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以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珍藏版)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以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珍藏版)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以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珍藏版)

作  者:[英]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著

译  者:黄菁菁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定  价:79.00

I S B N :9787111683704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生命科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从各种类型的智商测验,到家长们给孩子报的各种课外班,还有无穷无尽的有关性格的“科学”理论,甚至铺天盖地的成功学……繁复纷呈的现象都在不知不觉中指向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类的才能究竟是与生俱来还是源于后天的辛勤汗水?我们在成长、教育与面临人生选择时,这些问题一直在叩问着我们。努力还是躺平?“鸡娃”还是放养?是改变还是接受自己的性格?

  这些日常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对于人类智商、性格乃至品格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达尔文、高尔顿、巴甫洛夫、弗洛伊德、涂尔干、乔姆斯基都先后加入这个论战中,但一切的答案直到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的秘密被揭开后,才慢慢浮出水面。

  基因组从分子生物学层面,为我们更深入探讨人类的行为提供了工具。但在过去近两百年的科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的争论中,无数思想与实践层出不穷,在21世纪的时间点上,我们终于有了相对可靠的工具去审视前人的成果。

  于是,本书应运而生。本书回顾了近两百年的先天后天之争,并通过现代科学的观点来回顾这场争论,一点点展开现代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的画卷。

  而本书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TOP作者简介

  [英]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英国科普作家,科学家,拥有世袭子爵头衔的英国上议院议员,纽卡斯尔英国国际生命中心的创始主席,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客座教授,他同时还是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因其在科学、环境学与经济学领域的著作而闻名。早年就读于伊顿公学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主修动物学,并因对雉鸡的繁育系统研究而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成名作为《理性乐观派》,同时还著有《基因组》《先天后天》《美德的起源》的“基因三部曲”,以及畅销书《自下而上》。《福布斯》杂志称其为英国的尤瓦尔·赫拉利。

  他也曾因为TED上的演讲“When Idea Have Sex”讨论思想交融与生物繁衍的相似性而轰动一时。

  他的知名科普著作《基因组》中文版曾获得第一届文津奖,2021年新版由华大基因CEO尹烨博士翻译,并得到了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8名院士的推荐。

TOP目录

序言

12个有胡子的人

 

第1章

万物之灵·1

第2章

众多本能·35

第3章

先天与后天:绝妙的对偶·69

第4章

疯狂的原因·102

第5章

基因的第四维度·132

第6章

成长岁月·160

第7章

学习经验·189

第8章

文化之谜·215

第9章

“基因”的七种含义·248

第10章

一组悖论式的寓意·268

结语

稻草人·299

 

附录A 关于作者·306

附录B 关于本书·313

附录C 延伸阅读·318

致谢·321

译者后记·324

注释·325

 

TOP书摘

|序言|

  “真相揭示:人类行为的奥秘”,英国星期日报纸《观察家报》2001年2月11日的头版通栏标题中写道,“环境,而非基因,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这事要从克雷格.文特尔说起,他在基因界白手起家,创办了私营公司来研究人类(他自己的)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与一个由税收和慈善团体资助的国际联合组织展开竞争。这一序列—由4个字母排列组合而成的、包含30亿个化学字母的字符串,包含了一个人身体构成和运转所需的全部成分—会在稍晚些时候刊出。初步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只有3万个基因,并非几个月之前许多人估算的10万个。

  记者已经知道相关细节,只不过被禁止登出消息。但是,文特尔在2月9日里昂的一次公开会议上透露了此事。当时《观察家报》的罗宾.麦凯是会议的听众之一,他立即明白3万这个数字已不再是秘密了。他找到文特尔,问他这么说是否意识到自己打破了报道禁令,文特尔说自己知道。在基因研究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文特尔已不是第一次抢在对手之前让研究结论登上了头条。“我们的基因根本不足以证明生物决定论是正确的,”文特尔告诉麦凯,“人类物种呈现的奇妙的多样性和遗传密码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我们生存的环境才至关重要。”

