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故事•万物
中国故事•万物


中国故事•万物

作  者:一苇 述;萧翱子,刘培培,孙亚楠 绘

出 版 社:云南出版集团,晨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71509163

所属分类: 少儿  >  少儿文学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中国故事·万物》是一苇述“中国故事”全三卷之一,这套书是蕴藏中国人文化和心理根源的中国民间故事和童话集,由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语文教师一苇历经十多年整理重述。她的重述,既完整保有童话故事的原初面貌,又以今天的儿童观和价值观重新阐释,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发掘历史悠久的中国童心。

  一苇的重述紧紧扣住了“有趣”。这些故事的形态和内核是民间故事的原生态,而故事的表达是儿童的立场和趣味,这是一苇一次次在故事课堂的讲述中获得的视角和能力。其中每一个故事都有足够的代表性,有的源于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经验,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有的则又具有超越世俗的价值观,指向一种更永恒的人类精神。

  艺术家萧翱子带领学生刘培培和孙亚楠为《中国故事》创作插画和题花。粗犷的版画艺术,又在细节上给出了丰富细腻的表达,最后,成就了一套充满大地根源力量,又极具现代感的明亮插图,使得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传统又现代的风格。


TOP作者简介

  一苇,原名黄俏燕,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岭南人,挚爱大地,醉心童话,近年致力整理重述中国民间童话、中华远古神话和古代中国童话,梦想为中国孩子建一个中国故事库,已出版《一苇童话》《绿色素描》《花香湖》《中国故事》《重返百木国》《岭南民间故事》《神话,你好》《早安,神话》《晚安,神话》等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有为儿童文学奖”“荷花文学奖”等奖项。

  萧翱子,艺术家,绘本画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访问学者,2017年至2019年留学英国剑桥艺术学院,目前任教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绘本作品《姥姥的布头儿魔法》荣获2018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中国故事》插画荣获2018年第九届中国装帧设计插画奖,绘本作品《青蛙笑翻了》荣获2017年小凉帽绘本奖优秀奖,“童年的天空”绘本工作室创办人。

  刘培培,笔名皮皮,201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绘本作品《聚宝盆》被评为湖南大学优秀毕业设计,“童年的天空”工作室团队成员。

  孙亚楠,湖南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作品《猫在白果村》于2013年获得本科优秀毕设。“童年的天空”工作室团队成员。


TOP目录

自序 Ⅰ

像我祖父那样讲故事 Ⅰ

 

动物的童话,植物的传说 1

小鸡崽报仇 3

绿豆雀和大象 7

十二生肖上肖记 10

谁的本领大 15

“咕咚” 19

狐狸、猴子、兔子和马 22

牛偷禾 25

老雕借粮 26

老虎向猫学本领 29

猴子和蚂蚱争田坝 32

螺蛳与老虎赛跑 34

义犬情深 36

猫狗结怨 42

猫装活佛 47

大雁与青蛙 52

猴子与鳖打老庚 55

老虎不怕就怕漏 59

老羯胡 62

八哥鸟 66

王勇 74

燕子报恩 80

红心的萝卜 86

稻子原本四条腿 88

宝物和奇迹 91

宝船 93

破山剑 102

破雾珠 105

隐身帽 107

月华 112

出米洞 114

泉水 116

龙蚕 122

聚宝盆 128

金鸡下蛋 134

蛤蟆吐金钱 139

三脚猫 143

智慧鸟 149

四十五里钟 154

红蛛钓大蚌 156

水精与龙井 159

海底有个小石磨 163

竹笛只唱一支歌 166

精怪的故事 173

刷锅把精 175

活捉山魈 178

只怕东庄王老大 180

龙潭的仙女 184

熊人公背媳妇 187

老獭稚 189

猪哥精 194

老隆婆 199

叫花子捉怪 203

套白羊 207

胡媚儿 209

狐狸书生 212

鹅笼书生 216

悬云寺 220

千年水底蛇,口吐白莲花 227

升仙台 232

人熊 235

猴娃娘 238

火魔王和他的第十二个妻子 244

板桥三娘子 247

神仙的传说 253

赤脚黄泥郎 255

柳毅传书 261

巧嘴的龙女 267

白菜姑娘 271

田螺姑娘 275

鱼姑娘 279

干鱼神君 283

蜈蚣菩萨 285

铁拐李成仙 290

八仙过海 293

黄鹤楼 299

张三疯 303

第九仙 308

卖鱼人遇神仙 311

蚂蚱神 316

董仙卖雷 321

董永遇仙 326

水母娘娘 333

水淹泗州城 337

月下老人 341

二郎担山捉太阳 346

碧霞神女绣鞋取泰山 349

歌仙刘三妹 352

悦城龙母 358

从柳树下来的仙女 368

宝莲灯 374

画中的媳妇 382

张打鹌鹑李钓鱼 389

 

