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哈佛前1%的秘密
哈佛前1%的秘密


哈佛前1%的秘密

作  者:[韩] 郑周英 著

译  者:李龙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定  价:59.90

I S B N :9787515363349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励志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在哈佛有这么一群学生,虽与他人上同样的课,但坚信自己与众不同。他们成立了哈佛封闭的组织——“黑钻”。

  他们从不在乎社会上的成功曲线,一入学就在华尔街做投资,他们是哈佛前1%的人才、华尔街未来的巨星。

  哈佛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研究“黑钻” 这样专攻某一领域的人后,得出结论:我们传统观念上的成功公式是错误的。

  本书作者根据丰富的事例和研究,强调了屏蔽负面信号的重要性。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更多使其越来越平庸的信号。接收到这种信号后,我们开始习惯性地说出“我很平凡”。如果周围的信号不是强烈的正面信号,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屏蔽它,然后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这就是作者发现的强有力的成功公式:Black Diamond(黑钻)=Block(屏蔽信号)× Deep(深刻理解)

  高中还是学渣的基辛格成为哈佛Z优秀毕业生并走上成功之路的秘诀是什么?堕落的往日天才如何走出低谷,呈现出重量级大发现?有着劣迹的两个童年好友,为何长大后一个成为恐怖分子,另一个成为哈佛史上Z年轻的法学教授?本书讲述了世界各地的“黑钻”用不同的成功方式点亮自己人生的故事。

  摒弃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勇敢屏蔽负面信号,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我们就可以突破局限,画出属于自己的成功曲线。

 

TOP作者简介

  郑周英

  他克服了十多年的读写障碍,成为受人喜爱的畅销书作家。他广泛涉猎文学、心理学、哲学、西方美术、音乐史、经济、社会领域的知识,以此为基础创作图书。

  他主动接近教室后排的差生,教他们如何拥有改变自己的力量。他给孩子们讲自己克服读写障碍的经历和过程,借此想给孩子们赋予新的动机。在此过程中,有一位考试等级7的差生最后考上延世大学。目睹了孩子的变化过程,他不禁提出质疑:“是否有很多才华因为错误的社会信号而被掩埋?”基于对这个问题长达10年的思考与研究,完成了《哈佛前1%的秘密》。

  他制作的电影《恶意回帖心理学》参加了第20届独立论坛电影节,荣获“短片新作”奖。电影剧情主要围绕着这一主题开展:“抵制外部的偏见,能让我们的成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他曾在第19届总统选举中担任宣传文化发展特别委员会委员长。文在寅参选总统期间,他曾任组织特别报道员,兼任民主和平统一咨询委员会文化领域咨询委员。

 

TOP目录

序言 突破十亿分之一的概率

 

第一部分 屏蔽的力量

第一章 不要被平均数欺骗

教室后排的灯被熄灭了

流畅的成功曲线,以及它的谎言

罗伯特·罗森塔尔的手指

除此之外没有更重要的

 

第二章 信号的力量

进入哈佛的基辛格身上的欧若拉

能发现本质力量的屏蔽法则

只剩本质的空间

天才们重新振作的方法

居里夫人见证的改变自我的公式

 

第三章 在黑暗处发亮的才华之光

用平均水平以下的智商绽放才华

提高创意的屏蔽之力

聚焦的专注力

只保留最重要部分的方法

向疑惑扔石子

公众人物们隐藏的秘密

从最平凡的人直到成为最特别的那一个

纳蒂亚的悲惨妥协

 

第四章 闪烁的哈佛“黑钻”

哈佛的两张脸

世界顶尖人才遇到的进退两难的困境

没有掌声的空间

不再被称为精英的时候

 

第五章 高光时刻如何来临

某一瞬间你会需要努力之上的东西

黑钻的教训

环境信号的屏蔽

蕴藏本质的努力

最好的环境成就最优秀的人才吗

卡拉扬的种子

把平凡的才华升华至最高境界的方法

 

