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非舟——“和平方舟”号援非纪实
非舟——“和平方舟”号援非纪实


非舟——“和平方舟”号援非纪实

作  者:金毅

出 版 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定  价:69.00

I S B N :9787539672182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纪实/报告文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纪实文学为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一部记录和平方舟远赴海外在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中传递和平理念的主题性作品,展现了中国军队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风貌和开放自信的积极姿态。
作者从和平方舟指挥者的视角,以第一手的丰富资料,重点记载了和平方舟克服远航中的种种危险、文化差异以及生活上的诸多困难,获得了宝贵的外交经验,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作品涉及海外救援,中非两地深度交流、文化差异和文化内涵的思考,可以说是一部独特的,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的“航海日志”。同时,和平方舟还通过多种活动,把爱心播撒到非洲,为中非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为中非之间搭建起一座又一座和平的桥梁。

TOP作者简介

金毅,毕业于海军潜艇学院,2015年于国防大学战役指挥班深造。曾任海军上海保障基地政委、海军上海水警区政委等职;曾长期在《人民海军》报社工作,历任编辑、处长、副社长、海军政委刘晓江上将秘书;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救援行动;2017年作为指挥员率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非洲10多个国家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星星》诗刊、《解放军文艺》等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新闻报道、报告文学等百余万字,出版有《蓝色腹地》《樯风帆影》《胸中有颗星》等多部作品。

TOP目录

序章
第一章 迈出中国海
启航
台风走,我也走
航行的青春
美国在南海吹“黑哨”
南门口的海
今天是个好日子
第二章 航行在郑和的帆影里
海峡岂止风光好
你好,科伦坡
科伦坡一瞥
吉祥“三宝”
打满“补丁”的加勒城堡
会师亚丁湾
浪尖上巡诊
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第三章 播撒仁爱的种子
吉布提印象
“花开二度”
荒野有尽头
不红的红海
穿过古老的运河
与埃及擦肩而过
月圆地中海
第四章 海路千万里
太阳海岸
毕加索故里
天空之城
过直布罗陀海峡随想
都是失眠惹的祸
海风吹不起我的头发
海路千万里
今天没啥好写的
第五章 踏上西非的土地
西非的“肚脐眼”
弗里敦沸腾的大街
奔跑吧,兄弟
大西洋上的黑珍珠
这厢有礼
佳节“喜相逢”
可怜的“信号”
靠港罗安达
山顶上的军事博物馆
哇,猴面包树
第六章 友谊之树常青
晕船的滋味
夜泊马普托湾
讲中国话的大桥
微笑的马普托
朋从远方来
第七章 青春在航路上闪光
流动的营房有趣的兵
舌尖上的和平方舟
想家的日子
今天是你的生日
一棵草,安静地离去
在退潮的海滩上“淘宝”
咖啡王国
甲板招待会
丢失一个秋天
附:“和谐使命—2017”赋
后记

TOP书摘

序章

  千帆看尽,一路有爱。

  湛蓝的天,白云朵朵;浩瀚的海,浪花飞扬。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有一次触及灵魂的旅行。

  我说,军人也在“旅行”,是军旅壮行。军装在身,戎马生涯,静时枕戈待旦,守望祖国山河的日出与日落;动时要有一次刻骨铭心的为国奔赴,或近或远,或苦或累,或边疆或战场,或凯旋或不复返,成就壮美的人生。

  7月26日上午,浙江舟山某军港,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欢送仪式现场2017年7月26日,农历丁酉年闰六月初四,很普通的一天,什么节日都不是,却让我们刻骨铭心。

  一声令下,海军381名官兵集结舟山。这一天,和平方舟从舟山母港起锚,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

  这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没那么轻松、随意和任性。

  码头上军乐催征,和平方舟万里走单骑,为非洲多国以及亚洲的东帝汶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

  海茫茫,路漫漫,情依依。381名官兵挥手与亲人告别,同时抬起双脚,替中国海军、替祖国在非洲大地上留下一串爱的脚印。

  (一)

  有人问:“环非的日子很辛苦吧?”

