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国家公园体制下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理论与实践
国家公园体制下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理论与实践


国家公园体制下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理论与实践

作  者:贾卫国,王倩雯,秦添男

出 版 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21909517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生命科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对于保护区建设中社区参与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使得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更有效率,对于更好地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调动社区居民参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积极性以及带动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将企业管理中的参与式管理理论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实践中,是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理论的一个补充,尤其在分析参与式管理模式建立中引人参与式管理的要素及参与形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通过对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和安徽天马***自然保护区的调研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补充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和安徽天马***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式管理研究上的盲点,这对于大熊猫国家公园以及补充全国探索自然保护区参与式管理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TOP作者简介

贾卫国,1969年10月生,安徽六安人,博士,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业政策与法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与保护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多年来一直从事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生态经济。

TOP目录

前言
1 国家公园及在我国的发展
1.1 国家公园的概念和理念
1.2 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1.3 我国国家公园试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自然保护地与自然保护区
2.1.2 社区
2.1.3 社区参与
2.1.4 参与形式
2.1.5 参与环节
2.2 社区参与自然保护的理论基础
2.2.1 参与式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下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的必要性
3.1 我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基本情况
3.1.1 我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特征
3.1.2 我国自然保护和当地发展之间矛盾突出
3.1.3 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普遍较为贫困
3.2 我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关系
3.2.1 社区在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现实存在
3.2.2 社区与我国自然保护地的依存关系
3.2.3 国家公园社区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冲突
3.2.4 立足实际加强国家公园的社区管理
4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下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的困境
4.1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困境
4.1.1 体系紊乱、要素重叠
4.1.2 政出多门、权责不清
4.1.3 多元经营、利益失调
4.1.4 保护地管理缺乏明确的理念与目标
4.1.5 保护地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4.2 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困境
4.2.1 居民缺乏参与保护区建设的意愿
4.2.2 居民参与保护区建设能力有限
4.2.3 居民参与保护区建设途径狭窄、形式单一
4.2.4 政府未能做到保护区建设收益共享
4.2.5 面对社区村民生存现状,执法人员艰难抉择
5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的比较
5.1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概况
5.1.1 国内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概况
5.1.2 国外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概况
5.2 国外自然保护区建设社区参与经验
5.2.1 管理法规健全
5.2.2 管理机构职责明确
5.2.3 土地权属明晰
5.2.4 社区压力较小
5.2.5 公益性特点鲜明
5.3 我国自然保护社区地建设参与存在的问题
5.3.1 自然保护体系缺失了国家公园
5.3.2 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5.3.3 土地权属不够明确
5.3.4 部门间协调不够
5.4 国外经验对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的启示
5.4.1 根据发展时期及时调整社区居民参与方式
5.4.2 重视保护区建设和居民利益的协调
5.4.3 对社区居民开展宣传和教育
6 案例分析: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6.1 案例点选择
6.2 大熊猫国家公园
6.2.1 区域分布
6.2.2 生态特点和保护目标
6.2.3 管理体制及机构组成
6.2.4 社区与居民
6.3 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3.1 区域分布
6.3.2 生态特点和保护目标
6.3.3 管理体制与机构组成
6.3.4 社区与居民
7 案例分析: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建设社区参与实践
7.1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社区参与
7.1.1 参与主体
7.1.2 参与环节
7.1.3 参与形式
7.1.4 参与程度
7.2 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
7.2.1 参与主体
7.2.2 参与环节
7.2.3 参与形式
7.2.4 参与程度
7.3 区域比较分析
7.3.1 保护形式与角色定位不同
7.3.2 保护地内主要挑战存在差异
7.3.3 自然保护地未来的完善举措以及侧重点不同
7.3.4 社区方面
8 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参与意愿
8.1 政府主管部门与自然保护地建设者的参与意愿
8.2 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参与意愿
8.3 自然保护区居民的参与意愿
8.3.1 数据来源
8.3.2 变量选择
8.3.3 数据分析及检验
9 完善自然保护地的社区参与机制的建议
9.1 社区共管机制的设置与落实
9.1.1 社区共管建设必要性
9.1.2 社区共管的建设步骤
9.2 加强社区参与能力建设
9.2.1 社区参与能力现状
9.2.2 社区参与能力建设
9.2.3 建立社区居民的就业培训与教育机制
9.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9.3.1 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建立
9.3.2 生态补偿机制具体措施
9.4 促进旅游发展
9.4.1 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9.4.2 旅游业是保护区协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
9.4.3 旅游发展的完善
9.4.4 进一步加大社区居民在旅游规划中的参与度
9.5 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社区参与的公平性
9.5.1 提高社区发展的公平性
9.5.2 进一步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9.6 进一步兼顾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0 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及社区参与展望
10.1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展望
10.1.1 制定“自然保护地法”
10.1.2 完善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21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11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