后记 397

说不完的故事 397


TOP书摘

自序  像我祖父那样讲故事

  文/ 一苇

  一个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它并不是某一位作者的个人作品。当然,追踪溯源,最初的最初,它肯定产生于某个故事创作者的心胸,但有一点至关重要,这个故事在讲出来后,在另一些人的心胸激荡起共鸣,不断有人接过故事的接力棒,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中国拥有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这一传统不太遥远。至少在清代,说书还是一种可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说书的盛行不但培育出才华横溢的说书人,也养育了高水平的故事受众。这些人促使故事不断生长、渐趋丰盛,投身于故事的下层知识分子把中国白话小说推上了难以企及的高峰。四大名著中至少有三部,是从民间口口相传的讲故事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与《红楼梦》不同,《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完全是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个人成就,很多证据表明,它们经历了漫长、广远的流播,由无数说书人、戏剧家的智慧熔铸而成。

  江帆教授这样描述辽宁民间故事家谭振山:“他讲的故事,质朴、优美、清新,动听处,举座痴迷,行家叫绝……谭振山不属于那种墨守固有讲法、带有极大转述性质的‘纯传承型’,他是那种富有创造性的故事家。他在传承故事中,对故事文本所做的取舍、筛选、优化、加工证明了这一点。”

  江帆教授对谭振山的这段描述,让我想到我的祖父。我祖父晚年目盲,为了给我讲故事,他用他全部的智慧去编织故事。我以为,我祖父与谭振山相似,他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故事家。

  时至今日,农耕式的生活方式不再盛行,乡间讲故事的传统已然断裂,在电影、电视、网络诸多媒体的冲击下,故事不再口口相传。三十多年前我祖父、我母亲讲的那些故事,现在鲜少有人讲起。传统正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受考验。

  我写下的这些故事,并非直接从乡间采录得来,它们中的大多数,来源于各式各样的故事书。

  某些时候,我选择故事源于直觉。读到一个故事,它打动我,我会立即着手整理它。比如《布花公主》,比如《曲婆婆接生得金豆》,又比如《赤脚黄泥郎》。这些故事不是我追来的,它们来自偶遇。偶遇是缘,我珍视我与故事的缘分。

  另一个故事源头是古籍。比如《柳毅传书》,比如《水精与龙井》,又比如《庄周·蝴蝶·鱼》,这些故事充满智慧且精妙绝伦,但因为文言的隔阂,现在的孩子不容易读懂,我接过故事的接力棒,用现代汉语重述它们。

  《中国故事》的主要目录来自现当代民间文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我的参考资料有钟敬文著的《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刘守华著的《中国民间故事史》、刘守华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顾希佳著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丁乃通著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这几本书。

  刘守华老师说:“诸多学人视作经典代表的故事在百篇左右。”他建议我精读中国民间故事的精选本,还列出一个书单。刘老师所说的这大约一百篇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故事的代表作,它们是《中国故事》的核心与灵魂。钟敬文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型式》是我的第一份中国故事地图。

  钟敬文先生写了四十五个故事型式,他对于“故事核”的概括是十分精到的,如第一型“蜈蚣报恩”:

  一、一书生,养一蜈蚣。

  二、他上京考试,带与俱往。

  三、路遇人面蛇呼名,他知必死,因纵蜈蚣使逃生(或无此情节)。

  四、夜中,蜈蚣与蛇斗,卒同毙。主人得救。

  “蜈蚣斗蛇”这个情节让我联想到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故事记载。长妈妈曾给童年鲁迅讲“飞蜈蚣治美女蛇”,美女蛇长着美人脸,但身体是蛇,她唤书生的名字,书生答应了。到了半夜,沙沙沙!美女蛇果然来了,幸亏老和尚送给书生一盒“飞蜈蚣”,飞蜈蚣治死美女蛇,救了书生的性命。

