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

作  者: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定  价:158.00

I S B N :978757601346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心灵疗愈  >  心理学经典著作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个人因素在人类自我发展、适应以及社会和个人改变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其中,人们对其效能的信念发挥着关键作用。除非人们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期望的结果,阻止有害的结果,否则当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有什么能激励他们行动或坚持。其他任何可能作为引导或动机的因素,都是基于一个人拥有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力量这一核心信念的。本书展现了个人和群体效能感知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自我效能感是阿尔伯特·班杜拉创建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一理论中,班杜拉特别强调人是行动的动因,特别强调人所具有的动因作用,即人的能动性。因此,他认为个体与环境,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人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又影响、形成他的社会环境。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对自己作为动因的能力信念,它控制着人们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并通过它控制着人们所处的环境条件。所以,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

在本书中,班杜拉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根据这一思想对自我效能的性质、结构、来源、自我效能感在个体一生中的发展、自我效能感起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班杜拉把自我效能感思想扩展到集体,分析了集体效能感在学校、社区、各种社会机构的成就,以至在更广大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TOP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2021)  生于加拿大,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社会认知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他在社会模仿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拓展了我们对于人类学习的视野,所揭示的关于观察与模仿对于学习与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在当前信息时代更是突显其重要性。他对自我调节机制、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表明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可以影响其选择、动机,甚至是幸福与健康,为我们认识人类的自我发展、适应与改变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拓展了我们利用知识来造福人类的深度与边界,影响波及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研究与生活领域。他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加拿大勋章,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威廉·詹姆士奖、詹姆士·卡特尔奖,美国心理学会(APA)桑代克奖和终身成就奖。


TOP目录

001译者前言

003中文版前言

005序言

/第一章/理论观点

003人类动因的性质

006三元交互因果关系中的人类动因

008决定论和自我影响的实施

011个人效能的相关观点

/第二章/自我效能的性质与结构

040自我效能知觉是一种生成能力

042行为的积极产生者和消极预言者

043对个人因果作用的自我效能观点046自我效能信念系统的多维性

059自我效能的因果关系

066效能判断和行动间不一致的原因

/第三章/自我效能的来源

087动作性掌握经验

094替代经验

110言语说服

115生理和情感状态

123效能信息的整合

/第四章/调节过程

126认知过程

132动机过程

148情感过程172选择过程

/第五章/自我效能的发展分析

176个体动因感的起源

180自我效能的家庭来源

186同伴及自我效能的扩展和证实

187学校是自我效能培养的主体

190青少年的转折经验带来的自我效能增长

197成年人的自我效能

212随年龄增长的自我效能再评价

/第六章/认知功能

229学生的认知自我效能

256教师的效能知觉

260集体学校效能

/第七章/健康功能

279自我效能知觉的生物学效应

297健康促进行为中的自我效能知觉

334预后判断和自我效能知觉

/第八章/临床功能

341焦虑和恐怖性障碍

367抑郁

374饮食失调

383酒精和药物滥用

/第九章/运动功能

397运动技能的发展

411运动行为的自我调节

433集体团队效能

438身体锻炼的心理生物效果

/第十章/组织功能

455职业发展和追求

474职业角色的掌握

485组织决策中的自我效能

496职业角色扮演中的自我效能

505集体组织效能

/第十一章/集体效能

515集体效能的测量

520政治效能

544媒体影响方式的使能作用

551为社会文化变革提供条件

560集体效能的破坏因素

566参考文献

662主题索引


TOP书摘

译者前言

自我效能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最早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经过20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他在1997年出版了《自我效能》一书,对自我效能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班杜拉的论著中,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和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自我效能信念(selfefficacy beliefs)、自我效能知觉(perceived selfefficacy)及效能信念(efficacy beliefs)等术语交替使用的,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因此,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创建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一理论中,班杜拉特别强调人是行动的动因(agent),特别强调人所具有的动因作用(agency),即人的能动性。因此,他认为个体与环境,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人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又影响、形成他的社会环境。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对自己作为动因的能力信念,它控制着人们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并通过它控制着人们所处的环境条件。所以,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在本书中,班杜拉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根据这一思想对自我效能的性质、结构、来源、自我效能感在个体一生中的发展、自我效能感起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班杜拉把自我效能感思想扩展到集体,分析了集体效能感在学校、社区、各种社会机构的成就,以至国家政治活动中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和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关系。班杜拉除了对自我效能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外,还非常关注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自我效能》的近一半内容是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总结,阐述自我效能感在学校教育、提高健康水平、临床治疗、职业活动、管理和体育运动等领域的功能。

不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应用问题,作者都以实证研究的结果作为论证的基础。书中介绍了大量实验研究的材料。这些实验在方法上也具有特色,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都相当严格,研究结果可确切地分离出自我效能和其他相关因素在行为成就中的作用。建议读者对此也加以注意。

