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全2册)
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全2册)


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全2册)

作  者:《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组 组编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定  价:118.00

I S B N :978721814689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研究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套书内容取材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同名大型文化节目,全书共十二章,分为上、下两册,选取《永不消逝的电波》《平凡的世界》《林海雪原》《凤凰琴》等十二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文艺作品,围绕典型人物和历史故事,邀请故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动情讲述,深入挖掘经典作品背后的真实过往,以及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记录风雨征程里那些值得铭记的中国故事,展现岁月长河里的每一处闪光。

 

TOP作者简介

  《故事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化节目,由董卿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戏剧总导演。节目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表达方式,演绎经典片段、访谈主创人物、再现真实故事背后的情感力量。

 

TOP目录

上册

第一章 《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了爱与信仰,他倒在黎明前

故事?访谈 

袁霞:好剧本来源于真实生活     003 

故事?幕后 

力排众议,以细节刻画时代精神   010 

故事?典型 

李白:我一生不做害人的事情  018 

故事?续篇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没讲的故事  034

第二章 《平凡的世界》: 人生路遥,用奋斗触摸梦想

故事?访谈 

厚夫:路遥是被知识重新塑造的人 054

故事?幕后 

以影视广播语言,还原路遥文学精神 064 

故事?典型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072

故事?续篇 

曹谷溪:路遥的文学之路,从《山花》开始  98

熊成帅:我们都是被一些平凡的人感动  101

第三章 《林海雪原》:有一种奇迹,是中国红

故事?访谈 

曲毳毳:父亲以作品重叙战友生死情  107

故事?幕后 

曲波与他的《林海雪原》  113

故事?典型 

“孤胆英雄”谱写热血传奇  128

故事?续篇 

杨克武:我们家三代当兵人  139 

童祥苓:银幕英雄诞生的台前幕后  141

第四章 《白毛女》:民族歌剧开山之作

故事?访谈 

孟于:喜儿精神鼓舞人心 149 

故事?幕后 

白毛女,从传说到经典 156 

故事?典型 

中国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故事 177 

故事?续篇 

郭兰英:演了一辈子,最爱《白毛女》 185 

贺敬之:延安是我艺术人生的开始 188

第五章 《红岩》: 红岩精神,热血铸就

故事?访谈 

让经典传递理想信念之花 2197

故事?幕后 

《红岩》:一部作品,一个时代,一种精神 200

故事?典型 

彭壮壮:我的奶奶江竹筠烈士 220

故事?续篇 

胡波:《红岩》是革命先烈用生命谱写的  225

马识途:革命志士“相信胜利,准备牺牲” 229

第六章 《焦裕禄》:真情为民的时代楷模

故事?访谈 

焦守云、余音:人们在歌颂他,我们在传承他 246

故事?幕后 

穆晓方:“榜样人物” 焦裕禄发现始末 252

王冀邢:用电影视角诠释真实生活 256

故事?典型 

“最美奋斗者”焦裕禄260

故事?续篇 

雷中疆:逃荒时遇到焦裕禄书记 285

魏善民:与焦书记一起植树的日子 287

 