  “蜈蚣报恩”与“飞蜈蚣治美女蛇”核心情节相似,应为同一个故事,我开始追踪它。但是,从何追起?鲁迅先生是浙江人,而长妈妈不识字,我猜测这个故事流传于江浙一带。于是到网上书店找书,购得一部《浙江民间故事》,果然找着了这个故事。

  判断一个故事是否值得整理,我看重它的灵魂是不是独有个性。比如《田螺姑娘》和《鱼姑娘》,我原本以为它们属同一个故事,只做一篇《田螺姑娘》就够了。后来资料读多了,我发现《鱼姑娘》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在《鱼姑娘》中,虽然也有为男子煮饭的情节,但它至少有四个故事元素富有独特价值,一是“上山撒网”—另辟蹊径,说不准有新发现,豆腐改变惯常的做事方式,果然有新收获;二是“牛变龙王”,这宗变化很奇特,从意象上分析,可彰显“龙”意象的力量,这个变化魅力非凡;三是“鱼姑娘往土里钻”,她是鱼,本属于水,可是绝望时钻进土里,中国五行有土克水的说法,故事正体现着这一点;四是“蛤蟆吸水,肚子像块肥圆豆腐”,故事中的小伙子看到这个情景,忍不住狂笑起来。

  因为这些独属自己的故事特质,鱼姑娘才成为《鱼姑娘》,而不是《田螺姑娘》故事的一则异文。而“蚌姑娘”的故事,我至今不曾发现它“独特的灵魂”,所以没有整理它。

  一个接一个追踪故事,极其耗时费力,有时候查找资料好几个月,总找不到理想的文本;有时候运气不错,追寻过程中竟碰到异常精彩的故事—但已经是另一个了。这种时候,我会放下正在追踪的那一个,先做故事资料齐备的“这一个”。

  有些故事流传广远,文本众多,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故事。我会细析故事,把独立的故事区分出来。比如,整理“兄弟分家”故事群,我从中分离出《狗耕田》《卖香屁》《牛虻子》三篇故事。

刘守华老师在《兄弟分家与“狗耕田”:一个中国民间流行故事类型的文化解析》一文中,曾把这一型故事分为三个亚型:1. 单纯的“狗耕田”型;2.“卖香屁”型;3. 复合混杂型。

  《狗耕田》是我的家传故事,童年的夜晚,母亲曾反反复复给我讲述它。我问过她这故事哪儿来的,她说她娘家(深圳大鹏湾东涌店仔村)人人都知道。我母亲所讲,深圳大鹏湾流传的这个故事,属于第一类,即单纯的“狗耕田”型。对比同类型故事的其他文本,广东故事“阿弟摇树落铜钱,阿哥摇树落狗屎”这个情节特别合乎逻辑—摇钱树可看作小黄狗的化身,因而“落狗屎”是比落树叶、落毒蛇、落石头更出色的情节设计。

  我把小时听来的这个故事单独做成一篇,就是《狗耕田》。

  关于“狗耕田”和“卖香屁”,刘老师在文中还有一段论述: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把“狗耕田”和“卖香屁”作为两个类型分别列出。丁乃通编撰《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也将它们看作两个类型,他按AT 分类法编码,“狗耕田”列为503E 型,“卖香屁”列为503M 型。究其实际内容而言,是不宜作为两个并列类型来看待的。

  刘老师认为,“卖香屁”故事是“狗耕田”故事的衍生物,它一般附在狗耕田故事后面,两者合成一个故事,而不是两个独立的故事。在这一点上,我不认同刘老师的说法。“狗耕田”与“卖香屁”虽说有时粘连在一起,但也各有大量独立版本在民间鲜活流传。

  从意象上分析,狗的意象内涵是忠诚,是永不变质的爱。它与“香屁”意象无必然联系。“香屁”与“臭屁”,却可让人联想到“留芳”“遗臭”的文化意蕴,实在另有深邃的象征。所以,我让“卖香屁”独立出来,做成《卖香屁》一篇。

  除《狗耕田》《卖香屁》两个故事,我从另一些兄弟分家故事中,抓出一个“牛虻子”不断增值的线索,做成《牛虻子》一篇。故事讲兄弟分家,大能欺负二傻,二傻朴实憨厚,后来竟然人生圆满幸福;大能精明自私,最后却十分倒霉,孤独终老。《牛虻子》属于典型的“傻人有傻福”故事,它情节丰满、富有韵律,做成这个故事后,我多次给小孩子讲述它,发现它深受欢迎。

  从前,祖父总是坐在竹椅上,腰板挺得很直,眼睛是闭着的,然而他神情明亮,胸有成竹,他讲故事泰然自若,声音从容不迫。

  多年之后我有了孩子,我尝试给孩子讲故事。这时我发现,讲故事这件事不容易。照着书念一个故事,是容易的。但是放下书,两手空空的,给别人讲一个故事呢?

