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01云南
附录
致谢在国内想看野生的,到西双版纳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去的时候虽然是三月,但天气已经比较炎热了。汽车行驶在郊外的公路上,道路两旁是稀疏的树丛和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人工橡胶林。
西双版纳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很多人会为一睹野生大象的尊容远道而来。但现实中,看上去和蔼可亲、胖嘟嘟的野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温和。如果你在野外近距离偶遇了一只野生,千万别急着拍照发朋友圈,你最好赶紧想一想,应该如何逃命。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来展示一些数据给你看据统计,199l—2010年,有201人受到野生攻击,其中30人死亡,171人受伤,且伤亡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2015年,西双版纳等地发生过4.8万余起野象啃食、破坏庄稼以及攻击伤人事件。
为什么成了毁坏庄稼、伤人甚至置人于死地的“猛兽”呢?
回答这个问题,并非一两句话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在亚洲的陆地上,没有比更庞大的动物了,它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在中国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地区。在中国,曾分布较广,但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现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普洱市、临沧市等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原始森林与河谷并没有保持永久的宁静。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逐渐与的山野生活产生了更多交集。村庄、道路、农田、旅游景区、橡胶林等将生存的环境分割成片。
生性好动,它们会在很大范围内走动,当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自然会增加它们与人类遭遇的概率。同时,它们发现人类种植的香蕉、甘蔗等作物要比森林中的野草、野果好吃而且更为集中,于是大象进村“吃自助餐”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它们会有目的地到农田取食,从而造成农民的经济损失。再加上历史上的偷盗猎与针对的报复性攻击等,人与象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邓云和袁盛东,正在尝试用他们自己的办法,去解决人与象在野外遭遇产生伤亡的问题。我们此行就是去考察他们的项目⑦。
在云南省景洪市关坪村空格六队,我们见到了袁盛东,他戴着黑框眼镜,身着速干衬衫和登山裤,一身野外工作者的打扮,同时还有着知识分子的气质。
他首先带我们来到了村口的一条山路上。说是山路,但也足有两米宽,不远处有根巨大的倒木斜横在路上。我发现路边的高大树干上钉着一个有天线的设备,位置距离地面足有3米多高,有点儿像监控摄像头。
“这是什么?”
“这就是用来做预警的红外相机呀。带你们到这里来,正是想展示一下它的运转机制。”说罢,盛东拿起手机递给我们,上面显示了一张照片。
“咦?这不是咱们几个的照片吗?什么时候跑到你的手机里去了?”
“是这个红外相机刚刚拍的,它会自动把照片发送到我的手机里。我们在村子周围安装了13台这样的相机,通过手机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来往的人和动物。再来看看这几张。”
“呀!!”
“没错,就在咱们站的这个地方,几天前刚有一只雌性路过。”
‘‘那还确实挺危险的!万一人们在路上遇见它……真是不堪设想呀!”
伤人致死这件事儿绝不是闹着玩儿的,之前甚至还有野保人野外偶遇大象遭袭致死的惨剧。想到这儿我不禁打了个冷战,警惕地看了一下四周.牛怕从哪JL冒出一只大象来。
我们在手机相册里又翻了几张照片,红外相机还拍摄到了一个带着猎枪的背影,这很可能是非法狩猎的人。
P36-39
装 帧:平装
页 数:239
版 次:1
开 本:16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