下册

第七章 《横空出世》:震撼世界的东方巨响

故事?访谈 

陈国星:电影高度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004 

故事?幕后 

外国人能搞出原子弹,中国也能 007 

故事?典型 

中国没有原子弹之父,只有“两弹元勋” 026

故事?续篇 

胡仁宇:怀念革命激情燃烧的时代 037 

张旅天:大漠深处盛开着马兰花  041 

游泽华:我和邓稼先有一个约定 048

第八章 《凤凰琴》:致敬每一份无私而伟大的坚守

故事?访谈 

刘醒龙:民办教师将我引上文学路 084 

故事?幕后 

《凤凰琴》:现实主义创作的力量 093

故事?典型 

杨海波、何群:讲好故事,才能收获感动 110

故事?续篇 

王定华:中国现有300多万乡村教师 113

徐永光:守望教育,播种希望30年 116

第九章 《渴望》:悲欢离合,平常如歌

故事?访谈 

鲁晓威:拍《渴望》的那段悠悠岁月 128

故事?幕后 

《渴望》一出,万人空巷 136

张凯丽:姥姥是我心中慧芳的原型 156

故事?续篇 

孙玉晴:心怀渴望,带养母去上学 161

第十章 《人到中年》:知识分子的诗与远方 

故事?访谈 

杨幸媛:电影里有我和孙羽的真实生活 169

潘虹、达式常:我们演的不是悲喜剧,是生活剧 172

故事?幕后 

忠于原著,忠于生活177 

故事?典型 

谌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86

故事?续篇 

《人到中年》触动知识分子心弦 197

第十一章 《青春万岁》:永不褪色的芳华记忆

故事?访谈 

王蒙:书写50年代的诗意青春 204

故事?幕后 

一段历史,一代人的火红青春 217

故事?典型 

蔡国庆:永远为如火青春呐喊 239

故事?续篇 

徐枫:黄蜀芹是用全身心的真诚去拥抱生活 243

朱雪清:特殊年代里的别样芳华 247

曹璐:保尔班烙下的青春印记 251

第十二章 《红高粱》:血色的狂野与浪漫 

故事?访谈 

莫言:《红高粱》的民族血性和乡土情深 258 

故事?幕后 

一支生命的赞歌,一座如烈酒般的里程碑 266 

故事?典型 

讲故事的人 277 

故事?续篇 

郑晓龙:电视剧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讲人物 288


TOP书摘

莫言:《红高粱》的民族血性和乡土情深

  “故乡跟作家的关系,就好像是植物跟土地的关系一样,他离开了它就要枯萎。一株高粱如果不在土地上生长,那它立刻就要死亡。”

  主持人:从 1984 年《秋水》中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后来包括《红高粱》等作品,故乡这面大旗始终矗立在您的文学领地上,为什么?

  莫言:我觉得写作是摆脱不了故乡的,一个作家时时刻刻受到故乡的制约,因为我生于此、长于此,我所有童年的记忆、青年的记忆都与这个地方密切相关。但我当时没有意识到“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概念,我原来一直错以为是在《白狗秋千架》中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地理名称,后来有研究者告诉我,应该是在《秋水》里边。我意识到,作为一个作家,应该有一块自己的文学根据地,有一块属于你的领土,然后才可能站稳脚跟,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所以像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地理文学名称的出现,仿佛使我从一个叫花子突然变成了一个小地主,当然,小地主慢慢地又想变成大地主,大地主慢慢地又想当皇帝,这是一种比喻。所以后来我也很狂妄地说,我就是“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王国的国王,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让谁死,谁就得死,想让谁活,谁就要活,这就是文学意义上的比喻。总之,“高密东北乡” 这个文学地标的确定,就决定了我之后几十年的创作方向。几十年以来,我创作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高密东北乡。当然,这个高密东北乡和真实的高密东北乡是有很大差距的。在刚刚开始写的时候,很多故事,像《红高粱》,都是有故事原型的。但后来一些现成的故事、亲身的经历是不够用的,所以“高密东北乡”也慢慢的由一个封闭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开放的概念,由一个现实的地域变成了一个和历史、未来贯通的区域。有了观念上的改变之后,发生在天南海北任何一个角落的故事都可以移植到高密东北乡来。后来我也确实做了大量的尝试,把在外地的、听到的、看到的和亲身经历过的很多故事都移植到这里来了。看起来我写的是我的家乡,说一句狂妄的大话,我认为“高密东北乡”变成了中国的一个缩影,而且我也感觉到,只要在这个地方站稳就可以走向世界。

  主持人:您第一次到外面去是什么时候?