第二部分 深刻理解的力量

第六章 “创造性发现”的秘密

10 万年的法则

打破法则

2.5 厘米的发现

顶尖精英们的成就能达到什么程度

在哈佛,重新思考

从默默无闻的教师到世界级学者

 

第七章 间隔效应

如彗星般登场的天才学者

超越哈佛的力量

间隔效应拉开的成功差距

 

第八章 直到成为哈佛最顶级的教授

某位哈佛教授的秘密

重要的变化始于赞扬

在学习中感受到超越性目标的瞬间

学习过程中如何克服枯燥乏味的情绪

艾伦?德肖维茨见证的深刻理解的力量

 

第九章 在哈佛掀起的新浪潮

哈佛不能解决的问题

能创造新信号的力量

华尔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面试

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未被发现的力量

 

结语 请屏蔽给你设限的信号

 

致谢 

 

TOP书摘

能发现本质力量的屏蔽法则

通常我们会认为,教室后排的孩子们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其不够努力。但心理学家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更关注能让这些孩子们努力的环境信号。心理学家们发现,差生和优等生从行为上就不一样。遇到难题他们(差生)没有强烈的解题意愿,因为他们早已认定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实际上,这个想法本身与是否努力毫无关系。

如果屏蔽这些负面信号,重新拿起书本学习,会有什么变化呢?斯蒂尔和他的同事们到学校,把成绩中等的学生们挑选出来并分成三组,然后给每组学生传递了不同的“环境信号”。

给第一组学生的信号是“和优等生竞争”。对第二组学生,他们直接屏蔽了与优等生做比较的负面环境信号。对第三组学生,在屏蔽负面的环境信号的同时,给出了“学习是培养自我能力的有意义的经历”的正面信号。那么,这些简单的信号到底能改变什么呢?就如同斯蒂尔的主张,周遭的一切看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学校的老师没变,教科书没变,试卷上的题依旧非常客观明确。而我们也仍然觉得,差生所谓的自卑感是他们给自己找的借口。

但是,斯蒂尔得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屏蔽差生周围“成绩差” 的信号,仅凭这一点就已经让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们开始关注这一场实验。更何况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了不止两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第三组学生中这种逆袭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他们原先只不过是些能考上普通州立大学的普通学生,但经历了这些逆袭后,考上常春藤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这一场惊人的研究,其过程中没有任何外在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是从学生的内在开始发生的。

斯蒂尔最初发现的这一现象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的变化过程中研究人员完全忽略了基因、父母或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因素。此刻如果你也能立刻屏蔽环境信号,一心一意朝着目标前进,就可以迎来这种“变化”。

“改变信号比改变贫穷、基因等更加现实,这也正是它最大的优势。”

按照斯蒂尔的研究结论,屏蔽负面信号,我们就能启动我们的内在驱动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海瑟·格雷,在斯蒂尔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正面环境信号的问题。

如果因为负面信号导致差生的成绩一再下滑,那么被正面的信号围绕着的“尖子生”“前1%”的优等生,当他们遇到正面信号被屏蔽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哈佛大学的玛格丽特·施教授,在实验过程中屏蔽了优等生周围的正面信号。当这些优等生再也无法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优越感时,面对高难度的题他们的成绩明显下滑。但和成绩中等的学生竞争时,这群学生的成绩又有了显著的提高。

施的研究中让我们惊讶的部分是,成绩一般的普通学生的自卑感是优等生产生优越感的助推器。尤其是隐约渗透在环境中的优越感信号,其威力更大,这时优等生的成绩上升也会更加突出。他们就像享有特权的人,而他们一路飙升的成绩完全势不可当。但是助推器一消失,优等生的成绩也会跟着一路下滑。

因为实验效果太过明显,所以心理学家们通过各种领域的实验反复证明其准确性。你的卑微和自卑感,会成就对方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心理学家们发现,这样的环境信号于他或许是良性循环,而于你可就是恶性循环了。

那么,如此巨大的差异是从何时开始形成的呢?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尼斯贝特从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虽微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认知文化”里寻找其答案。