该书是一本自我效能感的专著,但它涉及归因、动机、目标、期望等许多有关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的理论问题。因此,该书可供所有对人的心理特性与行为问题感兴趣的心理学工作者和其他专业的学者阅读。在书的应用部分,作者不仅阐述了自我效能在各个实践领域的作用,而且广泛地阐述了如何解决各实践领域中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对各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如教师、教练、社区工作者、临床工作者、管理人员、各级领导等)如何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都有参考价值。

该书的翻译是集体完成的。中文版序,第三、四、五、六、九章由李凌翻译;序,第一、七、八、十章由井世洁翻译;第二、十一章由缪小春、张小林翻译;缪小春和李凌译出了主题索引。译稿经缪小春统一审校。该书内容广泛,除心理学外,还涉及哲学、教育、医学、社会、政治、管理、体育等许多学科和领域的概念及理论。书的文字也有相当难度。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我们试图在忠于原著(包括作者的文字风格)、准确表达原著内容意义的基础上,尽力使译文便于我国读者阅读。但由于专业、英语和中文水平的限制,我们未能完全如愿。

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刘俊升和单敏月帮助我们完成部分译稿的打印工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彭呈军为书稿的翻译和出版付出大量精力,在此向他表示深切谢意。

中文版前言

电子技术革命性的发展以及人类联通度的日益全球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瞬间可以通达世界的通讯正在改变着人类影响的本质、范围、速度以及轨迹。这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教育、工作、与彼此的关系以及经营生意和处理日常事务。这些快速发展的现实,呈现出新世纪的新挑战,并极大地扩展了人们塑造个人发展和国家生存状态的机会。

个人因素在人类自我发展、适应以及社会和个人改变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其中,人们对其效能的信念发挥着关键作用。除非人们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期望的结果,阻止有害的结果,否则当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有什么能激励他们行动或坚持。其他任何可能作为引导或动机的因素,都是基于一个人拥有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力量这一核心信念的。本书展现了个人和群体效能感知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在教育领域,现在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实施更大的个人控制。过去,他们的教育发展极大地依赖于他们所进入的学校。现在,他们拥有最好的图书馆、博物馆,而且只要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通过全球互联网随时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自我教育。

在以知识为基础、日新月异的全球社会中,人们的希望和未来在于其不断地自我发展与自我更新的能力。教育技术并非是智力发展的万用良方。如果学生不能激励自己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便利,那么互联网上的辅导者也就形同虚设。因此,对于一个多产而创新的社会,自我指导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在职业生活中,自我指导也正在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过去,雇员学会了某一特定的行当,就一辈子在同一机构中做相同的事情。在现代工作中,以信息为基础的技术将使以前手工操作的生产和服务系统得以自动化运营。从工业向信息时代的这一历史性转变,要求高级的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随着飞速的变化,知识和专门技术如果不适应新的工业技术而更新,很快就会过时。雇员们必须在整个工作生涯中,对各种各样位置和职业中的自我发展把握主动性。

有效的适应性在组织水平上也已经成为一种奖赏。组织必须不断创新以在快速变化着的全球化市场中生存并繁荣。他们面临着在成功的至高点上为变化作准备的悖论。许多组织成为成功惯性的受害者。他们被束缚在为他们带来成功的技术和产品上,没能就未来的技术和市场作出足够迅速的变化,变得慢的成为大输家。随着既不考虑时间、也不考虑地点的无线通讯系统的发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多地闯入家庭、社会和娱乐生活。现在,人们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和他们的工作地连线。这些电子技术对权衡各种事情的轻重利弊提出了新的挑战。

近些年来,从疾病模式转向健康模式,健康概念有一个较大的改变。人类健康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环境条件。通过控制健康习惯,人们能够活得更长、更健康,能延缓老化的进程。通过个人和群体效能的发展,使人们控制自己的健康习惯,创设健康的身体和社会环境,能产生巨大的健康益处。如果这为数不多的习惯所带来的巨大健康益处被植入一种药片的话,这些健康结果该被宣布为医学领域中的里程碑了。

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社会和政治进程。它给人们提供大量机会参与支持人类共同渴望的有关事项和活动。这些先进的技术将交流能力散布到全社会并跨越国界,但该系统不决定它们将被如何使用或它们具有什么类型的社会影响。个人和群体效能的发展,决定人们是否能让自己所言掷地有声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积极作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有意义的改变。

人们并非自顾自地生活。人们一起工作以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因此,本书相当关注引起有意义的社会变化的群体效能的训练。随着日益增长的跨越国界的相互依存,国外的事件会对国内的职业、社会和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全球化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使得社会系统能为自己服务的强烈的群体效能感,在促进他们的共同利益上变得至关重要。

