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抗日烽火铸军魂:抗战时期黄埔军校教官研究
抗日烽火铸军魂:抗战时期黄埔军校教官研究


抗日烽火铸军魂:抗战时期黄埔军校教官研究

作  者:陈予欢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21814221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以黄埔军校本校、部分分校人物在十四年抗战历史中相关的史料为基础,从历史演进轨迹入手将黄埔军校对于现代军事成长及其早期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阐述,记述抗战烽火岁月中黄埔军校部分教官人文事迹情况。全书分为八章,分别是:第一章教官的基本情况;第二章 教官的出身背景;第三章 教官的素质分析;第四章 教官的人文地理分布;第五章 教官的任用;第六章 教官的种类与分析;第七章 教官编著翻译与出版书目简述;第八章黄埔军校教官群体―领导集团的综合述略系统。 本书可说是一部黄埔军校抗战历程与教官研究之参考著作,更是研究黄埔军校成长历史及军校教育现代化之新作。该书的出版,对黄埔军校历史、中国革命历史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TOP作者简介

陈予欢,军事人物传记作家,黄埔军校史、近现代中国军校史、民国军事史研究专家。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著有《近现代中国著名军校将帅传记书系》等。


TOP目录

001 开篇语

003 第一章 教官的基本情况 

003  第一节 教官的缘起与发祥

005  第二节 黄埔军校的隶属沿革 

011  第三节 抗战时期教官概览 

012  第四节 教官的出身背景

017 第二章 教官的教育背景

050 第三章 川粤湘省籍教官的地域人文 

051  第一节 川籍教官简况 

077  第二节 粤籍教官简况 

104  第三节 湘籍教官简况 

123 第四章 浙苏冀皖鄂省籍教官的地域人文 

123  第一节 浙籍教官简况 

143  第二节 苏籍教官简况 

158  第三节 冀籍教官简况 

172  第四节 皖籍教官简况 

187  第五节 鄂籍教官简况 

196 第五章 赣闽豫鲁辽桂滇陕黔晋等省籍教官的地域人文 

196  第一节 赣籍教官简况 

207  第二节 闽籍教官简况 

213  第三节 豫籍教官简况 

220  第四节 鲁籍教官简况 

226  第五节 辽籍教官简况 

233  第六节 桂籍教官简况

241  第七节 滇籍教官简况 

247  第八节 陕籍教官简况 

254  第九节 黔籍教官简况 

259  第十节 晋籍教官简况

265  第十一节 吉林、西康、黑龙江、北平、察哈尔、上海、绥远、青海、热河、安东、新疆、内蒙古、台湾等省市人士任教官简况 

269 第六章 教官的任用、种类与著述

269  第一节 教官出任高级军职和文官情况简述 

270  第二节 教官出任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简述 

272  第三节 教官的种类 

278  第四节 教官的综合分析 

278  第五节 教官著述 

281 结  语 


TOP书摘

 

开篇语

本书以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以黄埔军校本校和部分分校人物在14年抗战中的事迹为纵横,从历史演进轨迹入手,将黄埔军校对于现代军事成长的作用及其早期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阐述,记述抗战烽火岁月中黄埔军校部分教官人文事迹,以黄埔教官人物视角观察军校人文岁月变迁。本书可说是一部黄埔军校抗战历程与教官研究之参考工具书,也是研究黄埔军校成长历史及军校教育现代化之新作。

黄埔军校作为现代中国著名军校,以其称誉世界、长存中国之军事魅力,在现代中国军事史上留有凝重辉煌一页。时至今日,黄埔军校过往风采与轶事,仍旧是热心史事读者之无尽话题。回顾14年抗日岁月,黄埔军校师生与“黄埔精神”,在国、共两党的抗战部队均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记,海峡两岸近年着重对“黄埔精神”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上升为“民族精神”这一史实,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的诠释与弘扬。其实黄埔军校史迹及其人物,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军事课题,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社会、教育等方方面面,甚至成为老少皆知的军事话题。

黄埔军校于1924年6月16日创办于广州长洲岛,历史上先后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迁移南京、成都后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无论军校校名如何更迭变换,仍旧以“黄埔军校”闻名世界,成为世界著名的四所军校之一,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我们在尊重历史、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前提下,客观、全面、细致地考察黄埔军校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包括如何看待黄埔军校与其他兵科学校的关系,当时的军事教育现代化情况,适应抗战准备与积极为抗战前线输送军事人员等等。军事教育的遗产是可以超越时代的,忽视乃至舍弃这方面遗产,则可能导致新的历史遗憾。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总共经历了14年。在这段时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总共开办了十二期,即第九期至第二十期。随着军事与战局的发展,从黄埔军校本身还繁衍发展出9所分校以及数十所专科兵种军事学校。如果将孙中山先生“办校治军思想”比作是黄埔军校的灵魂,笔者认为,主导和掌握黄埔军校的“教职员官佐(以下统称教官)群体”这一领导集团,则是黄埔军校的脊梁,同时又是中国国民党在大陆赖以创建、统领和驾驭国民革命军的“脊梁”。本书试图以平日整理和积累的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考量、探讨等途径,对第九至第二十期黄埔军校教官的基本情况、历史作用与影响,作出初步考释。

第一节 教官的缘起与发祥

黄埔军校自1924年1月筹备始,教职官佐的选拔就提上议事日程,最初的教官主体,依次为中国留学日本陆军士兵官学校、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历期毕业生,还有一些各地讲武堂出身的军官任学员队队长、区队长。 从第一期起,教官分为战术教官、兵器教官、地形教官、教官四种。 第二期增设各兵科主任教官(或称教官主任),例如战术教官主任、工兵主任教官等。第三期增设政治讲师、学(兵)科主任、技术教官等。 第四期增设政治学教官、经理教官、马术教官、劈刺教官、音乐教官、无线电教官、教练官等。 第五期增设筑城教官、英文教官、俄文教官、日文教官等。迁移南京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增设筑城交通教官、军事教官、体操教官、迫击炮教官、旗语教官等,仍留黄埔军校本校的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增设军制教官、电信教官、辎重教官、卫生学教官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军侵略威胁下,军事装备和训练之提升与强化更为迫切了,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开始有德国籍军事顾问和教官,在军事训练与军校教育方面引进德国元素,最高军事当局试图在军事现代化方面迈进一大步。于是从第十期开始,增设战车教官、航空教官、机械教官、数理教官、法学教官等。与此同时,军校的校务委员会通过修改《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组织法》,也由原来限定的九名员额扩大为十六名,意在吸收除中央嫡系将领外的各地军事首脑加入。军校在第十三期增设重兵器教官、瓦斯教官、化学教官、交通教官、爆破教官、汽车教官等贴近现代化军事训练和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第十四期入伍生训练与正式入学,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隆隆炮火声中进行的,军事教育与训练随即转入战时需要,为输送初级军事人才,准备长期抗战,扩大军校招生范围,先后在陕西汉中、湖南武岗、江西瑞金设置分校,增加招生数量。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96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46.8675