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一带一路“拉美十国行记
“一带一路“拉美十国行记


“一带一路“拉美十国行记

作  者:赵忆宁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定  价:138.00

I S B N :978752174854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极为特殊的日记形式的纪实作品。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当中,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构建全球朋友圈、合作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以《“一带一路”延伸至拉美调研报告》开篇,高度概括“一带一路”是如何延伸到拉美,“一带一路”如何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等重要议题。作者行程15.6万公里,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北端墨西哥的蒂华纳,一直到南端的阿根廷佩里托莫雷诺冰川。在拉美考察324天里,作者深入中国在拉美十国的130个投资、并购、建设和运营项目一线,面对面访谈492人次,包括所在国总统、政府高级官员、项目投资方,乃至普通百姓,生动具象,以日记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中国与拉美划时代的伟大合作与共赢。


TOP作者简介

赵忆宁,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记者。2012年获广东“十佳女新闻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年入职新华通讯社《瞭望新闻周刊》,积累对中国国情、党情的认识;2003年加盟《21世纪经济报道》后,专注于中国与世界的报道。所撰写的“中国与世界”热点问题的系列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重要报道集结出版,如《转轨中的日本》《大较量——当中国龙遇到美国鹰》《中国入世大角力——新型超级大国的拐点》《探访美国政党政治——美国两党精英访谈》等。另外,撰写的《大国工程(有声版)》一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的“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

2015-2019年,致力于“一带一路”跨洲采访,出版《大战略——“一带一路”五国探访》《21世纪的中国与非洲》两部著作。


TOP目录

序一?“一带一路”建设道路上的独行女侠 陈文玲..........001
序二?“一带一路”拉美纪程上的时代声音 吴白乙..........007
“一带一路”延伸至拉美调研报告 ..........011
临行前的话: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好故事 ..........049
墨西哥:摆脱美国“后院”的最前线国家..........051
牙买加 :加勒比海小国亮明支持“一带一路”的立场..........077
委内瑞拉: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给委内瑞拉些时间..........097
巴拿马:穿越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暗战前沿..........135
古巴 : 一千次的回答,我们就是这样的人..........173
厄瓜多尔 :赤道线上众多且令人惊叹的“一带一路”工程..........213
秘鲁: 中国三大矿业集团从“铁器”到“青铜”的嬗变..........253
智利 : 被誉为拉美闪亮与希望的国度................295
阿根廷: 为掉进 “选举陷阱”的阿根廷哭泣...........................347
巴西 : 在民主弧线重击下的转型大国............................417
后记.................................................................................479

TOP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努力寻求既发挥市场活力,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势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崛起。怎样将中国的发展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让世界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怎样正确总结改革与转型中的经验和教训?怎样正确判断和应对当代世界的诸多问题和未来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都是对中国理论界的重大挑战。

  为此,我们关注并支持有关中国发展道路的学术中一些有价值的前瞻性研究,并邀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中国发展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我们将组织编辑和出版反映与中国道路研究有关的成果,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的系列丛书。

  “中国道路丛书”的定位是: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模式的研究和理论创新,以此凝聚社会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立足中国实践、通达历史与现实、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学派的形成;鼓励和支持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加大对中国学者原创性理论的推动和传播。

  “中国道路丛书”的宗旨是:坚持实事求是,践行中国道路,发展中国学派。

  始终如一地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总结中国经验、探讨中国模式,应注重从中国现实而不是从教条出发。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方向,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纪奋斗历程中反复证明了的正确认识路线。违背它就会受挫失败,遵循它就能攻坚克难。

  毛泽东、邓小平是中国道路的探索者和中国学派的开创者,他们的理论创新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同时因应世界的变化。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他们从来不生搬硬套经典理论,而是在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摒弃无所作为的思想,拒绝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只有实践才是真知的源头。“中国道路丛书”将更加注重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体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鲜明特点。

  坚定不移地践行中国道路,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理论挑战,例如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彼此割裂和截然对立的评价,再如极力推行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等错误思潮。道路问题是大是大非问题,我们的改革目标和道路是高度一致的,因而,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百年兴衰、大国博弈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从积贫积弱的状态中奋然崛起,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成就斐然,道路独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定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路,这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推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国学派的建立,应该成为致力于中国道路探讨的有识之士的宏大追求。正确认识历史,正确认识现实,积极促进中国学者原创性理论的研究,那些对西方理论和价值观原教旨式的顶礼膜拜的学风,应当受到鄙夷。古今中外的所有优秀文明成果,我们都应该兼收并蓄,但绝不可泥古不化、泥洋不化,而要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融会贯通。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导实践创新,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架构到话语体系,一以贯之地奉行这种学术新风。我们相信,通过艰苦探索、努力创新得来的丰硕成果,将会在世界话语体系的竞争中造就立足本土的中国学派。

  “中国道路丛书”具有跨学科及综合性强的特点,内容覆盖面较宽,开放性、系统性、包容性较强。其分为学术、智库、纪实专访、实务、译丛等类型,每种类型又涵盖不同类别,例如在学术类中就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战略学、传播学等领域。

  这是一项需要进行长期努力的理论基础建设工作,这又是一项极其艰巨的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建设严重滞后,学术界理论创新观念不足等现状是制约因素之一。然而,当下中国的舆论场,存在思想乱象、理论乱象、舆论乱象,流行着种种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安定团结的错误思潮,迫切需要正面发声。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