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笑在生长:让脱口秀成为行业
笑在生长:让脱口秀成为行业


笑在生长:让脱口秀成为行业

作  者:徐萧 杨宝宝 徐明徽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定  价:59.80

I S B N :978752174833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管理  教育学习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2011年,程璐到香港看栋笃笑演出,“结束的时候下楼梯还在笑,感觉快要跌下去了”,那时他有了个判断:脱口秀在中国,一定可以做起来;

2012年,程璐、海源给《今夜80后脱口秀》投稿,赚到300元稿费,他们受邀到上海共创,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李诞、建国等人,几年后,有了笑果文化;

2017~2019年,《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横空出世,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真正理解了脱口秀是什么,线上的巨大推动力,让中国脱口秀在短短十几年走过欧美百年的历程;

从过去到未来,更多同道中人加入耕耘全国的俱乐部、开放麦、小剧场演出,踏踏实实做一些能够持久的东西,“做行业”一直是他们的现实主义,也是理想主义。

《笑在生长:让脱口秀成为行业》全景式记录了中国脱口秀行业发展史,通过深度跟踪采访、实地直击、大量一手资料,探索内容产业生态现状和未来发展,并解答了脱口秀对当下年轻人群的影响和改变。脱口秀在中国火爆的背后,除了从业者对内容的坚守,更有着脱口秀本身对于新一代年轻人价值取向的精准回应——用自嘲的方式,去消解生活中的沉重命题。

澎湃新闻资深团队进驻式追踪,全面客观梳理资料及深度采访,包括程璐、王建国、梁海源、杨笠、庞博、呼兰、颜怡颜悦、王勉、周奇墨、杨蒙恩、徐志胜、鸟鸟、小佳、豆豆等演员,叶烽、贺晓曦、咩咩、李诞四位笑果文化创始人,以及笑果文化的节目制作团队、线下演出团队,和全国各地脱口秀俱乐部创始人,共计30余人。


TOP作者简介

徐萧

复旦大学史学硕士,诗人,澎湃新闻资深记者。入选《诗刊》社第36届青春诗会,出版有个人诗集《白云工厂》《万物法则》。曾获得第30届、31届上海新闻奖。

杨宝宝

澎湃新闻文化记者。有近十年一线文化新闻报道、编辑经历。曾获上海新闻奖、澎湃新闻年度副刊奖。

徐明徽

澎湃新闻资深文化记者。十余年行业报道经验,多次获得上海市级新闻奖、澎湃年度好稿奖。


TOP目录

序 观察世俗生活,享受美与欢乐
梁刚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长)

第1 章 “没人看见草在生长”
观众可能比表演者更好笑的时代
“归来者”黄西与北京的单口喜剧江湖
上海的脱口秀基因
第2 章 “这一夜有你们真好”
他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中国的大卫·莱特曼
“你尊重内容,内容才会尊重你”
《 今晚 80 后脱口秀》不需要“元年叙事”
第3 章 “一家刚刚成立的公司决定要‘做行业’”
为什么是脱口秀这条赛道?
“中国的内容公司不缺好的内容,缺的是我这样的人”
“不存在本土改造,只有本土原创”
第4 章 “中国脱口秀需要一个大事件”
吐槽明星的正确姿势
从周杰到李湘,《吐槽大会》经历了什么?
当“洗白”之声不绝
第5 章 “只有一个《吐槽大会》构不成行业”
“做这个就是平地抠饼”
脱口秀没有偶像
“命题变成了如何保证我们的东西始终领先”
第6 章 “没想到这家公司居然还在”
“本不景气的脱口秀行业,雪上加霜”
“我们不能假装‘大象’不存在”
“节目第一”
第7 章 “线上的脱口秀只是冰山一角”
讲了两年线下,他感觉必须前往上海
脱口秀行业的“挖掘机”?
打造吉本兴业一样的管理体系
第8 章 “让演员站着把钱赚了”
脱口秀的商业价值在哪里?
苏宁选了不那么商业的方案
周奇墨说自己成了一个广告机器时,没有不开心
第9 章 “脱口秀还远不到歌功颂德的时候”
“全国演出票房还不如一部电影”
真正的“掠食者”出现了?
“做行业”就是他们的理想主义
第10 章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吗?”
“全上海最快乐的男人”也有崩溃的时刻
杨笠的“攻击性”是假的,鸟鸟的社恐是真的
小佳不想励志,呼兰无意高级
人人能说5 分钟的脱口秀能成为艺术吗?
第1 1 章 “笑不是生活的解药,它就是生活”
他们追脱口秀的十年
他们在期待什么?冒犯、放松、快乐……
第12 章 “脱口秀抓取并创造着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精神”
宇宙的尽头在东北,脱口秀的中心在上海
“他们讲出了当代年轻人真实的生存困境和心灵焦灼”
“这个行业还只是雏形,只有一个笑果远远不够”

