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
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


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

作  者:李瑞骅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丛 书:合璧之书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定  价:46.00

I S B N :978710017738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共和国钢结构事业的开创者李瑞骅先生的回忆录。

李瑞骅先生20世纪20年代出身上海中产阶级家庭。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后赴多伦多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主修的是钢结构设计;1952年回国。因抗美援朝之故,不得不绕道欧亚,历时1月有余,方达到上海。在华东工业设计院任副主任工程师。

1954年,李瑞骅奉调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后又调建工部金属结构总局设计室任主任工程师,负责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大工程中的军用和民用重点工程。在他的主持下,承担了数以千计的纲结构设计项目。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仅塔桅杆结构一项,就有如输电塔、电视塔等1000多座,我国的广电事业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李瑞骅先生所做的设计 大多是开创性的,涉及面广泛。例如有大型公共建筑、有水利工程建筑、有施工机械方面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的钢结构设计。他所主持的数千项钢结构设计,没有一张错图。他也成为在十大建筑庆功宴上,被周恩来总理点名表扬的唯一的工程师。

规范是钢结构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除了设计,李瑞骅先生还是我国钢结构规范的编制组织者和最后定稿人。在大跃进中,李瑞骅先生坚持钢结构设计的强度技术标准,避免了无数的隐患。

除了事业,回忆录还用了大量篇幅叙述他的家庭出身,包括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朋友的记述,再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般中产阶级大家庭的生活情状。其中涉及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在记述出国工作和留学的章节里,他让读者看到了上世纪一些西方的生活习俗,如怎么发工资、对女士应有的礼貌,以及如何和不认识的女孩“盲约”等。反映出一个兴趣广泛、富有生活情趣的“工作狂”。书后附有李先生的妻子张珑先生后记以及新整理的李瑞骅先生年表,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到李瑞骅先生为国家建设做出的贡献、他的高尚品德、处事魄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丛书简介

“合璧之书”包含《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和《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

两位作者——张珑先生和李瑞骅先生,是一对相伴50多年的幸福伴侣。李瑞骅先生是享誉世界的钢结构大师,共和国第一代归国工程师,人民大会堂钢结构的设计者、共和国钢结构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张珑先生是现代出版大师张元济的嫡孙女,为山区孩子自编英语教材的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师,中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的创办人、主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使者。

李瑞骅先生的回忆,记录的是一桩桩的生活乐事、趣事,一件件经手的工程和设计研究工作,由建筑工程的专业和行业角度,勾勒出从民国到共和国数十年中国建设发展的速写图。张珑先生的回忆,充盈着柴米油盐般的生活细节和贩夫走卒类的众生百态,犹如灵动的水彩画,生动地还原了从上海到北京、从近代到当代,中国社会近百年演化变迁的场与景。

他们一个学文,一个学工;积极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在各自的工作中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他们为人均极为谦和、低调。他们一起经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一起承担家庭和个人命运的起起伏伏。在共同走过的半个多世纪,“从未闹过矛盾、吵过架”,是世所罕见的美满婚姻典范。

两书写作风格各异,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李瑞骅先生的回忆简洁、明快,洋溢着生活的乐趣和工作的豪情,正仿佛他的研究对象“钢结构”一般。张珑先生的文字温润如玉却力透纸背,行云流水中包罗万象,常以寥寥数笔,于无声处描写出大历史的深水波澜,恰犹如她研究的“语言”本身。两书合璧,呈现出一种妙不可言的阴阳互济,回味悠长。


TOP作者简介

李瑞骅(1924—2009)

共和国钢结构事业奠基人,享有国际声誉的钢结构大师。建立我国当时唯一的钢结构设计研究专业机构;主持编制钢结构领域奠基性的《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制造及安装规范》《薄壁型钢结构规范》;承担两次《钢结构十年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负责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十大工程之首的人民大会堂的钢结构设计,成为庆功宴上受到周恩来总理点名致谢的三位专家之一。

1924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张元济孙女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42—1946年就读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1950—1952年就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土木系,获工程硕士学位。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绕道欧亚十多个国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先后担任上海华东设计院副主任工程师、建筑工程部金属结构设计室主任工程师、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理事长等。