  继《观察家报》之后,其他报纸也纷纷报道此事。“基因组的重大发现震惊了科学家,基因图谱中所包含的基因比之前以为的要少得多—DNA(脱氧核糖核酸)没那么重要了。”《旧金山纪事报》在该周日晚些时候这样刊登。各类科学刊物迅速破除之前的禁令,这一消息通过报纸传播到世界各处。“基因组的分析结果是人类基因数量其实要少得多。”《纽约时报》也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并不仅仅是麦凯曝出的独家新闻,其实文特尔早就定下了基调。

  这一切就像是在缔造一个新的神话。事实上,人类基因的数量多少并不能改变什么。文特尔的发言中隐含了两个不合逻辑的推论。第一,基因数量少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第二,3万个基因“太少”,不足以解析人类本性,要是有10万个基因还差不多。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者之一,约翰.萨尔斯顿爵士在几周后告诉我:即便只有33个基因,每一个有两种变异(比如打开和闭合),也足以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把一枚硬币掷33次,这33次的投掷结果可以有100亿种左右的组合。因此,3万绝不是一个小数字,2的3万次方这个数字会大于已知宇宙中所有粒子的总和。此外,如果说基因数量少就意味着更高的自由度,那么岂不是果蝇比人更自由,细菌也更自由,那病毒就成了生物界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们。

  幸运的是,无须通过如此复杂的计算来安抚民众。这则看似丢脸的消息说蠕虫拥有的基因数量比人类要高出两倍,但没有人因此便当街垂泪。没必要扯着10万这个数字不放,那只不过是一个胡乱的猜测。然而,在一个世纪以来有关环境论与遗传论的争论无休无止的情况下,这则新闻的刊出有助于推翻先天与后天必然对立的刻板印象。除了爱尔兰问题之外,先天后天之争是在刚结束的那个世纪里最没有进展的争论。经历了染色体、DNA和抗抑郁药的发现,先天后天之争依然没有定论。2003年它引发的争论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1953年的那场,那一年发现了基因结构;同样也不逊色于1900年的争论,也就是现代遗传学开始的那一年。甚至在人类基因组刚诞生时,就有人宣称这是后天与先天的战斗。

  50年后,人们终于听到呼吁结束这一争论的理智之音。人们对于先天后天相互对立有许多种说法,有的说这些已经消亡和完结了,有的说这些是无用和错误的—这是一种荒谬的二分法。但凡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是先天与后天交互作用的产物。但是,依然没有人能终止这场争论。在声称这场争论无用或已结束以后,提出者本人又投身于斗争中,开始指责他人过分强调一个或另一个极端。争论双方,一方是天生论者,我有时也会称为基因论者、遗传论者或是先天论者;另一方是经验论者,我有时也会称为环境论者或是后天论者。

  让我开诚布公地说吧,我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先天和后天共同决定的,我并不仅仅支持任何一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采取“中间路线”的妥协方式。正如得克萨斯州政治家吉姆.海托华所说的:“路中间除了双黄线和动物死尸之外,什么都没有。”我想表明的是,基因组的确改变了一切,这并不是因为它终结了这场争论或让一方取得胜利,而是因为它充实了双方的论据,直至使两者在中间交会。基因如何实际影响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又如何影响基因,有关这些问题的发现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争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不再是相互对立,而是交互作用。人类基因的形成可以从后天中找到线索。若要领会已发生的一切,你就必须抛弃曾经信奉的观念,敞开心扉。你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境地,在这里,你的基因不再是扯动你行为之线的木偶主人,而是一个被你的行为牵引着的木偶;在这里,本能并非与学习相对立,环境影响并不如基因那般可以逆转;在这里,先天专门是为后天而设计的。这些普通且看似空洞的短语第一次在科学中被赋予了生命。我打算从基因组最深的隐蔽处来讲述这些奇特的故事,以此说明人类大脑是如何为了后天而塑造的。简言之,我的观点就是,我们越是深入地揭开基因组的真相,就能越多地发现基因受到经验的影响。