判断一个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不仅要看它的解释性和预测力,还要看它影响人类活动变化的操作力量。本书收录的大量有关效能信念本质和功能的知识,就如何为了人类而改善提高个人和群体效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十分高兴有机会向翻译本书的缪小春教授、为此书中文版作准备的彭呈军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致以深切的谢意。他们通过慷慨努力,已经对观点的分享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阿尔伯特?班杜拉

斯坦福大学

序言

当代社会正在经历着非凡的信息、社会和技术变革。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社会变革本身并非新生事物,新的是变革的强度和不断加快的速度。巨大变革的快速周期需要连续的个人和社会更新。这些挑战性的现实促进了人们塑造自己未来的效能感。当代的许多理论将人们描述为由环境事件协调的内部机制的旁观者,人被剥夺了任何主体感。而实际上,人是自发的、具有抱负的有机体,他们能够塑造自己的生活,并能影响组织、引导和调节社会事件的社会制度。

本书探讨了人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产生所期待结果的能力信念实施人类动因作用的问题。它相当详细地回顾了效能信念的起源、结构,其影响人类健康和成功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发展起来并有助于人的改善。自我效能知觉在多侧面的社会认知理论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是行动的唯一决定因素。本书证明了效能信念与其他社会认知因素共同起作用以调节人类的适应和改变的许多途径。

社会中发生的剧烈变革正在形成新的自相矛盾。一方面,人们具有更多的知识、方法与社会权利对自身的发展及影响他们生活的条件实施个人和集体性的控制。另一方面,随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的不断增加,当今社会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主要受远方事件的影响。人们相互之间联系的全球化为人们对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生活进行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跨国的现实正在创造一种新的世界文化,它对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未来的集体效能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

在本书所提到的人类动因概念中,自我效能知觉在社会结构影响的宽泛网络中发挥作用。然而,这种分析超越了情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将其行动适应于他们从中发现自己的社会情境。人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也是其生产者。简言之,他们有能力选择和形成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之情境主义观点,交互观点能更好地解释人的特征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式因果关系。在这一观点中,社会结构影响主要通过自我系统起作用而不是表现关于人类行为的相互竞争的概念。由于影响是双向的,社会认知理论不接受自我和社会之间以及社会结构与个人动因之间关系的二元论观点。

人类的生活是高度相互依赖的。人们的个人行为会对他人的幸福产生影响,同样,他人的行为也会影响自己的幸福。人们必须协同工作以便使自己能生活得更好。因此,社会认知理论将对人类动因的分析延伸到集体动因的运用。它通过家庭、社区、组织、社会机构甚至国家的共同效能信念和志向起作用,于是人们能够解决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一致的努力改善生活。本书考察了当前破坏集体效能发展的生活条件以及人们努力重新获得一些对生活进行控制的方法的新的社会条件。

理论根据解释力和预测力进行判断。在最后的分析中,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也必须通过它改善人们生活的能力进行评判。自我效能理论为在各种生活条件下进行社会应用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应用的范围和种类证明了这一观点的解释和作用的普遍性。我希望对个人和集体能力的更好理解能有助于指引人类发展和变化的理想进程。

知识的发展和它们引起的技术进步已经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环境适应自己而不仅仅是要自己适应环境。通过改革行动,人们已经更有力地控制了双向的进化进程。提高了的效能对生活性质和质量的影响依赖于所设定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于我们的激励系统和我们创造的一些技术会将我们引向何方的问题。如果我们使用建立在短视观点基础上的激励系统继续破坏维持生活的、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那么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个“非自然的文化选择”理论。人类对环境控制的不断增加产生了有趣的自相矛盾效应。人类创造出来以改变和控制环境的技术变成了限制性力量,这反过来又控制人的思维和行为。本书的最后一章提出了这些更普遍的话题和关于它们的以效能为基础的观点。

这本书中的一些材料已经发表在我以前的一些书籍和期刊文章中: 人类动因中的自我效能机制,《美国心理学家》,1982;个人动因运用中的自我效能知觉,《心理学家: 英国心理学会公报》,1989;《通过目标系统对动机和行动进行自我调节》,克拉沃学术出版社(Riuwer A Cademic Publishers),1988;生理激活和健康促进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雷文》(Raven),1991;认知发展和机能中的自我效能知觉,《教育心理学家》,1993。这些材料已经被修订、扩展和更新。

很高兴在这里我能有机会感谢许多在这一工作中以各种方式帮助过我的人。我还要感谢斯宾塞基金会和约翰尼?雅各布斯基金会对我的研究方案和手稿准备的慷慨支持。虽然这本书只具了一个作者的名字,但它是以往许多学生与同事合作努力的成果。他们的创造性的贡献体现在这本书大量的引用文献中。我感谢他们丰富了我的学识,同时感谢他们多年来的热情友谊。我还希望表达出我对许多为效能信念系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证据和新颖洞察力的学者的感谢。如果没有他们提供信息,这本书不会有如此的广度和深度。

