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爵士乐传奇
爵士乐传奇


爵士乐传奇

作  者:[美]比尔·米尔科夫斯基

译  者:黄勇

出 版 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定  价:198.00

I S B N :978750575478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艺术家  人文社科  >  传记  >  其他人物传记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爵士乐传奇》展示了爵士乐百年历史中50位传奇乐手。自20世纪初在新奥尔良发源,爵士乐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美国最为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爵士乐像是一条壮阔的大江,一路向前,在地理、风格和情感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不同分支。从爵士乐创始人杰利·罗尔·莫顿,到将爵士乐发扬光大的现代萨克斯风演奏家乔·洛瓦诺,通过珍贵照片以及生动的人物传记,每位爵士乐传奇人物将得到全面的展现。

TOP作者简介

比尔·米尔科夫斯基,美国资深音乐记者,曾为Down Beat、Jazz Times、Jazziz、Absolute Sound等多家刊物撰稿,发表过7000多篇文章、专题和评论,还为Blue Note、Columbia和Concord唱片公司制作过唱片。2011年获得爵士记者协会的终身成就奖,并被该协会评为2004年度最佳作家。还著有《杰科·帕斯托瑞斯:非凡而悲惨的一生》《基思·理查兹:摇滚人生》《摇滚乐手、爵士乐手和幻想者》等。

TOP目录

前言| 1

\n

引言| 2

\n

杰利·罗尔·莫顿(Jelly Roll Morton)| 13

\n

——爵士乐的发明者

\n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 18

\n

——爵士乐的第一位独奏天才

\n

西德尼·贝切特(Sidney Bechet)| 28

\n

——新奥尔良风格单簧管创新者

\n

比克斯·拜德贝克(Bix Beiderbecke)| 34

\n

——爵士乐时代的小号奇迹

\n

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 38

\n

——优雅的大师,爵士乐大使

\n

凯伯·卡洛威(Cab Calloway)| 48

\n

—— 爵士乐的“HO-DE-HO”殿下

\n

胖子沃勒(Fats Waller)| 56

\n

——热情洋溢的滑稽演奏家,跨步式弹奏法先驱

\n

姜戈·莱恩哈特(Django Reinhardt)| 61

\n

——欧洲第一位爵士乐明星

\n

贝西伯爵(Count Basie)| 64

\n

——摇摆布鲁斯

\n

奇克·韦伯(Chick Webb)| 70

\n

——萨沃伊宴会厅里的苏丹

\n

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 73

\n

——摇摆乐之王

\n

查理·克里斯蒂安(Charlie Christian)| 82

\n

——电吉他先驱

\n

莱昂内尔·汉普顿(Lionel Hampton)| 85

\n

——颤音琴滑稽演奏先驱

\n

吉恩·克鲁帕(Gene Krupa)| 92

\n

——烈火鼓手

\n

比莉·哈乐黛(Billie Holiday)| 97

\n

——演唱布鲁斯的女士

\n

柯尔曼·霍金斯(Coleman Hawkins)| 104

\n

——歌唱的雄鹰

\n

莱斯特·扬(Lester Young)| 107

\n

——次中音萨克斯“总统”

\n

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 112

\n

——翱翔的大鸟和比波普的诞生

\n

迪兹·葛莱斯皮(Dizzy Gillespie)| 115

\n

——比波普的缔造者,拉丁爵士乐的革新者

\n

塞隆尼斯·蒙克(Thelonious Monk)| 124

\n

——比波普的大祭司

\n

阿特·塔图姆(Art Tatum)| 129

\n

——最高水准的艺术大师

\n

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 132

\n

——天赐女神

\n

艾拉·菲茨杰拉德(Ella Fitzgerald)| 140

\n

——爵士乐第一夫人

\n

巴迪·瑞奇(Buddy Rich)| 148

\n

——“世界上最伟大的鼓手”

