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新民说•德国公法史:国家法学说与行政学(1800—1914)
新民说•德国公法史:国家法学说与行政学(1800—1914)


新民说•德国公法史:国家法学说与行政学(1800—1914)

作  者:[德]米歇尔·施托莱斯(Michael,Stolleis)

译  者:雷勇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定  价:178.00

I S B N :978755984034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从拿破仑时代的旧“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崩溃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逾一个世纪的德国公法学历史。

 

德国作为公法历史传统悠久的国家,其公法的发展起伏跌宕,诸如维也纳会议、德意志各邦国的宪法运动、1848—1849年革命、二次复辟、北德意志邦联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成立,都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接连上演。而该时期也成为了德国公法史上重大的转捩点。

 

米歇尔施托莱斯教授作为该领域的权威,以严谨的治史、治学精神,在本书中对1800至1914年间活跃的众多学者、政治家以及公法学界内部的学术争鸣,做出了执中的评判,并对君主制原则、主权、大臣责任制、法治国等公法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细致的梳理。

 

一般我们会认为,法律是严肃庄重的,但是,一部法律的诞生并不仅依靠成文时法学家学究式的严谨,事实上它和压迫、反抗、革命以及论战这样的充满张力、对抗的事件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法条都是抗争或者妥协、拉锯的结果,只是那一批法学家们在下笔时保持了自身头脑的清明,洗净了其历史背景所饱含激情的部分,而这一部分正是本书力图向读者还原的。

 

TOP作者简介

米歇尔施托莱斯(Michael Stolleis,1941—2021),德国法学家、公法史学家。1974—2006年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公法教授,1991—2009年任马克斯普朗克欧洲法律史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近现代公法史。1991年获德国莱布尼茨奖,2000年获国际巴尔赞奖,2014年获德国科学与艺术功勋勋章,2015年获德国联邦星级大十字勋章。主要代表作为四卷本《德国公法史》(17世纪—20世纪)。

 

TOP目录

翻译说明

 

常用缩略语表

 

第一章 1800年前后的德意志公法

一、从德意志开明专制到宪治时代

二、帝国末期的帝国公法学

三、帝国的衰落与普鲁士的失败

四、莱茵联盟及其文献典籍

 

第二章 维也纳会议与德意志同盟(1815—1848)

一、维也纳会议与德意志同盟的建立

二、三月革命前的国家法学说

三、基本的教义立场

 

第三章 三月革命前的“一般国家学说”

一、保守主义、浪漫派与复辟

二、自由主义

 

第四章 各个同盟国的国家法

一、宪法运动

二、1848年前邦国国家法的文献典籍

 

第五章 1848年前行政法滥觞

一、导言

二、警察学、警察法、行政法

三、行政法独立的第一个阶段

 

第六章 1848年革命中的国家法学说

一、德意志革命

二、后果

 

第七章 1914年前各个邦国的国家法与行政法

一、1850年后的最初情况

二、在各个邦国中的发展

三、小结

 

第八章 德意志一般国家法——帝国国家法学说

一、帝国建立前的德意志一般国家法(1850—1866)

二、“法学方法”与帝国国家法学说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家法学说

四、主要的教义问题

五、刊物

 

 

第九章 行政法学与行政学说(1850—1914)

一、1850年以后的行政法发展

二、教义立场

三、刊物

四、行政学说

 

第十章 一般国家学说(1850—1914)

一、德意志同盟的最后岁月

二、自然法与晚期唯心主义

三、现实主义国家观

四、世纪末

五、民族国家还是工业社会国家?