自我效能可以应用于人类机能的各种不同领域。这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要通过许多学科领域的工作来完成。我深深地感激戴维?阿特金森,他利用不计其数的时间呆在图书馆中不知疲倦地寻找常常是已丢失和晦涩的期刊文章。我要特别感谢莉莎?海尔里奇,她不但把我的工作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她的无价的帮助使其有所改善。我们一起富有幽默感地度过了工作时间。

一本书的写作不仅是作者的心血,其中还包含了一家人的无私奉献。我要感谢我的家庭对我的信任,以及他们在我写作中,特别是这本书写作的最后阶段所表现出的克制态度。我要把这本书献给我的家人。

/第一章/

理论观点

人们总是努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事件。通过对可以控制的领域进行操纵,能够更好地实现理想,防止不如意的事件发生。在原始社会,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极其有限,因而基本上没有能力改变生活现状,他们只能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并且认为这些动因操纵着他们的生活。人们举行精心安排的仪式并执行各种行为准则,试图得到超自然力量的垂青或免受超自然力量的惩罚。即使在当代社会,当遇到极其不能确定的重要事件,许多人仍然采用迷信的仪式祈祷事态的发展能如其所愿。当偶尔有几次不相干的仪式与成功的后果相伴出现,人们便很容易相信是仪式影响了后果。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知识的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人们预测事件并对事件进行控制的能力。对控制超自然系统的信念已让位于承认人们具有塑造自身命运力量的观点。人类自我概念的变化和生活由超自然控制变为个人控制的生命观的变化带来了因果思维上的重大转变,新的启发使人类力量的运用快速地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人类的独创性和努力取代了对神灵的安慰性仪式,成为改变生活条件的手段。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人类建立了物理技术,使得日常生活得到巨大的改观。人类发展出的生物技术能够改变动物和植物的基因构成。人类创造的医学和社会心理技术提高了身体及情绪生活的质量。人类设计出了社会系统,对易受强迫性或惩罚性制度控制的信念和行为类型进行限制。这些权利与制度性保护扩展了信念和行为的自由空间。

对生活环境进行控制的努力几乎渗透于人一生的所有行为之中,因为它提供了无数的个人和社会利益。重大事件的不确定性使人高度不安。就人们能对重大后果的产生发挥作用来说,人们能够更好地预测后果。预测能力培养了适应的准备性。不能对事件施加影响会对生活造成不利的后果,它将滋生忧惧、冷漠和绝望。因此,保护所期待的结果并避免不受欢迎的后果发生的能力对个体控制的发展和运用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人们越能够对生活中的有关事件施加影响,就越能够将自己按照自己喜爱的那样进行塑造。通过选择和创造对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人的环境支持,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方向产生影响。当然,人类的作用处于社会条件之中。因此,环境对有价值的生活道路的支持是由个体自身以及与其他人一起创造出来的。通过集体行动,人们能够调节社会系统的特性和实践以改善生活。

人类运用控制的能力是混合的赐福。个人效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要依赖于生活的目标。例如,由不可动摇的效能所驱动的革新者和社会改革家的生活,不是轻松的生活。他们常成为讥笑、谴责和迫害的对象,即使社会最终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中获益。许多获得了认同和盛名的人通过克服表面上难以克服的困难来塑造自己的生活只是为了进入新的社会现实,但对这些新的社会现实,他们只能实行较少的控制,进行拙劣的处理。确实,有关名人和无名之辈的历史中充满着既作为生活的建设者又作为生活的牺牲品的个体。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这不仅对当前生活、同时也对后代产生了普遍性的影响。许多提供当前利益的技术也包含着危险性,对环境造成巨大损失。我们的技术能力对地球进行破坏或使地球上的许多地方变成无人居住的地区,表明了人类力量的强度在不断增加。当前公众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创造的技术将把我们带向何方。对自我利益的贪婪追求会给社会造成长期的破坏效应。运用社会力量将个体利益置于大众的共同利益之上,会引起大量的特殊利益,不再为解决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付出努力。如果没有对超越狭隘的自我利益的共同目标的承诺,控制的运用会退化为个人和派别力量的冲突。人们要想实现所期待的共同理想并为后人保持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就必须同心协力。简言之,人类控制的能力既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也可以导致不良的后果。

由于控制在人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多年来,出现了有关它的许多理论。个体的动机水平、情绪状态和行动更多依赖于他们相信什么,而不是客观上什么是正确的。因此,研究的重心一直放在人们将自身作为原因的能力信念上。大多数理论隐含着控制是先天内驱力的观点。任何一种广泛有益的——而且因此是高度普遍的——能力很快就被解释为是自我决定的或自我掌握的先天内驱力。但是主张个人控制的努力是先天内驱力的表现的理论,削弱了对人类效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一问题的兴趣,因为这种内驱力是人们生来就具有的。这些理论反而非常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内驱力如何受到社会的阻挠并不断减弱。实质上,所有人都在尝试证明至少对影响他们的一些事件施加影响的事实并不必然表示先天动机的存在。控制本身也不能被看作是终结。实施控制以保证获得期待的结果并防止非期待的结果产生具有巨大的功能价值,并且是激励性动机的强大来源。关于控制的运用到底是先天的驱力还是由期待的利益所驱动的问题,在后面将得到相当多的关注。

