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课堂名人故事(科学家)
课堂名人故事(科学家)


课堂名人故事(科学家)

作  者:童涵冰,张琼

出 版 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定  价:28.00

I S B N :9787551437929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中小学用书  >  小学阅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这套图书将国内外名家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铺展在小读者们面前,这些精彩而真实的故事无一不在讲述人类对知识的求索和对美德的追寻。
本书为其中一册,具体收录了《沈括:博物学家的赤子之心》《李时珍:遍寻百草济众生》等故事。

TOP作者简介

童涵冰,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杭州师范大学弘一法师·丰子恺研究中心颁发的丰子恺文艺奖银奖、铜奖,曾编译世界名著《红与黑》,有多篇作品在《文汇读书周报》《传记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并有数篇文章收录于《德情映青庐:名家故居逸事》《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两书中。

TOP目录

国内篇
沈括:博物学家的赤子之心
李时珍:遍寻百草济众生
茅以升:建一座通往理想的桥梁
童第周:锲而不舍的克隆先驱
钱学森:忧国忧民的中国航天之父
屠呦呦:一株改变世界的“小草”
袁隆平:稻田里的守望者

国外篇
阿基米德:数学天才的科学发明
麦哲伦:改变历史的航海探险
伽利略:捍卫真理的科学卫士
牛顿: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爱迪生:发明大王的魔法
居里夫人:“镭妈”总会有办法
爱因斯坦:“心不在焉”的草帽博士
参考文献

TOP书摘

沈括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沈周老来得子,对这个孩子格外钟爱,即便仕宦期问辗转多地,也都将沈括带在身边。从泉州、潮州再到汴京,年幼的沈括受到了众多新鲜事物的冲击,在心灵中蔓生出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渴望。最终,激发起他探索世界的强烈兴趣,也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
沈括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科学发现与创造,更在于他以笔记的形式收录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思。它们被永远留存在了《梦溪笔谈》的书页之中,一直留传至900多年后的今天。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作。北宋的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因《梦溪笔谈》的记载得以传世。
北宋时期的杭州,经济繁荣催动旺盛的文化需求,日益频繁的跨区域甚至跨国文化交流又刺激着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在《梦溪笔谈》中,他详细记录了印刷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毕舁发明泥活字印刷对当时国人文化生活追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
在沈括的记载中,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毕异是一个生活在钱塘县的普通老百姓。他将汉字笔画以细而薄的标准,刻在胶泥之上并以火赋型,且每块胶泥只刻一字;同时,再准备一块铁板,铺满由松脂蜡及纸灰混合而成的灰泥。如此一来,印刷的第一步就算到位了。等到待印版面确认后,工匠即可依据每一页的内容,将烧制的活字铺陈在每个版面相应的位置上。然后将活字版烘烤加热。等到灰泥渐渐融化,再将另一块铁板覆盖上去,以此保证字版平整。
泥活字实现了对每个字灵活、便利的调度。用毕异发明的方式刊印书籍,如果只印刷少量,还不能真正体现这种革新所带来的改变,但若印制数量可观,选用活字版印刷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雕版印刷,就相当明显了。排字工一般会根据字韵来给每个字排序,而诸如“之”“也”等会在文中多次出现的汉字,则往往会有几十枚活字作为备用,取用十分便捷。即便是遇到生僻字也可随制随用,不必整版推翻重来。之后,活字印刷术并未就此止步。根据沈括的记载,后来又有人改进了这项技术,先后发明了锡活字、铜活字等,甚至将之传出国门,为世界印刷技术的革新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试想,若不是沈括的忠实记录,千年后的我们又如何能得知,在秀丽的钱塘江之畔,曾有一位勤敏而又智慧的年轻人,用火与泥土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的传播速度,扩大了文明传播的广度。
熙宁四年(1071),沈括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了宋神宗的青睐。在母亲丧期满后,他回京担任提举司天监公事,主管天文。
北宋时期,司天监隶属于中央,主要负责观测天象及以此为依据推算历书。在农耕社会里,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此外,朝廷还在内廷设有翰林天文院,与司天监一起,主要负责夜观天象、记录数据。
当时,历法的推算方式大都以唐代开元年间的《大衍历》为权威。但实际上到了宋代熙宁年间,沿袭《大衍历》推算的时间相比实际,已经落后了五十多刻,约等于半天时间。P6-9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27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