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年华暗换在西京/长安文心书系
年华暗换在西京/长安文心书系


年华暗换在西京/长安文心书系

作  者:刘炜评

出 版 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224136180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刘炜评是当代陕西典型的学者型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学院气息与个性色彩,讲究遣词造句与汉语言文学传承,行文颇见章法,叙事独具角度,文本与个人秉持的文学理念一脉相承,既个性化,又情绪化,文情笔意自在风流。刘炜评老师在《年华暗换在西京/长安文心书系》同名文章《年华暗换在西京》中说,西安有一种“从容的气质”。作为“长安文心”丛书中的一本,刘炜评老师的散文也自有一番从容的气质:内容无论观世相还是品人生,都带着一种缓步陌上细嗅花开的悠然;文风无论古意还是新韵,都透着雅士的一股雅兴与雅量,题材无论是怀人还是忆事,都涵着一席炉边沉思的烫金智慧。刘炜评老师学邃却华敛,才高而辞约,下笔分寸拿捏着恰到好处,境界又老熟,作品不乏世俗关怀,也充溢书卷气息,时常于丰厚的见识上点染几处流光溢彩的精致别情,更见出荷盘承露的才子文心。所以他的文章越久读越能沉潜,越深读越有余味。

TOP作者简介

刘炜评,本名刘卫平,字允之,号半通斋主。陕西商州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散文与诗歌创作、当代文艺批评。现为《西北大学学报》编审、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作品有《半通斋散文选》《半通斋诗选》《不撒谎的作文》《铁马冰河》《京兆集》等十多种。曾获“柳青文学奖”“长安诗人”等荣誉。

TOP目录

哭送京夫
文质彬彬是仵兄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我们的精神父亲
一件新衣裳
板岔沟里的王安正
自撰墓表诗
书念到谁肚子里了
气息的记忆
半通斋志
信不信不由我
谁把我们变得如此粗糙
年华暗换在西京
执子之手,与子烤火
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先生
看楼的乡党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买书最忆少年时
青春最美紫藤园
干一楼纪事
文人的“荤”幽默
“成熟”的喜剧
痴气、沉哀与悲悯
小人坦荡荡,君子常戚戚
话说“残火人”
我只想吃一碗面
身体的尊严
请托,请托
有多少文章可以不发
大学给了我们什么
畸人乘真,宫然空纵
嘉名有道矣
世道人心的一面镜子
半通斋杂俎
终南山下演唐风
花季·花诗·花歌
沣滨诗话十五章
桥门卅载仰先生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TOP书摘

《年华暗换在西京/长安文心书系》:
  哭送京夫
  京夫先生走了,殁于癌症。所有认识京夫的人,无不临风衔哀。
  今年六月,两位朋友和我去医院看他。去之前,已听说他的状况很不好。在病房,我看到正在输液的京夫,眼泪就失控了。那么清秀的一个男人,竟变得形容枯槁。我退出病房,到医院的卫生间里哭了二十多分钟。再进病室,握着他的手,不知讲些什么合适。京夫淡淡地说:“不咋。”可是说完这句话,他也双眼泪水模糊。我强烈地感觉到,他对世界、亲人、朋友和文学是多么地留恋。
  我就读商县中学时,京夫在县文化馆工作。他的长子郭正高考补习,恰好和我同班。再早二十年,我母亲读初师时,京夫是她的体育老师。 由于山区文学阅读条件所限,从小学到高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中国当代作家,可以说只有两位:一位是浩然。他的那几部小说,我都读得挺熟。另一位,就是京夫了。他的《手杖》发表时,我正读高一。我知道这是我同学父亲的作品,作者就在我们县城里生活和工作。因此,变成铅字的《手杖》和变成铅字的《艳阳天》,在我的眼里是不一样的:《艳阳天》让我感知到了文学的表现力,而《手杖》有力地拉近了我和文学的距离。不久后,学校开家长会,京夫也来了。我在教室外看见他,心想,这就是和浩然一样的作家啊,我们商县的!
  京夫调到省作协工作,大约是1985年秋。此后二十多年间,他写了大量的中、长篇小说和散文。 我虽一直读他的作品。却很少去拜见他。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话少。他话少,我作为晚辈,话就不敢多了。我评论过一些陕西作家的小说和散文,但始终未曾写过关于他的人和他的书的任何文字。现在想起来。可能是因为,一方面,我对他敬重有余,不敢妄说他的创作;另一方面,又对他期望过重,盼着他的更宏大的作品出世。
  其实,京夫是一个不断超越着自己的作家。早期的《手杖》《娘》等,虽都是很优秀的小说文本,但精神内蕴还比较单薄。90年代的《八里情仇》和新世纪的《鹿鸣》,却是男外一种文学气象。我的意思是:京夫从穷乡僻壤走出来,其文学创作,起点不可能很高,可是,在长期的艰难跋涉之后,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艺术境界,是完成了“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巨大提升的。
  属于京夫的品格,是笃厚的;属于京夫的气质,是沉静的;属于京夫的才智,是内秀的。无论当年在商洛,还是后来在省城,京夫都以他的为人和为文,赢得了上好的口碑。京夫文质彬彬,做事低调。其风骨始终内蕴,像软土层下的硬石。他从来不曾张牙舞爪过,锋芒毕露过,因为他不肯,也无须。 我的同学张艳茜在一篇文章中说,京夫伫立阳台,小鸟可以光临他的肩头。这是极准确、极传神的状写,说明他是多么地善良、稳实、温和。从认识京夫到他去世,近三十年间,我听到过“圈子”里外的很多是是非非、长长短短,但关于京夫的,没有,一丁点儿也没有。
  文学创作中的京夫,是守道不移的读书人、孜孜矻矻的笔耕者、秉心定志的苦行僧。生活中的京夫,是儒雅的君子、蔼然的长者和可靠的朋友。我和他一起参加文学活动或游览山水名胜,他总是同行者中最随和。最不计较“座次”“规格”的一位。 我读过记者对他的访谈,他谈到贾平凹:“论年龄,我是他的兄长;论文学,他是我的兄长。”我能感觉到他的话发自内心,没有半、点儿虚矫。两年前在商洛开会,闲聊时,我提到1993年的“陕军东征”,他说:“我是凑巧赶上了,我的那部,没有忠实、平凹他们的写得好。”我说他谦虚,他说事实就是那样。他病后,我和张艳茜、姚逸仙第一次探望他时,他说,做手术的前两天,他不断告诫自己。尽量在开刀前写完答应朋友的书序。如果从手术台上下不来,就对不起朋友了。他的话,使我感慨不已。
  就在回商洛开会时的那次的交谈中,我感觉到他内心的些许悲凉。那是一种很深沉的悲凉,与生活有关,也与文学有关。虽属两代人。但我能体会出此中况味。他一生,既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又坚执着文学的追求,两个频道时而相融,时而相悖,欢愉了他,也困窘了他。他从不抽烟,很少饮酒,起居有常,行止从容。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坏习惯的人,却得了最坏的病。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心境方面的原因。
  品格端方、为人笃厚的京夫走了,气质沉静、才智内秀的京夫走了。记住,中国文坛,曾经有过这么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位情操高尚的知识分子。而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便是阅读他留下的四百余万字的作品。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12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8.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