  我说:“很辛苦,但我们幸运地拥有了这个吃苦的机会。”人往往在特别辛苦的时候,收获也特别巨大。军人有吃苦的准备,但没有吃苦的瘾头。军人只是不把苦当作难咽的滋味,苦就成了一种生命的状态,成为军旅生涯中的应有之味。

  军人,如果习惯于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习惯于拥有一段波澜不惊的岁月,习惯于走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道,习惯于在没有艰难与紧张、恐惧与危机、挑战与应变的环境下的安逸,那么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和平方舟”号上的医护人员正在进行后送“伤员”

  所有接受磨炼的日子都是黄金一般的日子。和平方舟上除了战士们,他们朝气蓬勃、青春焕发,其他人大部分已经不再处于黄金般的年龄。但环非之行的日子,是全体官兵精神世界里有价值的黄金般的日子。

  因为这是一段用苦与爱共同熔铸成的黄金日子。

  人生的价值从来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高度。

  (二)

  和平方舟与众不同。

  她是军舰吗?是的。她姓军,船上大部分人员都身着军装,只是不携带武器,甲板上也没有安装火炮和导弹,船身像月光一样洁白。

  达累斯萨拉姆港,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参观“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她携带着一群可爱可敬的白衣天使,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去为病人服务,为不同种族和肤色的各国病人服务。尽管这些人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与自己不讲同一种语言,与自己不在同一大陆板块上生活,甚至有一些人原本对中国还抱有不同程度的偏见。

  和平方舟的名字能很好地说明一切,战时,她为和平奔赴海战场,救死扶伤;和平时期,她如挪亚方舟,为民祛病驱疾。

  她像一位抱仁怀德、横跨国界巡诊天下的军医。

  以己之小仁,成就国之大义。

  (三)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中国很富裕吗?不。

  目前,中国与世界富国、强国比,还不够发达,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仍有一些病人需要救治。那么,和平方舟为什么还要经历如此长时间、忍受如此多辛苦、携带如此高技术、抽调如此强的人员跨国出诊呢?答案十分简单: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

  我给你的这一碗饭,是自己匀出的口粮。

  大德无言,大仁无界,大爱无疆。

  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乐善好施,帮人于患难,救民于水火,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潜意识。

  (四)

  一名老华侨问:“你们看病一分钱都不收?”

  我说:“和平方舟上的医生只看病,不看钱包。”

  与我们的医生、护士近距离接触半年,你会发现他们是一群心里有光的人。

  头顶有光,是仙人,是佛陀,盘坐在我们遥不可及的天界仙境,俯视苍生,可谁也没见过他们真的在救苦救难。

  而医生、护士把灯点亮在心里,以一双回春妙手,以一颗济世仁心,给病患以光明和希望。而他们是凡人,食人间烟火,就在你我身边,如王阳明先生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在他们心里,疾病无国籍,全都远在天边、近在心间。

  每次看到前来看病的非洲百姓在码头上排起长长的队伍,我都觉得我们所做的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每次看到我们的医护人员饿着肚子、汗流浃背,还可能因语言不通而调动全部肢体语言,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为非洲百姓诊治,把体力和医疗技术都发挥到了极致,我又觉得我们已经竭尽全力。

  我们低估了非洲人民对医疗援助的海量需求和强烈渴望。

  格瓦拉曾说,我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

  我们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与肆虐在非洲的疾病抗争。

  在非洲民众的人生岁月中,接受我们诊疗的时间,短暂得像是惊鸿一现,如同阳光冲出云层。但就是这么瞬间的照耀,让他们看到了来自东方大国人性的光芒,感受到了仁爱的温暖,他们会永生铭记。正如坦桑尼亚总统亲自到码头为和平方舟送行时,当着台下成千上万的民众的面,深情地回忆说:“小时候,中国医疗队到村里为老百姓免费治病,我也是受益者,至今记忆犹新,并毕生难忘。”

  在航渡期间,我曾用笔记本电脑看《阿甘正传》,其中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一片洁白的羽毛在天上飘飘荡荡,后降落在阿甘的脚下,被他小心翼翼地捡起来,郑重地夹进书本里。我们的医疗服务就如同一片洁白的羽毛,轻如飞舞的柳絮,但千里送鸿毛,我想也会被非洲民众捡拾起来,永久珍藏在人生的书本中。

