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新媒介语境下争议性科技的风险沟通研究
新媒介语境下争议性科技的风险沟通研究


新媒介语境下争议性科技的风险沟通研究

作  者:岳改玲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定  价:98.00

I S B N :978703068745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争议性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后果,是从个人、社会、国家到跨国家层面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风险议题。《新媒介语境下争议性科技的风险沟通研究》从传播学等角度对我国的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现状展开研究,既拓展了科学传播与危机传播的研究领域,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风险沟通实践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指导。

TOP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转型期社会的风险景观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 5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34
第四节 研究框架 38
第二章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的社会语境 40
第一节 从“科学与社会”到“社会中的科学” 40
第二节 我国科技风险沟通语境的现状与特征 47
第三节 新媒体对科技风险沟通语境的革新 62
第三章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的主体分析 65
第一节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主体的类型与角色变迁 67
第二节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主体的特点 77
第三节 不同风险沟通主体之间的关系 81
第四章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的路径与革新 87
第一节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中的非媒体路径 88
第二节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中的媒体路径 91
第三节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的混合路径 111
第五章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的内容分析 118
第一节 媒体中的争议性科技 118
第二节 新媒体中争议性科技的媒介框架 120
第六章 争议性科技的风险感知:现状与影响因素 144
第一节 科技风险、风险感知与风险沟通 144
第二节 不同国家公众对于争议性科技的风险感知差异—以转基因科技为例 147
第三节 我国公众对转基因科技的态度与风险感知现状 150
第四节 科技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161
第七章 争议性科技热点事件风险沟通中的话语类型与话语竞争 172
第一节 风险话语与话语类型 173
第二节 不同媒体场域的风险话语类型 182
第三节 热点事件发展不同阶段的风险话语竞争 188
第四节 科技热点事件中的话语倾斜、缺失、分裂与重构 193
第五节 建构基于话语协商的科技热点事件风险沟通策略 196
第八章 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的对策探讨 201
第一节 重建信任:构建良性科技风险沟通的前提 202
第二节 参与式沟通:争议性科技风险沟通的优化路径 206
参考文献 219
附录 224
附录1 公众对转基因的态度及风险认知调查问卷 224
附录2 科技工作者的科学传播情况调查问卷 228