\n

马克斯·罗奇(Max Roach)| 151

\n

——比波普的先驱鼓手

\n

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 158

\n

——爵士乐中的毕加索

\n

巴德·鲍威尔(Bud Powell)| 170

\n

——钢琴界的查理·帕克

\n

比尔·艾文斯(Bill Evans)| 173

\n

——钢琴新印象

\n

桑尼·罗林斯(Sonny Rollins)| 180

\n

——萨克斯的巨匠

\n

约翰·柯垂恩(John Coltrane)| 188

\n

——大踏步的创新

\n

阿尔特·布莱奇(Art Blakey)| 193

\n

——坚不可摧的BU

\n

霍瑞斯·西尔沃(Horace Silver)| 198

\n

——硬波普之父

\n

斯坦·盖兹(Stan Getz)| 203

\n

——温暖的声音,摇摆的旋律,动感的桑巴

\n

戴夫·布鲁贝克(Dave Brubeck)| 210

\n

——在节拍中冒险

\n

切特·贝克(Chet Baker)| 215

\n

——凄美的音调,残酷的生活

\n

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 224

\n

——令人敬畏的贝斯手和多产的作曲家

\n

奥奈特·科尔曼(Ornette Coleman)| 231

\n

——创新的萨克斯自由爵士乐偶像

\n

吉米·史密斯(Jimmy Smith)| 238

\n

——HAMMOND B-3电风琴的先驱

\n

韦斯·蒙哥马利(Wes Montgomery)| 243

\n

——查理·克里斯蒂安的王位继承人

\n

弗雷迪·哈伯德(Freddie Hubbard)| 246

\n

——世界上最棒的小号手

\n

赫比·汉考克(Herbie Hancock)| 249

\n

——电声乐器与原声乐器的分水岭

\n

韦恩·肖特(Wayne Shorter)| 255

\n

——高深莫测的神秘先生

\n

乔·扎维努尔(Joe Zawinul)| 262

\n

——有远见的键盘融合创新者

\n

奇克·柯瑞亚(Chick Corea)| 265

\n

——他掌握了所有奥秘

\n

约翰·麦克劳林(John Mclaughlin)| 272

\n

——真正的吉他化身

\n

贾科·帕斯托瑞斯(Jaco Pastorius)| 277

\n

——“世界上最伟大的贝斯手”

\n

帕特·梅西尼(Pat Metheny)| 282

\n

——爵士吉他的新视野

\n

凯斯·杰瑞特(Keith Jarrett)| 288

\n

——即兴创作的艺术家

\n

温顿·马萨利斯(Wynton Marsalis)| 293

\n

——21世纪的爵士乐大使

\n

乔·洛瓦诺(Joe Lovano)| 300

\n

——在传统中,走向未来

\n

索引| 305

TOP书摘

杰利·罗尔·莫顿

\n

——爵士乐的发明者

\n

 

\n

Jelly Roll Morton,新奥尔良人,原名费迪南德·约瑟夫·拉莫特(Ferdinand Joseph Lamothe),自诩为爵士乐的发明者。他出生于1890年10月20日,是有着非洲和法国血统的浅肤色克里奥尔人(Creole)。他过着混迹社会四处游荡的生活,曾做过皮条客、桌球和扑克骗子、夜总会服务者、搏击赌徒和杂耍团乐手。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和技艺精湛的钢琴演奏家,还是天才编曲家,他那些富有创新冒险精神的作品远远领先于当时的时代。

\n

Morton从小就学习古典钢琴,14岁时,他开始在斯特里维尔(Storyville)红灯区的一家名为“Sporting Houses”的俱乐部里演奏。他给自己取了Jelly Roll Morton这个名字,并于1905年开始在墨西哥湾沿岸的黑人杂耍团里做巡回演出。当时,他将拉格泰姆、古典音乐与吟游诗人的歌曲、阿根廷探戈、教堂赞美诗和伴有铜管乐队的葬礼行进曲,以及他小时候在新奥尔良街头听到的来自加勒比海的哈瓦那舞曲融合在一起进行演奏。

