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牛顿手稿漂流史
牛顿手稿漂流史


牛顿手稿漂流史

作  者:[英] 莎拉·德里 著

译  者:王哲然

出 版 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7101313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杰出学者  >  科学家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1727年3月20日,艾萨克·牛顿去世,生前并未留下遗嘱。然而,他却留下了一堆凌乱不堪、总计800余万字的手稿。在《牛顿手稿漂流史》中,莎拉·德里追溯了从牛顿离世至今近300年时间里,牛顿手稿所经历的曲折历程。手稿吸引了各色人等,其中包括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一场苏富比拍卖会上,他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了大批牛顿手稿。还有亚伯拉罕·亚胡达,他是希伯莱语文学和语言教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朋友、以色列建国的关键人物,他收藏了许多牛顿的神学手稿。此外,还有贵族子弟、剑桥大学教师、善本书商、美国商人——这些人无不以自己的方式,痴迷于发现“真正的”牛顿。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生动有趣的侦探故事,还探索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的地位变化,人们对科学善本图书和科学家手稿兴趣的滋长。它将牛顿尘封手稿背后的丰富历史,放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从而让读者能够重新思考科学与社会、历史与文化、天才的复杂个性及其遗产之间的关系。

 

 

TOP作者简介

  莎拉·德里(Sarah Dry)是《居里夫人传》(Curie : A Life)一书的作者。她求学于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曾在伦敦经济学院和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现在她和家人生活在英国的布莱顿。

 

  王哲然,1986年生,男,北京市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思想史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西方数理科学史、科学仪器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与艺术。

 

TOP目录

致  谢

序幕 手稿拍卖

第一章 牛顿之死

第二章 继承者们

第三章 身不由己

第四章 精神失常

第五章 恶行曝光

第六章 专家介入

第七章 剑桥双星

第八章 分门别类

第九章 物换星移

第十章 书商往事

第十一章 拍卖前后

第十二章 秘密揭晓

第十三章 牛顿产业

第十四章 寻求统一

尾声 终极价值

 

TOP书摘

序幕 手稿拍卖

  1936年7月13日,黄昏时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迈进了位于伦敦新庞德街的苏富比拍卖行。凯恩斯身兼多职、公务繁忙。他是政府的经济学顾问、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师,同时兼任国王学院的财政总监。他拥有苏克赛斯提尔顿的一间乡间别墅,在那里,他自封领主,常和布卢姆斯伯里社[ 布卢姆斯伯里社(Bloomsbury Group),活跃于英国20世纪早期的文艺社团,由作家、知识分子、哲学家、艺术家组成,著名成员包括小说家弗吉尼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小说家福斯特(E. M. Forster)、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以及下文提到的画家邓肯·格兰特(Duncan Grant)等等。尽管布卢姆斯伯里社是一个松散的社团,但它对20世纪的文学、美学、文艺评论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者注]的成员聚会。就在几个月前,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出版了,旋即在货币政策领域掀起一场革命,并一举奠定了他在当时经济学界的地位。他的弟弟杰弗里·凯恩斯(Geoffrey Keynes),一位外科大夫和藏书家,劝说他一定要去苏富比拍卖行走一趟。当年5月,德国悍然违反凡尔赛条约,占领了莱茵兰地区。要不是战争阴云再次笼罩欧洲,他恐怕不会有此闲情逸致,赶来竞拍那落满灰尘的老旧手稿。

  凯恩斯的美学品味无可挑剔,尽管公务繁忙,他总能为高雅的格调腾出时间。布卢姆斯伯里社的成员总是调侃他,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弗吉尼娅·伍尔夫,她对凯恩斯就着黄油吃面饼的习惯嗤之以鼻,曾不无傲慢地评论,“就是他身上这股子动物油脂的粗野劲儿,着实令人讨厌”[]。即便如此,作为其中的一员,他当之无愧。很多年前,他买下了伦敦戈登广场46号的宅子,从此,那里便成为布卢姆斯伯里社成员的聚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搬进了宽敞的二层卧室和书房,他的情人邓肯·格兰特在墙壁上留下不少壁画。1925年,他迎娶了苏联芭蕾舞演员莉迪娅·洛波卡娃(Lydia Lopokova),婚后不久,他就把那些壁画刷掉了。

  凯恩斯从后门溜进了拍卖厅,拍卖会此时已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开始,凯恩斯的叫价显得有些有气无力。不过,他的占有欲很快就被点燃了。第二天,他再次如期而至,并大幅提高了叫价。他信心满满,锋芒毕露,却不得不有所取舍。最终,他购得三十八件拍品。职业书商们买了余下的手稿,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始终保持着稳健的竞价,竭力压低价格。

  总体上看,人们对这次拍卖的兴趣显得不温不火。这或许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这次拍卖中包括了超过300余份艾萨克·牛顿的手稿,作为全世界最知名、最有影响的科学家,这批500多万字的个人手稿在当时尚不为人所知。在1727年牛顿去世只后,只有少数的几个人见过这些手稿。而它们加在一起也只卖了区区9000英镑(约合今天的33万英镑)。但如今,单单一张牛顿的科学手稿就价值13万英镑。

  这场拍卖会缺乏激情的原因在于,几乎没有人晓得,在这些落满灰尘的手稿中,究竟包含着哪些内容。

  情况并非一直如此。许多年前,甚至更早的几个世纪以前,已经有人获悉了手稿的内容,并且努力将之隐藏,他们大都成功了。除了个别人匆匆瞥过几眼,这些手稿始终没有得到详细审阅,至少已经有七代人没有见过它们了。这些手稿将会揭示出一个令人陌生的牛顿形象,和人们心目的那个牛顿大相径庭。世人所熟悉的,是那位长眠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被奉为英国理性典范的牛顿,是他发展并完善了一套思想体系,重新解释了整个宇宙。那些见过手稿的人担心,手稿的曝光将会危及牛顿本人的声誉,甚至威胁到科学的整体声誉。

  本书讲述的便是牛顿手稿的故事:它们如何被隐藏了数个世纪,如何在拍卖会上失散,又是如何被重新艰难地重建。牛顿活了84岁,一生留下大量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因而本书也将涉及从牛顿去世直到今天,人们研究其思想的历史。本书还将探访那些曾经追踪手稿的人,他们试图从手稿错综复杂的多样性中把握牛顿的形象。除了凯恩斯,其中还包括万花筒的发明人、海王星的发现者、白手起家的北美商业大亨的妻子、以及一位犹太圣经学者。他们沉迷于牛顿,沉迷于颂扬一位天才或凡人的诱惑与危险之中。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纯质纸

加载页面用时:116.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