  莫言:我第一次离开我家到县城里去是14 岁的时候,我跟着生产队的马车去县城里面拉棉籽油,那个时候感觉到县城已经非常的遥远了。我第一次在火车站看见了火车,以至于半夜都爬起来跑到铁路边上等待着火车从远方过来,而且认真地数着一节一节的车厢,数到六十几节、七十几节,回去好向小伙伴们炫耀。后来我到了一个更大的城市,就是 18 岁的时候,正好当时我大哥带着我的侄子从上海回来探亲,他要从青岛坐船回上海,我就送他去青岛。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进入像青岛这样一个大城市。现在看来,当时的青岛还不如现在的一个县城大,但是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的心中和眼里,青岛已经像天堂一样了。有了这两次进城的经历以后,我离开乡村的愿望就更加强烈。我为什么不能到青岛呢?我为什么不能到高密县里去呢?我要努力、要奋斗。但是没有别的办法,那时候大学也不招生了,工农兵大学生要靠贫下中农推荐,这看起来很平等、很公正,但实际上大家也都了解,名额那么少,一般的农村孩子要想通过好好劳动上大学是不可能的,当工人我想也轮不到我们这些普通的农村青年。唯一比较可能的就是当兵、参军,那时候阶级斗争讲得很厉害,对家庭出身要求很严格,因为我们家出身是中农,从理论上来讲,中农当然也可以当兵,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可能性却比较小了,因为有那么多的贫农、下中农的孩子排着队呢,人家首先要家庭成分好的。所以我从 17 岁开始,每年都去参加体检报名应征,一直到了 21 岁,我终于当兵了,成了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

主持人:您年轻的时候有很强烈的离开故乡的意愿,而且后来您的确告别了高密,现在您反而又经常回去。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莫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想法,是 50 年代农村出身的一批人的共同想法。因为当时农村生活比较艰苦,年轻人都愿意到外边去看大城市、看更加广阔的世界,去当工人、去当兵、去上大学、去寻找更加光明的前途。农村青年想离开农村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谁也不愿意在农村待着。那时候我们中国的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些差别还是非常的大。城里人跟乡下人这两个概念,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但是我们这样年龄的人一说起来就会知道这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从十五六岁起,就开始梦寐以求想离开家乡,到外边去。故乡跟作家的关系,就好像是植物跟土地的关系一样,植物离开了土地就要枯萎。一株高粱如果不在土地上生长,那它立刻就要死亡。所以作家与故乡,我觉得就仿佛是高粱与黑土地的关系。我不但要从这里获得创作的灵感,还要从这里获得创作的素材和故事。

  主持人:所以现在您还会用当年您说的那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故事吗?“最美丽但也最丑陋……”

  莫言: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

  主持人:对。

  莫言:这实际上是过去的儿童式的印象,因为它是矛盾的,这也反映了我在离开家乡时的一种心态。因为我们农村青年,每个人都想脱离故乡到外面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然后希望自己能够在城里边做出更好的事情来,享受更富裕的生活。但是,当你离开了以后又觉得,这个地方有很多眷恋的东西,你的朋友、村头的那棵大树、河上的小石桥、河底的鱼虾,甚至树上的知了、田野里各种各样的叫声、婉转的鸟,都是你眷恋的。另外,在城市体验到的生活的贫困、劳动的艰苦,又让你觉得这个地方不能久待,就是那样一种矛盾心态的描述。农村最近四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农民的生活和过去也大不一样。当年我们夏天是在田里边顶着炎热的太阳来锄地干活的,现在他们都坐在树下打扑克、听收音机。所以用《红高粱》里边那样一种强烈的、矛盾的、对抗的话语来描写现在的乡村是不准确的。我离开的时间越长,对它的眷恋之情越深,这是一种深深的乡愁,以至于当年在农村所受的苦难,现在也变成了美好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而且故乡也成为您的文学的宝藏,成了心灵的归宿。

  莫言:是。上个星期,我见到军艺时期的老同学,他们还在回忆当年,说我背了一摞稿纸回高密老家了。北京的编辑都知道了,说莫言已经背着稿纸回家了,过两个星期回来,一部中篇小说就写出来了。所以,我几乎所有的小说里的故事都可以找到一个甚至好几个原型。我前面也讲过,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天南海北的、古今中外的很多故事,也都被我移植到了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版图上来了。

 