\n

1908年,这位流浪的游吟诗人到达孟菲斯,在那里他遇到了作曲家、布鲁斯之父W.C.汉迪(W.C. Handy)。1911年,Morton前往纽约,他在那里遇见了未来哈林区跨步钢琴家(Stride Pianist)先驱James P. Johnson和Willie “The Lion” Smith。1914年,他在芝加哥定居下来,开始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首次尝试创作音乐作品。他在1915年出版的,可以说是第一首被做成乐谱的爵士乐曲子。 1917年夏天,Morton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并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凭借高超的切分音技艺在墨西哥蒂华纳到加拿大温哥华西海岸一带进行巡回演出。

\n

到1923年,大众对爵士乐的狂热达到了顶峰。此时,Morton回到了芝加哥,他目睹了Joe “King” Oliver的Crede Jazz Band以及小号演奏家Louis Armstrong的崛起。在芝加哥的五年对Morton来说是一段难以置信的高产时期,产生了如、和等一些经典唱片[与新奥尔良节奏之王乐队(New Orleans Rhythm Kings)的年轻白人音乐家合作录制]。他还录制了钢琴独奏作品,如和,以及与Joe “King” Oliver合作的和。Morton在芝加哥的高产时期于1926—1927年达到顶峰,当时他的红辣椒乐队(Red Hot Peppers)里有很多受人尊敬的新奥尔良音乐家,如长号手基德·奥瑞(Kid Ory)、单簧管手奥默·西蒙(Omer Simeon)、班卓琴手约翰尼·圣西尔(Johnny St.Cyr)和鼓手贝比·多兹(Baby Dodds)。他们最著名的唱片有The Pearls 、Doctor Jazz 、Deadman Blues 和 Black Bottom Stomp 。

\n

到1928年,爵士乐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纽约,Morton也紧随其后来到了这里。他为Victor唱片公司录制了新版Red Hot Peppers的唱片。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早期,随着大乐队时代的到来,Morton的风格被认为已过时。由于在纽约找不到工作,1935年他搬到了华盛顿特区,在黑人居住区的一家小俱乐部当酒吧服务员。

\n

1938年,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艾伦·洛马克斯(Alan Lomax)对Morton进行了一系列非常有启发性的访谈,详细描述了他在新奥尔良多姿多彩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对早期爵士乐的观察和认识[这些录音是他去世后发行的,最后一次是在2005年以一套八张CD盒装唱片再次发行,名为《国会图书馆录音全集》()]。1939年,他曾试图东山再起,与其他几位新奥尔良音乐家Sidney Bechet、西德尼·德·巴黎(Sidney de Paris)、朱蒂·辛格尔顿(Zutty Singleton)、亨利·“红”艾伦(Henry“ Red” Allen)和阿尔伯特·尼古拉斯(Albert Nicholas)为Bluebird唱片公司录制了一场全明星阵容的唱片,并在1940年1月录制了他最后一场演出。Morton于1941年7月10日在洛杉矶去世,享年50岁。1992年,百老汇音乐剧Jelly's Last Jam记录了这位爵士乐界大胆人物的一生和他所处的时代。

\n

“我被剥夺了至少300万美元。如今所有人都在演奏我的东西,而我连任何声望都没有得到。堪萨斯风格,芝加哥风格,新奥尔良风格,这些都是我Jelly Roll Morton的风格。”

\n

 

\n

 

\n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n

——爵士乐的第一位独奏天才

\n

 

\n

作为爵士乐历史上真正的偶像之一,Louis Armstrong的贡献怎样赞美都不为过。在他作为20世纪20年代中期首屈一指的小号手出现在舞台上之前,爵士乐主要是一种合奏表演的艺术形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由长号手Kid Ory和小号手Joe“ King” Oliver等杰出爵士音乐家率领的新奥尔良乐队(New Orleans groups)。Louis Armstrong在1925年至1927年录制的革命性唱片,几乎单枪匹马地一手改变了爵士乐的发展进程。他在、、、和等乐曲中的即兴领奏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大师级的才华和创造力,为爵士乐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将爵士乐演奏转变成领奏者的艺术形式。