TOP书摘

第1章

“没人看见草在生长”

2010 年,第41 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25 岁的翻译程璐在深圳的出租屋里,完成了以色列馆设计理念和馆内产品的翻译工作。

差不多同一时间,比程璐大一岁的海源已经从医药企业跳槽到了保险公司;同样26 岁的王自健重新捡起相声,组建了自己的相声团体“北京第二班相声大会”;李诞正上大学二年级,为了看一眼阿城,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从广州赶到北京。

彼时,王建国还不叫王建国,他以另外的笔名在网络上连载小说,做着他的文学梦;后来被称为“脱口秀天花板”的周奇墨感觉自己的内向程度已经近乎病态;而杨笠刚刚考入北京服装学院,正在为无法融入时髦的同学集体而苦恼。

彼时,他们还不知道,几年后,一家叫“笑果”的公司会陆续找到他们,为了一个叫“脱口秀”的东西。

观众可能比表演者更好笑的时代

中文世界的“脱口秀”,是英文“talk show”(谈话节目)的音译,但对应的其实是西方的stand-up comedy(单口喜剧),类似于中国的单口相声。有别于talk show,stand-up comedy 通常在喜剧俱乐部、酒吧、剧场等场所演出,一般由一个演员面对观众讲搞笑段子。这种名实错位,早期引起过一些讨论,“单口喜剧”“站立喜剧”“立马逗”等译名都被提出过,但随着“脱口秀”这个命名深入人心,也就约定俗成了。当然有些俱乐部和演员也依然在坚持使用“单口喜剧”的名称。

在西方发展了上百年后,脱口秀在20 世纪90 年代为香港率先引入,逐渐成为粤语地区深受大众喜爱的喜剧形式,香港艺人黄子华按粤语发音将其译为“栋笃笑”。

2007 年,香港出现了大概是华人世界最早的脱口秀俱乐部。这家名叫TakeOut Comedy Club(外卖脱口秀俱乐部)的中英双语俱乐部由美籍华人Jami Gong 创办,在他的帮助下,深圳诞生了中国内地第一家脱口秀俱乐部——外卖脱口秀。

不过,这家脱口秀俱乐部诞生以前,脱口秀在中国内地并非一片空白,一些电视节目和个人表演已经在引进和融入西方脱口秀的形式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所谓“脱口秀”节目,当数湖南经视频道的《越策越开心》和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而个人表演则不得不提融合上海本地滑稽戏的脱口秀形式和黄西的英文脱口秀。

《越策越开心》是湖南经视频道在2002 年5 月推出的一档娱乐脱口秀节目,由在当地广受喜爱的主持人汪涵和马可主持。节目前后持续了14 年,深受当地乃至全国观众的欢迎,还曾获得2006 年《新周刊》中国电视节目榜最具民间智慧电视脱口秀奖,成为2007 年《综艺》年度脱口秀搜狐网络票选十强。

尽管以“脱口秀”节目获奖,但实际上它与我们今天理解的脱口秀不能等同,观众也并没有多大意识将其与脱口秀挂钩,只是将其视为一档与众不同的湘味综艺节目。整个节目分为前戏、歌舞秀、越播越开心以及嘉宾表演四大单元,选取流行元素、坊间话题,邀请知名艺人、特殊身份的行业人士,以及一些普通老百姓参与节目,通过影片桥段剪辑、方言笑话、短剧、访谈、音乐演绎等各种形式组合成一幕幕笑料频出的场景,这里面显然具有了很多今时今日我们所知的脱口秀元素。

与《越策越开心》差不多同时播出的《东方夜谭》,被誉为“内地脱口秀鼻祖”。《东方夜谭》以评述当时的社会热点、民生问题为主,主持人刘仪伟语言幽默、略带犀利,副主持小蔡插科打诨,二人的组合颇有相声中捧逗的味道。尽管有些探索性的意味,但这档节目在屡屡创造了此类节目收视神话的同时,也奠定了东方卫视做脱口秀节目的基础,直接或间接催生了此后包括《今晚80 后脱口秀》在内的一系列脱口秀节目。

然而在当时,这些早期的探索并没有让“脱口秀”三个字深入人心。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版  次:1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7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