TOP书摘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转型期社会的风险景观
  现代科技呈现出一种加速的发展态势,日新月异的科技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在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中发挥着日益强大的作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路径与样貌已和过去不同,*显著的差异是新科技及其相关风险的复杂程度及不确定性不断提升。就复杂程度而言,当代新兴科技皆已超出单一学科范畴,涉及多门学科、多个研究领域;就不确定性而言,当代新兴科技给社会等领域带来的影响越来越难以预料。上述情况导致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难以掌控,伴随着新科技而来的风险也愈发难以估量。
  随着科技对环境及人类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面临各种科技风险。“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成为常见的对于科技所带来的影响的形象化描述。从互联网病毒、核辐射到环境污染,从转基因食品到纳米科技,各类科技及其应用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重要议题。风险社会理论指出,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民族国家社会风险管理的失败以及全球化扩张带来的制度化风险和技术性风险,已经引发了普遍的风险意识。
  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科技风险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全球化时代到来,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或民族都不可能对与科技相关的风险事项视而不见。全球范围内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使得我们必须参与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改变自身在全球科技领域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同时要防范全球性科技风险的蔓延。
  另外,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媒系统的革命性变化。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话语权的垄断,为公众参与科学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并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公众逐渐具备借助各种新媒体渠道学习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并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潜能。世界范围内,公众理解科学以及参与科学的运动渐渐兴起。
  目前来看,我国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我国是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许多科技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较大差距。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具有双重风险社会的特征,双重风险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更是逐渐向多重风险演化。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在各个领域追赶发达国家,科技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尤为迅速。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我国不但要面对全球蔓延的科技风险,还要应对其他国家的科技竞争。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的社会风险主要表现为:历时态风险的共时性存在,结构性风险的过程化表现,复合型风险的并发性出现,累积性风险的突发性爆发。 在此背景下,科技风险与已有的各类社会风险混杂,我国进入了多重风险社会:一方面,科技争议逐渐进入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甚至有部分科技争议与社会抗争紧密相连;另一方面,科技争议原来只是在科学社群的内部小范围存在,如今也步入普通公众的视野,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另外,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如科学界疏于应对公众关切等)叠加产生作用 ,使得围绕着科技争议生发的风险逐步放大,我国社会承受着更大的风险,以至于当下很多“低风险”的科技项目引发了社会公众的“高风险”感知,并呈现出独特的风险社会景观。
  这些风险社会景观涵盖众多的社会领域,如环境、科技发展、公共安全、健康、食品安全等,涉及的科技及其社会应用包括垃圾焚烧发电、PX(p-xylene,化工原料“对二甲苯”)项目、核电站建设、转基因科技、纳米科技、低频电磁辐射等等。许多科技议题,如转基因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关涉的领域不仅包括科技风险,同时也涉及健康风险、环境风险等等,具有极强的争议性。
  上述争议性科技议题关乎民生,涉及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往往会促使公众的风险意识及参与意识快速增长。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领域的科技风险沟通观念革新程度不够,科技风险沟通体制和机制建设与科技发展和公民风险意识提升的步伐有一定差距,也相对缺乏公众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社会正在由科技风险隐匿的状态转向科技风险的大规模集中爆发。科技争议所引发的风险不断放大,局部地区甚至发生了一些群体性事件。
  在众多的争议性科技风险议题中,近年来引发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当属与PX项目选址等相关的一系列抗议活动。PX项目曾在厦门、大连、宁波、彭州、昆明等地引起广泛争议,公众担心大型化工项目的安全与环境污染等风险,当地政府、企业等则力证其安全,各方展开了激烈的话语争夺。
  近年来核电项目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类似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20日,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45台,装机容量4590万千瓦,排名世界第三。 然而,全国各地反核电建设的运动曾经此起彼伏,近年发生的就有山东公众反对乳山红石顶核电项目(2007年)、安徽公众反对江西彭泽核电项目(2012年)、山东荣成居民反对石岛湾核电项目(2012年)、广东公众反对江门核燃料项目(2013年)等多起事件。特别是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国内反对核电建设的呼声高涨。在公众压力之下,多个核电项目暂停建设。虽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乃彦)指出,“我国内陆核电厂放射性物质排放‘近零’” ,我国拟建的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三个内陆核电厂的前期工程已经投入了很多经费,但内陆核电建设曾“暂无时间表” ,经历了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零审批”。
