫立在他们昔日曾活跃的角落:比如,坐于扶手椅中的狄德罗 像在静静注视着圣日耳曼大道上的车水马龙,而雕塑不远处便是他的故居;又如,王家植物园里的布封雕像好似随手便擒住 了一只展翅的鸽子;再如,富兰克林像位于其巴黎故居附近的 帕西广场,它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在等候着什么;而他的朋友 孔多塞的雕像则仿佛在法兰西学会和造币局之间的小广场上边沉思边踱着步子,造币局曾是他生活过的地方;最后值得一提 的是,在市政厅的外墙上,你会看到遭遇不幸的天文学家兼巴黎市长巴伊的雕像,它已灰迹斑斑,并和其老对手达朗贝尔等 其他一些名人的塑像一起伫立在那里忍受着风吹雨打。凡此种 种,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稍稍生动地再现一下这些对大家而言 已成为一种刻板符号的名人名作以及名人们曾生活和工作过的 地方。

为此,我要鸣谢为本书的问世做出过贡献的所有人士。首先,要感谢本书所涉及的各类参考书的作者们,他们的名字和相 关出版物详见本书的注释部分。此外,本书的撰写及相关研究工 作历时数年,为此我特意走访了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迪布纳 科技史研究院、德国柏林的马克斯?普朗克科技史研究所以及中 国北京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或许正是有了这些工作 的铺垫,本人的这项研究才最终成书。本书所谈及的某些专题我 已在不同场合的听众面前做过数次讲解,其中主要包括我给法国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巴黎南泰尔大学和巴黎第一大学的学生及 听众们所做的讲授。另外,我也要感谢曾阅读过本书手稿并提出 宝贵意见和建议的第一批读者,他们的指正帮助我弥补了疏漏, 使拙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白鲁诺

2010 年夏于法国卡维拉尔盖(Cavillargues)及中国北京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72.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