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夏书系•教育平衡力
大夏书系•教育平衡力


大夏书系•教育平衡力

作  者:陈荣艺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定  价:49.80

I S B N :9787576020984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教育平衡力》是一部充满智慧与细节的编年体教师专业成长史,描述了作者从1997年至2016年担任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历程。全书分为三编,上编为“快与慢的平衡:打造温馨的家园”,讲述了作者从1997年至2002年担任校长初期,致力于让学校松柔下来,建立了将学校打造成温馨的家园的教育哲学;中编为“强与弱的平衡:引出人性的善美”,讲述了作者从2003年至2008年担任校长时,放眼远方感受不一样的教育模式,凝视内心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意开始形成儿童意识与教师意识;下编为“进与退的平衡:守望安静的教育”,讲述了作者在2009年至2016年担任校长时,树立了美好且坚定的教育理想——办一所安静的学校,并在进与退的平衡中守望它。在这20年的校长生涯中,作者不断在寻找教育的平衡点,最终发现,这个支点就是学生。教师摆脱写作教学困境,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让写作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习惯与素养。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爱写作的天使,因拥有了写作的翅膀而飞得更高、更远。

TOP作者简介

陈荣艺,厦门人,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副书记。曾任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校长。荣获“福建省特级教师”、“厦门市首届优秀校长(市委、市政府颁)”、“福建省优秀中小学校长”、“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主编《守望教育》、《好孩子,好习惯》等作品。

TOP目录

序一 寻常中的“不可思议”/ 张文质 I
序二 这样的“教育土著”/ 林茶居 V

上 编 快与慢的平衡:打造温馨的家园
一九九七年 先让学校松柔下来 003
一九九八年 突破安全距离 008
一九九九年 从“已阅”中解套 014
走出迷惘 020
二〇〇〇年 充满活力的课题之旅 026
孤独的新教材实验之旅 033
二〇〇一年 打造温馨的家园 039
不着急,先听再说 043
莫让偏爱变偏害 047
二〇〇二年 “校长不就是一张纸的事吗” 054
不惑之年的冲动 058

中 编 强与弱的平衡:引出人性的善美
二〇〇三年 没有儿童意识,是危险的 065
二〇〇四年 我羞于再谈“理念” 070
“移植”潮流中的思考 075
二〇〇五年 教育如农业,付出未必有收获 082
感受台湾教育 087
二〇〇六年 美国小学教育之“大” 096
“领导”别人,先提升自己 102
二〇〇七年 示弱也是成全之道 109
想尽办法提升教师的自信力 115
二〇〇八年 寻找与人发生化学反应的教育 121
职称评聘风波 127

下 编 进与退的平衡:守望安静的教育
二〇〇九年 学生养成好习惯乃“立校之本” 137
办一所安静的学校 143
二〇一〇年 走出盲区 151
新教师的成长,适时而变 157
二〇一一年 退乎以礼,进乎以理 168
重新审视教育中的爱 175
二〇一二年 家长成长也是一门课程 183
二〇一三年 道德教育应扎根于何处 190
二〇一四年 让学习文化守住学校的尊严 195
二〇一五年 凭什么留住你 203
二〇一六年 “办学思想”带来的无尽苦恼 210

后记 寻找教育平衡的支点 215

TOP书摘

教育如农业,付出未必有收获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有两个校区,一个是老校区双溪校区,在老城区的孔庙旁;一个是二〇〇四年创办的芸溪校区,在城郊的芸溪村旁。
二〇〇五年春季刚开学,芸溪校区的二年级三班三天两头丢失东西。经调查,发现是一个叫小万的同学干的。他今天拿这个同学的一支铅笔,明天拿那个同学的一把小刀,有时候还拿同学的零花钱,成了同学和家长的“公敌”。家长纷纷要求学校严肃处理这个“小偷”。班主任林老师使出浑身解数,用尽各种方法,多次家访争取家长支持,但收效甚微。小万总是当面答应下来,过不了两天又继续“犯案”,如此循环往复,屡教不改。林老师几近崩溃,只好向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求助,但结果还是一样。
林老师实在没办法了,找我倒苦水。她说:“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既是教师,又像侦探,用尽了方法,磨光了耐心,还是没有办法让他完全改正。我快被他折磨疯了!”