TOP目录

目录

第一章家庭和亲戚  

出身  

父亲  

母亲  

外曾祖母 

叔父  

外婆家  

大姨家 

兄弟姊妹  

第二章所受的教育  

家庭教师 

广泛的兴趣 

光华附中 

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章关键的六年  

出国前 

横渡太平洋  

生活在 La Chine 小镇 

多伦多  

绕道回国  

回到上海  

第四章我的事业  

华东设计院  

北京工业设计院  

 “肃反”运动 

金属结构室  

设计研究工作 

遗憾  

第五章 “文革”十年  

第六章改革开放  

出席 ISO 会议 

UNIDO 的援助项目  

意大利之行  

赴美购买铝窗设备  

加拿大之行  

汇光建筑咨询事务所  

第七章退休生活 

附录

论文与报告  

1970 年给周总理的报告  

1982 年出国访问报告  

60 Meter Diameter Wooden Dome  

60 米跨度木穹顶结构(译文)  

报道与回忆  

China’s Master of Steel  

中国的钢结构大师(译文)  

真诚忆语 璀璨人生 

良师益友李瑞骅  

张珑:最后的日子  

第一次手术  

第二次手术  

出入 ICU  

走向终点  

李瑞骅年表


TOP书摘

1 外曾祖母对我们家最有贡献的,是她培养了下一代高尚的道德品质。当时我们家境相当拮据,但她教育儿孙们要勤俭刻苦,人虽穷而志不可短。她用古老的格言来教育儿孙辈,使父亲一辈和我们一代受到极好的道德教育,明确做人的道理。许多格言例如:“自求多福”“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虽愚必智”。这些格言我们从小就铭记在心头,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使我们后辈终身受益。我们李家的后代,不论在国内或国外,没有一个做过坏事或受过处分,应该归功于我们自小受到的道德教育。所以外曾祖母是天下为人父母者学习的榜样,也是我最引以为骄傲的长辈。

2尽管父亲十分重视对我们的教育,但他并不主张死读书,而是让我们有全面的发展。如今回忆起来,我们小时候的生活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在初中时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瑞麒、瑞骏和我最感兴趣的是养鸽子。在露台上搭了一个大鸽棚,其中分了许多格,每格内有一对鸽子,共 20 多只。鸽子是有固定配偶的,一对鸽子长相厮守,每两个星期生一对蛋,雌雄各一个,形状略呈圆者孵出来的是雄鸽,形略长者为雌鸽。小鸽子孵出来以后靠父母喂养,但两只小鸽中往往一只能争得更多的食物而长得茁壮,另一只则较弱。所以我们就自己喂那弱小的一只,我们三人都能很熟练地喂它吃豌豆。除喂食外,每日都必须放飞,并备长竹竿,竿头系以红布,时不时挥动红布以防它们停飞,这样就可以锻炼它们的飞行能力。

回顾青少年时代的各种游戏、学习和爱好,它们都帮助我们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和成长,使我们具有广泛的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体魄,为我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3 到汉口路旧证券大楼上课时,我已是初中三年级了。教我们国文的王蘧常就是我当年在育才小学的国文老师。他是国学大师,教的基本上都是古文。每次上作文课,他都要求我们在一小时内用文言文写一篇作文。我们还常在作文中加上自己作的五言诗、七言诗,并尽量试着用排句对句,把小时候读的唐诗和《古文观止》尽量引用上去。老师批改作文是非常认真的,凡认为写得好的句子,都在边上画上圈,精彩的部分甚至标以双圈。老师用甲、乙、丙评分,每一等还分成上、中、下几种。每篇作文后面都有老师的评语。英文课上我们学的是英文本的《纳氏语法》(Nesfeld Grammer)。数学用的是英文本的《3S 几何学》。所以,国文、英文、数学这三门基础课的水平均超过现在中学的水平。我认为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只有把这三门基础课学好了,才能在以后的大学阶段学好专业课程。我们班上的同学可说是人才辈出,各方面事业有成者不在少数,这与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方法是分不开的。

4当年交大功课之重在社会上是闻名的,故有形容交大学生“第一年戴眼镜,第二年带药罐,第三年带痰盂,第四年带棺材”之戏言。交大头三年的课程已经相当于美国大学土木系四年的全部课程。我们用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材,是龙门书店影印的。除国文课外,老师都用英语上课,所以我后来出国没有遇到语言上的障碍。我们四年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从没有周末,星期六、星期日都是照常上课的。入学几周后,就开始“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一直考到毕业为止。第一年下来被淘汰的约有 1/5,多半是

因体力不支而辍学。以当时的铁路系统而论,交大毕业生的薪金比大同大学等别的大学的毕业生要高出 20%,所以第一年考不上交大,第二年或第三年再考者,大有人在。当时以省立上海中学和南洋模范的入学率为最高,光华附中次之。我的基础并不算太好,但我的身体是全班最好的,所以这四年的学习可以说完全是靠拼体力拼下来的。我记得那时每天都非常疲倦,但还必须坚持读书,每晚最多只能睡 5—6 小时。我入学时,眼睛近视约为 200—300 度,一年读下来近视发展到 500—600 度。所以如没有坚实的体魄,是支持不下来的。

