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集
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集


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集

作  者:[加]迈克尔·埃姆斯(Micheal M. Ames)

译  者:尹凯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定  价:98.00

I S B N :978703070074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图书馆学/档案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集》是博物馆人类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作为一位人类学家和博物馆馆长,迈克尔·埃姆斯(Michael Ames)兼具实践与理论、博物馆内外两种视野,既批判了传统博物馆的实践,又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博物馆的管理过程中,埃姆斯将人类学视角带入到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等各个环节,真正落实一种“在博物馆实践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practiced in museums)”。他结合新博物馆学、去殖民化和土著运动的*新思潮,将博物馆作为一个他者进行分析,真正发展出了一种基于批判与反思的“关于博物馆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museums)”。
  《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集》的研究主题包括博物馆民主化、公共服务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博物馆与第一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博览会和麦当劳为代表的“日常生活的博物馆(museums of everyday life)”的研究,文化表征与政治议题等。这些广泛话题关涉到人类学家和博物馆学家普遍谈及的博物馆认识论问题,充分揭露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观念和政策。

TOP目录

目录
“博物馆人类学经典译丛”总序
中国民族博物馆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i
第二版序言 迈克尔 埃姆斯/iii
第一版序言 迈克尔 埃姆斯/vii
译者导读:迈向批判与反思的博物馆人类学 尹凯/xi
第一章 导论:批判理论与博物馆实践 /1
第二章 西方世界的博物馆发展:专业与民主的张力 /12
第三章 实践人类学家的困境:公共服务VS专业兴趣 /22
第四章 社会人类学家之于人类学博物馆的角色是什么?——关于博物馆与人类学的人类学研究 /34
第五章 他者的刻板化:人类学家都做了些什么? /44
第六章 人类学家是如何构建他者文化的? /53
第七章 土著艺术的定义:威利 西维德的案例 /63
第八章 新兴的土著历史与文化观 /70
第九章 博物馆的去制度化:建议提高博物馆及其资源的公众可及性 /81
第十章 我们真的还需要博物馆或人类学吗? /89
第十一章 世界博览会和社会的构成:1986年世博会的意识形态 /100
第十二章 巨无霸的侵袭和日常生活的人类学 /120
第十三章 食人族之旅、玻璃展柜和阐释的政治学 /126
第十四章 解构时代的博物馆 /137
参考文献 /153

