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夏书系•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
大夏书系•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


大夏书系•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

作  者:吴再柱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

定  价:59.80

I S B N :9787576028997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教育学习  >  中小学用书  >  初中通用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特级教师吴再柱以自身从乡村教师到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为蓝本,系统总结近40年的从教经历和观察思考,围绕从经师走向人师、创意课程勤开发、做个研究型教师、自我突围不设限、持续读写助成长这五个方面,剖析了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为一线教师实现自我突围,提供了成长发展的路径指导和支架。

TOP作者简介

吴再柱,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语文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师范大学特聘国培专家,《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语文报》《初中语文教与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国德育》《未来教育家》《中小学校长》等教育报刊发表文章近200篇。出版《我教语文的感觉》《乡村教师突围》《乡村少年成长密码》《特级教师陪你读名著》等作品。应邀在湖北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等高校及省内外中小学作专题讲座数十场。

TOP目录

第一辑 从经师走向人师

003 经师·人师·卓越教师

012 大爱·大智·大写的人

016 鲁迅先生的“儿童三维立场”

022 写在第一个儿童节

025 哪个孩子不是“神兽”

029 家长的“责任清单”

032 有一种“抗体”叫智慧

037 要学会适当“浪费时间”

042 念好“三字经”,育好“特别生”

047 发展“能确定”,应对“不确定”

第二辑 创意课程勤开发

051 在开发课程中开发自我

057 从高考“微写作”说起

059 没有合格“导师”,何来“名著导读”

062 走向“整本书阅读”

067 教师视角下的名著阅读

071 学生视角下的名著阅读

075 整本书阅读个性化攻略

082 在名著阅读中培植爱国情怀

087 在名著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

090 关于名著阅读“推进课”的建构思考

第三辑 做个研究型教师

099 每位教师都可成为“第一线的教研员”

104 理顺开放课堂的辩证关系

107 我所主张的语文课堂

116 生命的课堂与主动地成长

119 古诗词与核心素养:最美的遇见

122 对“核心素养”的三个追问

127 读懂《于漪知行录》,吃透“核心素养”

134 以学生角度设计德育方案

138 从“小课题”到“大选题”

第四辑 自我突围不设限

149 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153 新教师面试“面”什么

159 新教师最希望提升的十种能力

164 中青年教师如何“突围”

168 教师成长要有“三线”战略

172 名师应有的特质

175 通往特级教师之旅

185 别以忙的名义,误了你的梦想

第五辑 持续读写助成长

191 追问:阅读的意义

196 梳理:阅读的主张

203 寻找:阅读的理由

207 如何写好教育随笔

213 如何写好教学案例

219 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226 如何写好总结报告

232 如何写好教育通讯

237 如何写好教研论文

TOP书摘

鲁迅先生的“儿童三维立场”

“救救孩子”,这是鲁迅先生1918年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一声“呐喊”。

此语是该文的点睛之笔。同时,在笔者看来,它也是鲁迅先生一以贯之的“儿童立场”。具体而言,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立场:回归自然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故乡》,1921)

好一幅令人神往的“月夜刺猹图”。这幅图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海边的沙地,有碧绿的西瓜,有勇敢的少年,还有敏捷的动物,可谓色彩斑斓、动静相宜。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虽然有时难免孤独,但他们的身体是强健的,精神是自由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少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而且“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既有刺猹,还有捕鸟;既有五色的贝壳,还有青蛙似的两个脚的跳鱼儿——而在“我”以及往常的朋友心里,却只有“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为何如此呢?虽然同是少年,但他们成长的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概在鲁迅先生看来,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精神的年龄,是不应该整天关闭在高墙之下和书斋之中的,而应该尽可能地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在阳光沙滩上玩耍,与清风明月相伴。这样的孩子更有活泼的个性,更能茁壮地成长。

回归自然,在《社戏》一文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社戏》,1922)

