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英]理查德·埃文斯 著
译 者:韦斯琳 译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
定 价:168.00
I S B N :978752173665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历史人物  
标 签: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经历的20世纪全景。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1917—2012),拥有犹太血统的英国公民,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少年失怙,辗转于柏林与维也纳之间,在“二战”前回到英国。他是德国魏玛时期的德共党员,是剑桥大学中激进的学生革命者,是被英国军情五处长年监控的左翼分子,是切?格瓦拉的翻译,是环球旅行者,是关注小人物的历史学家,是知名爵士乐爱好者与乐评人,是现实政治经济秩序的评论家,也是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享誉全球的大众历史写作者。
少年时在柏林目睹德共与纳粹斗争的经历,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霍布斯鲍姆内心扎根。在他见证了20世纪灾难性大事件——从两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上台,核危机,到9?11恐怖袭击——的漫长人生中,他经历过无数欧洲政治思潮的风云变幻,却始终没有动摇过信念与理想。
专注于20世纪欧洲历史研究的杰出学者理查德?埃文斯,带着历史学家一贯的细致严谨,将霍布斯鲍姆的成长历程放置在20世纪历史背景中,探索他如何能够“影响力整整一代政界和学界要人”,回溯他理念与信仰的塑造过程及其与时代的互动,并以引人入胜的笔触,记录下这位伟大左翼历史学家传奇的、几乎与20世纪等长的一生。
理查德·埃文斯,剑桥大学钦定历史学讲席教授,剑桥大学沃夫森学院院长,曾担任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副院长,剑桥大学历史系主任。埃文斯教授在近代历史学及欧洲史领域成就突出,出版专著20余部,包括第三帝国史三部曲。曾获沃尔夫森历史学奖、汉堡艺术和科学奖章、历史联合会诺顿梅德利科特奖等一系列奖章,并于2012年受封爵士。
第一章 英国男孩(1917—1933)
第二章 头脑灵光的丑家伙(1933—1936)
第三章 什么都懂的大一新生(1936—1939)
第四章 英军内的左翼知识分子(1939—1946)
第五章 社会运动的局外人(1964—1954)
第六章 危险角色(1954—1962)
第七章 通俗作家(1962—1975)
第八章 思想导师(1975—1987)
第九章 先知耶利米(1987—1999)
第十章 国家瑰宝(1999—2012)
终章
注释
序言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 2012 年去世,终年 95 岁。多年以来他一直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历史学家,作品广为流传。他逝世的消息不仅在英国,甚至在印度和巴西等遥远的国家,都占据了媒体的头条。他的著作被翻译成 50 多种语言,大部分至今仍不断再版,尽管其中一些作品面世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这些作品融合了精准的洞见、睿智的文风、鲜活的诠释和饶有趣味的细节,令数百万读者不忍释卷。仅在巴西一国,他的作品销量就将近 100 万册,《极端的年代》一书高居畅销书榜首长达数周。他的作品不但读者众多,其中提出的诸如“17 世纪的整体危机”“传统的发明”“社会性盗匪”和“漫长的 19 世纪”等一系列新概念,也对人们关于历史的思考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书中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生活水准到民族主义起源的种种讨论,多年之后依然启迪着新的历史研究。
仅仅作为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巨大声望和全球影响已值得立传,而他同时也是一名公共知识分子,以及左翼阵营的重要代言人,其影响力超出了英国。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初,他是新工党崛起背后的政治讨论中的关键人物,而他在晚年却对自己曾经的角色感到后悔。2003 年当选为巴西总统的卢拉?达席尔瓦及其前任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都曾明确表示艾瑞克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艾瑞克在印度和意大利左翼阵营中的影响力同样十分突出。他并不满足于逡巡于书房、图书馆和演讲厅之间的那种与世无争的学者生活,多年以来,他都被视为危险的政治活动分子并受到英国军情五处的监控。
