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沙盘上的命运(签名本)
沙盘上的命运(签名本)


沙盘上的命运(签名本)

作  者:李菁

出 版 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1268577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标  签:历史  历史研究  史学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李菁历时多年,对中国现代历史上重要战争、民国风云人物等的当事人或他们的亲属、朋友、同事、学生等进行口述实录,或挖掘与爬梳湮没的资料……鲜活地呈现当年的人和事,生动地还原历史细节;读来令人感慨万千。无论是谁的人生,终如在沙盘上充分演绎后,一切归于沉寂!所写人和事都是读者相对熟悉的:1937年的淞沪会战、1941年的远征军、1948的国共沈阳战役等;溥仪、张学良、汪精卫、曾仲鸣、陶希圣、李鸿、刘文辉、于右任等在民国及后来时代的命运沉浮;还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族长"及其家族后来的变迁……全书叙述平实深情,文字精彩生动,非常值得一读 。


TOP作者简介

李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历任记者、主笔,现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20年来,采访领域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做了大量一线报道。2006年,在周刊开设“口述”栏目,采访历史及文化领域有影响的人物不计其数,“口述”成为三联生活周刊广受欢迎的栏目之一。先后出版过《天下为公——传》《活在别人的历史里》《往事不寂寞》《记忆的容颜》《走出历史的烟尘》《共和国记忆》《中美外交亲历记》《沙盘上的命运》《成为大师——贝聿铭传》。