你看,这幅“月夜行船图”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同样让人心驰神往。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月色和水气(汽)的朦胧,无不令人心旷神怡。这难道仅仅是对社戏的渴望吗?“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显然,为看社戏,心情急切,但作者对当年一路上的自然景色,却似乎是在回味,在欣赏,在陶醉。这便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该文末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其实也就是仅用“盐和柴”煮的豆。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其实看戏的小伙伴们,“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作者之所以终生难忘,是因为无拘无束的自然空间,满足了他的童心。

鲁迅先生的这种“自然立场”,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同样也表现得尤为明显。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

百草园里如此,三味书屋里怎样呢?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

回归自然,释放天性,乃儿童初心之所在;拥抱自然,享受玩耍,乃儿童快乐之源泉。

二、精神立场:顺乎天性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阿长与〈山海经〉》,1926)

这段话描写的是儿童读物。为什么作者特别钟情于《花镜》和《山海经》呢?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这两本书图文并茂,富于想象,特别是《山海经》经过“远房的叔祖”一描述,更激发了儿童的天性,“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当阿长告假回家,一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此时的“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也因为这件事,原本讨厌的阿长,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伟岸起来,“她却有伟大的神力”。

鲁迅先生的这种立场,在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二十四孝图》中,就有这样一段表述: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二十四孝图》,1926)

作者写作此文时,已是人到中年,“朝花夕拾”了。然而,即便如此,当看到小学生们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的书时,另想到别国儿童用书的精美,便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了。但此时,相较于作者童年时代,已经有很大进步,“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

不仅如此,儿童还有好动、好玩、喜欢游戏的天性。我们看看下面一段: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

这些描摹经历,作者念念不忘;这一本绣像变卖,作者怅然若失。为何如此?因为那里面裹藏了作者的童年记忆和快乐时光。

与之相反,因为当年折断小兄弟的一只风筝,作者几乎忏悔了大半生。在作者看来,自己当初的鲁莽行为,无异于一种“精神的虐杀”。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风筝》,1925)

三、人权立场: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对于21世纪的人们而言,是一种普遍共识。然而,20世纪初期,想要批判当时“国民的劣根性”,既需要兼爱的情怀,更需要非凡的勇气。

这里,我们稍稍宕开一些,先以鲁迅先生批判“表彰节烈”为例,来体察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

何为“表彰节烈”呢?

总而言之: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国便得救了。(《我之节烈观》,1918)

说得通俗一些,所谓的“节烈”,便是宁要节操,不要生命。“表彰节烈”,在鲁迅先生的眼里,是“康有为借重皇帝的虚名,灵学家全靠着鬼话”而推行的一种既难又苦还不愿意的不正之风;节烈的女人,乃是“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牺牲”。

在鲁迅先生看来,追悼节烈的女人,目的在于“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在于“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在于“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但是,如果一个女人“节烈”了,连生命都没有了,又哪来幸福可言呢?

再回到儿童。这里以“孝道”为例。“孝”本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因为“二十四孝图”,孝道变得非常危险。

比如“卧冰求鲤”,在鲁迅先生看来,有性命之虞:

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二十四孝图》,1926)

再比如“郭巨埋儿”,作者不但自己不想做孝子,并且怕他父亲去做孝子:

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二十四孝图》,1926)

显然,作者要批驳的是这种荒唐的孝,以牺牲儿童生命健康的孝。显然,牺牲一个人的生命健康,便是剥夺人权中最核心的权利了。

那么,鲁迅先生又是如何尊重儿童的生命的呢?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919)

保存生命,延续生命,发展生命,这是鲁迅先生关于生命的三个关键词。而其核心是一个“爱”字:“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

如何去“爱”呢?鲁迅先生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是理解。因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

二是指导。“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三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总而言之,父母对于子女,应该是这样地保存生命、延续生命、发展生命的,即“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四、救救孩子:动态平衡

“救救孩子”,大概就是努力地回归自然、顺乎天性、尊重生命吧。

在当下看来,我们也许觉得比较寻常。然而,实际操作起来,也许并不容易,因为在“驯良”与“解放”之间难以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

鲁迅先生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姑且留待我们品味和反思——

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又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1934)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48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9.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