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行为改造大脑  
行为改造大脑  


行为改造大脑  

作  者:[美] 芭芭拉·特沃斯基(Barbara Tversky) 著

译  者:刘杨,郑琛

出 版 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定  价:129.90

I S B N :9787572704987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生命科学  >  生物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l 世间万物皆在运动之中。与有形的事物一样,无形的思维也时刻处于运动之中,有些时候甚至令人难以捉摸。在空间中,行为先于语言发生,正如思维基于行为。我们在空间中的行为不断改变着空间,也改变着我们自身及他人。我们的行为创造了那些在空间中改变自身及他人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反过来又影响着自身与他人的思维。就像你正在阅读的这些文字,虽然只是安静地印在纸上,却能影响那些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l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前会长芭芭拉·特沃斯基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人类认知的重要新理论:语言不是思考的基础,行为才是。我们如何思考空间以及我们如何利用空间思考,这是本书对于读者的两个重要意义。空间思维,根植于对空间的感知和在空间中的行为,是人们所有思维的基础。

  l 芭芭拉·特沃斯基在书中提出了9大认知定律,告诉我们身体和行为是思考的基础。空间认知不仅仅是思维的一个边缘方面,而且是它的基础,使我们能够从身体及其行为中获得意义。

 

TOP作者简介

  芭芭拉·特沃斯基(Barbara Tversky)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长达30年。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201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担任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长。芭芭拉·特沃斯基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视觉和空间思维,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建筑、语言、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TOP目录

序 言   空间思维,所有思考的根基

 

第一部分   思维中的世界

第 1 章  身体的空间,以行为为导向的空间

对身体及各个部位的认知

行为塑造感知

理解他人的身体

镜像神经元,理解模拟的基础

运动共振,通过对动作的理解获取意义

协调的动作,复杂的互动行为

心在他心,身在他身

第 2 章  身体周围的空间:人、地点、事物

事物,基本层级的分类

人,面部与身体很重要

地点,行为与事件的场景

类别比维度更易理解

思维能超越感知  

人、地点、事物,我们生活的背景

第 3 章  我们周围的空间:这里、此刻、那里、那时

我们身边的世界

变换视角,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地图,扁平化的框架

脑海中的地图,空间及其他

从空间地图到概念地图

思维中的地图:认知拼贴

第 4 章  思维转换,获得空间能力

思维的表征与转换

心理旋转离不开手部旋转

内在视角与外在视角

创造形象:在大脑中画画

让图像动起来:一步一动

获得空间能力

 

第二部分  世界中的思维

第 5 章  会思考的身体,空间中的语言

会说话的双手

手势,用动作创造意义

手势的 5 种类型

手势可以揭示思想

手势比言语更能表达思想

手势能够帮助我们交谈与思考

表征性手势是如何运作的

手势可以改变思维

用手势解答数学、理解音乐

姿势,社会的黏合剂

身体可以思考复杂的思想

第 6 章   关于空间的思考1:点、线、视角

对话与思维

不同视角下的空间

第 7 章  关于空间的思考2:框、线、树状图

两种谈论空间的方式

形状,思维的几何学

框,事物和思想的容器

树状图,部分与部分的部分

线,将想法按顺序排列

顺序,谁是

数字的排列,近似数字系统与精确数字系统  

边界,另一种线

箭头,不对称的线

视角,空间的与抽象的

文字,指向感知

语言与空间

思考与思维

第 8 章  我们创造的空间:地图、图示、草图、说明、漫画

将思维转移到世界中去

认知设计的两个原则

空间,地图的设计

设计地图和其他事物的经验法则

数字与符号

时间,理解因果关系的关键

事件、人物、地点与事物

说明书的 3 个经验法则

图示的语义

有效图示的作用

论述的形式:描述、解释与故事

漫画,创造力的讲故事的形式

故事的三要素:开头、中间和结局

漫画创造意义的独特方式

第 9 章  纸上空间的对话:设计、科学与艺术

素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换位思考,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找到新视角的方法