文学的启蒙

  王蒙 5 岁时,同时考上了两所学校,他最终选择了北京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整个小学期间,除了第一学期考了第三名,以后每个学期他都是第一。

  王蒙的姨妈董芝兰(又名董效)是王蒙的文学启蒙教师。王蒙曾这样写她:

  我的第一个文学教师是我的姨母,一九六七年她来到新疆伊犁——我当时的家,几天之后因为脑溢血发作而长眠在那里。我至今记得她如何为小学二年级的七岁的我的第一篇作文加了一个警语式的结尾。那本来好像是一篇描写春风的“文章”,姨母“代”我在结尾处写道:“风啊,把这大地上的黑暗吹散吧!”老师没有怀疑这句话是否可能出自一个孩子之口,她兴奋地、 密密麻麻地为之加上了红圈。 

  这个“文学启蒙”的结果是,王蒙一生都坚信:“文学应该成为驱散黑暗的一股清风,成为催醒百花、唤来燕子和百灵鸟的一股春风。”

  不过,激赏春风的同时,少年王蒙也写过许多悲伤的句子,比如:

  常常觉得这盛开的繁花是凋零的预兆。 

  又是一个年头,甚至还有春天时燃放的鞭炮,轰轰叭叭,然后,烟消声散,遍地纸屑…… 

  假使我是一只老虎,我要把富人吃掉……

  小学还没毕业,上到五年级时,王蒙便跳级考入北京平民中学(今北京第四十一中学)。

  在中学,王蒙的数学成绩非常好。1990 年校庆时,王蒙回到学校,遇到了王文溥老师,他问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王老师回答说:“还能把你忘了?我教了几十年书,好学生多得很,但真正出类拔萃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你,我当然记得很清楚了。当初我就想,你应该学数学。如果你学了数学,估计早成大数学家了。” 

  上初二时,王蒙的一篇作文《春天的心》入选了学校年刊。

  “青春万岁”是一种时代精神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王蒙满怀热情地迎接“国军”“美军”的到来,兴奋完了发现人们仍然是一贫如洗。他写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我走在大街上看到大吃大喝完毕脑满肠肥的‘狗男女’们从我从来不敢问津的餐馆里走出来,餐馆发散出来的是已故鸡鸭鱼肉油糖葱姜的气味,我确实对之切齿痛恨。”

  12 岁时,王蒙开始积极靠近地下党组织,14 岁不到,他就成了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支部接受了任务,保卫北京,免受破坏……我们支部的任务是保卫地安门至鼓楼一带的商店铺面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做好了华北学(生)联(合会)的袖标、旗帜、横幅,只等出现这种情况时拉出有组织的学生队伍护民、护城。我为此与徐家伦等实地勘察,绘图。我们是得意扬扬地迎接解放的。现在想起来,当时还是有点轻率,如果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解放军进入北京后,王蒙担任了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后到中央团校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北京市第三区团委当干事,后任副书记。

  从厌恶旧社会的腐朽不公,到向往革命,到加入革命队伍,再到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王蒙等一代青年学生迅速完成了这些跨越,这让他们充满豪情。

  在小说《恋爱的季节》中,王蒙曾写下了那个时代青年们的心理:

  原来伟大的革命就在身边,原来谁想革命就能革命。参加革命不过是做了一件不比穿一件衣服更容易、但也不比缝一件衣服更困难的事情,这就是革命,比书商分析的小说里描写的平凡得多……哪怕他们还只是一些未谙革命真谛的年轻孩子,但是历史让他们扮演了历史新篇章的创造者的角色,于是,他们纷纷离开课堂、工厂、商店,聚到一起,成为职业的革命者了。

  虽然他们可能与现实存在脱节,但他们有理想、有热情、有奉献精神。

  王蒙回忆道:“我的周围有一大批这样充满阳光的青年骨干……这些‘学生干部’既是工作同人,也是青春革命伙伴。男男女女的团干部,人小心大,重任在肩,读书求知,才智出色,一心革命,豪情如火,功课好,能讲演,善分析,同时具有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优秀得很。”

