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框架思维:高手做事的方法
框架思维:高手做事的方法


框架思维:高手做事的方法

作  者:[奥]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法]肯尼斯·库克耶、[法]弗朗西斯·德维西库 著

译  者:唐根金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定  价:69.00

I S B N :9787521739084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智商/智谋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高手做事,都有自己的框架。
  框架帮助我们正确地定义问题,设计策略,从而直击事物的本质。
  面对熟悉的场景,框架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做出反应,而不必惊慌失措。面对不熟悉的新情况,框架能够从旧有的知识中整合出新方法,以更高明的方式解决问题。
  建构和应用框架,是独属于我们的特殊能力,是我们应对不断变化的复杂世界的强大工具。

 

TOP作者简介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被誉为“大数据之父” “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 ,是《科学》《自然》等著名学术期刊推崇的互联网研究者之一。现任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  

 

TOP目录

第1章  框架思维
通过框架进行思考和决策,可以有效地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我们的思考依赖框架
看见另一种可能
有节制地想象
我们遭遇的挑战
内在决定外在

第2章  建构框架
成为架构者,学会选取并应用不同的框架,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绘制世界
不当的框架建构及其不幸
预见未知
学会在框架内行事
形成对于事物的独特判断
选择正确的框架
超越机器的独特能力
我们无往不在框架之中

第3章  框架底层要素之一:因果律
将因果推理转化为框架,成为可供反复利用的模板,减轻认知负担,节约决策时间。
以因果与抽象来思考
结合认知与文化
可解释性至关重要
学习、能动性和控制
批判与怀疑
因果意识及其应用

第4章  框架底层要素之二:反事实思维
以目标为导向,透过现状做出各种预想,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想象另一种现实
使用“假扮游戏”
应用心理预演
从抽象到假设性思维
解决新问题

第5章  框架底层要素之三:约束
只有加上规则和限制等约束条件,才能有效释放创造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施加约束
可变性原则
最小变化原则
一致性原则
简化和模拟
赋能,而非缚能
一切都需要有所约束

第6章  重构框架
有时候我们需要转变框架或建构新的框架,从而带来新的思路和一系列新的选项。
勇于建构新的框架
框架库,重新调整,重新创建
做新框架掌控者
开辟新的认知路径
克服四点障碍
重构之重构

第7章  学习添加新的框架
以开放、探究的思维,实现个人和组织层面的框架多样性。
跳脱思维舒适圈
拓宽框架种类
打造多样性团队
建立傻瓜也有妙用的特殊机制
挖掘多样性的潜力

第8章  多元框架并存
实现社会的多元化,才能保障个体和组织的多样性。
单一真理框架
单一性与多样性
拒绝思维的一元化
让不同的框架百花齐放
越多元,越有自信

第9章  打造自己的认知框架
人人都可以建构框架,关键是训练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
创新思维,敢于与众不同
通过建构塑造自我
避免框架的僵化
增强思维敏捷性
建构和运用框架指南

