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上学去
上学去


上学去

作  者:叶兆言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020170609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上学去》是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回望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真情之作,继非虚构作品《南京传》后全新的散文随笔集。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叶兆言的读书生涯映照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有的历史和时代变迁。小学、初高中,及至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在社会的变迁中,始终不变的是求学的饥渴和热诚。

    本分为十几小节,以“上学”为线索,牵引出了属于特定年代的历史尘埃和信息碎片,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其十余年读书生涯中一些忘不掉的回忆。在乡下读小学的时光、学农、学工、在北京与祖父叶圣陶祖孙俩的互相陪伴、特殊年月父母的疏于照顾……都一一在这部作品中清晰呈现。成长之痛,求学之渴,亲情之盼,时代之伤,写来沉静内敛,淡泊悠远,在节制的叙述中,为我们展示了成长的韧性和人生的复杂况味,将对往昔年少读书岁月的深挚之情藏于简静的一字一句之中。

 

TOP作者简介

1957 年出生,南京人。1974 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 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 年获硕士学位。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卷本短篇小说编年及八卷本中篇小说系列,另有长篇小说《刻骨铭心》《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苏珊的微笑》《很久以来》,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杂花生树》《陈旧人物》等。

 

TOP目录

目录


1. 我上学了
2. 一九六七年的江阴
3. 在金童桥小学
4. 要准备打仗
5. 一九七〇年三月二十八日
6. 伯父养牛
7. 野营拉练
8. 学工往事
9. 学农往事
10. 标语事件
11. 中学毕业了
12. 在北京
13. 当了工人
14. 选择了夜校
15. 再一次,上学去

 

TOP书摘

我上学了

六四年夏天, 我已经七岁, 就要上学了。 此前的记忆一片模糊, 像陈旧的黑白老影片, 基本上别人怎么说, 隐隐地便觉得好像有这样的镜头, 有过这样的事。 都是些不完整的碎片, 断断续续, 连不成故事。 我属于那种比较迟钝的孩子, 个子很小, 人很瘦。 祖父嫌父亲母亲不会照顾孩子, 营养不良, 把我接到北京去养了一阵。 为这段经历父亲很得意, 说在北京这么长时间, 也没见长个子, 还是那么小, 还是那么瘦。

 记忆中, 在北京睡过小沙发, 把两张小沙发拼起来, 结果就尿床了。 这个印象非常模糊, 多年后, 堂姐笑着说起此事, 说祖父单位有个医生会针灸, 老人家去上班, 把我带去, 让那医生为我扎针, 说是可以治尿床。 这印象也完全是别人说了, 才觉得有那么一点点。 真正能记住的场景, 是看见很多人在一本正经地做广播体操。 那时候, 祖父还在教育部上班, 已经是个七十岁的老人, 小孩子印象中, 是个很老的老头了。 我看见很多人在做广播体操, 一个个木偶似的,这很好玩。

记得在北京过年, 伯母给压岁钱, 还给了我一个漂亮的小铁盒子, 里面装着很多糖果。 下雪了, 堂哥在四合院雪地上写字, 用树棍写我的名字, 我追出去,跟着他在地上乱画。 也许是人小的缘故, 觉得院子很大, 雪很深, 回廊很长, 无聊的时候可以一圈圈地跑着玩。 好像也燃放了爆竹, 我胆子小, 只是看别人放。

有一台电子管的黑白电视, 正对着吃饭桌子, 机身很大, 屏幕很小, 很少打开, 好像只是在吃饭的时候看几眼。

从北京回南京, 坐火车还要摆渡。 有很多年, 我一直想不明白, 为什么人坐在火车上, 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 就渡过长江了。 其实我对滚滚长江也没什么印象, 感觉自己是看到了, 又好像什么也没看到。

乱哄哄的, 周围人都下车了, 大约是怕小孩子乱跑,我被留在车厢里。 已记不清是谁把我带回南京, 甚至连我父母也想不起来, 后来追问他们, 他们也没有任何印象, 反正懵懵懂懂去了北京, 又懵懵懂懂回来了。

回南京是为了要上小学, 我父母当时正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四清”。 所谓“四清”, 是“在农村和少数

