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嵇康传
嵇康传


嵇康传

作  者:王晓毅 著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7320362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1800年前,一个中国文人为我们真实演绎了:在特殊时代,人应该如何生活,又该如何死去?

  作者以感同身受的视角,带我们走进魏晋这个禁锢与纵欲并存、醉意与清醒共处的特殊时代。借助历史的朱痕墨迹,融知识、感悟、体验于一体,系统性地还原了嵇康的生命历程与思想道路。既写出了独立不群的嵇康,也写出了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嵇康。对嵇康的朋友、敌人向秀、阮籍、吕安、钟会等人,虽着墨不多,却如透视般精神跃然。生命之矛盾、艰难与高贵,在简单的叙述中显露出来。

  全书共分六章:梦想,求索,彷徨,避世,愤起,寂灭,章下三或四节,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讲述了竹林七贤精神领袖嵇康的生平与思想。作者文字清通可读,对嵇康传奇一生的勾勒十分精彩,对玄学的历史背景和嵇康本人思想的把握亦属周到。

TOP作者简介

  王晓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对魏晋玄学用力较多,形成了思想史与社会政治史相结合的学术特色。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两次获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周易〉与魏晋玄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TOP目录

前 言

 

引 子

第一章 梦想

 一、幼年丧父

 二、自送归鸿,手挥五弦

 三、混沌已死

第二章 求索

 一、正始精谈的后起之秀

 二、真诚与虚伪之辩

 三、聪明与勇散之辨

 四、音乐与情感之辩

第三章 彷徨

 一、竹林之游

 二、高平陵政变之后

 三、七贤分化

 四、何去何从

第四章  避世

 一、从山阳到河东

 二、养生之辩

 三、住宅与命运之辩

第五章 愤起

 一、无处逃避的心灵

 二、攻击读经的经学家

 三、与山涛“绝交”

第六章 寂灭

 一、吕安案

 二、狱中反省

 三、《广陵散》绝响

尾声

 

附录

 一、我与恩师的“竹林之游”

 二、“竹林七贤”考

 三、秘康哲学新论

后记


TOP书摘

前言

  自由旷达、清俊通脱的魏晋风度,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0,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请。 “(大洋枕山语)自1982年攻读硕士学位起至今,我一直在魏晋名士间神游,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元康八达、江左王谢。研究论著最多的,当然是玄学大师王粥与郭象。但是如果问我最喜欢的人,无疑是稽康。 他的可爱之处,是真诚自然、光明磊落的人格。他自称是老庄的信徒,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儒家的智仁勇,是中国士大夫心中最完美的人格。

  稽康(223-262)字叔夜,谯都程县(今安徽宿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出身于官度家庭,幼年丧父,在母亲与哥哥的抚育下,养成了真率自然、旷达不#的格。他不开倒在某一经师门下,而是以兴趣为师。博览诸子百家。

  爱好老庄:精通丝竹管弦,技特妙。成年之后,出落为一多才乡艺、潇洒個的美少年。与沛王曹林的女儿长乐亭公主结婚,任中散大夫,史称#中散。

  椿康世界观形成之时,也是魏晋玄学的诞生之际。从正始元年开始,玄学清谈在洛阳萌发,迅速波及北中国。新一代中青年士族思想家登上历史舞台,创立了以儒道融合为特征的正始玄学。长乐亭公主的姑夫何晏,是这场思想变革的领袖。稽康积极投入其中,到洛阳参加学术清谈并著书立说,发表了《养生论》《声无哀乐》《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明胆论》和《释私论》等不朽名篇。在何号、王粥贵“无”本体论政治哲学的玄学主流之外,提出新的玄学理论:不是以“有无”关系及本末体用思维方法,而是以元气论及象数思维方法为理论基础,从生命价值、艺术审美,理想人格和命运之谜等方面展开了“名教即自然”的玄学主题,匠心独运,成一家之言。稀康的玄学理论,不仅丰富了正始之音的理论内涵,而且对玄学元气论生命哲学流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正始十年,以司马懿为代表的老资格保守派官员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正始玄学的政治骨干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何晏等人被杀,一批正始名士集团的官员被罢免,政治形势急转直下,莲勃发展的思想解放热潮随之施没在名教之治的冰水之中。尔后,司马氏集团又高举名教大旗,不断消灭各地亲曹力量,废立愧偶皇帝,准备“禅代”。在这种形势下,稽康曾一度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我等人在家乡山阳园宅的竹林中饮酒清谈,观察局势的变化,历史上“竹林七贤”的传说,即发生在此时。当司马氏稳操左券,竹林七贤分化,一部分名士投靠司马氏后,森康陷入了深刻的失望与苦闷之中,甚至一度道入山林学道,企图彻底逃避政治的困扰。

  当“禅代”已成定局,全社会都向司马氏屈服的时候,稽康却断然结束了隐士的生活,挺身而出,以命相许了。他是一个思想性格十分矛盾的人物,虽然口头上自称是老、庄自然无为思想的信徒,并且的确是追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人生境界,但却无法摆脱作为曹魏王亲的责任感,表现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近乎偏执的儒家精神。针对司马昭的名教之治,他以激烈的反传统形象出现。出山后,到洛阳太学活动,发表文章《难自然好学论》,攻击司马氏倡导的读经活动,以至激烈地否定儒家文化的全部价值。

  面对嵇康的挑战,司马氏集团首先采取了收买政策,由山海旨出面请精康入仕当官,接替自己任爽部郎,道到了拒绝。#康借机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非汤、武而海周孔”,矛头直指“禅代”,触犯了司马昭的忌讳。为了拔掉这个眼中钉,司马氏集团于景元三年,借吕安案杀害了精康。临刑前,#康神色自如,索琴弹奏《广陵散》,从容就义,时年39岁。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三十年前写《森康评传》时,我还没有到不感之年,血管里燃烧着的青春血液还没有冷却,写到森康在法场从容就义时,泪水模糊了双眼。惋惜、激昂而无回天之力,只能动情地写道:“在场的活人都会衰老,而稽康永远不会变老,在千秋万代的历史记忆中,永远是39岁。是将孔孚的一首小诗印在该书的扉页上,概括嵇康悲剧的一生。

  不见那洞绿水,我钓秋风。

  多想捞起那个冤瑰,垂一条思念的绳……

  最让人为之动容的,是稽康在洛阳东市临刑前的平静。

  庄子说:“夫水行不避较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見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刑场上,稽康平静地欣赏着自己阳光下的身影。行刑的时刻临近,时间不多了,他弹起了千古绝唱《广陵散》。日影在移动,稽康的生命开始了倒计时。他旁若无人,弹得非常投入,将自己生命最后的活力融入琴声中。一切情感都宣泄了,他唯一的遗是:“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固之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这是称康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竟然,他此刻关心的是音乐,是《广陵散》可能失传,而已经忘了自己。

  秘康以庄子的学生自居,在离开这个世界时,达到了道家生命哲学的最高境界——“忘我之境”。在此,将孔孚的另一首小诗献给他:

  先生别来无盖?

  你可还在迷恋庄周?

  我倒是想活在你的诗里一叶足够。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56

加载页面用时:77.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