  像我祖父那样讲故事,真是一件有难度的事。难在哪里?他讲的那些故事,完完全全是从他自己的心胸中流淌出来的。他不是在背诵,也不是在复述,他像古时候的说书人,故事是他内在的蕴藏。

  不管他从什么渠道获得那些故事,也许听来的,也许看戏看来的(他多次说过他小时看过的戏),也许从书上看来的。但是,在他讲述故事时,那些故事是他自己的。一个人消化、吸收一个故事为自己所有,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出来—这,或许就是故事真正的传承。

  格林兄弟,尤其是威廉·格林,他的伟大之处,他的创造性劳作,正在于此。他不是一位机械的故事记录者,正是他对故事一遍一遍地内化、修改,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故事家。在这一点上,威廉·格林对民间故事所做的工作与谭振山老人所做的是一样的。而我祖父黄旭老人虽然没有留下一个字,但他也是这样做的。我斗胆推想,所有真正有才华的民间故事家,都是这样做的。他们以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智慧投入到故事中。人与故事融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双赢的结果—故事由此内化为故事家的故事,而讲故事的人呢,他们由此成为杰出的故事家。

  刘守华老师对我说,做这件事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才能达成。我以为,这里头的创造性劳动,正是像我祖父那样讲故事,像谭振山老人那样讲故事,像威廉·格林那样讲故事—先让一个故事落到心里,再以自己的心灵养育这个故事、把握这个故事,最后用自己独特的故事语言,把故事精彩地讲述出来。

  故事是种子。唯有开口讲述,它才能真正发芽,具足生长。我一次次讲故事,一次次发现故事被讲述的奇迹,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在被讲述时顺势生长,变得鲜活、迷人。

  讲述,就是让一个故事活过来。这不是故事的复制粘贴,不是故事的克隆,而是故事富有鲜活生命力的再一次出生。

  把故事讲好后,我会写下故事的文本。讲述有即兴的成分,而书写却把它固定下来。对我来说,故事的原始文本非常重要,我之所以能够接触到故事,依赖于这些原始文本。但故事是活的。有的原始文本已足够精彩,我只需要向它致敬就行了。像孙剑冰的《老羯胡》,读着真是赏心悦目啊—我接过故事的接力棒,几乎照式照样把故事讲述一遍,内心欣喜异常。有些故事文本众多,故事情节枝节蔓生,像《范丹问佛》,我会抓住故事的核心与灵魂,在内心养育它,然后重述它。有些故事总找不到真正好的文本,像《竹王传说》,我只能尽我所能修补它,使它生动,使它完整。

  述写中国故事,在语言风格方面,我做过多种尝试。初始时,我曾经用汉赋般华丽的辞藻去书写它们;每遇到适合于低龄孩子的故事,我会用萌萌的“童言”去写。但是遵循内心的指引,大多数故事,我最终选择了泥土般质朴的语言。

  “日光七彩,归于一白”,我期待泥土生森林。我期待泥土之上,开出花来,生成我的葡萄园。这几年陷在故事里,读得越多,讲得越多,写得越多,我就越爱它们—这么说吧,我本来想驯服故事,结果却是自己被故事驯服了。我希望更多人关注它们,阅读它们,讲述它们,爱它们,唯其如此,这些故事才会真正被激活,获得新生。

  这套“中国故事集”成书之际,特别感谢出版人涂志刚先生对这些故事的理解与重视,感谢千寻出版的大力支持,感谢编辑李洁、美慧和亚男的严谨认真,感谢插画师萧翱子女士、题花设计师孙亚楠姑娘和刘培培姑娘,感谢装帧设计师木木,感谢昶伟、晓丹、常立、阿啃、粲然、阿佛、蛐蛐、朱煜老师、曾理老师、滕威老师以及其他朋友们,你们杰出的才华与学识,使这套书渐臻完善。

  最后,祝福所有读故事、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人,愿你们拥有幸福的故事时光。

  是为序。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胶订

页  数:399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5.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