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增订版)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增订版)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增订版)

作  者:郑永年 著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定  价:79.80

I S B N :978752070753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中国期待再次进入一个“改革高潮期”。与此同时,当前的国际环境也呈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如何在国内国际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找到改革的正确方向从而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是本书研究的重要课题。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逻辑的挖掘,系统回答中国的改革已经做了什么,改革的现状如何,面临什么新问题和新风险,未来的改革作何选择等关键性的问题,对我们无法确定的未来给予有益的指导。


TOP作者简介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其主要兴趣和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国际和东亚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


TOP目录

政治改革篇 

第一章:中国的改革通往何方 

一、中国改革三阶段的逻辑

二、中国不改革的政治风险

三、世界范围内的权力危机

四、中国的改革现状

五、制度建设:新时代的清醒判断

第二章 作为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一、重新重视研究中国共产党

二、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四、当代中共的“现代性”

五、如何认识中共的“自我革命”

六、“以党领政”体制的形成

第三章  央地关系的“行为联邦制”与改革新动力

一、中央地方关系与中国改革新动力

二、央地关系的三层逻辑

三、中国的改革要从县政开始

四、中国的县政改革与国家建设

五、中国的地方行政改革何去何从

四、“刮骨疗毒”式反腐剑指何处

一、腐败与中国的历史周期律

二、新时期反腐意涵的新特征

三、官员不作为是最大的政治挑战

四、十九大与反腐制度建设

 

经济建设篇

第六章  国企改革与经济转型

一、中国经济改革不进则退

二、中国经济转型及其风险

三、中国国有企业的命运

四、中国国有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五、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第七章 中国政商关系的重建

一、商与中国政治

二、中国政商关系危机及其根源

三、经济改革与中国清廉政府建设

四、政府理应培育企业家成长环境

第八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共享发展

一、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二、“一带一路”与经济和安全的“再平衡”

三、“一带一路”倡议实践的初步评估

四、“一带一路”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书写”

五、建设开放式的“新丝路”

第九章 粤港澳大亚湾区的历史使命

一、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不是经济发展项目

三、粤港澳大湾区与制度创新

四、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的未来

 

社会重建篇

第十章 中国需警惕社会失序的风险

一、中国改革的两条政策思路

二、中国社会秩序的失序风险

三、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

四、社会改革

第十一章 中国建成小康社会要做大中产阶级

一、中国新时期的内部风险

二、中产阶级和中国社会的命运

三 、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四、培养中产阶级的关键不是”杀富济贫”

五、中产阶级的焦虑如何消除

第十二章 中国的“精准扶贫”及其未来

一、中国的农村贫困与治理

二、中国的“精准扶贫”可持续性研究

三、中国扶贫政策怎么走

四、构建扶贫的国际话语权

 

国际关系篇

第十三章 中美关系与“修昔底德”陷阱

一、中美两种世界秩序观及其冲突

二、特朗普与改变中的美国对华政策

三、中国新时期的外部风险

四、技术冷战与中美冷战的序曲

五、国际权力结构与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六、我们应有的反思:“中国制造”还只是“中国组装”

七、地缘政治阴影下的中美关系

八、中美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九、新型大国关系向何处去

第十四章 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的亚洲地缘政治

一、从陆地走向海洋的中国地缘政治

二、近代中国海洋国家意识的萌芽

三、当代中国海洋文明意识的觉醒

四、世界秩序的变迁与印太概念的兴起

五、地缘政治新格局和中国的战略选择

六、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及其挑战

七、亚洲的崛起和亚洲价值观

第十五章 中国如何实现大国大外交

一、中国可以回避“金德尔伯格“”陷阱吗

二、为什么世界期待中国的声音

三、中国该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四、塑造中国崛起的新型国际关系

五、中国推进全球化的大外交方略

第十六章 在中国发现新民族主义

一、文明的冲突:儒家文明vs基督教文明

二、新的认同、国家利益和国际行为

三、中国正在拥抱这个世界


TOP书摘

  五、制度建设:新时代的清醒判断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最重要的议题就是要回答我们从哪里来、到了哪里、往哪里去的问题,中共十九大也是如此。这三个问题是一个基本判断,而基本判断是最重要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党,只有有了基本判断,中国共产党才能确定新的使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949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建立新中国这一近代以来最艰巨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里,一套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得以建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强调基本路线要执行一百年。

  新时代,新判断,新使命。现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但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所作出的新的基本判断。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尽管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赢得了很多国际上的掌声,但是中国也看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内外部的环境。社会主义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干出来的。中共领导层具有十分清醒的头脑,在充分肯定自身所取得的成绩基础之上,直面挑战并展望未来,对所面临的问题有着非常严峻和冷静的思考和判断。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描绘了未来蓝图: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这幅蓝图的描绘就是基于基本判断。从经济上说,中国已经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从这些年的政策讨论来看,中国的焦点已经是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把国家提升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即富裕社会。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8000美元,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人均GDP要达到1.2万美元。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在满足了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需求,例如对美好环境、社会公平正义等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进而显现出中国经济和社会、经济和环境或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所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作出的新判断,不仅关乎中国本身的发展,而且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笔者一直以为,一个国家崛起的核心就是制度崛起,而外部崛起只是内部崛起的延伸而已。制度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对任何国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制度建设是一切,所有其他方面的进步必须以制度的进步来加以衡量。尽管制度是人确立的,但制度比人更可靠;历史地看,制度更是人们衡量政治人物政治遗产的最重要衡量标准。

  ……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4.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