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教育指归(梦山书系)
教育指归(梦山书系)


教育指归(梦山书系)

作  者:王建华

出 版 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

定  价:49.00

I S B N :9787533493363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以“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为核心议题,对于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进行了澄清,展现了教育及其研究的复杂性。本书重申,教育是人类最根本的实践;但同时指出,对于“成人”的目标,无论教育实践者还是教育研究者都只能矢志不渝地追求,而无法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教育领域,尤其是人的成长不存在不变的规律,教育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实践的智慧,而不是某种客观的法则或定律。无论作为个体的人的成长还是作为整体的人类的教育都是不断生成的。本书将对教育的意蕴的探究与对教育学学科定位的思考结合起来,为理解现实教育问题和推进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指南。

TOP作者简介

王建华,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第四期和第五期“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首届江苏青年社科英才等。出版《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学的建构》《多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我们时代的大学转型》《学科的境况与大学的遭遇》《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重估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持续变革》《高等教育学的持续探究》等专著。科研成果获jiaoyubu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三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

TOP目录

教育的意蕴

第一章 论人类的教育

第一节 人是教育的产物

第二节 知识、学校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节 人的教育有规律吗

第二章 人的自然与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人性基础

第二节 人的教育何以可能

第三节 教育的条件及其他

第三章 劳动、工作与教育

第一节 劳动与工作

第二节 教育与劳动

第三节 工作与教育

第四章 人性、道德与教育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础

第二节 道德如何教育

第三节 道德教育何以可能

第五章 学者、公民与好人

第一节 好人与公民

第二节 公民与学者

第三节 学者与好人

第六章 平庸时代的道德教育

第一节 道德何以平庸

第二节 教育与道德的张力

第三节 道德教育:从行为到行动

第七章 道德及其教育的省思

第一节 道德的存在及其结构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理论视界

第三节 道德及其教育的取向

第八章 论教育的有用性与无用性

第一节 教育不只是有用的

第二节 教育为何是无用的

第三节 处乎有用无用之间

教育学的想象

第九章 论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

第一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区别

第二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联系

第三节 教育学只是人类理解教育的一种方式

第十章 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

第一节 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的独立与教育学的重建

第十一章 教育学的学科规训

第一节 学科与制度化学科

第二节 大学与学科制度化

第三节 学科规训视野中的教育学

第十二章 教育学的依附与超越

第一节 教育学的科学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社会科学化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人文化

第四节 教育之学:超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第十三章 教育学的分裂与统一

第一节 教育学的分裂

第二节 教育学:默认分裂抑或走向统一

第十四章 教育学:学科门类还是一级学科

第一节 我国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设置的变迁

第二节 作为一级学科的教育学及其二级学科设置的变化

第三节 教育类一级学科增设的可能方案

第十五章 教育学的想象力

第一节 学术等级制度与学科刻板印象

第二节 教育学是次等学科吗

第三节 教育学的学科想象

第十六章 教育的复杂与复杂的教育研究

第一节 教育的复杂

第二节 复杂的教育研究

第三节 教育及其研究的旨趣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后    记

我本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攻读的是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虽然从未离开过教育学科,但也从未想过会写一本与高等教育主题基本无关的书。虽然教育本身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科制度的存在,大学里关于教育问题的研究却是相互区隔的。2005年来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作以后,我有幸接触到了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后来在和冯建军、高德胜、程天君等的学术交往中,我逐渐对教育基本理论和道德教育产生了兴趣。2013年承蒙高德胜教授的邀请,我加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成了基地的研究人员。此后受个人研究兴趣的驱使,也为了完成学术任务,多年来伴随着对相关经典文献的阅读,结合读书心得断断续续撰写并发表了一些教育基本理论方面的论文。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积累,我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有朝一日将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充实并出版。2014年10月,经冯建军教授和郭本禹教授的介绍,我非常荣幸地认识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的沈群老师。沈老师的热情约稿和不断鼓励,使我有勇气把这本稚嫩的著作拿出来。2015年7月该书以《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为名正式出版。

教育基本理论是教育研究的根基所在,是教育学的根。在本体论的层面上,什么是教育,教育何以可能,这是教育学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对此,无数的先哲方家都做过精彩的论述。但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教育知识的不完备性,随着教育实践的时空变换,关于教育的知识也必然不断地变化,且永远不可能完备。因此,对于学科基本问题,无论前人的论述多精彩,后人都无法直接继承。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代的研究者都必须在前人著述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教育实践以及时代精神状况,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自己的回答。本书对“教育的意蕴”和“教育学的想象”的零星思考,对教育学科的发展而言,沧海一粟都谈不上,但对于我个人而言,则是一种全部的付出和真诚的表达。怀特海在《思维方式》一书中曾言:在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任何表达之前,先有关于重要性的感受;当生命个体感受到真正的重要性时,便有了表达的冲动。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我感受到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便有了表达的冲动。本书作为我个人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的初步尝试,肯定存在浅陋与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同侪不吝赐教。

