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华古代文明之光
中华古代文明之光


中华古代文明之光

作  者:毛锋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定  价:498.00

I S B N :978703070050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物质文化极度繁荣的封建帝国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苦难与挫折,无数杰出人士在中华文化发展历史和中华文明传承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古文明不曾中断,且持续演进、传承至今,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长之古文明。
  《中华古代文明之光》基于作者主持和参与的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研项目子课题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对众多考古遗址的现场调研、考古资料收集整理、历史文献整理与梳理,从文字、冶金与青铜器、祭祀、城市、先贤思想及古代文明传播等方面,论述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与特色。《中华古代文明之光》力求能图文并茂地叙述中华古代文明的成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典型事件及场景与人物,期望我们能从中汲取智慧、吸收营养,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期望中华古代文明能够对世界的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使中华古文明成就能为解决生态危机等难题提供经验、借鉴和智慧。

TOP目录

目录
序一 乌可力 i
序二 莫宣学 iii
前言 毛锋 vii
第一篇 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第一章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变 3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3
第二节 陶器刻画符号的演变与似图画文字 10
第三节 甲骨文与汉字的起源 17
第四节 汉字的演变 19
第二章 中国古代青铜文明 30
第一节 中国*早的矿冶与冶铜 31
第二节 夏朝时期的青铜器 37
第三节 殷商时期的青铜器 46
第四节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50
第三章 中国古代祭祀文明 59
第一节 约5500年前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牛河梁女神庙及玉器 61
第二节 4500年前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良渚的祭祀和玉礼制度 70
第三节 4000多年前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陶寺、王湾、二里头 83
第四节 3000多年前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商朝的礼祭祀和礼器 95
第五节 夏商前后的三星堆-金沙文明及其祭祀文化 101
第六节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 104
第七节 中国古代祭祀等礼仪制度的继承与传承 117
参考文献 130
第二篇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城市文明
第四章 古代文明认知与古代早期城市 135
第一节 对东方和西方物质概念认知的演进 135
第二节 对东方和西方时间、空间认知的演进 136
第三节 现代科学对物质、时间、空间的认知 137
第四节 古代文明的标志和标准 142
第五节 地球上*早的城市 145
第五章 中国早期城市文明 157
第一节 中国早期城市产生的地理环境 157
第二节 中国*早的城市 158
第三节 夏朝和商朝的城市 172
第四节 商朝及商朝的都城 180
第六章 西周至秦汉时期的城市发展高潮 188
第一节 周祖的仁政与周朝的建立 188
第二节 西周的都城(公元前1046—前771年) 191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城市(公元前1046—前771年) 193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公元前770—前221年) 196
第五节 秦汉统一王朝的城市体系(公元前221—前207年) 199
第六节 西汉定都长安与西汉的城市发展(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201
第七节 东汉都城洛阳与东汉的城市发展(公元25—220年) 207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的城市发展 210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城市发展 211
第二节 北魏洛阳 216
第三节 隋唐的城市 223
第八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城市 251
第一节 朱温篡唐与五代十国 252
第二节 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 254
第三节 鼎盛于唐朝毁于战火的高昌、交河故城 260
第九章 宋、辽、夏、金的城市 272
第一节 北宋的疆域和城市发展 272
第二节 北宋东京开封 280
第三节 二帝被俘与北宋的灭亡 288
第四节 契丹辽朝及其五京 293
第五节 女真金朝及其兴衰 298
第六节 女真金朝的三京 304
第七节 党项西夏及其都城兴庆府 309
第八节 南宋及其都城临安 315
第十章 元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成就 324
第一节 元朝及元大都 325
第二节 忽必烈建立元朝及营建元大都 342
第三节 明朝及全国工商业城市的繁荣 353
第四节 明朝园林城市的兴盛 367
第五节 清朝边疆城市的发展与全国城市体系的形成 373
参考文献 383
第三篇 光芒闪耀的中国史前文化
第十一章 人类起源与中国古代地质环境 387
第一节 人类得以起源和赖以生存的地球 387
第二节 我国的第四纪与人类文化事件 400
第三节 中国区域的早期直立人 404
第十二章 星光闪耀的中国旧石器文化 412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发展 412
第二节 我国的早期旧石器文化 417
第三节 我国的中期旧石器文化 438
第四节 我国晚期旧石器文化 454
第十三章 光芒四射的中国新石器文化 475
第一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476
第二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489
第三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504
参考文献 519
第四篇 中华文明的光辉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光辉 523
第一节 《周易》及其哲学思想 523
第二节 孔子与儒家思想 531
第三节 老子与道家思想 541
第四节 孙子与兵家思想 556
第五节 墨子与墨家思想 561
第六节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 563
第七节 古代其他诸子思想 566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光辉 576
第一节 科学发现与创造的光辉 576
第二节 技术发明的光辉 590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光辉 603
第一节 先秦文学成就 604
第二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619
第三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辞赋 646
第四节 唐宋诗词 654
第五节 元曲与明清小说 681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艺术的光辉 697
第一节 中国古代绘画 698
第二节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 736
第三节 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品 758
参考文献 773
第五篇 中华文明的传播与吸纳融合
第十八章 中华文明的传播 777
第一节 中华文明向东邻朝鲜半岛的传播 777
第二节 中华文明向东邻日本的传播 782
第三节 中华文明向南邻越南的传播 796
第四节 中华文明的世界传播 799
第十九章 外来文明的吸纳与融合 831
第一节 佛教传入中国 831
第二节 儒、道、释的融合 848
第三节 欧洲的崛起与地理大发现 852
第三节 明清的禁海闭关与中华文明在抗击侵略中新生 864
参考文献 878