 

参考文献

 


 

 

TOP书摘

人们或许看到,18世纪国家理论的思想面貌可谓千姿百态,但它们的方法基础却是一样的:当时是启蒙、自然法或理性法的时代。人们对国家的形成、正当性以及目的达成了广泛共识。国家建立在自由人拟制的合约的基础上,而拟制这一合约的动力是由于人性的弱点,如果不把大家联合在一个共同批准的法律制度之下,并使大家服从于一个最高统治,人们就不可能解决前国家的(vorstaatlich)冲突问题,这确乎有道理。合约有哪些具体内容?当合约遭到破坏时,通过反抗权是否可以解除合约?人们对这些问题都有争议。但是,通过自愿、合意、理性的方式建立国家权力这一原则却得到了人们的承认。早期的费希特就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后所有三月革命前的第二、第三代康德主义者也这样认为。人们还一致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统治权力不会是专制独裁的,而是受到“约束的”,其部分受高级超验规范(启示、神法)的约束,部分受自然法规范的约束,部分受以历史或合意方式建立起的基本法的约束,正如人们不合时宜地说的,统治者必须尊重这些基本法的“宪法特征”。

 

统治权的构建模式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是机械的;把国家比喻成“机械”或者“钟表”是主流想法。施勒策在1793年就尖锐地写道:“首先,国家是一种发明创造——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 进行的发明创造,就像火灾保险等。探讨国家理论最具启发意义的方式是,人们把国家看作一台人工制造的、完全由各种零部件组成的、应该为某一目的而运行的机器。其次,这是古老的发明创造——我们在历史最初的地方就已经发现它了。”可是,机械论的国家观一直遭人反对。对帝国公法学家们的历史且务实的研究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机械论的国家观。不能依照机械和“几何”原理来解释帝国宪法。在这里,“帝国身体”或“躯干与四肢”这种自然化的器官学比喻更容易被人们理解。撇开普鲁士不论,在领地专制主义语境下,机械比喻也非完全畅通无阻。这种比喻与一直富有生机的基督教 – 父权式的官职理解相抵触,并强有力地排斥着在18世纪逐渐被赋予了更多意义的历史因素。有机体的观念还停留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因而还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认为共同体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历史,它不支配个体,而是赋予个体自己的尊严,这种尊严是理性构建的机械论所无法主张要求的。孟德斯鸠对各个共同体进行个体化和历史化的考察,并且,他劝导不能机械地立法,而是要顾及实际条件,这对逐渐被引导的氛围变化尤为重要。在这个意义上,默泽和J. G. 施洛瑟都反对非历史的、非有机的、总有暴政趋向的立法统一。

 

贵族、等级成员和教会反对“机械的”专制主义,所有这些反对都以“习传”的权利和自由为基础,因此都进行历史的论证。后来的人们喜欢按照评价称之为“自由的”或者“反动的”,而事实上这种思想的基础并不是启蒙的进步乐观主义,而是一种更加从容的“发展”观念。这种发展观念可以建立在基督教受上帝意志保护和地位相对低一级的人为活动的基础上。它也可以从泛神论角度把国家理解成和植物一样生长的自然物。但这一观念还可以来自一种保守的怀疑主义,这种怀疑主义不愿意为乌托邦的未来而牺牲困苦的今天。“有机体”的形象对所有这三种变体的吸引,远远强于受中央控制的“无灵魂”的机械。这种机械只是管理人的“利益”。柏克(Edmund Burke)在1790年写道:“国家不应被当作胡椒、咖啡、印花布或烟草生意协议中的伙伴关系,或者当作其他更低级的东西,去谋取一点眼前利益,又因双方过错就废除这个协议。”

 

对机械论和低级的个人利益的反感,也影响了1806年以后活跃在普鲁士的改革家。腓特烈二世的“机械”体制在他们眼前崩溃后,他们指望能调动起“有生机的”和“有机的”力量。他们把共同体理解成有机体,以便把国民变成国家的器官,并促进国民与“他的”国家在所有层面上的认同。在与法国革命军交锋之后,普鲁士的军队也需要如此。军中的改革家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泽瑙力图克服把军队当成机械这种观念。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大约在1808年也这样写道:“要抛弃这种看法,认为新的战争技艺会是这样的趋势,即把人纯粹当作机器来利用。并非如此。新的战争技艺必须使武器发挥出它的性能,把个人的能力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机械比喻的转变表明这并不具有保守作用,而是具有一种现代化作用。与“机械”相比,“有机体”有这样的优势:它能灵活反应变化了的环境条件,能通过部分与整体之间更高级的协同而调动机械所缺乏的后备力量。它能更好地处理内部张力,由于有更强的牺牲意愿,在遭受失败之后也能更快地恢复元气。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692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5.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