从外部史来看,教育学的地位与教育的地位高度一致或相关。教育实践的非专业性使得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低下。教育学尴尬的学科地位也使得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经常泛化为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结果就是,在教育问题上教育学经常成为“失语者”。那么何以至此呢?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教育作为人类最普遍的实践活动之一,教育学不可能成为书斋里的纯学问。无论古今中外,民间教育学都比学院教育学要更为发达。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中,关于教育的学问也更多成为一种习俗而不是科学。教育的高度世俗化一方面使教育知识容易溢出象牙塔,流布民间;但另一方面由于民间教育学中常常经验多于理论,关于教育的知识或见解亦不免庸俗化,而以习俗或庸俗化的教育学为根据,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难免会趋于粗鄙或功利主义。在《谈十字街头》一文中朱光潜先生就曾指出:“老庄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白云观以静坐骗铜子的道士。易学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街头摆摊卖卜的江湖客。佛学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祈财求子的三姑六婆和秃头肥脑的蠢和尚。这都是世人所共见周知的。”教育学的庸俗化虽然不能与道学、易学和佛学相比,但由此而造成的误解同样是普遍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今天的大学里,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描述的“学科鄙视链”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但教育学的地位仍然没有提高,其污名化依然存在。为改变学科地位,教育学需要想象力,更需要寂居于象牙之塔的学者,多做些“无用的学问”。一旦我们对于教育的意蕴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理解,对于什么是教育以及教育何以可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教育以及教育学的未来依然可期。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对个体而言,庄子的话是有意义的;但对于人类而言,生也无涯,知也无涯。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类却生生不息。求知是人的本性,只要人类存在,对于真理的追求就不会停息。对于教育学的发展而言,学科基本问题或教育基本理论需要一代代人的持续探索,永无止境。这是教育学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对于那些涉及人类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者只能通过不断的沉思以保证那些基本问题以新的方式持续存在着而不可能彻底地解决那些问题。对于人类的教育,问题和意义具有两重性。教育的问题性也是教育意义的源始,终结了教育的问题性也就等于终结了教育存在的意义。换言之,没有“没问题的教育”。为了拥有一个意义世界,就必须直面教育的问题性。理性告诉我们,追求真理是学术的终极目标,但真理本身却更多地属于人的理念世界。人类永远只能走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而不可能做到真理在握。现实中人们既要不懈追求真理而又始终无法获得终极的真理。这既是真理的悖论也是人生的悖论。

面对这个悖论,学术研究的意义在哪里呢?按照赵汀阳的说法:“如果一定要有个衡量意义的标准,那么,意义在于致敬。就是说,思想要对得起问题,就像家具要对得起木材,衣服要对得起棉花,酒要对得起粮食,诗要对得起语言,这就是致敬了。思想参与前人遗留的问题,使一个问题敞开更多的可能性,就是致敬。总之,致敬是让一种存在以新的方式继续存在。这正是《易经》所谓‘生生’之为大德或者‘富有’(让存在丰富地存在着)之为大业的意思。”走在追求教育真理的路上,我们的思考和表达有时也更多地在于“致敬”而不是“自负”。哲学的使命是重启问题域,科学的目标则是解决具体的问题,关于教育的研究可能处于这两种倾向之间。对于教育的研究,我们既不能“试图到处重新开启问题域”,也不要凡事都尝试科学主义,“用肯定性回答代替问题的目标”。与科学主义的思维不同,教育研究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向教育本身“致敬”,而向教育本身“致敬”的目的则是为了人类的教育能够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最后,本书之所以能够修订再版,仰仗责编沈群老师的大力支持。书名由《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改为《教育指归》则得益于成知辛主任的指点。此次再版,原有章节基本不变,部分章节的标题及顺序略有调整,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删;新增“自序”、“第八章”(原第八章调为第十六章)和“结束语”,以使体系更加完整。相识以来,沈老师对我厚爱有加。在沈老师的关心和督促下,我先后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两部、合著一部。2018年出版社还颁给了我“建社六十周年功勋作者”的荣誉。回首过往,全是美好的回忆;面向未来,唯有继续努力,方能不负出版社、沈老师、成主任对我的提携。

王建华

2021年10月6日


TOP插图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胶订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2.9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