注释
致谢

TOP书摘

  框架的建构通常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但是,那些经常能做出明智决策或需要做出高风险决策的人,会意识到框架建构的必要性以及自身应具备的框架重构能力。这会影响到他们眼中看到的选项以及随后采取的行动。
  当一位风险投资者审慎考虑某项投资时,当军官在军事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时,或者当一名工程师试图解决某个技术难题时,他们都必须建构框架。再比如,我们需要决定是在这个地点或那个地点建一个风电场,还是干脆建一个太阳能发电厂?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只是决策过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通盘考虑,也就是如何来建构框架。
  当然,框架的建构不仅针对高风险领域,它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每天都要面临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我们的头脑具备框架意识。如何才能与我的伴侣相处得更好?如何给老板留下好印象?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生活调节得更健康?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富有?要找到此类问题的答案,建构框架同样重要。框架会强化我们的想法,影响我们的感知和思维方式。通过增强框架意识,通过学会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框架,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好。换言之,我们可以将框架建构从人类认知特征转化为一种实用的工具,从而促成更好的决策。
  我们的大脑运用框架来抓住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过滤掉其他次要的方面。否则,面对杂乱无章的世界,我们将无所适从。通过对各类事物建构框架,世界变得井然有序,在行动上也更加有的放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框架使原本云山雾罩的现实世界变得简洁明了。不过,框架不是世界的简化版,它们只是帮助我们将关注点聚焦在主要的部分。
  框架还可以帮助我们从单一的经验中成长,学会归纳总结出可应用于其他情形(包括尚未发生的情况)的规律性的东西。它们使我们能够对那些未曾观察到甚或不可观察的事物有所了解,能够对数据一片空白的事物展开想象。也就是说,框架能够让我们看见未有之事物。我们可以设问“如果……,那又怎样?”,并预测不同的决策会带来 怎样不同的结果。可以说,正是这种展望和预想虚拟空间的能力,成 就了个体的荣耀和社会进步。
  多少年以来,人类一直仰望天空,期待飞翔。现在我们做到了,但不是像鸟那样。如果没有 1903 年时莱特兄弟的创举,就算现在我们拥有再多的数据、再强大的处理能力,那又怎样?我们需要一种思 维模式:一个框架。同样,人类也一直梦想能在不打开胸腔的前提下, 对人体内部一窥究竟。今天我们也做到了,只不过是借助 X 射线等技术,而非使用肉眼。为了达成所愿,在 1895 年,我们同样需要一种新的理念——一个框架,即懂得如何使用电磁辐射(即伦琴射线)。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某些东西,恰恰是人在改变了对它们的最初构想后获得的——这似乎有点可笑。电话最初是被用于远程听音乐的:人们会拨入电话来听一场音乐会。留声机刚开始的作用是传递信 息:公司总裁可能会把录入唱片的语音备忘录发送给总部以外的经理。只有当这些设备的作用发生翻转之后,技术才开始走俏。20 世纪初,托马斯·爱迪生就认为,电影终将取代上课的教室。如今,百年之后, 在 Zoom 一跃成为新型课堂之际,这一构想才得以实现。
  建构框架的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被广为接受。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曾清楚地表明结果的不同表征会如何影响决策,他们将此称为“框架效应”,并把它描述为人类推理的缺陷。尽管我们使用的是同一个词,但此处的含义有所不同:建构框架不是如何定位事物,而是在做出决定之前有意识地利用思维模式来导出选择的一种行为。尽管错误的框架必然导致决策失误,但是建构框架是有意义的,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框架使我们得以了解并重新改造世界。缺少了框架,我们就不再是我们自己,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一个物种。
  把框架重构看作一种范式转换,看作对某一领域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这也许很吸引人。1962年,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曾指出,范式转换能推动科学进步。但是,这么说并不确切。每一次的范式转换都相当于一次框架重构。比如,当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托勒密的地心说的时候,这就是一次框架的重构。反过来说,并非每一次框架重构都是范式转换——此时,框架重构的发生非常频繁。有时候,框架重构可以改变社会对世界的认识,但更多的时候,它只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的改变。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凡是成功的框架重构都会促成明智的决策。
  和框架打交道似乎既复杂又不易,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不过,人类在这方面特别擅长。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生活和工作,只不过有时候并未意识到而已。
  框架不仅仅意味着某个人的独特视角,它们还代表我们所使用的认知模板。不过,这个视角的概念倒是个不错的比喻。在意大利建筑师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于 1420 年前后用几何透视法绘制建筑工程图纸之前,艺术家们笔下的世界是平的,他们根据物体的重要性,在 画布上相应的位置画下不同的物体。受到布鲁内莱斯基的启发,艺术 家们学会了画出纵深感,把他们的所见如实反映在画面之上。对照前 后不同的画风,这样的改变使我们明白转换新的框架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都是架构者。我们预测未来,从平凡之事到宏大景象,无所不包。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断开启头脑里面的时空旅行。有些人穿梭自如,另一些人则相对笨拙,但我们都可以努力做得更好。事实上,我们也必须如此。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10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纯质纸

加载页面用时:46.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