人们通过个人动因的机制为自身的社会心理机能施加着原因性作用。在动因的各种机制中,没有一种比个人效能信念更处于核心地位、更具普遍意义。一个人除非相信自己能通过自身的行动产生所期待的效果,否则他们很少具备行动的动机。因而,效能信念是行动的重要基础。人们使用个人效能信念指引自己的生活。自我效能知觉指的是相信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行动以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可是,能对之实施个人影响的事件多种多样。影响可能包括调节自己的动机、思维过程、情绪状态和行为,或者它也可以包括改变环境条件,这些都依赖于一个人想要控制什么。

个体的效能信念具有不同的作用。它影响人们选择追求的行动进程、在特定意图中付出多大的努力、在面临障碍和失败时能坚持多长时间、从不幸中恢复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自我妨碍的还是自我帮助式的、在应对高负荷的环境要求时体验到多大程度的应激和抑郁,以及所能实现的成功的水平。这一章将考察人类动因的性质和个人因果作用的其他概念。

人类动因的性质

人们可以对他们所做的事施加影响。当然,大多数人类行为决定于许多交互作用的因素,因而人们可以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产生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使某一事件发生的力量应该与事件如何发生的机制相区别。例如,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追求特定策略,但他不会让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命令骨骼肌按指定模式运动。人们会根据什么是处于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和关于自身能力的信念的理解,尝试做出符合目标的行为,而不具有自己的选择如何与有益于努力的神经生理事件相协调的最模糊观念。

在评价人类动因的意图性的作用时,必须要区别为达到所要结果的个体行为的产物与所执行的行为实际产生的效果。动因指的是有意图的行动。因此,在瓷器店中因为被另一个店员绊倒而打碎了一套不稳的盘子的人不能被看作是事件的施动者。然而,戴维森(Davidson, 1971)提醒我们,为某一目的服务的行动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局。他引用哈姆雷特的例子来说明。忧郁的哈姆雷特想要刺死藏在挂毯后的人,因为他认为这个人是国王,但令他恐惧的是,他发现他杀死的竟然是波罗纽斯。杀死躲在挂毯后的人是有意图的,但受害对象却发生了错误。效果不是动因性行动的特征,它们是行动的结果。许多行动是在行动将带来所期待后果的信念指引下执行的,但实际产生的结果既不是想达成的也不是所需要的。例如,人们通过自己对结局的错误估计而导致的有意违规行动使自己变得痛苦,这是很寻常的事。一些造成伤害的社会实践与政策在最初设计和实施时往往出于良好的用意,其有害效果是无法预见得到的。简而言之,为达到某一目的而产生行动的力量是个人动因的关键特征。动因的运用产生有益还是有害的效果,或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则是另一回事。

个人效能信念是构成人类动因的关键因素。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引起一定结果,他们将不会尝试让事件发生。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个人效能感是以命题性信念来表征的。我们将在后面看到这些信念与其他在处理不同现实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的因素一并包含在同一个功能性关系网络中。用心理语言描述信念的事实引起了对本体论的还原主义和调节系统多样性的哲学争论。4心理事件是脑的活动,而不是脱离神经系统的非物质实体。如果邦格(Bunge, 1980)的脑移植假设可以执行的话,那么大脑捐献者独特的精神生命毫无疑问将伴随移植的大脑进入新的躯体,而不是作为独立领域中的心理实体留在捐献者身上。然而,物质性并不意味着还原主义。思维过程是在本体论中不可还原的脑活动。斯波林(Sperry, 1993)在他关于向认知主义的范式性转变的论述中清楚地说明了非二元的心灵主义的一些特征。心理状态是脑加工活动产生时出现的特性。这种特性与创造它们的元素在许多新的方面上有所不同,而不仅仅是相同特性复杂程度的提高。使用邦格(Bunge, 1977)的模拟来说明,水的特性(如流体性、粘度和透明)并不仅仅是其微观成分——氧和氢的特征的集合体。

思维过程不仅仅是自然发生的脑活动,它们也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许多神经系统有益于人类的机能活动。这些系统在不同的位置和水平交互式地运作,通过大量信息加工活动产生连贯的经验。在本体论的多元性观点看来,某些脑结构是专门为心理活动服务的。由较高级的皮层系统产生的思维加工被包括在对内脏、肌肉运动和其他较低水平亚系统的调节之中。例如,许多微感觉、知觉和信息加工活动引起对个人效能的判断。然而,效能感一旦形成,就会调节抱负、行动进程的选择、努力的动员和保持以及情感反应。在微观事件和自然发生的宏观事件之间的作用可以是自下而上也可以是自上而下的。因而,自然发生的交互作用的动因采取从复杂事件到较简单事件的本体论的非还原主义和身体调节亚系统的多元性,这些亚系统在一个层次性的结构系统中相互联系以行使功能,其中较高级的神经中枢控制较低级中枢。

