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研究
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研究


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研究

作  者:吴才茂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定  价:98.00

I S B N :978752038463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明清时期贵州地域社会的形成,与明代卫所制度有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正是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动,造就了贵州文化多元并存的基础。实土卫所逐渐向州县系统演进,贵州政区格局得以形成;卫所城的选址、筑建与变迁,逐渐由军事功能转变为兼具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中心的城镇;卫学教育开启民智、推行教化及其在科举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形成了贵州的文化区域中心,并加速了风俗分区的形成;卫所移民持续迁入而逐渐形成的军户群体,不仅改变了贵州的人口结构与民族关系,而且与少数民族人群一道,逐渐开拓出了贵州地域社会中的多样性景观,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涵化,使贵州地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的多元文化形态。

TOP作者简介

吴才茂,男,1981年生,苗族,贵州天柱人,2006年本科毕业于湛江师范学院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9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入职凯里学院。现为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省史学会理事,贵州省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会员。曾主持完成2010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清代黔东南苗族妇女的婚姻与生活研究”等项目。先后在《安徽史学》《明清论丛》《中国社会历史评论》《中国吏研究动态》《西南大学学报》《江汉论坛》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凯里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称号和奖项。论文《从契约文书看清代以来清水江下游苗、侗族妇女的权利地位》获“贵州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2015年入选“首届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

TOP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四 资料运用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明初贵州边疆形势与卫所设置
一 土官的归附及其对策
二 云南战略中的贵州建设
三 少数民族变乱与卫所设置
四 结语
第二章 卫所变革与贵州政区格局的演进及形成
一 卫所在明代的变革
二 卫所在清代的变革
三 卫所变动与政区演变
四 结语
第三章 卫所城址的筑建、演变与贵州城镇的形成
一 卫所城的选址
二 卫所城的分布
三 卫所城的形制与功能
四 卫所城的演变与城镇的形成
五 结语
第四章 卫学教育与贵州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一 卫学设置及其特点
二 卫学之目的与偃武修文思想之兴起
三 卫籍人员的科举竞争力
四 科举竞争力的地域差异
五 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六 结语
第五章 卫所官军的籍贯及其对贵州民族分布的影响
一 平越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二 威清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三 安南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四 清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五 平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六 卫所后裔之去向及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七 结语
第六章 卫所武官后裔的身份变迁与村落形成——以铜鼓卫刘氏指挥使为例
一 铜鼓卫的筑建与“苗境”控制
二 铜鼓卫武官的来源与袭替
三 刘氏指挥使后裔的身份变迁
四 刘氏与三门塘村落的形成
五 结语
第七章 卫所卫军后裔的身份坚守与“屯堡”的形成——以隆里千户所为例
一 卫军后裔:隆里所人的身份记忆与歌谣传唱
二 追寻“状元”的轨迹:王昌龄在隆里所人身份坚守中的整合作用
三 互动的边界:隆里所人与土司及周边民族的交往
四 结语
余论
征引文献
索引
后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05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8.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