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小说的细节:从简•奥斯丁到石黑一雄
小说的细节:从简•奥斯丁到石黑一雄


小说的细节:从简•奥斯丁到石黑一雄

作  者:黄昱宁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59854544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研究与赏析  >  文学理论/文学研究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集,聚焦二十余位世界知名作家,其中既有简·奥斯丁、大仲马、福楼拜、狄更斯这样的经典作家,也有加缪、菲茨杰拉德、纳博科夫、菲利普·罗斯、多丽丝·莱辛、艾丽丝·门罗、石黑一雄、托卡尔丘克、麦克尤恩这样的现当代文学大家。

黄昱宁正是这些小说家所期待的理想读者,她秉持传统的细读方法,却不落窠臼,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别具一格的审美发掘小说细节的灵光闪耀之处,向读者揭示小说艺术的魅力。她的这些文字,自始至终,都从细节中来,往细节中去。

同时,在本书中,她又是一位极好的文学阅读领路人,以译者的天然优势、写作者的亲身体悟和评论家的敏锐透彻,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文学与现实、小说与评论之间。其细腻的感知、独到的见解、切中肯綮的分析,如一个个通往文学密林的路标,引领读者进入深幽的文学世界。

TOP作者简介

黄昱宁,生于上海,横跨翻译、出版、创作三界的全能型作者。翻译过F.S.菲茨杰拉德、亨利·詹姆斯、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麦克尤恩等多位知名作家的作品。著有小说集《八部半》,随笔评论集《一个人的城堡》《梦见舒伯特的狗》《阴性阅读,阳性写作》《变形记》《假作真时》等。2019年,其首部小说集《八部半》获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

TOP目录

i 序言

001 简·奥斯丁:预祝天气变坏

017 艾米莉·勃朗特:纳莉的眼睛

037 大仲马:纸团,小刀与坟场

052 福楼拜:两难

065 欧·亨利:故事从圣诞节开始

081 亨利·詹姆斯:地毯上的花纹

100 伍尔夫:一个女人想买花

117 菲茨杰拉德:度量盖茨比

129 纳博科夫:杀人犯总能写出好文章

144 多丽丝·莱辛:南非的爱玛

164 艾丽丝·门罗:人造丝与白孔雀

180 阿特伍德:走过岔路口

195 加缪:第二遍铃声,以及黄昏的囚车

211 库切:逆行的鲁滨孙

224 莫拉维亚:自我的碎片

240 达里奥·福:闹剧的古典光泽

255 菲利普·罗斯:野蛮的玩笑

271 伊恩·麦克尤恩:十三个细节

290 希拉里·曼特尔:猎鹰的眼睛

306 托卡尔丘克:时间无所不能

321 石黑一雄:迷雾与微光

339 查尔斯·狄更斯 vs.萨莉·鲁尼:从上等人到正常人

355 麦克尤恩 vs.石黑一雄:克拉拉这样的机器

367 歇斯底里简史

391 戴维·洛奇访谈:“我似乎听说过《围城》”

409 麦克尤恩讲述麦克尤恩

427 附录

TOP书摘

《简·奥斯丁:预祝天气变坏》(节选)

黄昱宁

他放低了声音,“我已经说过,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永远也不会一致。也许,任何男人和女人也都不会的。不过,请允许我指出,种种史实都说女人不好;所有的故事、散文和诗歌都是如此。要是我有本威克那样的记忆力,我马上就可以引出五十条论据来证明我的观点。我觉得,我一生中很少看过有哪一本书不讲到女人是反复无常的。歌词和谚语都说女人水性杨花。不过,你也许会说,这些都是男人写的”。

“也许我会这样说的。是的,是的,请你不要从书本中找例子了。男人在叙述他们的奇闻轶事方面比我们强多了。他们受的教育比我们多,笔杆子握在他们手里。我认为书本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劝导》第十一章

“哦!就一本小说!”年轻的小姐一面答话,一面放下手中的书,装作没事儿似的,或者一时表现出不好意思的样子。“不过是《塞西丽亚》,或《卡米拉》或《比琳达》罢了”;或者简而言之,只不过是一部表现了思想的巨大力量的作品,一部用最贴切的语言,向世人传达对人性的最彻底的认识、并对人性的种种表现作最恰当的刻画,传达洋溢着最生动的才智与幽默的作品。相反,假如同一个年轻小姐是在阅读一卷《旁观者》,而不是在看一部这样的作品,她便会非常自豪地展示这本杂志,说出它的名称!尽管她肯定不可能被那本大部头刊物里的什么文章所吸引,但这刊物无论内容还是风格亦都不会使一个具有高尚情趣的年轻人感到厌恶:这个刊物上的文章常常是陈述荒谬的事情、别扭的人物以及活人不再关心的话题;而语言也常常粗糙得使人对容忍这种语言的那个年代不会有很好的看法。

——《诺桑觉寺》第五章

重读奥斯丁,记下了这两段与情节主线并没有多大关系的闲笔。就像是写累了,突然借着人物的口吐个槽,浇胸中郁积已久的块垒——小说家都有这样难得的放飞自我的时刻。无论是叙事权的性别之争——“笔杆子握在男人手里”(请注意上文,这里指的是“歌词或谚语”,而不是小说),还是年轻小姐对于小说的矛盾态度,都需要做一点时代注解才能领会奥斯丁的深意。

那时的英国,“小说”这种题材还处于青春期,虽然前面有斯威夫特、笛福和菲尔丁开道,但是它还登不上大雅之堂,在文学的整个生态系统里还处在相对底层的地位。后人一般把那一段称为浪漫主义时期,可是当时台面上主打的基本上都是华兹华斯那样的诗人。那时的小说家有点像我们这个时代网络小说草创时期的样子,海量的作品,强大的流传度,作者虽然能获得一些实际收益,但作家地位基本上处在“妾身未分明”的状态。更有尊严更有追求的男作家、男读者往往羞于混迹其中,这就促成了一个很特殊的现象:读小说的是女人,写小说的也往往是女人。引文中提“《塞西丽亚》,或《卡米拉》或《比琳达》”全都是这一类作品。

奥斯丁时代最流行的小说通常比较狗血,简小姐肯定在很多哥特小说里读到闹鬼的城堡,或者在感伤小说里遭遇千篇一律的脆弱女性的形象,她们总是眼泪汪汪,动不动就要昏过去。日常生活里是不是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戏剧性?这种戏剧性有没有可能比古墓荒野、比传奇故事更有趣?这样的问题,简小姐也许在昏暗的烛光下翻来覆去想过很多回。实际上,当奥斯丁决定要突破套路、写点不一样的东西时,她就真正地改变了文学史。因为后来的评论家发现,如果没有她的推陈出新,那段时间就拿不出一个像样的名字、一部像样的作品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深藏在闺阁之中的老姑娘简·奥斯丁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个案。这种情况跟后来集群式轰炸的19世纪大不相同。奥斯丁所有的作品都是匿名发表,所有的文坛声誉都来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的追认。她几乎是单枪匹马、悄无声息地填上了这个空白。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82.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