TOP书摘

第一篇 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第一章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变
  中华5000多年文明延绵不断,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古老的汉字数千年一脉相传,进入现代文明的今天,书写中华文明的汉字,依旧历久弥新。
  汉字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文字一样,是古代先人在繁衍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界万事万物启发,在求生存、求发展的生活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是古代祖先思维和智慧的结晶。
  汉字起源于描摹自然万象的象形,每一个汉字都可以书写出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汉字的发明与演变都凝聚了中华先祖的心灵之美、创造之美、勤劳之美。
  中华先民从结绳记事、线画八卦,到受雪或泥土上的鸟兽足迹启发、陶器上*初的文字表达,再到殷商甲骨文、周代金文、秦代小篆、汉代隶书、现代楷行草,汉字演变的历程伴随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兴衰演化的过程。
  解读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变,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一、从结绳记事到伏羲八卦
  伏羲是上古三皇中唯一留下历史证据者。关于上古三皇,历史上说法不一,有煫人、伏羲、神农之说,有伏羲、女娲、神农之说,有伏羲、祝融、神农之说,有伏羲、神农、共工之说等,以第一种说法*为普遍。伏羲留下的历史证据就是流传至今的伏羲八卦,除发明八卦外,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伏羲其他历史贡献,还有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等,因此伏羲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受到中华各民族的共同敬仰,对他的祭祀至今多地每年都举行(图1-1)。
  图1-1 伏羲像及伏羲庙
  资料来源:杨殿兴主编:《中华医药史话:诗情 画意 墨韵》,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第3页。
  仅就伏羲八卦而言,它不仅结束了先民结绳记事的历史,而且汉字的发明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伏羲八卦的启发。
  在伏羲之前的漫长旧石器时代,人类知识的积累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来传承的。伏羲“一画开天”,人类第一次发明了符号和数字,意义重大。
  第一,伏羲八卦结束了长期以来的结绳记事。结绳记事和计数是原始社会发明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为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上古时期的中国人及秘鲁印第安人皆有此习惯,即使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
  结绳记事是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大事或大数打大结,小事或小数打小结,如图1-2所示。
  图1-2 原始先民的结绳记事图
  资料来源:韩丛耀主编,朱永明、胡天璇:《中华图像文化史.文字图像卷》,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8年,第97页。
  资料来源:陈守智编绘:《仓颉造字》,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54页。
  口口相传记忆,难免因历史长、事情多逐渐失传,实际上许多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智慧结晶,因口口相传都没有使人类早期积累的指南、经验、智慧传承下来。伏羲八卦的发明和结绳记事的结束,开启了人类以符号和数字记事和计数的新时代,对事情或数字、经验、知识有了新的记录方式和传播方式,古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协作和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易 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者取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伏羲八卦结束了结绳而治,开创了“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新时代。
  第二,伏羲之时,大地上人少而野兽多,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上古时期剑齿虎、鬣狗、狼群、狮子、虎豹、毒蛇等熊禽猛兽众多,生存的经验和知识比现代社会更为关键,稍有不慎或气候、兽群信息发布传达错误,就会导致一个氏族甚至一个部落损失重大或灭绝,因旧石器时期经常发生的原始种群灭绝导致很多野生动物没有能够繁衍下来。八卦可以对气象、危险或安全性进行预测,打猎或与野兽对抗时,如能以八卦传达不同的信息,可由此进行预报、大范围协同等通信或约定。伏羲八卦图如图1-3所示。
  图1-3 伏羲八卦图
  资料来源:第六感觉:《易经演股法》,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年,第267页。
  第三,根据阴阳变异占卜吉凶,是上古时期各民族的普遍习俗,伏羲八卦则开创了占卜预测的新方法。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伏羲创造发明八卦,被誉为“一画开天”;伏羲还教民渔猎、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84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11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