  还有与垃圾处理科技相关的垃圾焚烧场的选址和建设的争议。2009年9月,出于对环境污染风险的担忧,广州番禺区居民抗议在当地兴建垃圾焚烧厂,*终导致在当年12月番禺区宣布停止该项目;2014年,杭州欲建垃圾焚烧厂,大量公众聚集抗议;2016年,浙江海盐垃圾焚烧项目,以及天津蓟县(2016年6月,撤销蓟县,设立天津市蓟州区)垃圾焚烧项目均引发大量争议。*终上述多个项目被停止。
  与上述主要局限在某一地区并引发当地公众抗争的各类科技不同,转基因科技虽然也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激烈的社会抗争。然而,部分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回避态度,以及一些反对转基因人士的言论和行为也影响到了我国高层的决策。2018年全国两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简称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目前只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商业化生产,没有批准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除了上述科技风险议题,我国公众比较关心的还有低频电磁辐射是否会造成孩童面临健康威胁等。西方国家较多讨论的如纳米科技的风险等科技风险议题目前还未在我国国内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上述由科技争议所引发的一系列风险事件背后,有许多值得关注的议题。
  首先,专家和公众对争议性科技的风险感知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以江门市民反对鹤山核燃料加工项目为例,2013年,江门鹤山的核原料厂建设项目引发江门、鹤山等地公众的质疑和大规模抗议,并*终在公众的反对声中下马。但专家对此项目的风险评估显示,核燃料加工生产基地的任务是将天然的燃料经过各种工艺过程加工制成燃料组件,供核电站使用,并不涉及核反应和核裂变环节,因此完全不存在高辐射风险。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核安全咨询委员会时任副主席李焯芬在第九届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核安全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称核燃料厂“不存在风险”,“因为它(核燃料厂)不牵涉到任何核分裂的作用在内,做好燃料棒后,你拿着燃料棒,都不会受到辐射影响”。 在以此为代表的许多案例中,专家对于科技风险的认知与公众的科技风险感知之间存在很大不同。现阶段的科技风险评估多由技术理性主导,和公众对科技的风险感知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这一问题成为现阶段科技风险沟通过程中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一。
  其次,在围绕科技争议所形成的舆论场中,不同的风险话语之间相互竞争,并逐渐分化竞合,形成多个话语空间的严重分裂状态。某些地方政府、企业以及科技专家等也尝试通过各种渠道与公众进行沟通,但沟通效果不佳,较难获得公众的信任。在反对PX项目的事件频发背后,虽有众多化工领域的专家为PX正名,甚至爆出“清华化学工程系学生昼夜捍卫PX百科词条”事件,但国内许多地方的PX项目仍陷入“一闹就停”“一闹就缓”“一闹就迁”的困顿局面。大量重大的化工项目或者缓建或者停建,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甚至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后,在围绕特定科技所进行的风险沟通过程中,信任和共识始终难以达成,呈现出各方互不信任、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在涉及转基因科技的议题中,信任缺失的情况更为显著:挺转方与反转方各执一词,公众不信任专家,专家不信任媒体 在信任严重缺失的状态下很难进行有效的科技风险沟通。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转基因问题堪称当代中国观感*差的公共话题之一”。所谓观感差,指转基因争论持续时间久、参与者众多、争论激烈,同时各种谬误大行其道,甚嚣尘上。
  第二节 研 究 现 状
  一、主要概念界定
  (一)争议性科技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除了变得更加复杂与不确定,也与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或是造成更大程度的冲击,因此被称为“争议性”或“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SI)。 争议性源于多元观点的存在,并且这些观点呈现为彼此对立、竞争的状态。然而,仅社会意见的不统一并不足以使事件具有争议性,在认知、伦理和道德层面被带出的根植在事件深层次和非琐碎细节上的不一致,才真正为事件赋予了争议性。 同时,争议性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之中。原因在于,与争议性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如公众的知识体系、真理的标准、批判的标准和验证程序等,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
  因此,一项科技被称为争议性科技,通常在于此科技应用于社会的结果挑战了社会规范目前所能接受的范围,或者人们必须承担不确定的冲击背后所出现的风险。 同时,围绕此项科技的社会观点(涉及社会认知、伦理道德等层面)呈现为彼此对立和竞争的状态。
  本书所讨论的“科技争议”并非指科学系统的内部争论,而是指科学议题外溢至公共空间所形成的争端。在探讨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争论时,本书倾向于使用“科学争论”进行表述。科学家之间的理论争论是科学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之间的互相批判构成了科学进步的引擎。 另外,虽然从其发展史来看,科学和技术产生于不同的起点,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但是,在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缠绕在一起:科学研究的发展依赖技术的不断更新,技术的进步也几乎全部建立在科学的发展之上。因此,在术语的使用上,本书并不强调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分,而是使用科技一词来对二者进行指称。
  争议性科技议题涵盖的主题很广,凡是科学或科技进展、研发、应用所引发的争议性事件都属于此类范畴,比如转基因科技、核科技引发的健康、生态上的隐忧等。争议性科技所涉及的议题或事件可能是地方性的也可能是全球性的,涵盖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因此按照争议性科技议题的属性可以将其划分为健康、生态、伦理等争议类别。与这些科技相关的议题*终如何被协商、处理,不仅是目前社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更是整体社会成熟与否的象征。
  在风险沟通过程中,争议性科技议题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是首先需要加以厘清的问题。罗宾 米勒(Robin Millar)曾指出,就社会性科学议题来说,科学家们也常常难以就某种科学技术的应用达成共识;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与许多科技争议相关的证据或数据经常是不完整、不明确的,因此没有所谓绝对的、肯定的结论。借鉴米勒的观点,本书归纳概括了伴随着科学或科技的进步而生的争议性科技具有的复杂特质。
  第一,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争议性科技*重要的特质。不确定性指相应科技的安全性、它们对于生态的影响、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等问题并没有确定的、明确的答案。“不确定性”是几乎所有科技的共同特质,然而,其在争议性科技领域表现得*为明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31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3.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