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孔子授业研究(修订版)
孔子授业研究(修订版)


孔子授业研究(修订版)

作  者:陈桂生

出 版 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定  价:69.00

I S B N :9787572001581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分内篇、外篇与孔子授业研究独白三部分,计十九章。主要以《论语》传递的有关孔子授业行为信息为依据,对前人的相关论断进行审慎的辨析,以孔子授业行为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把握孔子授业的要义,有别于一般孔子教育思想研究,而是从孔子为何授业、授的什么业、如何授业等教育基本要素展开,从而对中国教育文化源头作了一次初步清理。具有“浓浓的教育学味”。这对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要义很有参考价值,不仅对教育史专业研究者有启发,对教育学专业相关人员乃至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皆有启迪作用。

TOP作者简介

陈桂生,1955年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方向的研究。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列宁论教育》《斯大林论教育》等,著有《人的全面发展与现时代》《教育原理》《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现代中国的教育魂——毛泽东与现代中国教育》《普通教育学纲要》《教育学的建构》《学校教育原理》等经典著作多部。

TOP目录

目录

 

序 孔子授业研究旨趣/1

 

内篇

 

第一章 君子之教[上] / 3

一、何谓君子[4]——二、君子与小人之别[5]——三、君子真伪之辨[7]——四、君子学说的性质[9]——五、今古势易话伦理之教[10]

 

第二章 君子之教[下] / 14

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4]——二、“四教”的伦理价值[25]——三、君子之规[28]——四、致君子“三理”[29]——五、今古势易话伦理之教[32]

 

第三章 以礼乐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君子儒”之教 / 34

一、“六艺”传说[35]——二、《论语》中的诗、书、礼、乐信息[38]——三、传说中的孔门礼教数例[57]

 

第四章 学之价值判断——学程型授业的立论依据/ 66

一、学为修身之本[66]——二、学无常师[73]

 

第五章 师—弟子问对[上]——孔门所授之业 / 82

一、弟子为求学而发问[82]——二、夫子施教中提问[98]——三、学程型授业的本色[100]

 

第六章 师—弟子问对[下]——学程型授业对话过程先例/ 101

一、发问主体[102]——二、孔子审题、辨惑与专对[103]——三、弟子认同、重问、追问与反问[107]——四、夫子评答[113]——五、孔子告白与提问[115]

 

第七章 因材施教——学程型授业的先例/ 119

一、例证[119]——二、“人材”观念[120]——三、因“由”施教[122]——四、因“赐”施教[128]——五、因“求”施教[132]——六、诸例同理[133]——七、不必要的误解[135]——八、今古势易话因材施教[138]

 

第八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程型授业的先例/ 141

一、“愤”“悱”辨析[142]——二、因“愤”而“启”、因“悱”而“发”示例[143]——三、“启”“发”即善喻[146]——四、因学而教,教无常法[149]——五、今古势易话启发[150]

 

第九章 为学与出仕/ 153

一、对政事的关注[153]——二、荐才[159]——三、关于出仕的实证与反证[160]——四、以君子之教为根本[162]——五、今古势易话“出仕”与“焉用稼”[163]

 

第十章 师表/ 167

一、以授业为天职[167]——二、身教[171]——三、今古势易话“人师”[179]——四、博学的孔子“无以成名”别解[180]

 

外篇

 

第十一章 孔门弟子传说/ 189

一、孔门何其杂也[189]——二、孔门弟子知多少[192]——三、有

若之言何以似夫子[200]——四、孔门弟子“知”“仁”见识传说[204]

 

第十二章 先秦儒家先教说 / 210

一、“教而后刑、教而后兵”的先教说[210]——二、先教说立论[211]——三、因时因势而行[212]

 

第十三章 孟子教育说 / 215

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215]——二、“五教”说[219]

 

第十四章 孔孟授业比较 / 225

一、授业价值取向比较[225]——二、师—弟子问对比较[233]

 

第十五章 荀子教育说 / 248

一、教化说[248]——二、学之终始说[254]——三、师说[263]

 

第十六章 荀子主外说与孟子主内说 / 277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277]——二、孟、荀授业价值观念比较[281]

 

孔子授业研究独白

 

第十七章 孔子授业研究的心路历程 / 287

一[287]——二[289]

 

第十八章 孔子授业研究的价值取向 / 291

一[291]——二[292]——三[295]

 

第十九章 孔子授业要义 / 298

一、师门的形成[298]——二、君子之教[302]——三、诗书礼乐之教[303]——四、为用而学,因学而教[306]——五、结论[309]

 

后 记 / 311


TOP书摘

孔子授业要义

 

每次读《论语》,最想知道的,是孔子到底如何授业?自然这是痴心妄想。经过多次努力,做了系列专题研究,稍微刮去蒙在其上面的某些涂抹。如今,关于孔子授业,总算有了一些印象。也只是个人的印象而已。由于本人所做的若干专题研究已经陆续发表,这里只谈印象,不再作细致的论证。

 