心理学家们发现,白领阶层的父母和孩子沟通时的词汇量达到2000个/小时,而蓝领阶层的词汇量只有1300个/小时。所以,中产家庭的孩子们三岁时就已接触了3000万的单词,而底层家庭的孩子们只接触了不到2000万的单词。从这个时期开始,孩子们就开始经历着不小的学习差异。

当这一群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走进教室,面对老师的那一时刻开始,就已经被老师们划分成已接触过3000万个单词的未来大学生和只接触不到2000万个单词的只能进工厂当工人的学生。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的教师帕特里克·戈斯林研究了老师们分析学生成绩的方式。研究结果发现,老师们在评价差生的成绩时,把主要原因归咎于家庭因素。而评价优等生优异的成绩时,把主要原因一致归结为优秀的教育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本身的才华被完全忽视,连正面的环境信号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大部分同学都被贴上了成绩中等的普通学生的标签。可那些入围优等生行列的学生,哪怕只得到过一次的认可,他们的成绩也会呈现出“罗森塔尔的手指”的效应,效应越“积累”,成绩越“给力”。

屏蔽负面信号,正是斯蒂尔想要告诉大家的重要内容。就如同社会心理学家劳伦特·贝格曾表示的那样,“人对自己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他人的判断”。斯蒂尔第一个明确指出了屏蔽信号的重要性。

上述的研究充分证明了相比人类的意志力,能够生成这种意志力的信号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大家一起握笔学习,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到最后,而有的人却早早放弃了呢?关于这一问题,已有了明确的答案。是因为每个人周围的信号不一样。如果你是第一名,那么你会摆出第一名该有的样子。而最后一名却怎么也装不出第一名的样子。耶鲁大学的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通过哈佛学生的论文指出了这一点。

……

间隔效应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哈利·巴里克在经过十几年的长期跟踪调查后,发表了文章《持续的单词学习和间隔效应》。巴里克把学生们分成两组。第一组,按照社会通常的测试方法,给出一年的考试准备时间。在这期间,每两周安排一次共26次的背诵考试。第二组,巴里克尝试了比较冒险的方式,给出4年的考试准备时间,在这期间,每两个月安排一次总共26次的背诵考试。

“针对一个领域的、长时间的学习,能否胜过集中学习?”这就是巴里克想要弄清楚的问题。

在看十几年的研究结果之前,我们要认清一点,两组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总量是相等的,只是第二组学生历经的时间更长而已。第一组安排得非常合理,两周考一次试。但第二组两个月一次的考试安排与第一组的安排相比,看似没有多大研究的意义。不是吗?

但巴里克的发现与常人的预测正好相反。每两周一次总共26次考试,适应了这种学习方法的第一组学生,过了5年之后,只记得当初所学知识的56%,但拉长整个学习过程的第二组学生,在5年之后,却记得所学知识的76%。真是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啊,同样被震惊的还有巴里克本人。

“谁能想得到呢?我花了10年来做研究,但我也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我以为过了两个月,他们就会忘光。”

巴里克的这一场研究里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是,相比付出努力的总时间量,长时间地专攻一个领域才是最重要的。前期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之后,会沉浸在喜悦满足的气氛中无法自拔。如果这时那些平凡的学生没有放弃梦想坚持到底的话,谁也不能预测最后的胜者会是谁。哈佛最具光环的知识如果毕业后不再重温,其实也有可能所剩无几。

近一个世纪以来困扰着我们的疑问就此解开了。我们怎么才能完整地吸收在哈佛所学的知识呢?其实这跟哈佛没多大关系。长时间地专攻一个领域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世界著名的学者们无一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主张持续积累的过程是必需的。

如果付出的努力总量不变,那么相比短期的努力,长时间的投入更为重要。这已通过数百篇论文得到了证实,而世界著名的学者们称之为“间隔效应”。不管你在什么领域,只要投入的时间足够长,你就能精通这个领域,这就是间隔效应呈现给我们的结果。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72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93.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