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脑科学前沿译丛•创造力神经科学
脑科学前沿译丛•创造力神经科学


脑科学前沿译丛•创造力神经科学

作  者:[英] 安娜·亚伯拉罕 著

译  者:郝宁,卢克龙,王欣悦  

出 版 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丛 书:脑科学前沿译丛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定  价:79.00

I S B N :9787572235641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生命科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脑科学前沿译丛引进翻译国际脑科学前沿研究成果,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脑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译丛由我国脑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李红、北京大学麦戈文大脑研究所教授周晓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罗跃嘉领衔翻译。

  本书为译丛的其中一册,作者安娜·亚伯拉罕利用神经科学的工具来揭示创造力这一广阔而复杂的领域和其他重要问题的答案。深入介绍了创造性思维的复杂运作方式,解释了当我们在创造性模式和非创造性模式下运作时,我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本书展示了创造力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对于揭示脑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TOP作者简介

  安娜·亚伯拉罕是英国利兹贝克特社会科学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她是皇家艺术学会、萨尔茨堡全球研讨会和高等教育学院的研究员。她还是国际小说和虚构研究学会、美国心理科学协会、认知神经科学学会、美国心理学会第10分部:美学、创造力和艺术心理学学会的成员。她主编了2015年出版的《疯狂与创造力》,并撰写了大量关于人类想象力的著作。

 

  郝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

 

TOP目录

第1章 创造力是什么?

1.1 认识创造力

1.2 创造力的定义

1.3 正确理解“适宜性”

1.4 识别或评估创造力的挑战

1.5 创造力的目的

第2章 如何评估创造力?

2.1 创造力研究方法

2.2 创造力评估:基于“人”的测量

2.3 创造力评估:基于“过程”的测量

2.4 创造力评估:基于“产品”的方法

2.5 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第3章 创造力的认知解释

3.1 创造力研究方式

3.2 聚焦于个体差异

3.3 聚焦于个体内部动态

3.4 创造性认知:相关活动

3.5 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第4章 创造力的大脑全局解释

4.1 创造力的生理学方法

4.2 双因素模型

4.3 多因素模型

4.4 总结

第5章 创造力的大脑局部解释

5.1 创造力的局部研究方法

5.2 “大脑到过程”的解释

5.3 “过程到大脑”的解释

5.4 局部解释的批判性评价

第6章 创造力研究中的神经科学方法

6.1 绘制大脑图谱:大体解剖、电活动和血流

6.2 功能成像的方法

6.3 结构神经成像方法

6.4 脑电图方法(EEG)

6.5 神经调控方法

6.6 未来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第7章 创造力神经科学研究中的独特问题

7.1 问题?什么问题?

7.2 试次问题

7.3 受试者反应的问题

7.4 实验任务的问题

7.5 人群的问题

7.6 效度问题

7.7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第8章 音乐创造力

8.1 音乐和乐感

8.2 音乐知觉

8.3 音乐表演

8.4 音乐创作

8.5 音乐即兴创作

8.6 音乐和大脑可塑性

第9章 文学创造力

9.1 言语和文学创造力

9.2 文学创造力:因素、过程和阶段

9.3 言语和大脑

9.4 文学创造力与大脑

9.5 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10章 视觉艺术创造力

10.1 视觉艺术和大脑可塑性

10.2 视觉艺术创造力中的信息加工

10.3 视觉艺术创造力与健康大脑

10.4 视觉艺术创造力与脑损伤

10.5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11章 运动创造力

11.1 运动中的创造力:它真的存在吗?

11.2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的相关概念

11.3 舞蹈

11.4 运动

第12章 科学创造力

12.1 科学创造力受到忽视

12.2 与科学创造力相关的心理操作

12.3 科学创造力的理论观点

12.4 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TOP书摘

  安娜·亚伯拉罕撰写的《创造力神经科学》是一部值得仔细研读的著作。 

  这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广度,涉及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当前创造力神经科 学研究领域的所有热点问题;二是有新意,呈现了到2018年为止相关领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 新技术、新范式、新发现 ;三是有深度,作者对许多主题的理论探讨非常深刻和系统,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评述, 也经常让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有利于帮助他 们了解人类神奇的创造力 背后的奥秘。如果阅读者 有一定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知识基础,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本书中的内容 。

  当然,这本书特别适合 从事创造力研究的专业人士阅读,它可以作为一部不错的参考书,帮助研究者系统了解本领域研究的进展,并从中发现新颖的研究课题。 

  关于怎样读好这本书 ,译者对读者有两个建议 。一是书中内容是作者基于个人理解对前人研究进行的评述,其观点不一定是全面的、恰当的,读者要有批判精神,必要时要找到原始文献来阅读。二是要认识到中国的研究者在创造力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但这本书因为种种原因对中国研究者的贡献提及很少。读者在阅读到感兴趣的主题时,可主动去搜索中国研究者的相关工作, 以便对该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这本书的翻译成稿是我们课题组通力协作的成果。初稿翻译由组里博士后和博士生完成:第1、2 、3、12章,卢克龙;第 6、7、11章,王欣悦; 第4、5章,高桢妮;第8 、9章,于婷婷;第10章 ,滕静。卢克龙对全书进行了审校。郝宁对每一章进行了多轮次的审读修改 ,并完成了最后的统稿工作。 

  我们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本意,但实事求是地讲,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晦涩,若我们的翻译有错误或不贴切的地方 ,还请读者不吝赐教。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锁线胶订

加载页面用时:46.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