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唐宋小品丛书(精装 套装8册)
唐宋小品丛书(精装 套装8册)


唐宋小品丛书(精装 套装8册)

作  者:欧明俊 主编;[唐] 白居易,[唐] 韩愈,[唐] 柳宗元,[宋] 陆游,[宋] 杨万里 等 著;陈才智 校,张真,韩嘉祥,曹丽萍 等 注

出 版 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定  价:388.00

I S B N :978753489527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经史子集  >  集部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陆游小品/唐宋小品丛书》: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著名的词人、史学家和散文作家。他以其绝妙的创作艺术、崇高的思想境界、洒落的人格魅力,被梁启超先生盛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

  绍兴二十八年(1158),已三十四岁的陆游被任命为福州宁德县主簿,次年,调福州决曹,又过了一年,调至都城临安。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孝宗即位,十月,赐陆游进士出身。乾道元年(1165),陆游调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第二年以“结交台谏,鼓唱是非”的罪名被罢官。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朝廷征召已赋闲四年的陆游,任为夔州通判。两年后,他又应召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乾道七年(1171)十月,王炎幕府解散。此后几年,陆游先后在川中的成都、蜀州、嘉州等地任职,直到淳熙二年(1175),好友范成大知成都,陆游入范成大幕府。二人诗酒唱和,成莫逆之交。有言官参劾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

  淳熙五年(1178),陆游诗名日盛,奉召返回临安,受到孝宗召见,先后任命为福州、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后因被给事中赵汝愚弹劾,陆游愤然辞官,重回家乡山阴。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淳熙十三年(1186),六十二岁的陆游被任为朝请大夫、权知严州事。两年后任满入京,官升军器少监,掌管兵器制造与修缮。绍熙元年(1190),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陆游多次进言,痛陈备战、励治、减税、治民的道理,最终以“吟咏专嘲风月”之罪名被罢官。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此后二十年,除了曾经短暂赴京参修国史外,其他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山阴的田园农村中度过的。嘉定二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因疾与世长辞。临终之际,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韩愈小品/唐宋小品丛书》:

  韩愈,唐代文学大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卒年五十七岁,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五朝。韩愈为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宋神宗元丰年间追封他为“昌黎伯”,他的作品集称为《昌黎先生集》。他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又称他“韩吏部”,韩愈死后,谥日“文”,后人就尊称他“韩文公”。

  韩愈少小聪慧,他自称“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这有些和诗圣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相似。他一生都十分勤奋,无论顺境逆境,“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新唐书?韩愈传》曰:“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德宗贞元二年(786),韩愈十九岁,开始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可是,贞元四、五、七年三次应礼部试接连失败。至贞元八年,二十五岁的韩愈才考中进士,同榜有欧阳詹、崔群、李观、冯宿等一批名士,被称为“龙虎榜”。根据唐代制度,考中进士后,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方可正式为官。随后在贞元九、十、十一年,韩愈三次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又都以失败告终。他求仕心切,于贞元十一年正月至三月,三上宰相书,泥牛入海,杳如黄鹤,没得到回音。同年五月,二十八岁的韩愈郁郁不得志,怀着不遇时之叹离开了长安,回归故里河阳。在长安的十年风尘岁月中,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饱览典籍,他逐渐形成了文学上卓然成家的见识和见解。

  