认知活动是人脑皮层的产物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心理学理论中表达功能性关系的法则能还原为神经生理学理论。必须将皮层系统如何起作用与能使这些系统协调一致以产生服务于不同目的的行动过程的个体和社会手段相区别。许多心理学关心的是发现如何构造环境影响,进行认知活动以提高人类的适应性和改变能力的法则。关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大多数心理学理论还没有相对应的神经生理理论,因此,不能从神经生理理论中引出。之所以这些因素没有出现在神经生理理论中,是因为许多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对机体外部的事件的建构和组织。例如,有关学习时大脑回路的知识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根据抽象性、新奇性和挑战性的水平设计出学习条件;如何提供激励使人们参与、加工和组织的相关信息;以何种方式呈现信息;学习是在独立、合作还是在竞争条件下效果最好。理想的条件必须根据心理学规律来特别界定。理解大脑如何活动也不能为如何产生高效的父母、教师或政治家提供规则。虽然心理学原理不能违背为其服务的系统的神经生理能力,但它仍需要探索心理学本身的原理。如果走一条还原主义的老路,我们将在生物学和化学之间来回走动,最终会以原子微粒结束,中间的地点和最后的终点都不会提供人类行为的心理法则。

对心理进行生理学解释的一个重要挑战在于要详细说明大脑产生心理事件的机制并解释这些事件如何产生决定性作用。人类的心理是生产性的、5创造性的和前摄性的,而不仅仅是反应性的。因此,一个甚至更难以克服的挑战是解释人类如何成为新奇的、有创造性的或梦幻般的,或完全脱离现实的思想的产生者。一个人可以有意图地产生新奇、连贯的思想,例如,穿着黄绿色晚礼服的河马吊在绳索上滑过月球上的陨石坑。与之相类似,一个人可以构思几种新奇的行动并选择其中之一来执行。人们通过有意实现个人动因将认知产品变成现实。有意性和动因提出了一个关于人们如何激发作为动因运用的特征、导致特定意图实现的皮层加工活动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超越了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之间的皮层联系,它是个体在思考未来行动进程、评价不同环境条件下可能的功能价值、组织和引导执行所选行动时皮层事件的有意图产物。认知的产物具有目的性、创造性和评价性的特点,它与根据预先形成的认知的外部线索来解释新奇想法相悖。除了人类如何产生思想和行为这一问题外,人类如何产生自我知觉、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的活动也是非常有趣的问题。

罗特斯奇弗(Rottschaefer, 1985)对通过有意性和产生性认知起作用的人类动因进行了有创见性的分析,它与排除性的唯物论者所偏爱的人类行为的非有意性观点有关。人在一生中是动因的操作者,而不仅仅是由环境事件安排的脑机制的旁观者。感觉、运动和皮层系统只是人类用来完成给生活以意义与方向的任务和目标的工具(Harr & Gillet, 1994)。通过有意性的行为,人们形成了神经生理系统的功能性结构。通过调节自身动机和所追求的行动,人们产生出形成符号的、心理动作的和其他技能的神经生理基质的经验。如果人类在躯体系统中的任何环节上体验到损伤或下降,他们总会设计出另外的方式参与和管理周围的环境。

自我作为动因和对象这种二元性渗透在人格研究领域的许多理论之中。自我的双重性质也融合进自我影响之中。人们在日常的事务中,分析面临的情境,思考另外的行为进程,判断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力,并估计行动可能产生的结果。他们按自己的判断行事,而后反省他们的想法在处理手头工作中的效果如何,并且相应地改变想法和策略。人们被说成在作用于环境时是动因,而反省和对自身发生作用时就是对象。

社会认知理论反对自我的二元论观点。对自己的功能进行反省需要转变对同一动因的视角而不是将自我从动因变为对象或使相互调节的不同内部动因或自我具体化。是同一个人对如何调控环境进行策略性思考,随后评价自身知识、思维技能、能力和行动策略的适当性。视角的转换并没有如自我的二元论观点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将个体从动因变为对象。一个人在反省自己的经验和向自身施加影响时,与他执行动作时一样也是动因。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不能分离为动因和对象;相反,个体在自我反省和自我影响过程中既是动因又是对象。

三元交互因果关系中的人类动因

“因果关系”这一术语用在当前的情境中指的是事件之间的功能性相互依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类动因是在一个包含三元交互因果关系的、相互依赖的因果6结构中发挥作用的(Bandura, 1986a)。在这种关于自我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中,以认知、情感和生理事件形式存在的个体内在因素,行为和环境事件作为双向相互影响的互动决定要素都起作用(图1.1)。图1.1三元交互因果关系中的三类主要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B代表行为;P是以认知、情感和生理事件形式存在的内在个人因素;E是外在环境(Bandura, 1986a)。