视角:内部和上方  

艺术与生活

第 10 章 用空间思维图解世界

设计世界  

设计自己  

思维的游戏  

设计的世界说着空间的语言

 

图片出处

参考文献


TOP书摘

序言 空间思维,所有思考的根基

  一个生物不会为了移动而思考,它只是单纯地移动。通过移动,它发现了世界,由此形成了它的思想。

  ——拉丽萨·麦克法夸尔(Larissa Macfarquhar)

  世间万物皆在运动之中。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构成书桌的所有分子在同一频率上震动,那么这张书桌就能从地板上跳起来。即使是看起来静止的植物也会生长、摆动、追逐阳光、(花朵)绽放或闭合。如果完全静止,植物就会凋零。宇宙给运动制定了两条基本规律,这两条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思维:距离——近处的事物比远处的更易获取;重力——向上运动比向下要花费更多力气。

  与有形的事物一样,无形的思维也时刻处于运动之中,有些时候甚至令人难以捉摸。虽然诸多想法在我们脑中无序闪过,但其实质并不会变化。要想捕捉到它们,的途径就是将动态的想法凝固,使抽象的想法具体。人、事、物、地点,我们从永不停歇的时空流动中将它们提取出来,把动态转为静态,从而使我们能够思考这些转化成词语和概念的想法。

  古往今来,宇宙中的一切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这自然也是人类思维的根本所在。在空间中,行为先于语言发生,正如思维基于行为。

  我们在空间中的行为不断改变着空间,也改变着我们自身及他人。我们的行为创造了那些在空间中改变自身及他人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反过来又影响着自身与他人的思维。就像你正在阅读的这些文字,虽然只是安静地印在纸上,却能影响那些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我们也不是简单地将时空流动中的事物转化成词语和概念,而是凭借我们的身体及身体的行为与反应,在这个世界和不断发生的事件中,通过每天使用的语言,去拆解这些概念的形式与结构,格其物而穷其理。通过探究事物中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得以了解事物的功能及我们能用其做什么。我们探寻样式、线条、圆形、外形、分支。在行为、谈话、社群、科学,以及各类艺术(绘画、雕塑、影视、舞蹈、诗歌、戏剧、歌剧、音乐、纪实与虚构文学)中,我们也创造着概念的结构。结构将离散的部分黏合为一体,如果没有结构作为支撑,整体便会分崩离析。然而有些时候我们却故意去破坏、拆解、动摇这些结构,以期发现新的结构。比如小到传统的挑棍游戏,一把细木棍撒到地上互相构架,大家轮流挑起木棍,同时不能触动其他的木棍,否则就要将剩下的木棍重新撒,重构新的局面。再如重新布置家具,甚至重新改组公司。又如从随机数表中抽取样本,或是以任意顺序玩跳房子游戏。

  散文是线性的,一个词语接着一个词语。记叙文与议论文也都具有线性结构,记叙文多以时间为轴,议论文则由逻辑驱动。但是,法国先锋小说家乔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的《人生拼图版》(Life: A User’s Manual),将地点、公寓楼和谜题,而非时间,作为结构框架。散文的线性特征也没有禁锢住读者,人们仍然可以前后反复跳跃着阅读。同样,说话是线性的,一个词语接着一个词语,但是这也不会阻止说者或听者被自身各自飞散的思绪打断。我们的思维也是如此,很少有直来直往的表述,甚至会在同一时刻向许多方向发散。音乐虽然从时间上看是线性的,但从空间上看,却是许多乐器在不同的时刻参与进来,踩着不同的节奏,演奏不同的音符。绘画艺术不是线性的,一直以来都存在一种中心与外围的创作结构,直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出现。结构是很复杂的,我们不断地建立、毁掉和重建它。

  戏剧、竞选演讲,这些表达方式就如音乐一样,在世俗与崇高,理性与感性之间摇摆不定,成了夹杂着信息的寓言。它们也有丰富的情绪表达:活泼的,不祥的,伤感的,快乐的。它们还会改变节奏,缓慢和沉重,快速和轻盈。叙事也是如此。