  《杨万里小品/唐宋小品丛书》: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多次在诗文中自述,称其乃东汉名士杨震后裔。虽谱系之事多有攀附之疑,但杨万里确实处处以杨震的气节学养要求自己。宋代时期江西文风昌盛,杨万里所在的杨家是个典型的读书世家。据《忠节杨氏总谱》记载,杨万里曾祖父杨希开立志振兴杨氏家族,个人出资兴办学堂。杨万里的祖父杨元中同样重教读书,泽厚于后人。父亲杨芾是个教书的下层文人,未曾入仕,“家极贫而事亲能孝”,其道德形象被列入《宋史》“孝义”传。杨芾博学嗜古,诗书画都精通,经济困窘依然购书、藏书,成为当时远近知名的藏书家。周必大评价说:“吉水杨公,诗句典实,可以观学问之富;字画清壮,可以知气节之高。仕不于其身,必利其嗣人。今秘书监廷秀,其子也。辞章压缙绅,忠鲠重朝廷。”可见杨万里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的杨万里四处拜师求学,先后求教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绍兴二十年(1150)春,二十三岁的杨万里首次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可谓年少得志,意气风发。绍兴二十六年(1156),授赣州司户参军,正式踏入仕途。绍兴二十九年(1159)十月,杨万里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期间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杨万里三次前往求见而不得。后杨万里的诚意打动张浚,得以登门入室,被勉以“正心诚意”之学。这次拜见对杨万里影响很大,他以“诚斋”命名其书室,并请爱国名将胡铨作《诚斋记》,“一日而并得二师”。

  

  《柳宗元小品/唐宋小品丛书》: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贞元十四年(798),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顺宗时擢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史称“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奉诏回京,旋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卒于任上,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出身显宦世家,良好的家风祖训对他的影响很大。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韩愈曾赞其“少精敏,无不通达”“虽少年,已自成人”。他甚至13岁时就代一个叫崔中丞的人写贺而且再也没能够回到他所期望的权力中心。

  政治上的失败是柳宗元个人世界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之前,他一直怀抱理想,专心政治,致力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当然,也疏于文字,如其所谓“仆之为文久矣,然心少之,不务也”。但在远离权力中心的永州,他便有时间,也有精力投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仕途失意形成的独特时空反使他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留传下来的700多篇作品,绝大多数是在贬谪之后所写。

  柳宗元诗文兼擅。诗歌现存163首,各体兼备。然文章的成就更高。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高举“复古”大旗,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一改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之风。

  

  《白居易小品/唐宋小品丛书》:

  白居易今存散文860余篇,诗歌2800余首。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体裁种类的多样化,都很突出。白居易文集中,诗、赋、策、论、箴、判、赞、颂、碑、铭、书、序、文、檄、表、记等各种文学体式皆有收录。

  白居易在各种文体中都能大展身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作为文人官僚,拥有大量执笔公案文牍的机会。尤其为世人所忽略者,白居易是新体古文的宣导者和创作者,在中唐文体革新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白居易的文章,喜用对句和四字句,注重音律的和协,用词色彩丰富而具视觉美感。


TOP作者简介

  欧明俊,1962年生,安徽五河人。1986年于安徽大学中文系、1989年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2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古典文献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散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副会长等。著有《古代散文史论》《词学思辨录》《宋代文学四大家研究》等,在《文学遗产》《文史哲》《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语中文学》(韩国)《中国散文研究集刊》(韩国)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TOP目录

《白居易小品》

《柳宗元小品》

《韩愈小品》

《苏轼小品》

《黄庭坚小品》

《陆游小品》

《杨万里小品》

《欧阳修小品》


TOP书摘

序言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贞元十四年(798),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顺宗时擢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史称“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奉诏回京,旋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卒于任上,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出身显宦世家,良好的家风祖训对他的影响很大。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韩愈曾赞其“少精敏,无不通达”“虽少年,已自成人”。他甚至13岁时就代一个叫崔中丞的人写贺而且再也没能够回到他所期望的权力中心。

  政治上的失败是柳宗元个人世界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之前,他一直怀抱理想,专心政治,致力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当然,也疏于文字,如其所谓“仆之为文久矣,然心少之,不务也”。但在远离权力中心的永州,他便有时间,也有精力投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仕途失意形成的独特时空反使他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留传下来的700多篇作品,绝大多数是在贬谪之后所写。

  柳宗元诗文兼擅。诗歌现存163首,各体兼备。然文章的成就更高。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高举“复古”大旗,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一改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之风。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111.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