存在交互作用并不意味着这三组互动的决定因素具有相同的强度。它们的相对影响在不同活动和不同环境下会发生变动。相互影响和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也不会作为整体性的实体同时出现。某一原因性因素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由于三组因素起作用的时间存在滞差,我们有可能了解交互因果关系中不同的成分是如何起作用的,而不必费力同时评定每一种可能起相互作用的因素。

人类的适应和改变以社会系统为基础。因而,个人动因是在一个社会结构性影响的大网络中发挥作用的。在动因性的作用中,人们既是社会系统的生产者,又是社会系统的产物。社会结构——它为了在特定领域中通过权威规则和法令来组织、引导、调节人类的各种事务——并不是由某种完美的观念产生的;它们是由人类的行动创造出来的。反过来,社会结构对个人的发展和日常功能强加了许多限制并提供了一些资源。但结构性限制和始动性资源都不能预先注定个体在某一情境中成为什么样的人或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社会结构代表的是由扮演指定角色的人所执行的社会许可的实践活动(Giddens, 1984)。这样,它并不强求统一行动。在规则结构中,解释、实施、采纳、防止或积极的反抗都存在许多个体差异(Burns & Dietz, in press)。高效能的人会迅速利用机会结构并找到克服制度上的限制的方法或者通过集体行动改变它们。相反,缺乏效能的人较难利用社会系统提供的机会,由此很容易因制度上的阻碍而失去勇气。没有脱离现实的社会结构和情境的个人动因,在个体和对社会系统的制度化运作负责的那些人之间存在着动力性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代表制度的工作人员与努力寻求适应或改变自己的实践的人之间的动因性作用。动因无论对于制度的工作人员还是自由职业者都是一个整体。社会认知理论因此回避个人和社会间及社会结构与个人动因间的二元论。

社会结构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常被看作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对立概念或它们代表因果关系的不同水平。这种观点同样是二元论的。人类行为不能单独根据社会结构因素或心理因素被完全理解。彻底理解人类行为需要一种认为社会影响通过产生行动的自我过程来实现的整合性因果观点。自我系统并不像结构还原论者所声称的那样,它不仅仅是外部影响的渠道。自我是通过自我影响的运用而社会性地构成的,个体对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和要做什么起部分作用。而且,人类动因是以生产性和前摄性方式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反应性的。因此,在三元交互因果关系理论中,社会结构和个人决定因素被看作是在统一的因果结构中相互作用的协同因素。

动因性因果关系的各个概念已经结合成个人的动因作用。社会认知理论采用一个更宽泛的动因观。人们不是孤立地生活,他们在一起工作产生出所期待的结果。社会和经济生活之间相互依赖的不断加深进一步强调需要开拓探究的重点,不仅仅要研究个体影响的实施,同时,要研究旨在影响事件发展进程的集体行为。因此,社会认知理论将对人类动因机制的分析扩展到集体动因的实施。人们所共有的集体性地产生效果的能力信念是集体动因的关键部分。集体效能不单纯是个体效能信念的总和,而是群体水平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协作性和互动性动力的产物。后面的章节将进一步分析个体和集体效能信念如何为人的适应及改变作出贡献。个人和社会改变在提高生活质量上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

决定论和自我影响的实施

动因性因果关系的讨论引发了决定论和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定控制的自由这一基本问题的争论。决定论这一术语用在这里表示的是事件效果的产生而不是在教条的意义上意味着行为完全决定于独立于个体的先前一系列原因。因为大多数行为是由许多交互作用地运作的因素协同决定的,某一事件只是有可能产生效果而不是在交互作用的决定系统中必然地产生效果。

自由往往被认为对立于决定论。从社会认知的观点看,自由和决定论之间不是不相容的。自由不能被消极地理解成社会影响或情境限制的例外。它应被积极地定义为达成所期望的结果而进行的自我影响。这种动因性因果关系非常依赖认知上的自我调节。它通过反省思维、创造性使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选择和执行行动所需的其他自我影响方法来实现。自我影响以与外部影响相同的方式决定性地对行为起作用。假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有能力进行各种选择并调节自己动机和行为的人比那些只具有有限的个人动因手段的人更具有使事件发生的自由。之所以某种程度的自由是可能的,是因为自我影响决定性地对行动起作用。

从各种可能的对象中进行行动选择并不是完全和偶然地由环境事件所决定的。做出选择需要反省思维的帮助,通过反省思维,自我影响充分发挥作用。人们可以通过思考其他的选择、如何预见和权衡包括他们自己的自我评价反应的具体后果以及如何评价执行自己的选择的能力,对自己所做的事件施加影响。思维引导行动这种说法只是方便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把动因授予思维。不是个体产生思维而后成为行动的动因。认知活动构成自我影响的过程,它对采取的行动进程施加影响。因此,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可能在有效和无效的精神状态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但是,个体仍是思维、努力、行动的动因。省略性的表达不应被错误地理解为动因从个人转移到思想。