5我在公司的一个好朋友,法国裔的费尔(Phil),是当地冰球队的裁判员,所以在小镇上是个很吃得开的人。那时他尚没有积够钱买汽车。他有一次约我去冰上钓鱼。圣劳伦斯河每年有半年结冰期,冰冻达一米之深。费尔自己建一个 1.2 米见方的小木屋,每到冬天就将木屋拉到河中央,在木屋的地板正中开一个可以开启的盖,打开盖就是冰,木屋没有窗,屋内漆黑,当阳光照在雪白的冰上时,将冰凿开后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几米深的河底和游鱼了。我们用 1—2 寸长的活鱼作鱼饵,大鱼就会来咬。有时不用鱼饵,也可以用叉来叉鱼。小木屋内必须有一煤炉取暖,有烟囱通向屋外。我们在屋外周围还凿许多 10 厘米大的洞,放上鱼饵,看见鱼竿一动就知道下面有鱼了,我们都穿着溜冰鞋,马上溜冰赶去把鱼拉起来。这种鱼都是鳜鱼,都在一尺半左右,因为它们以吃小鱼为生,故肉质特别鲜美。它们性情凶猛,咬鱼饵时会把小鱼连同鱼钩都吞入肚内。开始时它不会感到痛,但当鱼钩扎入肉里时,它就会拼命挣扎。拉出水面后一两分钟就冻僵了。大概半天时间就可以钓到二三十条,我们就班师回家,把鱼交给房东太太给我们做晚饭。

6 现在,在一派出国热潮声中,往往有人问我:“你当初在国外生活很好,不仅有绿卡,还可以入籍。你为什么要回国?你后悔吗?” 我说:“我的选择是明智的。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是中国人,如果当时我入加拿大国籍,我就必须放弃中国国籍,这是我首先不愿意的。再说,我不喜欢像在 La Chine 小镇上过的那种平淡安逸的生活。虽说我收入颇丰,但日复一日如机器一般工作,无乐趣可言,更谈不上有所进步和创新;在生活方面我已经可以一眼看到数十年之后的情景了,就像桥梁公司的同事吉米描绘的那样:贷款买一栋住宅,过了几年积够钱再买一栋别墅,再过几年又积够钱买条游船,无非就是那样罢了,又有什么意思?如果我在那里结婚成家,妻子一般都不工作,那就更套牢了。我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我的父辈都是从贫困中努力奋斗,成就事业的。这种精神自小流淌在我的血液里。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又鼓励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我相信总有我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我愿意将我在国外所学报效祖国。另外,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使我不愿在国外长期呆下去:我是黄种人。虽然在小镇上和在学校的圈子里,我可以相当受欢迎,但从宏观来看,在一个以白人为中心的世界里,我是永远也不可能进入主流社会的。因此我也只能做些一般的工作,要成就一番事业是难以达到的奢望。如今,回顾我回国后这半个世纪的岁月,我为建设祖国出了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尊敬;我有美满的家庭,在生活上过得十分充实。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没有虚度一生。”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7 人民大会堂工程结束后,周总理在福建厅召开庆功大会,宴请参加国庆十大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我也有幸被邀参加。我一进人民大会堂的北门就看见周总理已等候在客厅的门口,他强有力的握手,大幅度的摆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宴会时,我与建工部的刘秀峰部长同坐一桌。人民大会堂工程为十大工程之首,周总理请设计人民大会堂的代表第一个上前接受他的祝贺,我被光荣地选上了。我们一共上去三个人:北京市设计院的朱兆雪总工程师、铁道部的汪菊潜副部长和作为建工部代表的我。我们三人走到周总理面前,他说:“祝贺你们成功!”并和我们每个人一一碰杯,一饮而尽。当时站在他旁边的彭真市长说:“总理满意不满意?”总理说:“满意!满意!” 彭真说:“给个分吧。”总理伸出一只手,连声说:“五分,五分!”全场闻言热烈鼓掌。回到桌上后,我们三人说应该是我们去向总理敬酒才对,正准备上去,边上的警卫人员说:“今天总理特别高兴,喝酒喝多了,你们就免了吧。”宴会结束后,我们又去三楼小礼堂观看演出,总理自始至终与我们坐在一起,直至深夜方尽兴而归。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光荣经历。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30页

印  次:1

版  次:1

加载页面用时:75.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