TOP目录

一寸山河一寸血

   点燃战争:1937 年的卢沟桥现场 / 2

淞沪会战:中国的血与火 / 28

远征军记忆 / 66

1948:沈阳,那些被改变的命运 / 134

金冲及:卢沟桥事变——全□□抗战的起点 / 158

家国风云事

   “九一八”前:溥仪的家事与“国事” / 174

张学良:“九一八”前夜与台湾的幽居岁月 / 182

1938 年:深渊边缘的汪精卫 / 200

曾仲鸣:纷乱家国事 / 210

陶希圣与“高陶事件”始末 / 238

李鸿:蒙冤 □5 载的远征将军 / 261

刘文辉:“西康王”的浮沉人生 / 290

“草圣”于右任的□后岁月 / 303

落幕的政治家族

    日记中的蒋介石 / 314

蒋经国私人日记将公开,史料价值有多大? / 338

百年宋美龄 / 351

重返大陆的宋氏家族 / 370

孔祥熙:从民国“财神爷”到美国寓公 / 381我的公公:陈立夫 / 402


TOP书摘

沙盘是战场的地理模型,常用行兵棋推演。在沙盘上的一切,均被有力的手摆布着。这有力的手既可能是有形的,比如运筹帷幄的将军们;更有可能是看不见的巨手,比如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李菁的这本以人物特写为主的作品集,主要写了三类人物:“一山河一血”.写的是抗战和内战战场上的国民党军人;“家国风云事”,写的是民国时代的重要军政人物;“落幕的政治家族”,则聚焦于公众熟悉而陌生的“蒋宋孑L陈”。这三类人物,有的从一开始就处在控的地位,有的原本是主宰他人命运的,但最终均被更为量所改变。 李菁多年来供职于《三联生活周刊》,是这家名刊的操盘手之一。该刊所做的历史报道之所以广受赞誉,首先是因为其夫之深。在文献调查方面,即记者、’编辑们所做的“案头工作”,每每与专业历史研究者做论文所投入的努力相当,虽然他们做选题的准备时间可能并不优裕。对此,我感受最深的是李菁带队所做的远征军缅甸作战报道,以及她后来因此而拓展出的远征军人物系列。我十余年来一直研究抗日战争滇缅战场,且以“微观战史”研究为定位,自然很熟悉这段历史所留下的文献,也因此做过一些田野调查。在这个背景下读李菁所写的该题材文章,常常有共鸣与叹服交织的阅读体验:共鸣是基于共同认识所达到的层次,而叹服则是因她常能提供给我尚未涉猎的视界。因我尚未有机会去缅甸,通过她的文入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历史现场,就与我通过卫星地图和军,为“热学”,但很多人看到的只是它似乎门槛很低的表象。李菁以自己十余年的耕耘和成果,已经提供了教科书式的实操经验,成为该领域绕不开的重要实践者。 “做历史”久了,会觉得成为一名历史“导游员”,是一个极有吸引力、但又深邃无边的境界。这样的人往往不是被安排的,而是天生就对远去的时空和人物有“瘾”,否则难以想象名校毕业以写新闻作品出身的李菁何以沉浸于历史不能自拔,而开拓出“用新闻做历史”的领地。李菁所做的历史导游,是带有其鲜明的个人的,即在专业精神之上的人文关怀。她探究于事,着眼却在人,那些牺牲者、幸存者甚或畸零者。在缅甸的访问中,同古仅存的远征军阵亡将士墓碑及在莫的村失踪的千余名远征军士兵,是她的重要关注点,并为此一直走到了缅北的偏僻之地,直到确认当地法律禁止外国人继续西行。她写道,那些战后流落在缅甸的老兵讲起自己的战斗经历时没有伤心,“可是提到后来无法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时,他们会像孩子一样痛哭不已”;“他们虽然在异域找到了栖身之地,在精神上却永远流浪着”。在漫漫的寻访之旅中,她与尤广才、赵振英等远征军老兵成了忘年交,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史迪威、陈纳德的后人建立了友情,打人了远征军将士的后人、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和研究者的圈子,成为深受大家尊敬和信赖的人物。她与那些历史人物及其后人沟通的能力是的,这在采写那些曾是历史“反面”或“负面”人物的文章中表现尤为。可以想见,他们以及他们,后人创伤累累的个人遭际,让很多人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警觉、质疑、抗拒是常态,难以打开心扉。了解他们的复杂阅历、触及他们的隐秘内心世界是何其之难,而坐在眼前的访问者却是一个与那些沉重题材反差巨大的温婉女子。 “做历史”追求的是信史标准,要求历史书写者做到睿智、洞明、公正。李菁的文字有感情有温度,但绝非被感性左右,理性、深邃、独立的思考和价值判断,构成了其历史书写的基本质地。很多人因为偶然因素接触到一些历史人物,因为常识不足、理性缺失、滥施同情,常常很肤浅地将自己写成了忠实“粉丝”,把文章写成了简单“翻案”。从李菁及其所供职的《三联生活周刊》的追求来说,这首先是专业精神不足的表现。处理“情与理”关系,实际上是做历史的人的常态课题和职业伦理,个中分、层次、水准最堪以“格局”二字来界定。李菁与她的那些复杂的访问对象的关系,达到了一种极为高超的境界。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她通过自己的友善、真诚、知性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感染和带动了受访者的精神状态,使他们很大程度上摆脱私情困扰,与自己一道成为历史的敬畏者和探究者,并共同确信:只有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让尘归于尘、土归于土,一切归于自然,才是对于我们自己真正的尊重;这也是人文关怀层次的意义。 在《远征军记忆》一文中,李菁曾如此表达对于历史书写的诉求:“我们踏访滇缅战场,用文字努力恢复那段记忆,对于他们个人来说,这是把本应属于他们的,用地图爬梳史实所获得的认知重叠,且能经由其精彩的文笔穿越时空,被带入彼时彼地的血火硝烟与凄风苦雨。军事活动中有“参谋旅行”的概念,指参谋人员带着作战想定和军用地入战地,为战行“头脑风暴”式的专业考察。李菁和同事们在缅甸的采访活动,实际上已这样的境界。我从其文字中所获得的信息量,超过了很多浮光掠影式的电视纪录片,可知一支准备充分的笔远胜过聚焦不甚清晰的镜头。 作为受过系统新闻学训练的优秀记者,李菁多年来又为自己开辟出一个做历史人物口述史的专业领地,并因此赢得广泛关注,拥有众多拥趸。李菁在《三联生活周刊》开设的历史人物专栏,成为这家期刊的品牌栏目之一,而很多做专业历史研究的人,也被吸引成为它的读者。能成为品牌自然是以“品质”为支撑,但李菁的历史人物系列文章并不需要历史学家来鉴定;在很多方面,她通过历史人物所发掘到的历史“增量”,已了专业历史研究者的努力。比如,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后人的深度访问,李菁就为“以新闻介入历史”搭起了一台,打开了一条切人历史深层的通道,而这一点却被一般历史学者所忽视。研究远去的历史,文献调查是直接接触,人物访问是间接接触,但却是鲜活而有温度的介入。我们既然愿意相信“故纸堆”,就更有理由相信“活的人”;实际上,不论通过何种途径,都需要_种抵达历史的能力(经过训练的)甚或天赋(先天的本能),而李菁显然是此中佼佼者年来口述史忽然成,荣誉和尊严还给他们;对我们民族来说,是把属于这个国家的记忆还给我们自己。”实际上,这一诉求贯穿于李菁全部历史书写之中。 余戈 2021年4月13日厢红旗军事科学院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胶订

开  本:16开

纸  张:轻型纸

加载页面用时:74.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