一、师门的形成

孔子弟子知多少?《史记》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另据司马迁引证,“七十子”系出自孔子之口。原话是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表示受业者不止此数。没有提到这七十子是“弟子”还是“徒”,也未提到“身通”什么,司马迁“补充”称为“身通六艺者”。其实,在《论语》中就兼有“弟子”与“徒”(门徒)提法。如“门弟子”(《论语·子罕》)、“[冉求]非吾徒也”(《论语·先进》),“[子路]是鲁孔丘之徒与?”(《论语·微子》)其中所谓弟子,指称的都是“鲁孔丘之徒”。

鉴于当时尚处在学无常师的时代,“门弟子”“吾徒”之类称谓的意义,在于证明孔子师门已经确立,正式的师—弟子关系的形成,孔子成为其弟子的常师。此种现象的出现,是对学无常师格局的突破。不过,学无常师仍是当时以至尔后很长时期普遍存在的现象。

看来“弟子三千”与“贤人七十”未必以“身通”什么为界限。如以“身通六艺”为标准,那么很难证明七十子中到底有谁“身通六艺”。要说七十子都是“贤人”,能够得到孔子认可么?那么七十子同其余弟子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呢?看来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以孔子为常师。师从孔子受业,以孔子为业师。

明乎此,将有助于对同孔子授业相关的某些说法作出较为合情合理的解释。

鉴于孔子在当时已有一定声誉,故向他求教者必定不在少数。由此遂引起一些闲言杂语。说什么“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子贡针对这种非议,据理回答:“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荀子·法言》)这类来无影、去无踪的登门求教者,既然得到过孔子赐教,也不妨算是孔子的弟子,但称不上是“门弟子”(入室弟子)。孔子不见得是那两千多求教者的常师。

孔子自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其语气像是针对有人指其门户不够开放而自我辩解。子贡曾称:“譬之宫墙……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子张》)此宫墙隐喻的喻义,虽赞孔子之贤,却也说明,就夫子之道而言,“得其门者或寡矣”。

由于夫子行止非常讲究礼数,不知得其门而入会有什么讲究。唯一可资参考的线索,或许正是历来猜测颇多的束脩。束脩,按照朱熹说法,是人们礼节性交往中的常理。那么礼节性交往中的常礼一定是束脩么?故束脩更可能是入室弟子拜师礼中的规矩。否则后人为什么只把它作为学费的艳称呢?如是,孔子便成为七十子的常师。

后人把学费美其名曰束脩,并不能由此反过来说成是孔子收取学费,或以授业谋生。因为孔子还不致以吞食干肉度日。他可能另有经济来源,不仅一度在鲁国主政,而且当时已经开始形成“养生”风尚。他周游列国,所到之处,为各国提供的未必是免费咨询。他的弟子便是他倡导仁政,获得崇高威望的资本。

那么入室弟子如何修学呢?作为私学的萌生,其授业只能从师—弟子双方的需求与实际情况出发。

孔子弟子基本上是成年人。其中有不少弟子家境贫寒,少不得要谋生,还不无家室之累。自然也会有专心求学的弟子,而“脱产”求学的弟子终究有限。所以孔子深有感慨地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秦伯》)“不易得”,表示这样的弟子非常难得,更多弟子仍须谋生,或出仕,或经商,如子贡“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论语·先进》),以至家累千金。

孔子授业的背景,不仅同其生源相关,更得从他本人的经历中去揣度。他在“三十而立”之后,一度仕齐,后居家修习诗书礼乐,长达15年之久。随后仕鲁,从出任中都宰、司寇到摄相事(奉粟六万)。年届55岁,开始周游列国,又达14载。68岁返鲁,直到溘然长逝。

唯其如此,其弟子就地求教者有之,易地求教者有之(如子路、曾参),跨国度求学者或亦有之(如齐籍公冶长、卫籍子贡、陈籍子张、吴籍子游)。周游列国时,有弟子随侍(如“子适卫,冉有仆”)。据《论语》记载,弟子问政,至少有16次。其中子路5次,子贡4次,子张3次,冉有2次,颜回、仲弓各1次。子路、子贡、冉有主要是在其任所问政,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其中少不得向在该国任职的弟子打听政情。如冉有退朝,孔子问:“何宴也?”冉答“有政”。乃师又说:“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先进》)诸如此类师—弟子问对,也不妨记在授业名下。可见,夫子虽诲人不倦,但既不应把他看成是教书先生,也不必单凭尔后私塾的印象,忖度孔子授业。

 

二、君子之教

孔子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在《论语》中有83章提到“君子”或“小人”。可见,君子为孔门授业中经常议论的话题。表明孔子此语不只是对子夏的期待,其授业所实施的,正是君子之教。

“君子”,原表示个人身份与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孔子所处时代,“君子”开始演变为伦理概念。个人成为君子,不仅受到尊重,而且有此资质,从政的机会较多。唯其如此,有志于修习君子之道的人们,才拜在孔子门下进德修业,以图进取,孔子志在倡导仁政和君子之风,期待从政者懂得君子之道,并成为君子,故使其授业成为君子之教。

孔子实施的君子之教,表现为:

1. 明君子与小人之别:在《论语》中,有18章专谈君子与小人之别。主要就个人追求、自我认识及日常言行举止划清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界限。

2. 按照君子标准,衡量先人,衡量弟子的价值追求与日常言行,贬抑个别弟子的小人习气,表彰弟子中的君子。能不能说孔子授业以造就君子为培养目标呢?所谓培养目标,未必是孔子所能想得到的问题。

孔子常谈君子与小人之别,主要为了使弟子划清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其实,在人群中,并不是“非君子即小人”,“非小人即君子”。为数更多的,则是既未达到君子标准,又算不上是小人的普通人。孔子无意对普通人说三道四。不过,依他之见,个人有合乎君子要求的言行,同成为君子,并不是一回事。“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表示君子至为难得。甚至自认:“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基于这种见识,他怎么可能把造就君子作为一定要达到的目标呢?