这本书的副标题名为“历史中的人生”,因为艾瑞克不仅是一位专业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 20 世纪重大历史时刻的亲历者:从 1933 年纳粹在柏林掌权,到 1936年法国人民阵线政府执政后的第一个国庆日,以及同年的西班牙内战;从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直到冷战及其后的历史进程。他未发表的书信、日记,以及其他资料,都鲜活地反映了他的生平际遇:20 世纪 30 年代的柏林、伦敦、剑桥和巴黎,40年代的英国军队,40 年代晚期到 50 年代初肆虐的麦卡锡主义,1956 年的共产主义危机,50 年代末伦敦苏豪区的爵士风潮,60 年代至 70 年代席卷拉丁美洲的政治、社会巨变与同期在意大利崛起的“欧洲共产主义 ”,80 年代英国工党内部的政治讨论,以及 90 年代法国文化精英中涌现的知识分子政治。
这是一部很长的传记,一方面是因为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人高寿,他在 90 岁高龄时依然十分活跃,求知欲不减,始终关注政治,坚持写作和发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希望尽可能引用艾瑞克的原话来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他是一位文笔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作者,这不但体现在他的专业领域,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他创作的短篇故事、诗歌、自然笔记、游记、政治评论、自述及其他类型作品数不胜数。不论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还是自己的人生经历,他都知道如何把这些故事讲好。虽然艾瑞克的史学著作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全世界畅销数百万册,但其他作品却鲜为人知。本书中提及的许多资料此前从未发表,其中大部分都十分精彩,值得更多读者关注。
任何试图为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立传的作者都无法绕过他的自传——出版于 2002 年的《趣味横生的时光》。他曾说过,这本书更多谈论的是公共事件而非个人经历。1 他的朋友埃莉泽?马里安斯特拉斯在读这本自传时曾批注道“书里很少提及个人生平”。2 的确,就如斯蒂芬?科利尼所言,《趣味横生的时光》是一本“有趣的杂糅之作,个人色彩淡薄的自传。比起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内心世界,读者从中了解到的更多是 20 世纪的社会和政治”。3 因此本传记在避免忽略艾瑞克学术和政治立场发展历程的同时,把关注重点放在了他的个人体验和内心世界上。我这么写是有充分理由的:艾瑞克认为自己的人生在广泛意义上并没有影响或塑造任何东西,他是被自己经历的时代塑造成了这个样子。4 就像他后来自己承认的那样,他是一个“内心千头万绪、受直觉驱动的历史学家,不太愿意做计划”。这本书会展示出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的内心世界是如何被他所处年代的政治和历史背景,以及他的个人处境、人生追求和激情所塑造。我尽力不让这本传记和《趣味横生的时光》有太多重复之处,但有些内容的重复无可避免,尤其是关于他早年生活的部分。此外,艾瑞克的自传是一本回忆录,而这本传记的大部分篇幅都基于那些记录他当年思想言行的资料。本书并不试图取代《趣味横生的时光》,而是希望读者能在对照阅读时有所裨益、享受乐趣。
我和艾瑞克并非密友,但也相识已久。实际上,我对他太过崇敬,因此无法与他走得太近,因为我知道无论我们谈论什么,他一定知道得比我多太多。我和他远远谈不上观点一致,我一直倾向于社会民主党,很难真正理解共产主义的基本理念,尤其在深入了解民主德国的社会状况后——我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读博士期间,曾就此问题做学位论文研究。但历史学家的首要任务是理解那并不寻常且往往令人感到陌生的昔日世界,而不是加以鞭挞或者一味赞同。我想通过本书把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这个人呈现给 21 世纪的读者,让大家根据他的思想言行和作品做出自己的判断。
虽然艾瑞克曾卷入过很多辩论和争议,但据我所知他并不是一个刻薄或是心怀恶意的人。和许多历史学家或学者不同,他从不“记仇”。他善良宽仁,相信是人就难免犯错。就像我希望在后文中呈现的那样,他热爱生活并且活得十分充实。我读他的作品越多——我的确读过他的绝大部分著作——就越感到他本人(而不仅仅是作为历史学家)值得我敬仰,并遗憾未能在他生前与之深交。
……
页 数:780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