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分流重探:欧洲、印度与全球经济强权的兴起
大分流重探:欧洲、印度与全球经济强权的兴起


大分流重探:欧洲、印度与全球经济强权的兴起

作  者:[瑞士]罗曼·施图德 著

译  者:王文剑

出 版 社:格致出版社

丛 书:经济史与思想史丛书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定  价:55.00

I S B N :978754323136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学读物  >  国际经济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基于丰富的微观历史数据,讲述大分流的宏大故事,本书是经济史“用数据说话”的典范。与学术界的流行看法不同,本书认为,欧洲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并非源于工业革命,更不能用煤炭和殖民来解释。运用17—20世纪的蕞新历史数据,作者令人信服地证明:大分流应该追溯到17世纪之前甚至更早。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了影响深远的结构变迁,确立了欧洲的世界霸权,但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已经具备明显的优越特征:更强大的交通系统,更大的贸易流,规模更大、运转更好的一体化市场,更高的生产率,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本书主要对比的是欧洲与印度,但结论和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也适用于其他地区。

TOP作者简介

  [瑞士] 罗曼·施图德 | Roman Studer

  曾先后供职于学术机构和私营企业,现为瑞银集团瑞士政府事务部主管。曾任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伦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论文获2009年度美国经济史学会“格申克龙奖”,这是授予国际经济史年度最佳论文的奖项。曾任苏黎世大学瑞银社会经济学研究中心首席运营官。

 

TOP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致谢

 

   1. 导论

 

▌ 第一篇  宏观图景

   2. 市场整合的决定因素

   3. 衡量市场整合水平

 

▌ 第二篇  差异与拓展

   4. 地理和“多个欧洲”的故事

   5. 欧洲和印度的市场与气候

 

▌ 第三篇  综述与解释

   6. 印度和欧洲的经济整合

   7.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TOP书摘

  第7章  结论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的范围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市场扩张导致劳动分工精细化,促进经济增长。这项理论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200多年前,斯密首次把市场规模扩张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最流行的解释经济发展的理论。这种“斯密式增长”或是“贸易主导式增长”的理念,不仅在学术界发展起来,也备受世界各地读者和政府的青睐。然而,市场何时、如何整合,市场扩张能否,以及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促进增长,相关的经验证据其实很少,即使有也模棱两可。

 

  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升经济整合历史过程的实证(定量)证据。在关于“斯密式增长”的文献中,这是个核心变量,在经济发展的各类文献中,也占据核心地位。我们在欧洲和印度找出了大量价格和工资的新证据,目的是评估市场的规模和效率,以及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的整合进程。

 

  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确定,相对于欧洲,印度的市场规模和整合程度,更好地理解印欧两地内部经济整合的进程。从“宏观”层面看,印欧的总体差异比较明显。首先,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整个考察时段,欧洲的市场整合水平明显较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的初始整合水平比印度高得多,市场范围从早期就开始稳步扩张,到了近代初期终了时,两个区域的贸易规模和整合水平已经迥异。欧洲市场的早期扩张,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上半叶,此时两地的差异更明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的整合要到19世纪下半叶才加快步伐,但随后发展迅速,换言之,印度在这个阶段进入相对意义上的赶超期。然而印度的进展还不够深入,不足以缩小差距;在印度次大陆内部,地区间的差异也很大。

 

  本书第二篇,大大增加了数据覆盖范围,分析欧洲经济整合,得出的结论是:不同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大爆炸”假说,欧洲的整合是个缓慢演进、分步展开的过程。因而有必要对近代早期,欧陆从停滞到发展的动态过程,加以重新修正。深入研究欧洲整合过程,我们发现,自然地理因素和运输成本,似乎对早期欧洲市场区域的形成与规模,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有利的地理特征,导致较低的运输成本,欧洲西北部地区比其他区域,更早达到较高的市场整合水平。直到铁路引入,欧洲内陆地区长久而明显的地理劣势,才得以扭转。