孔子授业的对象,基本上是成年人。他一再鼓励弟子谈各自的志趣,且以平常心看待各个弟子的价值追求,并无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弟子的表现。只是严格把握伦理底线,不容忍弟子中的越礼行为或某种小人习气。怎么可能存在固定的培养目标之想呢?

然而,孔子授业是单以君子为话题的施教么?如果认定它所实施的是君子之教,那么它是一种怎样的君子之教呢?

它并非是单以君子为话题的说教,而属于德行之教。这种德行之教,又有别于一般的伦理之教,而属于以礼乐为核心价值观念的伦理之教。

它又不同于以诗书礼乐为课程或教材的说教,而为用而学,因学而教,属于以诗书礼乐取向的授业,即“君子儒”之教。

不过,这些假设,尚有待证明。

 

三、诗书礼乐之教

《史记》认定“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还说七十余弟子“身通六艺”(《史记·孔子世家》)。后代有些学者便由此引申为孔子设置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门课程,还有人把诗、书、礼、乐抚上书名号。意味着孔子授业以《诗》《书》《礼》《乐》为教材。问题在于这些判断是否有足够的史料依据。单就《论语》而言,其中传递的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这些说法提供支持呢?

《论语》中提到的“诗”“书”“礼”“乐”“易”之处,以章为单位统计(孔子在弟子不在场情况下,同别人交谈中提到的相关言论,因同授业无干,故未放入),共有“诗”16见,“书”4见,“礼”37见,“乐”21见,“易”1见,“春秋”未见。大致可以证明,孔子确以诗书礼乐教弟子。

依他之见:

诗以兴,礼以文,乐以成。(《论语·泰伯》)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在《论语》中,“礼”“乐”并称及连成“礼乐”一词9见。按照他的意见,“不学礼,无以文”。“不学乐,无以成”,也可这样说。

这些都是“诗教”“礼教”“乐教”的理由(只是未提及“书教”的理由)。他有如此充分的理由,能不实行诗书礼乐之教么?

唯在相关言论中包括的《诗》,只有5见,《书》为3见,《礼》1见,大都作为引文,哪里还谈得上以《诗》《书》《礼》《乐》为教材?更不用说迄今还无法证明曾有《乐》(经)存在(《论语》中提到的《韶乐》《武乐》为乐章)。

孔子授业以师—弟子问对为主要方式。弟子所问,或孔子所问,为授业中关注的内容。其中弟子问到某诗句的解释,为2见,问到《书》中某句解释,仅为1见,而乃师并未以《诗》《书》《礼》《乐》问弟子。于此更足以证明,孔子授业既未开设“六艺”课程,更未以经典为教材。

然而,不必由此而轻易否认孔子的诗书礼乐之教的存在。因为孔子基于“不学诗,无以言”的见识,自会鼓励有志于从政的弟子,在礼仪场合,运用诗句同别人对话;基于“不学礼,无以立”的见识,认定“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表明“礼”是“恭”“慎”“勇”“直”之类行为规范的规范。由此亦可以看出,孔子授业中的君子之教,并非简单的伦理之教,而属于带有世俗信仰性质的以礼乐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君子之教。

以上只就《论语》中提供的信息而论。其实,司马迁所谓七十子“身通六艺”一说,另有所据。据称,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史记·滑稽列传》)如此解释,更加证明所谓“六艺”之教,为超出伦理范围的君子之教。令人费解的是,司马迁既不在《孔子世家》中引用此语,又未在《仲尼弟子列传》中引用此语,而在《滑稽列传》中引证,未觉滑稽。难道那些身为滑稽大王的传主,都配称“身通六艺”的智能之士么?

何况,孔子即使果有此说,所说的也只是“六艺”之用,仍不足以证明夫子授业为“六艺”之教。要说七十子皆为“身通六艺”之士,更难使人相信。至少就同孔子过从最密、相契甚深的子路来说,在“六艺”中,其乐艺连孔子也不敢恭维。只能说“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论语·先进》)他鼓瑟就是那么一种水平,怎么会鼓到我的门上来呢?子路甚至公然对乃师扬言:“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一个对“书”不感兴趣的人,其“书艺”如何?话说回来,司马迁称“六艺”,虽指称“六经”(包括经典乐章),而“六艺”一说,毕竟是指“六经”随机之用。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之前,不致发生把秘藏经典作为通用教材的遐想。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62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235.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