城市工矿企业、 学校等单位开展的一次社会主义性质的清政治、 清经济、 清思想、 清组织的教育运动”。

因为父母都下乡“四清”, 我由保姆照应。 可是报考学校, 却由邻居的一位老大爷领去。 为什么会是

他, 会是这么一个糟老头子带我去, 始终是个谜。 我父母也想不明白, 我们家的保姆很漂亮, 据说还有一个相好是大学生, 为什么不是她带我去报考。 那时候没什么学区概念, 已经有好坏之分, 想读哪一所小学,必须象征性地考一下。 记得是问了几道算术题, 问了几个方块字, 便被录取了。 在我们家附近有三所小学,从距离远近看, 我读的那所小学居中, 以现在的流行说法, 属于南京好的小学之一, 周边房子一定可以卖大价钱。

那所小学叫游府西街小学, 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我读书时, 正式名字叫“白下区中心小学”, 一所五年制实验小学, 其他小学都要读六年, 这所学校的好处是可以占一年便宜。 我所居住的家属大院,

许多孩子年龄相仿, 与我同校同级的一个也没有, 天天上学放学都一个人, 感觉上很孤独。 路面有树, 一边走, 每遇到一棵树, 就用手去拍打一下。 当时马路上不要说汽车, 连自行车都很少看见, 小孩子上学都是自己去自己回, 谁要是有人接送, 会让同学笑掉大牙。

小学一、 二年级学过什么, 一点印象也没有。 父亲和母亲各忙各的, 父亲总是在写英雄人物, 他是一名编剧, 总是在不停地塑造高大全英雄。 母亲是剧团的头牌花旦, 总是在不停地扮演英雄人物, 那种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一号。 他们很少有心思过问我, 那是暴风雨开始前的一种平静, 火山即将爆发, 我的父母内心深处都非常紧张。 父亲是右派, 写剧本是戴罪立功, 对就要到来的“文化大革命” 已有预感。 母亲出身贫苦, 时时被提醒不要骄傲, 不要脱离群众, 不要有资产阶级的名利思想, 要斗私批修, 要不断革命,

 

在北京

这一组文章本来准备写到中学毕业就算结束, 写着写着意犹未尽, 便决定再写下去, 打算一直写到上

大学。 高中毕业的印象很模糊, 基本上就是稀里糊涂地毕业, 不明不白地离开学校。 一个没有了高考的高中毕业, 确实很难让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没有任何仪式, 反正是结束了, 说结束就结束, 跟学校再见了,

说再见就再见。 然后立刻去了北京, 这一年, 我十七岁, 说小, 不小了; 说大, 毕竟只有十七岁。

到了北京, 我是一个看过许多外国小说的毛头小伙子, 说起世界文学名著, 已经能够头头是道, 大言不惭。 在以后的很多年, 我都会有一种错觉, 就是谈论外国小说, 很少有什么对手。 四年以后, 我通过高考进了南京大学, 老师开了一个大学期间的阅读参考书目, 其中外国文学部分, 我基本上都看过, 于是便有些不屑。 一位同学觉得我有点自大, 在吹牛, 说有的书连南大图书馆都没有, 说明根本就没有译本, 譬如雨果的《 巴黎圣母院》, 你不可能看过。 我也不跟他争辩, 第二天就把这书带去学校, 是一九四九年前的译本, 文字还是竖排的。

外国小说成了自己吹牛的资本, 我的堂哥三午也是外国小说看得极多的人, 有一段时间, 他泡长病假

在家, 我们热衷于世界著名作家的排行榜。 这个游戏是傅惟慈先生发起的, 他是非常有名的翻译家, 译笔很棒, 是托马斯· 曼的《 布登勃洛克一家》 的译者。

那时候年纪也不大, 是三午的好朋友, 经常在一起听音乐, 谈诗歌, 聊外国文学。 有一天, 傅先生忽然有了一个动议, 就是为外国作家排名, 选一百个好的外国作家。

凑一百个既难, 也不太难, 问题是前二十名怎么弄, 前五名怎么排, 很难统一。 当时环境下, 这也是典型的自娱自乐, 肯定是要把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俄国作家放在前面。 你不可能不排上雨果, 不排上巴尔扎克, 不排上大仲马和乔治· 桑。 你也不可能不排上托尔斯泰, 不可能不排上陀思妥耶夫斯基, 还有屠格涅夫, 还有契诃夫, 还有高尔基。 当然, 还应该有美国的作家, 英国的作家, 德国作家感觉要差一点,然而这事是傅先生发起的, 所以我们认为要给托马斯· 曼一个名额。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128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6.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