  典型的西式园林以完美对称的方式建造,在花床和修剪过的树木之间有条显眼的笔直小路。一切都清晰而明确,谁也别想另辟蹊径。中式园林则完全不同,讲究的是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移步换景。没有什么是完全确定的,也许某个时刻你迷路了,却能在下一个路口豁然开朗。

  写书会促使你我思考结构。一本书有它的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按照既有的路径展开它。你可以像游览中式园林一样去探索它,而无须像参观西式园林般规规矩矩地沿着笔直的路径前行。我们是如何思考空间以及我们如何利用空间思考的,这就是这本书对于读者的两个重要意义。这里存在着一个大胆的前提:空间思维,根植于对空间的感知和在空间中的行为,是人们所有思维的基础。请注意,只是基础,而不是整座思维宫殿。试试描述一位朋友的面孔,一个你喜欢的地方,或者一件对你而言有意义的事。记忆和图像可能是生动的,但文字却难以捕捉它们。想想如何重新安排客厅里的家具,或如何折叠毛衣。回忆一下你童年时期的家中有多少扇窗户,或键盘上的 X 键在什么位置。你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眼睛在移动或身体在扭动,然而言语本身并不会产生这些动作。

  本书所讨论的内容聚焦在空间、行为和思维上,这就意味着有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无法包括在内,这让我感到遗憾。本书的目的是吸引更多不同的群体。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语言学家、神经科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博物馆教育家、科学教育家,还有其他一些人。出于对空间思维的兴趣,我有幸与这些群体共事。就像在中式园林里散步,有些人可能想从头走到尾,一处景色也不落下;有些人则可能会走来走去,浏览一些景致而跳过另外一些;而你,也不必去欣赏每一棵树和每一朵花。

  如果你对空间思维还有特别的兴趣,那么请阅读下面这份指南。

  关于基本的内容,即感知和行为如何塑造我们对居住空间的思考,关于身体自身的空间,详见第 1 章。关于身体周围的空间,详见第 2 章。关于导航时探索的空间,详见第 3 章。关于空间思维与空间能力的变化与转换,详见第 4 章。关于手势如何反映与影响思维,详见第 5 章。关于空间和其他一切相关事物的讨论和思考,详见第 5 章、第 6 章和第 7 章。关于设计和使用认知工具、地图、图表、符号、图形、可视化、解释、漫画、草图、设计和艺术这些话题,详见第 8 章、第 9 章和第 10 章。

  我认识并钦佩的艺术家吉迪恩·鲁宾(Gideon Rubin)说,他总是将自己的画作保持在未完成的状态。如此,便能借观众的双眼去完成它。他的艺术根植于怀旧老照片,那种你可能在祖父母的相册中找到的照片,其乐融融的环境里,孩子和年轻人笑盈盈地看向照相机。你会发现自己明明只是看着,但实际上却能感受到照片中人物的身体姿态,从而意识到你从这些肢体、服饰和背景中了解到了多少。当看着鲁宾画中的背景和衣服时,你才会意识到,原来往常看照片时经常错过这些信息,因为关注点常在人的脸上。看着鲁宾的画时,还可以用自己祖母或表姐妹的脸来脑补那些空荡荡的脸,然后意识到你其实已经忘记了她们年轻时的样子。很多观众都一心一意地去脑补那些空白面孔,确信自己真的看到了一张脸。

  在科学、历史、政治等领域,没有所谓已经完成的工作,这一点甚至可能比在艺术领域更加明显。我想说的是,与其说这本书写完了,不如说我决定放手,就写到这里。

  没有经费的支持,研究几乎是不可能做成的。我有幸获得来自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美国海军研究局、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局等的支持。我收到许多学生、朋友和同事的祝福,多年来,我直接或间接地借鉴了他们的思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本书的问世,也未曾读过。我向那些我忘记的人道歉,向那些我无意中歪曲或未能再现其思想的人道歉。我想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只把他们简化成一个按英文姓氏首字母排序的列表,这让我感到很无奈;每个人都给了我独特的东西,每个人都具有出色的洞察力,都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16

纸  张:轻型纸

加载页面用时:78.6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