  置身其中,很难不被他们感染;而激情消退后,又很难不怀念那个时代。那是一个古老民族在挣脱历史枷锁之后,又一次的青春期,恰好与那一代人的青春期同步。这成了王蒙下决心去写《青春万岁》的理由——它是王蒙对自己的青春岁月的欢呼,也是对青春的新中国的礼赞。

  所以我要写《青春万岁》,我要让人们知道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是怎样生活、思考、学习、激动过的,我们曾经万分珍爱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新中国、我们的党的共产主义思想,我们曾经万分珍爱青春和友谊,我们曾经都愿意使自己变得更完美些也更高尚些。 

  更重要的是,王蒙将“青春万岁”视为一种时代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人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王蒙想给这种时代精神留下一座文学纪念碑。

  19 岁开启文学之路

  一九五三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在离北新桥不远的一幢新建的二层小楼里,当时担任共青团干部十九岁的我,怀着一种隐秘的激情,关好那间办公室兼宿舍的终年不见太阳的小屋的门,在灯下,在一叠无格的白片艳纸上,开始写下了一行又一行字。旁边,摆着各种工作卷宗,没有写完的汇报、总结,如果有人敲门,我准备随手把一份汇报草稿压在白片艳纸上,做出一副正在连夜写工作材料的样子。在写作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考虑的是失败和嘲笑,我感到的是力不从心的痛苦。

  今天的读者可能对“片艳纸”一词感到陌生,“片艳纸”是一面轧光的薄纸,主要用来当算草纸,而王蒙用来当稿纸用。就这样,王蒙开始了文学之路,这一年他才19 岁。

  在此之前,王蒙因为看了苏联作家安东诺夫的小说《第一个职务》,向上级申请离开青年工作岗位去考大学学建筑,因为小说中写了一个女建筑师的生活,让王蒙沉醉,但他的申请未被批准,“无法,只好走向文学”。

  支撑王蒙写作的,还有一个理由:“一九五三年我十九岁,十九岁的王蒙每天都沉浸在感动、事情与思想的踊跃之中。这一年我开始了真正的爱情和真正的写作。这一年内心的丰满洋溢,空前绝后。” 

  之所以悄悄写作,是因为王蒙“怕人家说我不安心本职工作,也怕写砸了丢人”。王蒙整整写了一年,虽然从 1953 年起,他读了古今中外的大量名著,但实际投入创作,还是感到力不从心。

  只是在动笔以后才知道写一部书有多么伟大、艰难、捉襟见肘、黔驴技穷、殚精竭虑、左右为难、进退失据。你要考虑人物,你要考虑人物间的关系。你要考虑事件。你要考虑天气、场景、背景、道具、声响、树木、花草、虫鱼,日光和月光,朝霞和夕照,一年四季,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是非功过……你是在创造一个世界,你成了你的世界的上帝。

  ………… 

  而且你东想西想,一分钟一个主意,你徘徊犹豫,时刻站在十字路口。任何一段都有几十种上百种可能的选择,每一句话都有几十种上百种说法,每一个标点符号你也可以想上一次两次八次十八次

好在,少年的激情让王蒙有了一种狂妄劲儿,想打破那种以一个贯穿的戏剧性的故事来组织全篇的惯常的写法,可没有故事,如何将如此多的文字串联在一起呢?王蒙的解决方案是诗意。强烈的诗意将碎片化的故事捆扎为一体。

  当我坐在桌前,拿起笔来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发生了一件影响我的一生命运的事情。我觉得神圣、觉得庄严,深知自己是在努力把美好的、却也是稍纵即逝的生活记录下来,是在给热烈的、难以把握的激情赋以固定的形式。我真诚地认为,写在纸上的东西,也许其丰富多彩不及活生生的生活的千百分之一,然而它是热情的结晶、是生活的光泽、是青春的印迹,它比生活事件本身更永久,比生活事件本身更能为千万人所了解,它是心灵的历久不变的、行远不衰的唯一的信息。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600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51.7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