\n

随后,在他杰出的职业生涯中,Louis Armstrong成为一位重要的广受喜爱的爵士乐国际大使。早在1932年,他就开始了欧洲巡回演出,并于20世纪40—60年代持续不断地与他的全明星乐团(All-Stars)进行国外巡演。Louis Armstrong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小号演奏家,也是一位极富表现力的歌手。他浑厚奔放的嗓音和即兴娴熟的演唱风格,影响了从宾·克罗斯比(Bing Crosby)、康妮·鲍斯韦尔(Connie Boswell)到比莉·哈乐黛(Billie Holiday)、艾拉·菲茨杰拉德(Ella Fitzgerald)以及紧随其后的每一位歌手。虽然Louis Armstrong以其极具感染力的爵士乐在20世纪20年代闻名于世,但在他晚年时期,旋律多以伤感优美的曲风呈现,如。

\n

Louis Armstrong出生于1901年8月4日,尽管他和他的经纪人一直坚称他的生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1900年7月4日(直到他去世多年后,传记作家发现了他的真实出生证明,这一事实才得以确定)。他出生在贫民窟,是奴隶的后代,家境贫寒,在窘困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被父母遗弃后,他在新奥尔良“黑人流浪者之家”感化院里长大,幸运的是在那里他练就了小号技艺。十几岁的时候,他参加了铜管乐队,跟随小号手Bunk Johnson学习,并深受当时著名小号手兼乐队领队Joe“King”Oliver的影响,随后Oliver成为他的导师和养父。Louis Armstrong加入了Fate Marable乐队,在内河游船上进行演奏,并在1919年取代了Oliver在Kid Ory乐队中的小号手位置。1922年,Louis Armstrong离开了新奥尔良,前往芝加哥,加入了Oliver的 Creole Jazz Band。他很快就成为风城芝加哥的热门话题和爵士乐迷的宠儿。1925年,他开始以他的热力五人组录制唱片,在爵士乐史上留下了经典的印记。到了1929年,随着爵士乐的中心从芝加哥转移到纽约,Louis Armstrong也随之而去。他在全黑人音乐讽刺剧Hot Chocolates的管弦乐队中首次亮相,客串演唱了Fats Waller的名曲,这首歌后来成为他的热门歌曲。1931年他翻唱了霍基·卡迈克尔(Hoagy Carmichael)的著名歌曲,也成了热门版本。他还陆续推出了、、、等歌曲,都大获好评。他已经成功地将自己从一名爵士乐演奏者转变为一位深受喜爱的娱乐艺人,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n

Louis Armstrong魅力四射的个人形象与表演才华在1936年的、1938年的、1941年的和1943年的,以及1947年由Billie Holiday主演的等多部电影中大放异彩。他最著名的银幕角色是1956年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Louis Armstrong与大明星Bing Crosby演唱了全片的高潮歌曲。1956年,他演唱的Mack the Knife版本成为热门单曲[出自作曲家库尔特·威尔(Kurt Weill) 1928年的歌剧The Threepenny Opera(《三分钱歌剧》)],并在1964年为百老汇音乐剧演唱了主题曲。随后,1969年,这部百老汇音乐剧被拍成同名电影,由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主演,Louis Armstrong也受特邀出现在了银幕上。1971年7月6日,在他70岁生日前一个月,Louis Armstrong因心脏病发作而辞世。他那首令人感动至极的经典作品成为这位爵士乐传奇人物留给世界最宝贵的礼物,多年来已被无数电影、电视节目及各种场合所引用。

\n

“我们演奏的就是生活。”

TOP 其它信息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73.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