动因性因果关系包含着以不同于环境力量规定的方式行动,而不是必须屈从于它们的能力。在吸引人的和强制性的条件下,个人动因表现为抑制力。8人们建立起用以指导、激发和调节自己行为的个人标准(Bandura, 1986a; 1991b)。对符合个人标准的行动的预见性自尊和对违反个人标准的行动的自我指责起着调节性的影响作用。人们总是倾向于做那些能给予他们自我满足和自我价值感的事情。他们避免做违反个人标准的事,因为这会带来自我谴责。在自我反应能力发展起来后,行为通常会产生两种结果——外在的结果和自我评价反应——它们可以对行为产生赞美的或反对的影响。有的人深信自己的自我价值以至能忍受长期的错误对待而不去同意他们所认为是不公正或不道德的事,这是常见的现象。托玛斯?莫尔(Thomas More)就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不得不为自尊而放弃期待和物质利益的困境。

自我影响不仅影响所做的选择,而且决定所执行的选定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对个体动因机制的心理学分析表明人们通过认知上的指导和自我激励以及选择并建构适合自己目的的环境对实现所预期的未来发挥作用(Bandura, 1986a)。作为可习得的技能,深谋远虑、熟练和自我影响手段越高明,一个人越有可能获得成功。由于具有自我影响的能力,人们至少是自己命运的部分建设者。不是决定论法则应该受到怀疑,而是决定论应被看作是单向还是双向过程的问题。假设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决定论并不含有人只是外部力量的工具这样的宿命论观点。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控制和对自我定向设定限制的机会。

反对思维和其他自我影响方法的原因性效能的论点常常会引起原因的选择性回归。在操作性观点中(Skinner, 1974),人仅仅是过去刺激的储藏室和外部刺激的渠道——他们不能对行动施加任何影响。通过耍概念花招,人类行动的决定因素退回到环境中的“始动原因”。于是,人类的思想完全是从外部移植的、非原因的和多余的。对这一概念图式的详细批评在其他地方另外进行(Bandura, 1996)。很显然,思想部分受经验的影响,但思想不完全由过去的刺激输入所塑造。操作主义的分析强调人类的判断和行动如何由环境因素决定,但否认了环境本身部分由人类的行动决定这一事实。环境与行为一样,也是有原因的。人类通过自身的行动创造、改变并破坏着环境。这一交互因果关系的社会认知分析并没有引起原因的无限度的回归,因为个体根据经验和反省思维产生行动而不仅仅是经历作为过去的移植的行动。突然出现的创造不能还原为环境输入。例如,巴赫的杰作,满满六十卷富有创造力的成果,不能还原为他的先前所受的作曲技术教育、前辈的音乐作品和他的日常环境中正在发生的事件。既然没有赋予巴赫以布莱登伯格管弦协奏曲和数百支教堂合唱曲,环境的强化是从哪个宝库中选择到这些艺术精品的呢?强化不能选择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当然,一个人可以等待随机变化产生一些近似的元素去奖赏创造出的新反应。但要创作出像巴赫这样丰富的作品,人们不得不等待无尽的时间通过对随机变化的选择性强化形成像他的作品那样的创作,如果它可以通过缓慢的、费力的过程实现的话。虽然人类的创造力结合了过去经验的一些方面,但人们改变它、为其增加新的特征并因此创造出某些不仅仅是过去的复制或组合的东西。简言之,人类行为是由一些因素决定的,但它部分由个体决定而不单纯由环境决定。我们不能通过将其归因于过去的环境来解释举世无双的音乐作品。作曲应该是一项新出现的创作。

对自由的旷日持久的争论由于斯金纳(Skinner, 1971)的理论观点的提出又活跃起来,他认为排除了遗传的作用,人类的行为是由环境的偶然性影响和控制的。这一类分析的主要问题在于它将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描述为由自主性的环境所进行的单向控制。在斯金纳看来,自由是一种幻想。并不是个人和环境影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从没被这一观点的提倡者所承认。实际上,斯金纳(Skinner, 1971)常常谈及人们反控制的能力。然而,反控制的观点将环境描述为个体能对其作出反应的刺激者。实际上,人是事先活动的,而不单纯是反作用的。由单向论者的含糊其辞进一步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斯金纳(Skinner, 1971)在承认双向影响的现实后,通过再次主张由环境对行为进行卓越控制而否定了它:“一个人并不对世界产生作用,而世界能对人起作用。”因此,环境作为自动地选择、影响和控制行为的自主力量重新出现。无论将双向影响暗指为什么,在这种现实观中,环境规则都很显然作为起支配作用的隐喻出现。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47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