 

  深入研究欧洲内部格局后,我们的分析又回到印欧之间的差异。我们大大缩小地理范围,在印度和欧洲各挑出一个子区域来对比。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区域性或“微观”层面的比较,证实了本书第一篇“宏观”层面的比较所得出的所有主要观点。18世纪,欧洲内陆地区(瑞士)初始的市场整合水平更高,且经历了一个早期的稳定发展过程。在印度内陆地区(西高止山脉),市场的特点是规模小且相互隔绝,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此时基本的改善和市场整合才开始起步。相对于欧洲,这是印度追赶的开始,但这种追赶只是缩小了差距。总之,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分析都表明,我们的主要结论是稳健的。

 

  采用大量新的定量证据进行系统分析,让我们可以对推动经济整合与发展的因素,做一些推断。区域性的经济体向全球市场扩张,这是近代史上最基本的发展路径。如果说要对这一深远变化给出总体上的解释,本研究证实了更传统的观点,反对单因果解释,强调“历史变迁的无缝网络”。有几件事似乎同时发生,且可能有相互依存、相互强化的关系。导致欧洲早期崛起的各种可能的因素,包括优良的制度、有利的地理特征、政治稳定性的提升,以及科技的快速进步。与流行(特别是经济学家)的研究策略相悖,我们不会确定单一的决定因素,确认单一的整合或发展的起始时间和地点。相反,本书的结论,与许多主流的定性论述相当一致。最值得注意的例外,是地理因素。从地理角度分析经济发展,在最近的研究中并非主流。我们的结论显示,需要重新重视地理因素,视为经济整合和发展的潜在决定因素。但需要强调的是,地理因素的作用,显然是有限的,也并非始终不变。

 

  谈到整合与发展的联系,市场整合的相对水平、人均GDP、生活水平这些特征事实,都完全符合解释“为什么先是欧洲”和“为什么先是欧洲西北部”的“市场主导型增长”的假说。19世纪印度的市场整合过程中,生产率和工资的增长都比较缓慢。这种情况表明,市场整合和增长之间,并不是直接的简单关系。市场整合可能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肯定不是充分条件。尽管贸易主导型增长,结合其他增长因素,似乎是合理的假说,但我们仍需做进一步研究,对市场整合与增长的关系做更系统的分析,尤其是要研究两者相互影响的渠道,及其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在大分流的争论中,本书显然反对加州学派和世界体系论者的主张。他们认为直到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亚洲”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在欧洲之下。之后亚洲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煤炭的开采和西方殖民。本书以及其他最新的定量分析,都已经清楚地表明,到18世纪晚期,印欧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欧洲的运输系统要强大得多,贸易流量也大得多,拥有规模更大、更完善的整合市场、更高水平的生产率和生活水平。西欧和印度(亚洲的两个大国之一)的大分流,至少要追溯到17世纪或更早。欧洲很早就已经开始崛起,欧洲的发展也比通常认知的更稳定。

 

  这也意味着,英国殖民剥削是印度衰败的原因一说,显得相当可疑。鉴于本书的证据完全集中于欧洲内部贸易,而不是大西洋贸易或殖民地贸易,一般化地解释欧洲崛起的殖民剥削论,同样会显得有失偏颇。

 

  此外,本书的许多主要结论,似乎也越来越适用于亚洲的其他国家。最近对中国和日本的研究,已经搜集到大量历史资料,为亚洲的其他大国,特别是中国,勾画出了非常相似的图景。近代早期,中国和日本工人的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西部。18世纪和19世纪初,中国的实际工资停滞,但借助工业化进程,此时欧洲的实际工资稳步大幅度上涨(此时的日本也相对滞后)。欧洲的崛起是从早期就开始的渐进过程。这意味着,早在工业革命带来意义深远的结构性变革,让欧洲的世界霸权完全显现之前,欧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软精装

页  数:288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特种纸

加载页面用时:46.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