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研究

作  者:刘壮,王先胜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  价:79.00

I S B N :978752036712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研究》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兴的领域为对象,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基础,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和保护实践,从学科体系构建的视角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初步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概念体系。全书主体包括十章,内容具体有:文化遗产的本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与认知路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科等内容,还包括一章绪论,介绍本项研究的学术渊源的意义价值。


TOP作者简介

刘壮,男,1979年生,重庆秀山人,土家族,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副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欧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方主任,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会员,硕士生导师,意大利佩鲁贾大学人类学系高级访问教授,重庆市宣传文化“巴渝新秀”青年人才。主要从事人类学与文化遗产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横向项目近30项,发表论文近30篇,被A&HCI收录2篇,被CSSCI收录13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重庆社科奖二等奖1项。

王先胜,四川邻水人,考古纹饰学创始人。现为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古代纹饰、史前文化、传说历史、文化遗产、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著有学术著作多种,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古代纹饰研究的国家、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


TOP目录

第一章 绪论: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回溯:文化遗产的本质

第一节 回顾:文化遗产概念的三种视角

一 本土传统中的文化遗产概念

二 域外思潮演变结果的文化遗产概念

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的文化遗产概念

第二节 文化遗产界定的有益进路

一 “物”的权属

二 文化的认同

三 文化与自然的边界

第三节 学科视野下的文化遗产

一 过去未来之间

二 探寻的脉络

三 描述抑或解释

第四节 文化遗产的本质

一 文化遗产何为?

二 作为价值尺度的文化遗产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

一 保护主体缺失期

二 传承主体凸现期

三 大规模保护行动期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界定

二 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界定

三 中国政府文件与教科文组织文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和界定的异同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探讨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一 自我体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基础

二 非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

三 动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手段

四 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辨正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上)

第一节 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发展历程看其相对性

第二节 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定义与界定看其相对性

一 有关概念的历时性(或线性)发展过程

二 文化遗产的性质和价值判断决定有关概念的不周延性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决定概念的不确定性(或非确定性)

第三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背景与过程看其相对性

第四节 从时代和发展的角度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

第五节 从保护与传承的目的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中)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相对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相对性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性的表现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或外延的多角度考察

二 关于“文化空间”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相对性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下)

第一节 从历史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对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是相对的

一 由于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

二 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变化所决定

三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所决定

四 由于保护目的、目标的原因以及现实需要所决定

第三节 遗产价值的相对性及保护意义的相对性

第四节 因人财物及技术限制保护只能是相对的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与认知路向

第一节 对象:语境隔阂与现实差异

一 文化空间

二 口头传说/口头传统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文化载体

四 传统和民间的强调

第二节 视角:文化·民族·现实

一 学理自足的文化选择

二 民族忧思与文化抵抗

三 现实困境的自我挣扎

四 一种理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观

第三节 路径:学理阐释与现象还原

第四节 模式:历史之维与当下之思

一 历时/共时

二 民族(群体)/区域

第九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研究状况

一 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或物质截然不同

二 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因素不可分割

三 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认识

第二节 问题与讨论

一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 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认识与观点

第十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权

第一节 保护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权前提

第二节 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权目的

第三节 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权内涵

一 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 受教育权利

三 文化权利

第四节 基于人权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向

第十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科

第一节 研究对象:“物”抑或“人”?

第二节 研究方法:田野调查?

第三节 知识生产:“遗产志”?

第四节 展望:构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一 法律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前提

二 工作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机制保障

三 研究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基础

四 教育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第一章

绪论: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研究背景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人类文化生态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机器大工业、国际标准化的推广相同步,经济资本优势国家在携卷大量资金的同时也为相对落后的国家带来了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本土文化发生急剧消亡。世界似乎正朝着一种经济方式、一种价值观念发展,各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宗教、习俗、生存价值观逐渐被忽略,强势文化成功上位,蕴涵民族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甚至有很多正面临着消亡,从而使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都受到了巨大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凸显着人类高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关乎国家的文化主权和话语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甚至灭失必将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永远的遗憾。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才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2001年6月,昆曲入选联合国公布的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大会第3l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2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届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审议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3年11月,古琴入选联合国公布的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4年8月,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实施原则和保护措施;并要求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普查工作;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①

从2006年开始,我国已经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三批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并在“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过程中开始探索文化生态区的保护手段。

与国家保护行动的进程相一致,我国学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也是以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一个标志性时间节点。

虽然此前我国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领域乃至艺术学、文学等学科都有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指范围进行研究,比如传统的民间文学研究、民族艺术研究等。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但问题在于上述各学科的学者……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434.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