对于班主任的苦恼,我感同身受。以前在乡下教书的时候,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苦过她的苦”。我没有从道德的高度去评判,而是侧重去挖掘其不良行为背后的成因,以求从根源上找到教育的途径。我相信,每个“特殊”的孩子,大都有一段让人心痛的经历。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当多一份同情与理解,多一份责任与期待,多一份宽容与耐心。
我问林老师:“在你的教育下,你觉得,这个孩子有没有进步?”她想了想说:“有点进步。但小偷小摸的行为还是有。”
“如果从孩子的成长经历来看,或许你会更宽容他。”
“我不可能容忍小偷小摸现象!”林老师坦率而坚决。
“你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教育孩子有丰富的经验,开学到现在快一个月了,你一定想过各种办法来教育他,是不是?孩子也应该能意识到不能‘偷’别人的东西,是不是?”
“是!”
“既然明白不能‘偷’别人的东西,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还是‘偷’,你觉得这孩子的心理正常吗?”
“我也觉得不正常。”
“这是心理问题。”看着林老师若有所悟,我接着说,“你读过《悲惨世界》吧,也一定记得冉?阿让出狱后偷盗银烛台被抓的情节吧?可以说,是主教米利埃的包容感化了他,让他幡然悔悟,决心行善积德,去做一个好人。”
过了一个多星期,林老师又来找我,一见面就说:“校长,我最近一直在琢磨你说的话,越想越有道理。这孩子的经历可真的够可怜——父亲因过失杀人而被判刑入狱;母亲带着他到同安来投奔他的叔叔,和他的叔叔组成新家庭。他母亲整天呼朋唤友打麻将,每天只塞给他三五块钱。他要坐三轮车,还要吃午餐。有时候,赌博输了,他母亲连一分钱也不给,就让他来上学。后来,他父亲出狱了,也到同安来打工,不到一年,又因组织团伙偷盗摩托车被捕……”说着,林老师的眼眶都红了。一会儿,她接着说:“前一段时间,我认死理,钻进道德的死胡同里出不来。一直觉得拿同学的东西就是偷盗行为,不断地给他施加压力,弄得他不断躲避我。一叫他,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没有拿别人的东西’。现在,我改变了看法,处理的方法也做了调整……”
我接过林老师的话:“小万的例子很特殊,由于自小成长在不正常的家庭环境中,要改变他并不容易。大部分孩子的‘偷窃’行为,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厘清‘你、我、他’的关系引起的,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宠溺的话,往往会让孩子觉得‘只要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他们上学以后,这种思维惯性很难马上转变。所以我觉得,只要引导低年级的孩子把‘你、我、他’的关系弄清楚,问题应该能够解决。”
为了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理解儿童的特殊行为,那一年,我推荐大家阅读蒙台梭利的著作《童年的秘密》,引导大家立足学校实际,平时多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
一天下午放学后,林老师又来找我:“校长,遇到小万,我的心真的很累。他上课不认真,作业基本不做;你看,这张卷子,所有填空都只填一个‘人’字;‘小偷小摸’的情况也没有完全杜绝。今天上午,又没来上课,电话也联系不上他的家长。看来,又得抽空家访了。只是去了,不知道该找谁,又能找到谁?”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教育就像农业,不付出,一定得不到收成;付出了,不一定就有收获。教师应当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虽然不能精心选种,但也要像老农一样应时播种,精耕细作,努力付出。至于收获的多少,是我们自己不能够完全决定的。
我觉得应该帮林老师一把:“明天下午,你让小万来找我。”我是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通过我和他的交往,慢慢改变他。
第二天下午,小万准时来到我的办公室。他低着头,不敢看我。从他闪躲的目光中,我知道他心里发虚,毕竟他清楚自己做了不少“坏事”。我没有批评他,对他来说,大人的批评已是家常便饭,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我只问了他的一些家庭情况,他的兴趣爱好,以及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我告诉他,如果哪一天妈妈没给他钱,可以来找我借,然后再还给我。这是我与他的约定,也是我获得他的信任、得以转变他的第一步。
从那以后,我每天的巡课就多了一项任务:去二年级三班找小万,和他说说话,检查他的作业,了解他的表现。班主任告诉我,小万各方面进步都很大。

二年级三班上语文公开课,我去听课,看到小万的字写得工工整整,很是欣慰:“没想到你的字写得这么好看呀。”我发现他的眼神光亮光亮的,和以前的躲躲闪闪判若两人。为了鼓励他继续努力,保持良好的状态,第二天,我送给他一本书,他高兴得到处“炫耀”。
班主任很高兴,特地到我的办公室来,说是要“感谢”我。“小万的变化有目共睹,我很开心。”她又说,“小家伙其实很懂事,有一天,你开车从校门出去,我远远看到他很恭敬地对着车子行鞠躬礼,只是你当时在车上,没有看到而已”。
没想到,好景不长。一天下午放学,小万来办公室找我,说他妈妈没给他搭车的钱,让我借给他三块钱,第二天就还给我。我没找到零钱,就拿了一张十元的纸币给他,交代他记得找零钱还给我。第二天,小家伙没有来找我,第三天也没见到他的影子。我觉得孩子不能说话不算话,就到班级找他,没想到班主任见到我就说:“校长,我刚想去找你,小万又‘旧病’复发了。前天,不知道他从哪里‘偷’了钱,在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几根棒棒糖,分给同学吃,要同学以后都听他的,还说钱是校长给的……”
听了林老师的话,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看来真正转变小万的难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估。我确实给难住了。不过我明白,这孩子狐假虎威,想借校长的身份去提升自己的地位,更危险的是还想当“老大”,“马仔成群”——不能让他这样发展下去。于是,我把小万叫到办公室,告诉他:“只有表现好、学习好,你才能真正得到大家的尊重。”
为了让小万记住教训,我决定向他要回十块钱。他今天还一块,明天还一块,好长时间都没有还清。那时,同安第一实验小学芸溪校区内,时不时见到一位40多岁的校长,向一位八岁的小学生追“欠款”——要是让人知道,那该有多传奇啊!
第二年秋季开学,小万没有回学校注册报名,也没有来办理转学手续。我想,他可能已经回老家去读书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美好愿望,我只有默默地祝福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正常成长,不要步其父亲的后尘。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成功转化后进生,确实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但也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配合,更主要的是离不开学生对自我成长的追求。教育充满了不确定性,机缘巧合可能创造奇迹,机缘不合,奇迹永远不会出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并非任何一个学生都能教好,我们所不能放弃的,是对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和期待。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32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5.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