TOP书摘

第一章 导论:批判理论与博物馆实践
  美国怀俄明州的水牛比尔历史中心(Buffalo Bill Historical Center)充斥着尸骨,较之于一般博物馆,这里让我们更清楚地感受到博物馆是为何而存在的。这个宛如藏尸所的博物馆保存的生物形象虽然已经逝去,但是其生命力量依然徘徊在遗骸周围,并传递给公众。我们到博物馆观看展柜里的物件、墙上的绘画,似乎只需站在那里就能够吸纳被展示的生物身体内部曾经涌动的能量。博物馆迎合了一种将他人的生命吸纳到自己生命中的渴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博物馆是文明社会中不那么暴力的一种“食人形式(a form of cannibalism)”(Tompkins 1990:533)。
  无论多么努力,博物馆都无法逃脱食人族与玻璃展柜的命运。为什么呢?原因可能不是第一版序言中提到的——它们“被称之为博物馆”,而是如理查德 汉德勒(Richard Handler)(1988:1036)在《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的书评中指出的——“它们是博物馆(they are museums)”。博物馆“无法超越,甚至没有完全认识到影响博物馆、定义博物馆与他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论和政治假设”。博物馆利用他者的物质材料供自己研究与阐释之用,同时将其表征局限在玻璃展柜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博物馆是具有食人习性的。事实上,博物馆为每位观众都准备了一个玻璃展柜(Parezo 1986:13,1988;另见第十三章)。
  这是一条对公共博物馆的重要批评。公共博物馆诞生于帝国主义时代,经常服务资本主义并从中受益,也持续作为统治阶级和企业权力的工具,参与意识形态的操弄(Haacke 1986:67)。我对博物馆的理解受到这种批判视野的强烈影响,这也体现在本书收录的部分论文中。然而,博物馆远比食人习性、玻璃展柜和意识形态的生产更为复杂。有人会用“挪用(appropriation)”“灵感(inspiration)”等术语来描述博物馆的行为或属性,有人则会把玻璃展柜视为一种文化监禁的形式,有人认为博物馆是为后代保存遗产的方式,有人则认为博物馆能够“疏导意识(channelling of consciousness)”或“提升意识(consciousness-raising)”。
  博物馆专业人员也认识到这些问题,并设法应对。就像博物馆日常议程所显示的那样,博物馆定期就其工作所依据的认识论和政治假设进行深入讨论。然而,可悲之处在于博物馆可能永远无法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不但通常超出了博物馆的控制范畴和能力范围,而且还与其既定利益背道而驰。批评博物馆的所作所为、指责博物馆无法走上预想的发展道路是相对容易的,这就像站在自己的道德立场来评判他人。但是要想提出可行性建议还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在综合了解博物馆所处的现实情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批评与改革的方案更是难上加难。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应对这个困境:首先,对作为特定社会历史机构的博物馆与特有的结构性限制要素,如政府部门、官方指令、企业支持、公共责任、经济局限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地区分;其次,作为博物馆学专业和行业的成员,博物馆专业人员应当努力追求超越他们实际工作要求的职业兴趣、价值观和服务精神,博物馆专业人员与其他工作者一样,经常怀有超越其工作环境所允许的远大抱负;再次,有价值的批评不仅需要结合基于实际情况的实证评估研究,而且还要认识到博物馆所涉及利益的复杂性和混杂性、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机构运作的现实条件。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和过去十多年来在别处发表的文章(详见参考文献)见证了我应对上述困境所做的努力:我积极涉入文化复合体进行实践性的理解;并将经验、批判与行动联系起来。我的写作融合了两种身份和视野:一方面,我是一个具有17年博物馆管理工作经历的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我也是一名从教30年的教师,深受源自马克思 韦伯(Max Weber)和卡尔 马克思(Karl Marx)等人的批判社会理论传统(见Bernstein 1978;Fay 1975,1987;导论和第十一、十二章内容),和雷内 里瓦德(René Rivard)等人极具批判性的“新博物馆学”(Rivard 1984;Stevenson 1987)的影响。在介入和超然的交替中探寻解决之道注定是一场不完美且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旅程,有时会被矛盾所困扰,有时会遇到令人泄气的事情。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容易理解“应该做的”事情而非如何将一件事情做成,因为前者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判断就足够了,而后者则需要广泛地分析具体情境和支持情况。因此,在博物馆世界中,绝望往往与野心如影随形,犹如夜晚中不时出没的恶魔。
  本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批评博物馆,而是尝试将博物馆及其相关批评置于社会、政治和经济情境中,这是具有批判性的博物馆人类学所要做的工作。本书在第一版的原有基础上新增了7篇文章(导论与第七、八、十一~十四章),参考文献和索引也进行了相应的完善。除了导论以外,所有的新章节要么已经发表,要么即将发表。其中,有些章节是以简略形式发表,譬如第八、十一章,有些章节与之前的发表版本之间存在一些观点的不同,譬如第十一、十二、十四章。据此,我将在每个章节中提供更多的细节和说明。
  除了一些微小的调整外,第一版的各章节内容保持不变。虽然不完美,但是它们见证了一个个观点的发展历程。然而,对第一版所提出的一些批评值得在此讨论。本书的第二章(也就是第一版的第一章)让很多人产生我要试图书写博物馆史的误解。实际上,这一章只是为了论述一些重要的博物馆发展历程,从而为接下来的章节提供一个背景。我在这一章(本书的第二章)的开头点明了本书的核心旨趣,即博物馆,特别是涉及藏品时是应该如何应对民主化和专业化这两种历史力量或发展趋势的(Ames 1986b)。第二个批评来自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中的人类博物馆“学生室(Students’ Room)”的工作人员,他反对我在本书第三章(第一版的第二章)中提到的观点——“他们善于礼貌地阻止问询(关于如何与研究员见面)”。这种说法完全来自我个人的经历,也缺少有效的可供比较的数据,在此,我为将个人观察归纳为普遍观点的做法而道歉。
