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诗家十讲
诗家十讲


诗家十讲

作  者:方笑一

出 版 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547315514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诗歌  >  中国古诗词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教授在*著作《诗家十讲》中,讲述了人在困境中的跋涉和抵抗。

  说到了王维、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还有失去了一个国家的李煜,说到了他们的得意、失意和痛苦,他们的豁达、挣扎和抵抗。

  千百年过去了,生活的际遇并没有什么两样。用伟大的诗歌了解伟大的诗人如何面对命运,怎样度过一生,可以启迪凡尘的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挫折、怎样走出人生的逆境。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愿诗人那些美好的诗词融化坚硬尘世至深至重的愁苦,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被命运温柔相待。


TOP作者简介

  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


TOP目录

第一讲 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坎坷仕途与山水情怀

王维的一生其实挺坎坷的,遇到坎坷的时候,他就用山水本身,和他对山水的体悟,形成文字,加以对抗,给自己找出一条求得心理平衡、求得人生相对好的状态的道路。

第二讲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的弃置生涯与解脱之道

刘禹锡虽然晚年才闻达,过上好日子,但是他是常绿的树,一年四季,颜色都是非常绿,很有生机,很有活力的。……其实,人有的时候就是靠那么一点精气神活着的,哪怕你是二十三年被埋没。

第三讲 胸中消尽是非心

白居易的独善其身与闲适诗篇

这是一个从闲适诗、杂律诗里面看到的独善其身的白居易,他对中国文化界影响是非常大的,苏东坡的“东坡”,欧阳修的“醉翁”,都是出自于白居易的诗。

第四讲 鸟歌花舞太守醉

欧阳修的贬谪经历与生活情趣

宋朝之所以伟大,就是地方官都是通过科举考上来,是从底层上来的,他们有文化、有知识、有理性,心也时时刻刻和老百姓相通。我不是一个人享受,我要带你们一起快乐,我还要把你们的快乐全部记载下来,这是只有宋代才有的。只有受到历史文化渲染和感召的文人士大夫,才能做到这样伟大,这是宋朝的伟大,也是欧阳修的伟大之处。

第五讲 细数落花因坐久

王安石罢相与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杏花纵然被春风吹成雪片,也比落在地上变成泥土来得有价值。虽然花最后总是要落的,但是我情愿被吹散在风中,也不愿意变成泥土。王安石用这个比喻很好地回答了怎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这个问题。

第六讲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东坡的诗词人生

苏轼是一个天才,是经受了别人没有经受过的苦难的天才,他是一个达观、潇洒的人,但是他的潇洒其实是一点点从苦难中打磨出来的,他有一个苦难加到身上,他就对人生想透一层,再一个苦难,他又想透一层。所以我们真正要做到达观,是不要惧怕苦难。有了苦难,才有真正的超越和豁达。

第七讲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苏轼的文章与人生

苏轼在黄州的船上,借着客人的口把问题提出来:曹操这么伟大的人,现在人在哪里呢?他通过苏子之口来解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才是永恒的。享受大自然、重视当下,是苏东坡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八讲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李煜的悲剧与人类的命运

李煜用自己前后反差极大的悲剧人生酿就了三十多首艺术上极为出色的上乘词作,尤其是亡国之后的作品,字字以血泪写成,既是一个亡国之君的内心写真,也是对人类普遍而永恒的悲剧性的慨叹和追问。

第九讲 死生豁达,人间美丽,圣人无情

李白与马勒

《世说新语》里讲“圣人忘情”,完全忘怀了人间的忧虑,人生的得失,这是多么高的一种境界啊!此刻,马勒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忘情,让自己沉醉在大自然中,忘记他所经历的人间的种种苦痛。

第十讲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诗人与江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古代中国的诗人相信有天堂的话,我觉得,那一定就是华夏帝国的烟雨江南。


TOP书摘

自序

  这本《诗家十讲》涉及中国古代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李煜、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是根据我近年来在各种机构和媒体所做的十次演讲,记录整理而成。这些讲座面向广大的诗词爱好者,而不是专业学者。我发现,普通听众对诗人的人生浮沉,尤其是他们在人生逆境中的经历,比诗词本身更感兴趣。我想这是因为,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工作中,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种种不顺,陷入暂时的困境,而倾听这些古代诗人的经历,恰恰可以帮助我们走出逆境。

  诗词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诗词背后矗立的是一位位活生生的诗人。读诗词的过程中,我对诗词背后的诗人越来越感兴趣。他们的生平仕履、生活经验、心灵世界、朋友圈子,无一不吸引我去探查。他们一路走来,所经历的种种酸甜苦辣,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深陷逆流,内心的惬意或挣扎,坚守的处世之道,采取的应对之策,无一不引起我的思索。

  诗词是诗人生命的结晶。读诗词,不但要知其文,更要知其人;读诗词,就是和诗词背后的那个生命晤谈。

  中国古代向来有一种观念认为,诗是诗人遭遇困厄而作,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诗人横遭劫难,心有“郁结”,从世俗功利的角度而言,他们的人生在那一刻或许已经失败了。但不要紧,他们心中有诗,对世事,对人生的诗意感知和诗性表达,足以给他们精神支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在荒远寒凉的贬谪之地,在青灯独照的孤寂夜晚,诗是他们最好的慰藉。这便是本书主要关注的。

  有人认为,诗写得好坏,和诗人人生得意与否恰成反比,“愈穷则愈工”,假如这是事实,对诗人而言或许有点残酷,对于读诗人而言,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在准备这些演讲的过程中,参考过很多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考虑到这是一本普及性的演讲集,书中就不再一一注明。东方出版中心的万骏先生作为责任编辑,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提供了不少帮助,在此谨向学者和编辑者致以深深的谢意。

  方笑一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93.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