  我想象出一张拍摄于1903年的照片。照片上有一群参加某次国际会议的男人,会议地点位于某个时尚之地,比如德国的巴登巴登或法国的比亚里茨。也许“男人”这个用词并不准确,因为尽管那儿没有女人,却有1个小男孩、1个婴儿和1个幽灵;不过其他人都是中年或老年男性,他们都是白人,大多都很富有。也许是因为与时代潮流相符,这12个人大都蓄有浓密的胡子。他们中有2个美国人,2个奥地利人,2个英国人,2个德国人,1个丹麦人,1个法国人,1个俄国人和1个瑞士人。

  唉,这只是一张想象出来的照片,其实照片上很多人互相从未碰过面。但是,就如同1927年在索尔维会议上所拍摄的那张著名物理学家的合影一样(照片上有爱因斯坦、玻尔、居里夫人、普朗克、薛定谔、海森堡和狄拉克),我的这张照片也捕捉到科学研究里各种新观念交会的躁动时刻。5我这里提及的12个人,串起了20世纪中有关人类本性的所有主导性的理论。

  查尔斯.达尔文,弗朗西斯.高尔顿,威廉.詹姆斯,雨果.德弗里斯,格雷戈尔.孟德尔,伊万.巴甫洛夫,约翰.布鲁德斯.华生,埃米尔.克雷佩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涂尔干,弗朗茨.博厄斯,让.皮亚杰,康拉德.劳伦兹。

  我并没说这些人一定是人类本性研究中最伟大的专家,也没有说他们都同样才华横溢。仍然有许多人,无论是已过世还是未出生的,都值得放到这张照片里。其中应该有大卫.休谟和伊曼努尔.康德,只不过二人过世已久;还应该有现代理论家乔治.威廉斯、威廉.汉密尔顿和诺姆.乔姆斯基,但他们当时还未出生;当然还得有珍妮.古道尔,她发现猿猴具有个体差异性;也许这张照片还应该包括一些更有见地的小说家和剧作家。

  但是我要表明,这12个人都有一些惊人之处。他们是对的,当然并不是指所有时候都正确,也并非一直都正确,而且我并不是指道德上的正确。他们都在宣扬自己的观念和批判他人的理念中大获全胜。他们其中的一两个有意或无意引发了对“科学”政策的怪诞歪曲,这将对他们的声誉造成永久性影响。然而,我说他们全都是对的,是因为他们不遗余力地贡献出自己原创性的观念,其中包含了真理的种子,从而为科学之墙添砖加瓦。

  人类本性实际上是一个结合体,它混合了达尔文的普遍性、高尔顿的遗传、詹姆斯的本能、德弗里斯的基因、巴甫洛夫的反射、华生的关联、克雷佩林的历史、弗洛伊德的形成式经历、博厄斯的文化、涂尔干的劳动分工、皮亚杰的发展和劳伦兹的印刻效应。你会发现,以上内容都能影响人类心智。所有关于人类本性的论述必须要包括这些才算完整。

  但是在此我要开辟一片新天地,如果将一切现象归为先天与后天,或者基因与环境的大类里,那是极具误导性的。相反,如果想要逐个理解所有的现象,你就得了解基因。基因允许人类心智去学习、记忆、模仿、印刻、吸收文化并表达本能。基因不是牵动木偶的主人,不是一幅蓝图,也不是遗传的搬运工。它们在生命过程中是积极的,牵动着彼此开启或闭合,它们会对环境做出反应。它们也许在子宫里指挥身体和大脑的形成,但随即又可能对已建成的东西进行拆卸和重建—这是对经验的回应。它们既是我们行为的原因,也是其结果。有时候,争论中“后天”一方的捍卫者会为基因的力量和必然性所吓倒,但他们忘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基因是站在他们一方的。


TOP 其它信息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95.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