  另外,本书的第一版还存在一个局限,那就是过于关注加拿大的案例。博物馆学的重要发展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不仅发生在美国、欧洲、新西兰、澳大利亚、第三世界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第四世界(Fourth World)”的少数族群和土著群体也加入这一行列。因此,基于加拿大经验的观察可能仅在其他论文和著作所涉及的博物馆学主题中占据很小的份额。
  在此,我还要对第五章(第一版的第四章)中一个结论进行澄清,即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不应该试图呈现一种“本土观点(native point of view)”,虽然这是我们一直在尝试做的事情。我实际想表达的是包括研究员和其他学者在内的非土著人群无法充分地呈现他者的观点,也不应该再这么去做。相反,他们应该做的是报道这些“本土观点”,并在既有的博物馆情境中经由合作、共同策展、委托项目、展览以及其他赋权形式,为他者的自我表征提供更好的机会(详见第十三章)(Ames 1990;Fisher and Johnson 1988;Jensen and Sargent 1986)。这需要一种“观点的重新定位(reoriented point of view)”(Duffek 1991:20),较之于经由博物馆分类和阐释传统物件来进行认同,“观点的重新定位”呼吁“第一民族的个体作为话语的主体来呈现自我认同”。这般美好的事情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另外,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当前流行的社会议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所涉及的物件的返还、表征的政治学、对博物馆展览的抵制(1988年和1990年在加拿大发生了两起引人关注的事件,这为以后“政治正确性”的广泛辩论埋下了伏笔)、私有化和政府权力的下放政策、博物馆的商业化和大众化等。本书的第十三、十四章触及了其中的一些问题,然而,要想在变化如此迅速的情境下保持与时俱进确实很难。因此,较之于学术著述,杂志和报纸是讨论当前流行议题的更有效途径(第十四章的很多讨论都是建立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之上)。1990年夏天,我在构思本书的导论时,每天似乎都有危机在世界的某处爆发。很多危机可能被饥不择食的媒体夸大了,甚至是无中生有的。然而,无论危机被如何定义,其现实后果都会影响到博物馆。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和随后的海湾战争导致赤字增加和油价上升,这深刻影响了商业和文化这两个领域;巨富收藏家支持的艺术市场价格猛涨,越来越多的艺术品盗窃、对历史遗迹的掠夺、博物馆购买能力的下降也随之出现;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奥卡镇,莫霍克勇士团(Mohawk Warrior Society)成员与魁北克省警和联邦陆军部队之间的武装对峙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土著民族权利和自治的抗议;对多伦多警方的种族主义指控蔓延到1990年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举办的非洲主题展览,并进一步延伸到所有关于“他者”的展览;对行为叛逆和性暴露艺术的批评被视为更广泛的右翼政治议程的先锋;西方政府的新保守主义经济政策迫使博物馆走入市场,有些博物馆却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博物馆如何有效地应对上述提及的这些社会议题。
  除了少数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大部分博物馆似乎尽可能避开热点话题和重大争议,而选择更为安全、平稳的方式来应对我们所处的时代。
  事实上,博物馆缺乏一种合适的机制来讨论这些争议性观点和时事问题。首先,研究(curatorship)是一项建立在长期的广泛研究、仔细积累和评估证据的学术模式之上、关注物件而非议题、具有政治中立性的工作。这阻碍了博物馆对突发事件作出即时性的公共回应。
  博物馆对世界采取的谨慎态度还有其他原因:其一,博物馆的保存与研究任务支持其保守主义的立场;其二,博物馆内外存在着一个普遍的期望,即博物馆应当强调和提升历史的积极面(比如科学和技术的善举、文化和个体的创造性成就);其三,反复无常、日益政治化的政府和私营部门的资助政策,以及博物馆对门票和其他收益渠道的逐渐依赖也迎合了博物馆应该远离是非的主张。对于那些热切希望博物馆通过文化领导力和使命感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先锋力量的人来说,上述提及的理由宛如一盆冷水。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通常被鼓励采取保守的姿态,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事后回应而非主动发起某些事件,礼貌地面对而非批评政府的新方案。在加拿大,有多少博物馆专业人员公开支持(或反对)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加拿大米奇湖宪法提案,魁北克省的主权联合,海湾战争,资源开采,环境污染,文化与艺术的官方政策,奥卡人、土著民族、女性、少数族群、公民抑或是任何人的权利?如果发声的话,又有谁会去聆听他们的声音?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并不包括如何应对这些时事的相关内容,大部分人也不是当代问题专家。长久以来,博物馆缺乏使用博物馆展览情境之外的媒介的经验和能力,而且它们也乐意充当老好人的角色。
  当然,博物馆仍处于变化之中,政治和经济环境的改变迫使其使命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愿意与否,博物馆正在官方政策的驱使下进入消费市场。即使博物馆*终目的是创收,但是更加以观众为中心对于博物馆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这使得博物馆听起来更具平民主义的民主属性,更有可能取悦政治家和捐赠者。另一方面,这可能导致博物馆,尤其是那些必须负担昂贵基础架构(比如工资预算)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地选择更具娱乐性和创收潜力而非具有反思性和争议性的项目和展览。1989~1990年,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研究员珍妮 坎尼佐(Jeanne Cannizzo)等人策划了具有争议性的展览——“深入非洲之心(Into the Heart of Africa)”,几乎同一时期,阿尔伯塔卡尔加里的葛伦堡博物馆(the Glenbow Museum in Calgary,Alberta)举办了名为“灵魂之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84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3.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