  (五)

  非洲是一方人间的非常之洲,却因为贫穷和落后,现在仍非生命绿洲。

  尤其是西非,基本上不会被人们列为旅游目的地。

  那是一块19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的基础设施、机构设立、技术劳作以及生活状态同时存在的大陆。

  那是人类的起源地,人类共同的祖先曾在此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现在是迫切需要摆脱贫穷、落后、动荡和疾病的地方。

  二战后,尽管许多非洲国家纷纷独立,相继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但整体上依然相对贫困。尤其是医疗资源匮乏,缺医少药与病疫肆虐的巨大矛盾,造成对生命的担忧加重,导致家庭问题和社会焦虑,致使生产力低下,迟迟无法脱困。

  走在一些贫穷国家的大街上,很少能看见苍老的面孔,原因让人痛心,他们在未苍老之前就已死去。在我们早已不把“人生七十古来稀”当长寿的今天,非洲人民还在把能活上七十岁当作高远的生命目标。

  和平方舟在全程5个月的时间里,用了60多个工作日为非洲和亚洲的东帝汶民众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百余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上阵,几千种先进医疗仪器运转,上百张清洁病床开放,8间手术室全部启用……诊疗民众6万余人次,帮助无数患者战胜了死神。

  驾非常之舟,行非常之洲,做非常之事。

  扶危济困,让世界充满爱。

  吉布提多哈雷村的小朋友在树下玩耍。

  (六)

  习近平主席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们送去的不仅仅是药品和医术,还送去了这一人类核心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就是这一核心理念的有力注脚。

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已为西方所接受,被称为黄金法则,并被认为其优于基督教“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白银法则。

  你可以不善良,但不可以恶毒。

  语言能说明一切,非洲许多国家至今的官方语言还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官方是什么?官方代表统治者,说明非洲人民是被统治者。什么语言在世界上流行,表明使用该语言的母体国家文化和实力的强大。英国曾经是世界的霸主,到处留下了殖民者的脚印,也留下了英语。

  非洲没有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汉语,现在讲汉语的人来了,我们送来人道,而非霸道;送来福,而非祸。

  和平方舟坚硬的钢铁船舱里,装满了柔软的仁心与慈爱。

  (七)

  哲学家罗素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儒家倡导“和而不同”,宣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想和平得和平,想战争得战争,就像我国俗语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追溯到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齐宣王问孟子:“交邻国有道乎?”孟子答:“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就是说,大国要仁慈,小国要有智慧。

  再看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非一些国家。他们没有占领一寸土地,相反,他们带去了中华先进的农业、制造业。西方的恺撒雄才大略,“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身后是一路鲜血;而郑和和邦亲善,广送薄进,“我来了,我看见了,我离开了”,身后是一路鲜花。这就是殖民文化与和平文化的区别,前者在掠夺和流血中为所欲为,后者在友好的交流中播种文明。

  和平方舟是郑和船队的继承者、跟进者,所走的路,代表中国海军走的路,也代表中国走的路。

  习近平主席精辟地指出,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接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一论述的具体注释。

  陶渊明诗云:“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在国家描摹的“一带一路”宏图画卷中,我们也添上了自己淡淡的一笔。

  我们与世界人民同冷热。

  (八)

  当我的白皮鞋踏上码头的这一刻,一路悬挂在船舷的心之锚也随之重重落下。

  航行在大洋之上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我们的医护人员,在医院里工作久了,身上消毒水的味道挥之不去;出海近半年,变成了真正的水兵,身上多了一股阳光的味道。

  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一路历练,一路收获。

  从此,天不算宽,海不算大,浪不算高,天涯不算远,所有的困难不算难,所有的艰苦不算苦。

  从茫茫大海回到茫茫人海,那些山、那些路、那些水、那些人、那些天空,都退进记忆,大家又回归自己原先的工作岗位,生活依旧,环境依旧,但人生的理念将被重置,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达观和深刻。

  人生这部书,我们都没有写完,今后的章节相信会书写得更加刚劲有力。

  而我的这本书,只是为了给381名官兵留下在非洲的背影。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9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